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罗汉

罗汉

罗汉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281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体育、自然科学教育与普及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73篇、专利文献2237篇;相关期刊345种,包括佛教文化、风景名胜、收藏等; 罗汉的相关文献由3071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华学、何伟平、龙伟岸等。

罗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73 占比:20.39%

专利文献>

论文:2237 占比:79.61%

总计:2810篇

罗汉—发文趋势图

罗汉

-研究学者

  • 黄华学
  • 何伟平
  • 龙伟岸
  • 贺进军
  • 李伟
  • 刘永胜
  • 赵冠宇
  • 黄俊
  • 叶桂芳
  • 陈江林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关珊
    •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国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开始习惯于在品茗过程中寻找慢节奏的生活以及愉悦的生活方式,紫砂壶以及其他紫砂文玩器皿由此进入更多人的眼帘,一些融入中国传统书画、绘画、篆刻等艺术形式的紫砂作品更是让人感受到紫砂文化的无尽魅力。作为传统紫砂装饰技法之一的泥绘装饰,相比陶刻工艺更复杂且难度更大,因此更具天然的优越性,使紫砂器皿具有薄意浅浮雕的效果。本文通过分析自己创作的紫砂作品《自在如意醒茶罐》,探究泥绘装饰罗汉类人物形象时的画面设计和装饰技法,同时从中感受中国的佛教文化与传统韵味。
    • 杨曦
    • 摘要: 《千悟》采用新疆和田玉籽料“青花料”制作而成,将传统的罗汉以新的形式来表现。将“青花料”中天然形成的“墨色”作为罗汉的袈裟,巧色利用;在形式上创新,借鉴了金石篆刻的“破边”,打破了玉雕完整的边缘,以“点、线、面”构成了作品整体的视觉效果。
    • 胡展奋
    • 摘要: 日前,几位绘画圈的朋友在我们家一幅大尺寸的丹青前指点江山,赞不绝口。那是画家石墨的国画新作《六罗汉》。构图大气,人物高古,线条俊爽,墨韵酣畅,笔法流丽,罗汉的仪态表情,不但个个神采飞扬,而且越看似乎细节越丰,故事越多,朋友议论既久,至此干脆画前茶叙,壁下谈艺,虽众口纷纭,各执一词,却也形成了共识,即此画给人欣赏空间颇大,可默想、可质疑、可断论、可推演、可细究、可假设、可求证、可索隐、可勘察、可遐想……
    • 刘金声
    • 摘要: 【歌诀】蹲裆马步罗汉式,勾腮拔顶颈自直。含胸拔背佛腰式,拔背脊直垂臀胯。胸空腹实肩要松,舌顶上腭津液生。提谷落裆壮肾元,固精气充神则明。一、双手捧揸坠沉肩此式为马步。胸挺膝开,勾腮拔顶,舌顶上腭,双目平视;五指要揸,但不能犟双肘,要与肩平。全身放松,顺式呼吸,目的是增长气力。
    • 左润东
    • 摘要: 罗汉背负山水屏风的图画形象,既非佛教本身所规定图像创作样式,也非完全的本土文化符号,而是佛教关于罗汉的信仰在中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发生异化,在赋予全新象征意义的同时与传统文人符号相结合,是两个不同文化相融合的适应性产物。文章从各时期屏风的转变与罗汉信仰发展相结合的角度,通过分析背负屏风的罗汉形象的形成过程中的符号认知因素,看待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中的图形符号意义。
    • 许洪鑫
    • 摘要: “夫妻岩”不见“夫妻”,“罗汉岩”没有“罗汉”,“猫头鹰”也找不到它的“头”……近日,河南焦作青天河景区内,以罗汉岩、唐僧面佛、夫妻岩等为主的7处象形山体景观因过于抽象,引发游客吐槽。景区工作人员更是直接表示,没有想象力看不了这个。(5月3日中国经济网).
    • 樊珂
    • 摘要: 刘松年的三轴《罗汉图》是研究南宋画院罗汉画题材的重要图像文本.三轴《罗汉图》并不是单一的罗汉画,而是采用道释画和自然景物相结合的形式,具有浓郁的世俗化气息和文人审美趣味.通过图像分析确定《罗汉图》绘制的单一罗汉形象及三幅一组表现供养主题的作品,从图绘内容、表现技法、审美特征、装饰图案、宗教内涵等方面对绘画主题进行研究,体现出刘松年作品的艺术风格及南宋宫廷人物画的特色.
    • 王鹤
    • 摘要: 易县罗汉就艺术成就而言,堪为中国雕塑艺术之冠,近代流失海外,国内对其认识不全面且多谬误.这组罗汉像原来可能为十六尊,存世八尊,现藏于欧洲、美国、日本等地的博物馆.这批罗汉造像来自易县八罗汉山,为辽代作品,未知创作者,体现了辽塑极为鲜明的写实主义风格和注重心理刻画的特征.易县罗汉像是佛教造像中较为罕见的陶质,使用了辽三彩的工艺.有学者指出,易县罗汉创制于辽圣宗时期,并出自辽代官窑龙泉务窑.在蒙古大军消灭金王朝时,这批珍贵的罗汉像被珍藏于洞窟以待安全时再摆回原位供奉.可惜罗汉像未能再回到原寺庙,从此失去了保护者,在民国时期被盗卖,经过各种途径先后流出国门.因艺术、宗教、人性等原因,易县罗汉像在全世界引起了极高的关注,对于我们今天重新建构中国雕塑史也不可忽视.
    • 程宪合
    • 摘要: 程宪合收藏电话:13911349236蒙天珠6×1.8cm通体尊贵黄色,点缀黑、白、红色,玉化恰到好处,珠形健硕有力。正面主图案似卡通画大腹罗汉,妙笔生花之处在腹中隐隐玄色,干净深邃,不可见底;珠背两端各有一湖洁白活水,生机盎然。通观此珠,似罗汉正在以密语开示:空与有;表与里;静与动等之无限化生。
    • 顾庆
    • 摘要: 在南京中山植物园南园的前湖岸边,临水而生着许多落羽杉。落羽杉树干附近的地面上密密麻麻地生长出许多坚硬且不生枝叶的块状物,高约三十到四十厘米,直径约十几厘米,像竹笋,像石芽,像宝塔,更像罗汉(见图1)。这些"罗汉"究竟是什么呢?原来,它们是落羽杉突出地表生长出来的一种特殊的根,因其形状类似于人们弯曲着的膝盖而得名膝状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