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布莱希特

布莱希特

布莱希特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883篇,主要集中在戏剧艺术、文学理论、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2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400种,包括文学教育、文艺研究、四川戏剧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当代外国文论及其跨文化旅行”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全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年会等;布莱希特的相关文献由779位作者贡献,包括陈世雄、何玉蔚、吴光耀等。

布莱希特—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2 占比:99.8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11%

总计:883篇

布莱希特—发文趋势图

布莱希特

-研究学者

  • 陈世雄
  • 何玉蔚
  • 吴光耀
  • 杨向荣
  • 丁扬忠
  • 孙惠柱
  • 张达明
  • 舒也
  • 余匡复
  • 宫宝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真
    • 摘要: 布莱希特的间离化戏剧理论给亚里士多德时期以来的沉浸式戏剧传统带来了颠覆,他在理论中深化了文学创作与读者阅读之间的关系,用艺术手法与结构设置将观众从感性沉浸中挣脱出来,用语言和生活体验将文本与现实拉开可供审视的距离,在此基础上,距离也成了布莱希特关心的重点,我们由此从距离生发,再浅谈把握距离关系对当代文艺的社会责任之重要。
    • 余偲
    • 摘要: 布莱希特是20世纪著名的德国戏剧家之一,同时又是一名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他推动了世界戏剧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布莱希特在前苏联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观看了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的表演,给他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在这之后布莱希特便开始了对中国戏曲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的“陌生化效果”理论得以进一步丰富,此理论对西方的戏剧理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而基于此,中国戏曲也在西方戏剧理论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中,布莱希特的《高加索灰阑记》就是根据元杂剧《包待制智勘灰阑记》的基本情节写成的剧本。
    • 孙雨涵
    • 摘要: 作为与布莱希特同时代的剧作家,同样致力于改革传统现实主义戏剧的田纳西·威廉斯以相对反传统的现代表现技巧完成了《玻璃动物园》这一剧作的创作。在该剧作中,田纳西·威廉斯使用的表现技巧与布莱希特的核心戏剧理论——“间离”的指向不谋而合,但与布莱希特的“间离”效果相比,《玻璃动物园》在叙事和表演中呈现出更加突出的分裂感与新奇性。本文将围绕主体叙述、外物设计以及情节布置三方面,探讨基于间离效果下的《玻璃动物园》的创新之处。
    • 杨欣
    • 摘要: 布莱希特是受中国文化影响极为深刻的德国文学大家,提出的戏剧理论"间离效果"被沿用至今,他对中国的影响也是长盛不衰。作为一名高产的作家,在流亡期间,布莱希特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在这些作品中不难窥见中国古代思想和哲学的影子。本文通过对布莱希特的流亡剧作以及诗歌的分析,解读其作品中的中国文化,以求更好地理解布莱希特一众文学作品中的深意。
    • 李光耀
    • 摘要: 贝尔托特·布莱希特作为现代戏剧划时代改革的著名戏剧理论家和剧作家,其创造的“史诗戏剧”中的核心理论“间离法”是戏剧史上重要理论之一。“间离法”如果要更合理地运用在我们所改编或创造的戏剧作品当中,就不能只单一关注其外部舞台空间特征,要去深挖其内核。本文通过自身参演的由莫泊桑小说进行改编的话剧《羊脂球》来分析布莱希特“间离法”在戏剧创作的文本空间与观演空间的运用,以此来为文学作品如何改编成具有布莱希特间离效果的现代派戏剧作品提供一条新思路。
    • 段宗社
    • 摘要: 中西两大戏剧传统独立发展,形成了各自不同的艺术特征与结撰模式。到20世纪,两大传统开始相互借鉴各自的创作观念。德国的布莱希特从梅兰芳的京剧中看到他“史诗剧”理想的范例,借以完善了他的“间离化”观念;中国的曹禺则全面借鉴西方悲剧观念和易卜生“回溯式”戏剧结构,创作出全新的现代话剧。中西两大戏剧传统的现代融合,从方式和强度上是不对等的,布莱希特从中国京剧中获得的只是自己戏剧观念的部分例证,而曹禺从西方戏剧中获得的则是观念本身。
    • 杨雯
    • 摘要: 贝尔托·布莱希特(1898—1956)是德国著名戏剧家、诗人和小说家,其最出色的成就要数他的戏剧创作。《伽利略传》是他的主要代表剧作,它充分展现了布莱希特的哲学思想和艺术风格。《伽利略传》充满戏剧性,基本围绕一个中心事件展开,即伽利略如何为了他坚持的真理发现和当时的教会周旋,以及在其中种种周旋过程中如何屈服和失败又有着平凡的坚持。尽管疏于运用叙述性手法,但布莱希特也注重了这部戏剧中叙述交流的效果。他曾强调对伽利略的演绎更多的是要使观众产生惊异、批判和思考的态度。
    • 倪闽景
    • 摘要: 布莱希特在《伽利略传》中说“:思考是人类最大的乐趣。”思考是思维的一种探索活动,思维则是思考的基础,有怎样的思维就有怎样的思考。从脑科学角度看,思维就是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脑神经回路,是每个人过往所有学习和思考活动后留下的、具有相对稳定特征的大脑微观连接的总和,这些微观连接的总和决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因此,所谓的思维教育,就是如何来构建我们大脑中反映思维方式、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脑回路。思维方式是我们每个人思考问题的根本方法。对于同一件事,有人乐观有人悲观,有人赞同有人反对,其核心就是思维方式差异带来的价值判断的差异。有的人永远站在自我角度来判断一件事的利弊,而有的人则完全相反。
    • 孙惠柱; 董天晔(图)
    • 摘要: 两个从未谋面的科学家各自抬头看天,这能有什么“戏”吗?OUTLINE/Sidereus is the fourth small-scale musical produced去剧场之前我是有点疑虑的。没想到音乐剧《星际信使》只用三个演员,就做出了一部十分动人的关于历史名人伽利略的戏,我的观感甚至超过了那个远更著名的大型话剧《伽利略传》那是德国戏剧大师布莱希特的经典剧作,中国青年艺术剧院1979年推出当时十多年里的第一部外国戏(黄佐临、陈颚导演),在当时仅有的大剧场里连演了80场,好评如潮。
    • 刘胡敏; 周雅
    • 摘要: 布莱希特晚期的戏剧实践主要围绕古典戏剧改编进行,《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是他回归欧洲后的第一部作品,展现了布莱希特美学观与政治观的深度融合和对话。布莱希特在改编中对古希腊传统戏剧美学观进行了反思,剔除原著中根深蒂固的命运观,转而强调悲剧的社会性。作为一名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现代戏剧家,布莱希特将自己的政治观念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融入其中。晚期使得布莱希特声名大噪的“陌生化理论”也在戏剧表演实践中一一展现。经由“陌生化”的中介,布莱希特的美学观念成功与现实政治建立对话。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