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超声生物显微镜

超声生物显微镜

超声生物显微镜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639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88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550384篇;相关期刊161种,包括中国超声医学杂志、临床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4中国超声医学学术大会暨第八届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年会、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全国超声心动图学术会议、第七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病研讨会等;超声生物显微镜的相关文献由142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宁利、杨娅、李嵘娟等。

超声生物显微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88 占比:0.11%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550384 占比:99.89%

总计:550993篇

超声生物显微镜—发文趋势图

超声生物显微镜

-研究学者

  • 王宁利
  • 杨娅
  • 李嵘娟
  • 陈秀琦
  • 徐亮禹
  • 谢谨捷
  • 杨文利
  • 苏瑞娟
  • 朱明善
  • 王艳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马静静; 姜楠; 姜薇; 封喆
    • 摘要: 目的:利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观察正常人、可疑性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与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PACG)眼前节相关测量参数的不同。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11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拟行白内障手术的APACG组26例(50眼)、PACS组39例(50眼)和正常对照组32例(50眼)纳入研究。术前除视力、非接触式眼压、眼轴(AL)、眼部超声等常规检查外,还应用UBM观察并定量测量眼前节生物学参数,包括:中央前房深度(ACD)、两端睫状突的最大横径(STS)、晶状体前顶点与睫状突两端最大横径的垂直距离(h),计算中央前房深度占眼轴长的比例(ACD/AL)和晶状体前顶点与睫状突两端最大横径的垂直距离与睫状突横径比值(h/STS),以及测量4个钟点位(12点,3点,6点,9点)的AOD500 (角张开距离)、IZD (虹膜小带距离)、IT (虹膜厚度)、TCPA (小梁网睫状突夹角)。结果:APACG组、PACS组及正常对照组三组之间ACD、AL、ACD/AL、h、h/STS、4个钟点位IZD和4个钟点位TCPA测量参数值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TS和4个钟点位IT在三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BM可准确观察和测量正常人、APACG组、PACS组相关眼前节参数的差异,提示各组间眼前节解剖结构的差异,对于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赵云; 王建民; 魏炜; 郭金喜; 许建锋; 解铭
    • 摘要: 目的探讨眼前节相干光层析成像术(AS-OCT)与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急性期圆锥角膜的影像学诊断价值,分析引起角膜水肿发生发展的因素,明确发病部位、厚度、范围等。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选取2016年5月至2020年8月在河北省眼科医院就诊的急性期圆锥角膜患者20例(20只眼),对其AS-OCT和UBM图像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期圆锥角膜的AS-OCT和UBM影像均表现为角膜后弹力层破裂,基质层水肿增厚,其内形成裂隙与前房沟通。AS-OCT影像显示角膜上皮完整,上皮下积液13例(13只眼);UBM影像显示角膜后弹力层界面分层17例(17只眼)。后弹力层裂孔小于2 mm者共11例(11只眼),其中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1周矫正视力小于0.1者1例(1只眼),0.1~0.2者6例(6只眼),0.3~0.4者4例(4只眼)。后弹力层裂孔大于2 mm者9例(9只眼),其中7例(7只眼)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1周矫正视力小于0.1,2例(2只眼)为0.2。20例(20只眼)均未发现角膜穿孔,在深板层角膜移植术后愈合阶段,会出现明显的基质层瘢痕,伴有角膜基质层增厚和角膜变平。结论在急性期圆锥角膜,AS-OCT可以显示完整的角膜上皮,上皮下积液;UBM可以显示角膜后弹力层界面分层。AS-OCT与UBM可以相互补充,提供精准的角膜影像学图像及参数测量,对病情的发展进行预测和评估,指导临床治疗。
    • 张文静(综述); 祁颖(审校)
    • 摘要: Schlemm管是房水外流途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围绕前房角的环形管道,内壁由1层内皮细胞与小梁网相隔,外壁有25~35条集液管。目前的研究认为,Schlemm管是房水流出阻力的主要部位,对眼压调节起着重要作用。Schlemm管塌陷会引起眼压升高,导致眼底损伤,引起青光眼的发生。随着青光眼微创手术的发展进步,Schlemm管成为抗青光眼手术的重要部位。因此,对Schlemm管形态学的观察也变得尤为重要。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其中主要是超声生物显微镜及光相干断层扫描的发展,对Schlemm管的研究已经从最初通过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等对离体眼的组织学研究,发展到活体内对Schlemm管的影像学观察。本文就Schlemm管的结构和生理功能及离体和活体组织Schlemm管检测与评价方法进行综述。
    • 杨文; 张倩; 马波; 戴鹏飞; 吴利安; 邓瑾
    • 摘要: 目的: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角膜水平直径,比较其测量结果与传统规尺法的差异性,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双眼ICL植入术患者126例252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各126眼。对照组接受规尺法测量角膜水平直径并行ICL植入术,观察组接受UBM测量角膜水平直径并行ICL植入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和手术后1、3个月的眼科参数,包括裸眼视力、眼压、前房角、对比敏感度、高阶像差、残留屈光度(等值球径、球径、柱径)、安全指数、疗效指数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角膜水平直径明显增高(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3点与9点方向前房角均明显减少(均P0.05);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裸眼视力明显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明视和暗视的敏感度均有不同程度地增高(均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疗效指数和安全指数均明显提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指数和安全指数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UBM在ICL植入手术术前测量角膜水平直径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有助于指导ICL植入手术术前选择合适的晶状体,提高ICL植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胡平会; 张甜甜; 郝雪梅; 郭晓枚
