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退耕还林(草)

退耕还林(草)

退耕还林(草)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383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农业基础科学、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3篇、专利文献4936篇;相关期刊209种,包括集团经济研究、生态学报、中国生态农业学报等; 退耕还林(草)的相关文献由755位作者贡献,包括彭珂珊、姚顺波、杨勤科等。

退耕还林(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3 占比:7.20%

专利文献>

论文:4936 占比:92.80%

总计:5319篇

退耕还林(草)—发文趋势图

退耕还林(草)

-研究学者

  • 彭珂珊
  • 姚顺波
  • 杨勤科
  • 刘国彬
  • 姚蓉
  • 杨改河
  • 王兵
  • 于金龙
  • 冯永忠
  • 刘志超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晓琳; 卢晓妍; 秦张璇; 李飞
    • 摘要: 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目标的实现,探究退耕还林还草背景下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对准确评估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0、2010和2018年黄土高原县域粮食生产相关数据,构建粮食生产系统可持续性综合测度指标体系,对黄土高原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进行综合分析;通过分析典型生态修复工程“退耕还林还草”,阐明退耕对粮食生产系统可持续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2018年黄土高原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高于2000年,系统的可持续性在逐步增强;粮食生产系统可持续性由自然资源供给为主导,转变到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阶段。2)2000—2010、2010—2018年间黄土高原粮食生产系统可持续性增长率分别达到31.03%和28.81%,因此,2000—2010年间是粮食生产系统可持续性大幅提升阶段。3)退耕背景下虽然耕地大幅减少(-33.48%),但平均海拔和坡度也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了20.3 m和0.88°),土壤侵蚀模数由16.14 t/(hm^(2)·a)降至9.34 t/(hm^(2)·a),产水量和粮食生产潜力则年均增长5.09 mm/(km^(2)·a)、53.75kg/hm^(2)。4)退耕背景下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显著提升,工程的实施对六个分区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都呈正向的促进作用;其中,土石山区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指数由0.14增长至0.17,其受退耕的影响最大。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易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的生态脆弱地区实行退耕,虽减少了粮食生产的物质基础,但通过改变其空间分布格局,对耕地质量、耕地平均海拔和高度均产生影响,由此使得土壤侵蚀模数下降、水源涵养能力提高,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显著提升了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整体而言,退耕还林还草提升了粮食生产系统的可持续性,生态安全对粮食安全存在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 马南方; 高晓东; 赵西宁; 赵连豪; 刘华清; 杨孟豪
    • 摘要: 针对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20年固碳效果研究薄弱的问题,以典型退耕小流域为对象,在不同地形(峁坡、沟肩、沟谷)和植被类型(次生草地、撂荒山杏林、撂荒坡耕地)共布设147个样点采集0—100 cm土层样品并测定,以研究土壤有机碳(SOC)分布特征及地形、植被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小流域峁坡剖面(0—100 cm)土层SOC含量平均为2.43 g/kg。地形和植被类型对小流域SOC分布特征产生了重要影响:沟肩表层和剖面SOC含量均最高且显著(P<0.05)高于沟谷,但与峁坡无显著差异;次生草地表层(0—20 cm)和亚表层(20—40 cm)SOC含量均显著(P<0.05)高于撂荒山杏林和撂荒坡耕地。地统计学分析显示小流域0—20 cm土层SOC含量有最大块金值且块金系数为49.6%,即表层SOC具有最大块金效应且受到结构因素与随机因素共同影响;剖面SOC分布格局表现出与表层土壤相似的特征。总之,退耕还林(草)碳汇效应显著,且在地形和植被类型作用下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特征。
    • 山仑; 徐炳成
    • 摘要: 我国从1999年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草),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逐渐显现一些新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评估和系统梳理。为了给新时期黄土高原生态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基于实地调研资料和1990—2020年典型年份遥感影像解译资料,对延安市实施退耕还林(草)及林草植被建设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问题进行综合评估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建议。延安市实施退耕还林(草)取得的成效:生态质量明显提高,土地利用结构迅速调整,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助推了农民脱贫致富,林草面积快速增加,植被恢复良好。当前延安市林草植被建设面临的问题:大规模植被恢复改变了地表水文过程(有限降水量被大量蒸散发,不利于已建植被的后续稳定生长和生态服务功能的持续发挥),退耕造林林分类型单一问题突出,人工草地建设规模具有局限性,大面积天然草地亟待合理开发利用。对延安市未来林草植被建设的建议:开展区域农业综合评估和规划,加强退耕还林(草)生态效应的监测与评估,有计划、有步骤对部分林分和树种进行调整,加强天然草地的抚育管理和合理利用,培育和建立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体系。
