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铜钟

铜钟

铜钟的相关文献在1962年到2022年内共计25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金属学与金属工艺、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1篇;相关期刊163种,包括法音、南方文物、文博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四全国特种铸造及有色合金学术年会、第八届全国铸造复合材料学术会议、2013甘肃省铸造学术年会、第六届21省(市、自治区)4市铸造学术会议、中国铸造协会精铸分会第七届年会等;铜钟的相关文献由282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得膑、刘强、宋志星等。

铜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0 占比:90.5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1.18%

专利文献>

论文:21 占比:8.27%

总计:254篇

铜钟—发文趋势图

铜钟

-研究学者

  • 孙得膑
  • 刘强
  • 宋志星
  • 夏明明
  • 曹静
  • 祖远
  • 乔叶
  • 刘彬
  • 刘诗中
  • 刘齐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谢佩芝; 张虹(图)
    • 摘要: 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于秦汉,兴盛于唐宋,转变于明清,分为东海航线和南海航线。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城市之一,东莞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这里也上演了许许多多中外友好往来的故事。铜钟声声传友谊这是东莞市博物馆的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元代至正六年(1346)铸造的至正大铜钟。咦,这个形状似乎有点儿眼熟?原来它还是东莞市博物馆的馆标形象呢!
    • 季伟; 季千晖
    • 摘要: 从乐、图、文三方面,对汉代画像上刻画的铜钟用乐图像进行深入剖析后发现,这种对铜钟松散的使用,不是先秦礼崩乐坏的延续,而是汉初无为而治形成的较为松散的用乐制度所造成的.这种使用,恰恰又成为汉武帝重新制礼作乐的创新基础.其创新突破旧有礼制乐制,最终形成了铜钟既可礼乐、又可娱乐的新的礼复乐兴的繁荣局面.
    • 曹静
    • 摘要: 万善寺铜钟(图1),铸造于清康熙壬午年(1702),钟体通高110、体高89.5、钮高20.5、口径78.7厘米,重量228千克。钟体保存基本完好,钟钮为蒲牢造型,有残缺。蒲牢,龙生九子之一,因好吼叫,特铸于钟钮位置,寓意钟声宏亮。此钟钟钮为两只背靠背的蒲牢造型,龙首向下低垂俯瞰,龙头有双角,龙角间有须髯飘至龙脊。双眉浓密,龙眼圆睁,炯炯有神。面部两侧各有两缕龙须延伸至龙角。龙鼻呈三角形,两侧有龙须,嘴下颌部位有一缕须髯。两只蒲牢背脊龙纹依稀可见,双龙共捧一火珠(图2、图3)。
    • 蔓越小莓干
    • 摘要: 诗歌是罩着孤独的铜钟,每一次外物的撞击,都能将孤独的声波传向辽远的、不为人知的地方。是冬湿漉漉的雨夜,寂静的街道仿佛罩上了玻璃罩子,玻璃外的寒气结成冰,丝丝侵袭入内里来,又如柳絮般无风自动,源源不断扬起,飘散。水汽里挤入丝丝缕缕的冷,栖附在每片暴露在空气中的树叶、每盏枝叶掩映的路灯、每束微微的灯光上,光成了水波。积水在鞋底迅速成冰,抬脚的瞬间,脚印迅速消融,水纹摇晃一下,很快被抹平,再没有痕迹。
    • 夏吾卡先
    • 摘要: 贡确松寺铜钟作为不丹王国境内现今发现的吐蕃时期唯一的遗物,其学术价值不言而喻,但国内却未见与之相关的介绍或研究文章刊布.经对铜钟本体的类型学分析和铭文释读及四道波曲形形制到铸造人柳某姓氏等线索,由此推断贡确松寺铜钟的铸造直接与唐蕃文化交流有直接的联系.此外,结合收藏铜钟的寺庙之历史,可进一步推知铜钟铸于吐蕃赤松德赞时期.
    • 刘建超
    • 摘要: 天赐的步幅蹿疾,身影在山路上时隐时现,完全看不出他脚跛。狰狞扭曲的山路被他时重时轻的脚步踩疼,在晨曦初露的薄雾中发出沉闷的呻吟。山兔猝不及防地闪现,逃入更密集的灌木丛中。
    • 潘国平
    • 摘要: 本文对政和县博物馆藏五代十国闽国永隆元年铜钟"永隆元年""建隆二年"(961)"咸平三年"(1000)"隆庆三年"(1569)"乙卯年"(1675)五段不同时期的纪年铭文进行了考证和解读。"永隆元年"铭文是闽国永隆元年铜钟铸成的直接记录,铜钟的铸造极有可能与闽王王曦有关。"建隆二年"铭文镌刻于南唐治闽时期。"咸平三年"铭文与北宋铜禁政策有关,也为考察铜钟的身份和政和县(关隶县)建县前后的历史沿革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隆庆三年"铭文是铜钟从护国寺移悬政和县学的直接记录。"乙卯年"铭文镌刻于清康熙十四年,隐含"甲寅闽变"耿精忠反清的相关史实。所谓铜钟移悬于学与南宋大儒朱熹有关的文献记载来源是铜钟"乙卯年"铭文的著录,但铭文所述并非事实,其真实目的是伪托朱熹以彰显铜钟的"名器"身份,使铜钟得以保全而免遭毁弃铸钱。
    • 叶碧君1
    • 摘要: 万斤古铜钟在中国古代,受限于建筑材料和水平,闳宇崇楼并不多见。但在南粤大地,曾有过四座建筑被清代学者屈大均称为“崇楼”。《广东新语》记载:“广州有崇楼四……在南者曰拱北,北曰镇海,西曰观海,在大观桥上(今废),中曰岭南第一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