    • 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Pentacam、Master 700和A超4种仪器测量高度近视患者前房深度(ACD)和晶状体厚度(LT)的差异性、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25例(47眼)高度近视患者,分别用上述4种仪器测量ACD和LT。结果4种仪器测量ACD和LT,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_(ACD)=31.234,P_(ACD)<0.05;F_(LT)=8.380,P_(LT)<0.05)。两两比较ACD差异值:UBM和Pentacam、Pentacam和Master 700、Pencatam和A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UBM和Master 700、UBM和A超、Master 700和A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755、0.102、0.169)。两两比较LT差异值:UBM和Pentacam、UBM和Master 700、UBM和A超、Master 700和A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1、0.039、<0.001、0.006);而Pentacam和Master 700、Pencatam和A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212、0.133)。相关性分析显示:4种仪器测量ACD和LT,测量值之间均呈显著性相关(均P<0.010)。一致性分析显示:4种仪器测量ACD和LT,测量值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4种仪器测量ACD和LT有一定的差异:ACD值,UBM最高、Master 700和A超居中、Pentacam最低;LT值,A超最高、Pentacam和Master 700居中,UBM最低。在临床工作中应配合应用,综合分析。
    • 王效宁; 巩丽文; 王晓春; 周盛
    • 摘要: 目的超声生物显微镜通常采用频率为35 MHz及以上超声波,用于人体浅表组织精细成像,其系统的模数转换器(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ADC)的采样率通常需要高于200 MHz。因此,传统超声诊断设备中的数据采集硬件方案,难以实现超声生物显微镜的数字化成像。本文提出一种交错时钟采样方法,通过单路ADC采集电路,可实现4倍频数据采样率的高频超声实时成像系统,其性能指标达到临床诊断的需要。方法基于可编程逻辑器件,通过构建相位相差90°的4组80 MHz采样时钟,分别对相邻的4条扫描线进行采样。设计分时采样控制模块和4通道数据缓存器,将回波数据逐一插点拼接,达到与采样频率320 MHz相当的图像效果。结果通过钨丝测试线靶测试,轴向、侧向分辨力达到50μm,并采用体外猪眼球进行体外成像,图像的信噪比和显示范围符合诊断要求。结论该方法是设计高频超声诊断系统数据采集模块的一种可行性方案,可有效降低硬件需求,实现了超声生物显微镜实时数字化成像的目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潘丽军; 赵子文
    • 摘要: 目的 了解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的诊断意义。方法 60例PACG患者(研究组)及60例健康人(对照组)行UBM检查。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晶状体、睫状突厚度均较大(P<0.01),而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500、睫状体晶状体距离及小梁睫状体距离较小(P<0.01)。与慢性PACG患者比较,急性PACG患者的周边巩膜厚度、巩膜形态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前房深度、房角开放距离500、小梁睫状体距离较小(P<0.01)。结论 UBM可为PACG提供早期诊断依据。
    • 虞冠舜; 余金津; 颜婷婷; 何海群; 黄锦海
    • 摘要: 目的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并比较正常前房和浅前房人群在不同体位状态下眼房角结构参数的差异。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白内障术前检查的患者64例(共64只眼),根据周边前房深度分为正常前房组(周边前房深度>1/3角膜厚度)34只眼和浅前房组(周边前房深度≤1/3角膜厚度)30只眼。由两名经验丰富的超声医师使用水囊式超声生物显微镜分别采集患者卧位和坐位时上、下、鼻、颞4个方位的房角影像,测量不同体位状态下每个方位的房角开放度数(AA)和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分析两名超声医师对两组患者测量结果的再现性;使用IOLMaster 700扫频生物测量仪测量前房深度(ACD)、晶状体厚度(LT)和眼轴长度(AL),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两名超声医师对两组测量结果具有良好的再现性。两组患者从卧位变为坐位时,上方AA、AOD500变窄,下方AA、AOD500变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鼻、颞侧AA、AOD5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前房组与浅前房组修正后坐位上、下方A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8、0.044),修正后坐位上、下方AOD500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46、0.031),修正后坐位鼻、颞侧AA、AOD50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正常前房组与浅前房组ACD、LT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A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可对不同体位状态下眼房角结构参数进行测量,体位变化可影响房角开放程度,当卧位变为坐位时,浅前房人群房角变化程度大于正常前房人群。
    • 马莎; 张浩强; 杨逸柔; 郑政
    • 摘要: 针对眼球的球状结构,本文提出了一种运动合成的弧形扫描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方案,将弧形扫描分解为3个维度的直线或旋转运动,由这些简单运动合成实现弧形扫描。为验证该方案,本文还设计了一个超声成像系统,该系统由3部分组成:三维运动合成的扫描装置,带动超声探头做任意曲率的弧形运动;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为信号处理主芯片,AD采集、带通滤波、幅度检测等电路构成的超声扫描与信号处理电路;人机接口控制整机运行并实现弧形扫描图像校正和数字扫描变换(DSC)的上位机控制系统。初步实验验证,该方案能准确实现适用于眼前节检查的任意曲率弧形扫描,且控制简单,是一种有潜力、低成本的眼球弧形超声扫描解决方案。
    • 康恩飞
    • 摘要: 目的:探讨眼B型超声联合超声生物显微镜对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于聊城市眼科医院治疗的88例(176眼)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患者,治疗前52眼行眼B型超声检查,58眼行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66眼行眼B型超声联合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总结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的B型超声与超声生物显微镜声像特征,分别对比眼B型超声联合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与眼B型超声、超声生物显微镜对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眼B型超声联合超声生物显微镜的诊断符合率为84.8%,高于眼B型超声检查的69.2%与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的6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921,P=0.0016<0.05)。结论:眼B型超声、超声生物显微镜辅助检查的应用对于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具有诊断价值。二者联合应用可明显提高对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的诊断符合率,优于任一单项检查。因此,对福格特-小柳-原田综合征的影像诊断,应当将眼B型超声与超声生物显微镜联合应用,提高诊断符合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