    • 梁帆; 袁应泽
    • 摘要: 近年来,庆阳市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草)、“三北”防护林建设和草原生态恢复治理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全市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荒山面积不断减少,有林地面积持续增加,草原得以休养改良,使森林草原防火任务更加繁重。森林草原火灾具有突发性强、破坏性大的特点,一旦发生,极易迅速蔓延,难以扑救。本文简要分析了庆阳市目前森林草原防火工作的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建议对策,为进一步加强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保护现阶段森林草原资源安全提供依据。
    • 黄婷婷; 杨扬; 史扬子; 曹琦; 冯博; 刘宝元; 刘瑛娜
    • 摘要: 探讨黄土高原六道沟小流域退耕还林(草)后切沟发育速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黄土高原小流域切沟定量监测及水土保持措施配置提供参考依据.利用RTK GPS实地测量33条代表性切沟,验证WorldView-2影像的切沟解译精度;将小流域划分为50个集水区,分别解译2012年与2018年各集水区内的切沟,分析2012-2018年间各集水区的切沟发育速率,并探究各集水区切沟发育速率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1)与RTK GPS实测数据相比,WorldView-2影像解译切沟长度、最大表面宽度、周长和面积的相对误差主要集中在5%以内.解译误差主要取决于沟头活跃与否、沟缘植被类型以及沟壁土体状况.2)2012-2018年间,小流域集水区切沟总长度、总最大表面宽度、总周长和总面积的年均变化速率分别为-0.02%、0.01%、0.01%和0.2%.3)六道沟小流域切沟扩张速率与集水区平均坡长和平均剖面曲率呈显著正相关,与平均坡度呈负相关,与坡向、植被盖度也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WorldView-2影像为快速、准确地监测小流域切沟发育速率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源.
    • 王子婷; 杨磊; 李广; 戚建莉; 柴春山; 张洋东
    • 摘要: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有效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然而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以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近郊凤翔镇和远郊鲁家沟镇为例,采用重复测定方差分析、主响应曲线分析和相关分析等解析2镇1998-2015年农村经济结构及收入变化对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的响应特征,确定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驱动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农村收入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1)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解释了2镇70.4%的农业收入结构差异,因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小麦等夏粮作物向玉米、马铃薯等秋粮作物的转变,进而影响了农业收入结构的变化;(2)退耕还林(草)政策对农村经济结构的影响弱于对农业收入结构的影响,它解释了2镇54.1%的农村经济结构差异,近郊凤翔镇农村经济收入明显高于远郊鲁家沟镇.退耕还林(草)政策对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远郊鲁家沟镇农村经济结构影响相对较小,近郊凤翔镇工业、服务业和商业餐饮业等非农产业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比重随着农业收入比重的降低而有所提高;(3)退耕还林(草)政策的实施带动了该区种植业结构的转变,这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凤翔镇和鲁家沟镇农村集体收入之间的差距;(4)退耕还林(草)政策实施过程中,梯田面积、玉米和马铃薯等秋粮作物种植面积的增加提高了农村居民纯收入.研究认为退耕还林(草)在实施过程中需考虑地域差异,依据区域经济发展状况进行相应调整,在推动种植业发展的同时还应兼顾林业、牧业和一些非农产业发展,最终实现生态环境恢复与农村经济的协调发展.
    • 朱青; 周自翔; 刘婷; 白继洲
