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联
重联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3年内共计375篇,主要集中在铁路运输、天文学、数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9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5748篇;相关期刊70种,包括城市轨道交通研究、铁道机车车辆、铁道技术监督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18届年会等;重联的相关文献由868位作者贡献,包括吕杰、徐富宏、沈红平等。
重联—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5748篇
占比:99.83%
总计:65858篇
重联
-研究学者
- 吕杰
- 徐富宏
- 沈红平
- 罗皓中
- 李蔚
- 刘世杰
- 周文伟
- 李铁兵
- 杨卫峰
- 唐军
- 焦京海
- 王晓钢
- 肖青梅
- 胡国宏
- 鄂鹏
- 雷志芳
- 伍子逸
- 朱宇
- 李希宁
- 燕富超
- 陈安运
- 陈思熙
- 刘文军
- 尹守志
- 曹海华
- 邓亚波
- 颜罡
- 龙源
- 付金
- 冷洁枫
- 吴征威
- 庄革
- 张东方
- 王位
- 王佳
- 王楠
- 王琨
- 肖家博
- 蒋律
- 谢锦林
- 陆全明
- 于永生
- 任湘辉
- 余万能
- 佟志欣
- 冯江华
- 刘亚梅
- 刘晓磊
- 刘烨轩
- 吴英帅
-
-
高武;
庄文锋;
刘亚宁
-
-
摘要:
目前国内地铁车辆对三编组车辆的研究及应用较少,三编组车辆总体设计难度大,部分专业设计需要统筹考虑总体的可实现性能。本文从总体尺寸、动力配置及故障运行、车门及座椅布置、防滑控制、重联及改造五个关键方面分析三编组车辆的总体设计方案,并结合既有项目案例,给出推荐的设计方案。
-
-
刘利国;
李尚宇;
金冲;
尚大伟
-
-
摘要:
复兴号动车组单列运行往往满足不了铁路运输要求,短编动车组进行重联可以大大提高运力,但重联后其性能是否良好关系到列车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文章介绍了复兴号动车组列车重联的工作原理,分析了重联故障的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措施,确保重联列车运行安全。
-
-
郭燕辉
-
-
摘要:
为满足地铁4+4编组列车重联需求,分析重联编组技术难点,提出采用气液缓冲器吸收高速连挂能量、采用高强度车钩承受较高冲击力、采用全自动和半自动车钩实现重联,以及开展必要的试验满足可靠性要求等解决方案。对碰撞及救援工况进行仿真模拟。力-行程特性、车辆运动学特性及能量平衡计算结果表明,技术方案满足设计要求。
-
-
-
魏涛
-
-
摘要:
近年来,国内轨道交通建设不断推进,尤其高速动车建设,愈发便利了人们出行。实时以太网通信技术因其速率快、实时性强等特点,在该领域逐渐崭露头角,是未来列车网络系统的发展方向。对实时以太网重联过程进行探索,有利于深入理解、完善以太网控车技术。本文结合ETB(列车以太网骨干网络),研究TTDP(列车拓扑发现协议),深入分析初运行中的拓扑建立过程及算法,并介绍了实验相关的ETBN交换机产品。最后,在实验室模拟列车实时以太网重联过程,测试结果验证了实时以太网重联的初运行快、可靠性强、灵活性好等优势。
-
-
魏涛
-
-
摘要:
近年来,国内轨道交通建设不断推进,尤其高速动车建设,愈发便利了人们出行.实时以太网通信技术因其速率快、实时性强等特点,在该领域逐渐崭露头角,是未来列车网络系统的发展方向.对实时以太网重联过程进行探索,有利于深入理解、完善以太网控车技术.本文结合ETB(列车以太网骨干网络),研究TTDP(列车拓扑发现协议),深入分析初运行中的拓扑建立过程及算法,并介绍了实验相关的ETBN交换机产品.最后,在实验室模拟列车实时以太网重联过程,测试结果验证了实时以太网重联的初运行快、可靠性强、灵活性好等优势.
-
-
张向阳;
张彩霞
-
-
摘要:
为解决电气化铁路维护设备在长大坡道运行时,上坡速度低,下坡闸瓦温度高、频繁停车凉闸的问题,研发电传动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和重型轨道车.选取西成高铁鄠邑—新场街区段开展牵引和电阻制动性能测试,线路坡度25‰,线路坡长45.05 km.试验数据表明,重型轨道车单机上坡通过25‰坡道时,最高运行速度为107 km/h;下坡通过25‰坡道,在60 km/h,70 km/h,80 km/h,90 km/h,100 km/h速度级时,采用纯电阻制动可稳定控制速度.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和重型轨道车重联牵引100 t,上坡通过25‰坡道时的最高运行速度为76 km/h;下坡通过25‰坡道,在70 km/h,80 km/h,90 km/h速度级时,采用纯电阻制动可稳定控制速度.这说明电传动接触网检修作业车和重型轨道车牵引和电阻制动性能满足西成高铁线路运用维护需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