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延安市

延安市

延安市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1944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中国政治、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36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8篇;相关期刊780种,包括法治与社会、西部大开发、现代企业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三届地理信息系统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第23届中国植保信息交流会、第五届中国水论坛等;延安市的相关文献由1820位作者贡献,包括窦刚、贺文荣、李国栋等。

延安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936 占比:99.18%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41%

专利文献>

论文:8 占比:0.41%

总计:1952篇

延安市—发文趋势图

延安市

-研究学者

  • 窦刚
  • 贺文荣
  • 李国栋
  • 薛阳阳
  • 郝俊卿
  • 任斌强
  • 刘春玉
  • 卢忠瑾
  • 周维博
  • 宋留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梁钰; 汪洋
    • 摘要: 土壤侵蚀是影响黄土高原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为研究延安地区土壤侵蚀的时空变化,本文基于RUSLE模型并借助Arcgis10.2,以延安地区2012年、2015年和2018年的LandsatTM影像、DEM数据、日降水量数据、土地利用数据、土壤类型数据和NDVI数据,得出延安地区各年土壤侵蚀模数并划分土壤侵蚀等级。结果表明:延安地区2012—2018年,土壤侵蚀情况有所下降,特别是在2015—2018年,土壤侵蚀剧烈等级显著降低。北部地区的土壤侵蚀等级较高,南部地区土壤侵蚀等级较低。黄河流域的土壤侵蚀等级随时间变化较大,7年间土壤侵蚀强度明显减弱,延安市的土壤侵蚀程度明显改善。侵蚀强度的降低主要与当地实施的退耕还林、治沟造地和打坝淤地等水土保持措施有关,本研究可为当地的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 马艳; 张宁梅; 何静子
    • 摘要: 目的 分析2015-2020年延安市571份经筛查结果阳性的艾滋病病毒(HIV)确证实验结果。方法 收集2015-2020年延安市辖区内各个筛查实验室送检的571份经筛查HIV阳性标本,通过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 blot)进行确证实验,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试验结果统计分析。结果 HIV-1抗体阳性率为76.53%,HIV-1抗体不确定率为4.73%,HIV-1抗体阴性率为18.73%;HIV-1抗体阳性主要以男性为主,年龄为31~50岁,以农民和无业人群为主,文化程度以初中和初中文化以下者较多;不同年份间HIV抗体阳性、阴性、不确定性的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gp160、gp120的检出率均为100%,p24条带在不同年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的相同条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015—2020年延安市新发现艾滋病患者以男性为主,送检机构中医院阳性率最高,确证患者的条带型以全带为主。
    • 席小雅
    • 摘要: 国土资源承载力的大小可用来衡量一个地区的社会经济、生态空间、民生状况的发展空间,以及其是否具有可再扩大的空间、是否受到限制,应该从哪些方面出发去解决所遇到的发展限制问题。延安地区所具备的空间、资源以及经济条件是否可以支持其更好的发展,需要在研究延安市国土资源承载力的基础上,给予更好的判断和改善。本文对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从3个方面选取了10个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将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对延安市2011—2020年的国土资源承载力变化趋势和各区县的承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可为延安市国土空间规划以及延安市各项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
    • 杨创奇; 陶攀; 杨正
    • 摘要: 研究合适的县域滑坡易发性分区的方法,对于滑坡的防治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鉴于此,基于陕西省延安市吴起县的717个滑坡样本,选取坡度、坡向、高程、平面曲率、剖面曲率、年平均降雨量、距道路的距离、距河流的距离、岩土体类型和NDVI作为影响因子,计算对应的熵指数,构建了基于熵指数的建模数据集。随后,基于建模数据集,耦合熵指数(IOE)和逻辑回归树模型(LMT),建立了IOE-LMT混合分类模型,并绘制了吴起县滑坡易发性分区图。利用多种统计学指标、ROC曲线下的面积(AUROC)和平均绝对误差(MAE)评价分区精度和模型的泛化性能。结果表明:IOE-LMT模型的泛化性能较强(AUROC=0.942),且滑坡易发性分区图的精度较高;研究区内滑坡易发于黄土沟道范围内,并且研究区北部的滑坡易发性明显高于南部。评价结果合理可靠,可为当地的滑坡防治和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 徐炳成; 山仑
    • 摘要: 平衡草地生态功能与生产功能间的关系,是有效发挥草地多功能性的基本原则之一。基于黄土丘陵区天然草地生态系统特征,延安市人工草地建设现状,延安实施退耕还林(草)20年来畜牧业产值在农林牧总产值中的占比变化,1990―2020年间延安农林草土地面积占比以及不同覆盖度等级草地构成变化等分析,提出延安市草地建设应重点围绕天然草地改良和功能提升,对部分封禁恢复草地可开展适度放牧利用的探索研究。