    • 摘要: 为探究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草)工程(1999)实施后植被恢复的生态效益,选择黄土高原延河流域为研究区,利用趋势线分析法、SWAT(Soil and Water Assessment Tool)水文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恢复费用法和影子工程法等),重点分析2000-2015年该区域植被恢复状况及其对土壤保持的作用,并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提升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延河流域植被覆盖均呈增加趋势,植被恢复显著;(2)植被恢复对土壤侵蚀的抑制作用明显.在没有植被覆盖的条件下,土壤极易发生侵蚀,且侵蚀模数大;从该工程实施以来,2001-2014年土壤保持量具有不同程度的增幅,表明多年来流域治理取得一定的成效;(3)流域植被覆盖以中覆盖为主,土壤保持量以低保持为主.不同植被覆盖下土壤保持量存在差异.其中,中低、中、中高覆盖能有效保持土壤;(4)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价值时空分布特征明显.流域年均(2000-2015)土壤保持服务价值为3.64×108元,生长季月均土壤保持服务价值为6.06×107元,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价值显著提升.时间尺度上,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价值受降水因素影响;空间尺度上,流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价值空间差异大,具体表现为下游残塬平梁沟壑区最高,上游山地区次之,中游梁峁丘陵沟壑区最低.通过研究延河流域植被恢复状况以及定量评估土壤保持服务价值,不仅阐明了退耕还林(草)工程带来的巨大生态效益,同时也为流域乃至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作用.
    • 火红; 韩磊; 奥勇; 刘钊; 赵永华; 朱会利; 陈芮
    • 摘要: 地形因子影响地表水热再分配、风沙作用方式和水力侵蚀强度,不同地形上土地利用类型的改变会产生不同的生态修复效果.为了给科学合理地评估退耕还林(草)效果和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基于1988年、1998年、2008年、2018年Landsat4-5 TM、Landsat8 OLI卫星遥感影像数据与DEM数据,在RS与GIS技术支持下获取土地利用与地形因子数据,将土地利用类型与地形因子耦合,分析了延安市大规模实施退耕还林(草)前后各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地形因子上的分异及转移特征.结果表明:退耕还林(草)工程的实施,使延安市土地利用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耕地面积占比由29.01%降低到11.51%,草地面积占比由32.88%降低到25.31%,而林地面积占比由36.01%大幅提高到60.60%;各土地利用类型在各级高程与坡度上的分布差异随时间推移愈加明显,坡度小于15°的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比例大幅提高,即随着时间推移耕地分布逐渐向缓坡区域转移;草地与林地在各级坡度上的分布具有一致性,二者的分布优势均随着坡度增大而增大,其中林地分布优势在高程919~1445 m尤其在919~1115 m较大且随着时间推移进一步增大,草地分布优势随海拔的提高逐渐减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在高海拔区域的分布优势逐渐变大.应根据土地利用类型的地形分异特征对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调整.
    • 孟婷婷; 王欢元; 刘金宝; 杨亮彦; 石磊
    • 摘要: 【目的】量化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植被恢复下深层土壤储水量和耗水量,弄清植被恢复类型对深层土壤水分动态的影响,为优化该区植被管理和土壤水资源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室外调查和室内检测的方法,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园则沟小流域坡耕地,草地和枣林0~1000 cm剖面土壤含水率和深层(200~1000 cm)耗水量。【结果】(1)0~1000 cm土层,土壤含水率为枣林草地>枣林,均值分别为148.78、145.28和121.11 mm;各土层坡耕地和草地土壤储水量显著大于枣林(p<0.05),但坡耕地储水量和草地土壤储水量无显著差异。(3)200~1000cm土层,枣林存在明显的深层土壤耗水量并显著高于草地(p<0.05),枣林耗水量范围为21.67~32.97 mm,均值为27.67 mm,草地耗水量范围为-4.47~10.32 mm,均值为3.50 mm。(4)各样地土壤深层含水率与黏粒呈显著正相关,与砂粒呈显著负相关,与有机碳质量分数呈负相关。【结论】枣林存在明显的深层土壤水分消耗量,且显著高于草地;草地在深层土壤虽然也出现土壤水分消耗,但消耗量较低。
    • 黎鹏; 张勇; 李夏浩祺; 孙彩丽; 段奥华; 刘国彬
    • 摘要: 为分析黄土高原退耕还林(草)后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特征,选取不同土层深度(0—20 cm,0—30 cm,0—50 cm和0—100 cm)和不同恢复年限的刺槐林(5,10,20,56 a)、沙棘林(5,10,20,30 a)、柠条林(10,20,36,47 a)及草地(5,10,15,20,25,30 a)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分析了植被恢复后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规律,并探讨了0—20 cm和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4种退耕方式下,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和0—100 cm土壤有机碳加权平均含量随恢复年限整体呈增加趋势;同时,通过对比0—20 cm土层土壤碳储量随恢复年限变化速率发现,沙棘[0.048 g/(kg·a)]>刺槐[0.023 g/(kg·a)]>撂荒[0.020 g/(kg·a)]>柠条[0.012 g/(kg·a)]。此外,线性回归表明0—20 cm土层与0—10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F=169.6,R 2=0.755,p<0.001)。综上,退耕还林(草)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机碳储量,从土壤有机碳蓄积的角度考虑沙棘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同时可以用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储量来估算退耕还林的固碳潜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