    • 王文悦
    •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导致建设用地迅速扩张,造成了耕地破坏。为了合理高效地利用建设用地和保护耕地,本研究以1990—2018年延安市土地利用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延安市建设用地扩张特征;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明确延安市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力。研究结果显示:1990—2018年延安市建设用地呈现不断扩张的趋势,建设用地扩张强度也在逐年增长;1990—2018年,耕地转为建设用地面积最大,其次是草地;延安市建设用地集中分布在中部和西南部地区,并且有从中部和西南部向其余地区扩张的趋势;根据地理探测器的结果可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是影响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驱动因素,并且任意2个驱动因子之间的交互作用均为双因子增强。
    • 赵妮
    • 摘要: 3月 24日上午,延安市档案馆召开全体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中 国共产党延安市第六次代表大会会议精神,安排贯彻落实工作。 会议指出,中国共产党延安市第六次代表大会,是在迎接党 的二十大、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和延安迈出高质量发展 步伐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我们要紧紧围绕市第六次 党代会提出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明确 工作思路,推动会议精神在档案系统落地落实落细。
    • 周璐红; 王盼婷; 曹瑞超
    • 摘要: 作为典型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延安市的土壤侵蚀严重影响了区域的生态环境安全。采用遥感影像、气象、土地利用以及土壤质地等数据,利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模拟20 a来延安市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和空间格局,探究土壤侵蚀变化的驱动因素及因子间耦合作用程度。同时从生态服务能力、生态敏感性和生态组织结构3个方面构建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2000和2020年平均侵蚀量模数分别为9790.40和4249.82 t·km^(-2)·a^(-1),土壤侵蚀面积和强度呈双下降趋势,近20 a间退耕还林已显现成效,但子长县、延川县和延长县等东部地区还存在剧烈侵蚀,所以沿黄河流域的区县是目前防范治理的优先区域。(2)地理探测器结果显示,影响研究区土壤侵蚀空间格局分布的主控因素是植被覆盖度,土地利用类型和坡度仅次于主控因素,植被覆盖度与坡度因子的交互协同作用大于各单因子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因此,土壤侵蚀区要结合多种因素进行综合治理和防范。(3)相较于延安市2000年较不安全状态,2020年生态安全水平已经上升至安全状态。生态环境整体状况呈现“总体改善,局部好转”的向好趋势,但并没有达到很安全的理想状态,生态安全水平还有一定的提升潜力。基于上述研究,将延安市分为北部水土流失控制区、南部的水源涵养区和黄河沿岸土壤侵蚀敏感区进行分区防治,研究结果可为开展水土保持规划以及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杨致远; 刘琪璟; 秦立厚; 刘丰喆; 斯庆毕力格
    • 摘要: 基于延安市1999-2019年退耕还林工程数据,依据《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监测评估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选取净化大气环境、涵养水源、保育土壤、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和固碳释氧等5个生态服务功能,使用市场价值法、影子工程法、机会成本法和替代法等对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年生态效益总价值量为173.10亿元,在5种生态功能中以涵养水源发挥的生态功能最大,约占生态效益总价值量的44.48%,积累营养物质发挥的生态功能最小,仅占总价值量的3.38%。不同植被恢复类型以退耕地还林生态效益最大,约占总生态效益的60.47%。不同树种的生态效益以刺槐林最大,约占总生态效益的54.70%。延安市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以吴起县生态效益最高,整体呈现出北高南低的趋势。
    • 杨爱琴; 刘志超
    • 摘要: 利用2021年延安市国家气象观测站常规观测资料和2020年及历年(1981—2010年)数据对2021年气候影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1年延安市平均气温正常略偏高、降水偏多、光照偏少。全市年(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平均气温10.3°C,较历年同期偏高0.6°C;全市年平均降水量757.1 mm,较历年同期偏多253 mm;全市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 155 h,较历史同期偏少。全年遭遇了6次寒潮天气过程,1次暴雪天气过程,3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1次为近10年来最强的沙尘暴天气,还出现了高温、干旱、冰雹等灾害性天气过程。尤其6—8月中旬的干旱过程,使大部分县区达到中至重度旱情,局地特旱对秋粮作物和果实膨大期的经济林果有不利影响。9—10月延安市共出现了7次降雨天气过程,累计降水量达到207.4~561.2 mm,较历年同期偏多126.3%~366.8%,造成当地多处山体滑坡、塌方、道路冲毁、交通受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