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前房角

前房角

前房角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74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3篇、专利文献233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护理学报、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临床眼科杂志等; 前房角的相关文献由474位作者贡献,包括关立南、干雪梅、张倩等。

前房角—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3 占比:41.16%

专利文献>

论文:233 占比:58.84%

总计:396篇

前房角—发文趋势图

前房角

-研究学者

  • 关立南
  • 干雪梅
  • 张倩
  • 张先平
  • 翟军印
  • 荆毓陶
  • 贺翔鸽
  • 亢晓丽
  • 任群
  • 刘加乘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文; 张倩; 马波; 戴鹏飞; 吴利安; 邓瑾
    • 摘要: 目的:采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测量角膜水平直径,比较其测量结果与传统规尺法的差异性,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双眼ICL植入术患者126例252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各126眼。对照组接受规尺法测量角膜水平直径并行ICL植入术,观察组接受UBM测量角膜水平直径并行ICL植入术。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前和手术后1、3个月的眼科参数,包括裸眼视力、眼压、前房角、对比敏感度、高阶像差、残留屈光度(等值球径、球径、柱径)、安全指数、疗效指数等。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的角膜水平直径明显增高(P0.05),术后1、3个月,两组患者3点与9点方向前房角均明显减少(均P0.05);与术前比,两组患者术后1、3个月的裸眼视力明显增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明视和暗视的敏感度均有不同程度地增高(均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疗效指数和安全指数均明显提高(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疗效指数和安全指数明显增高(均P<0.05)。结论:UBM在ICL植入手术术前测量角膜水平直径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有助于指导ICL植入手术术前选择合适的晶状体,提高ICL植入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张可; 王姗姗; 宋小翠; 李雅心; 李青云; 李康寯
    • 摘要: 目的:对比水平和垂直两种方式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后前房角(ACA)及拱高参数的变化差异.方法: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选取2018-01/2019-06于我院眼科行ICL植入术的屈光不正患者83例154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为水平组(79眼)和垂直组(75眼).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测量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0°、90°、180°、270°位点ACA并计算其变化量,记录术后拱高值.结果:术后12mo,水平组ACA在0°、90°、180°、270°方位变化量分别为15.3° ±6.1°、13.9° ±6.3°、16.5° ±5.5°、12.9° ±6.0°,垂直组ACA相应方位变化量分别为12.9° ±3.7°、14.5°±6.8°、14.3°±5.4°、13.2°±5.9°,两组患者ACA变化量在0°~180°方位有差异(P0.05).术后1、3、6、12mo,水平组拱高分别为486±183、422±203、393±198、345±165μm,垂直组拱高分别为432±163、418±138、379±133、328±142μm,两组间不同时间点拱高均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6、12mo拱高均与同组术后1mo有差异(P<0.05).结论:ICL植入水平放置较垂直放置引起0°~180°方位ACA变化更为显著,术后1a拱高具有动态性降低趋势.
    • 王文赛; 邢恩铭; 秦鲁宁; 周盛; 杨军; 林松
    • 摘要: 目的 基于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DL)和前房角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图像进行前房角开闭状态的自动识别,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自动诊断提供辅助分析.方法 数据集为天津医科大学眼科医院采集的眼科疾病患者的前房角UBM图像,由眼科专家将UBM图像分为房角开放和房角关闭两类,按照6:2:2的比例随机设置训练集、验证集和测试集.为提高深度学习模型的鲁棒性和识别精度,对训练集图像随机进行了旋转、平移和反转等不影响房角形态的数据增强操作.比较VGG16、VGG19、DenseNet121、Xception和InceptionV3网络模型在本文数据集上的迁移学习结果,根据迁移学习结果对VGG16进行卷积层和全连接层的微调,用微调后的VGG16模型实现前房角开闭状态的自动识别.用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和准确率等评价指标对模型识别结果进行定量评价,用类激活热力图可视化模型识别前房角开闭状态时的主要关注区域.结果 类激活热力图表明微调后的VGG16模型识别前房角开闭状态的主要关注区域为房角中心区域,与眼科专家的识别依据一致.该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为96.19%,接收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973.结论 基于深度学习和前房角UBM图像能够以较高的准确率实现前房角开闭状态的自动识别,有利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自动诊断技术的发展.
    • 王卫群; 郑方方; 杨菁; 白燕慧; 王豪
    • 摘要: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不同时间的前房角变化,分析影响术后前房角度数(ACA)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非随机的连续病例研究。连续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屈光中心接受有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的近视患者81例(81眼),患者术前,术后1 d、1个月和6个月行Visante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测量术前、术后鼻侧和颞侧ACA及术后拱高。分析术后ACA与术前等效球镜度(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直径、前房深度、前房容积、水平角膜曲率、术前ACA、ICL直径和术后拱高的相关性。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点眼前段各项参数的变化,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术后1 d、1个月和6个月的AC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的鼻侧ACA较术前减少45%~50%(F=268.73,P<0.001),术后的颞侧ACA较术前减少44%~49%(F=333.40,P<0.001)。ICL植入术后1 d、1个月和6个月的平均拱高分别为(640±180)μm、(540±150)μm和(530±160)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4.14,P<0.001);术后1个月内拱高下降趋势明显,术后1个月至术后6个月期间拱高下降趋势明显减缓。ICL植入术后鼻侧ACA与术前前房容积、术前前房深度和术前ACA呈正相关(r=0.426,P=0.003;r=0.377,P=0.008;r=0.525,P<0.001);与ICL直径、拱高、术前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曲率和水平角膜直径无相关性。ICL植入术后颞侧ACA与术前前房容积、术前前房深度和术前ACA呈正相关(r=0.392,P=0.006;r=0.376,P=0.008;r=0.594,P<0.001),与ICL直径、拱高、术前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曲率和水平角膜直径无相关性。结论:ICL植入术后前房角明显减小,随访期内患者前房角开放度数基本稳定,没有进一步变窄。
    • 柴永琦; 关立南; 高维奇
    • 摘要: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是导致亚洲人不可逆性失明的主要原因,评估前房角对PACG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眼前段成像是评估眼前节、前房角结构的主要手段,通过图像可以揭示PACG的前房角状态.目前临床上常用的眼前段成像设备包括房角镜、超声生物显微镜、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设备、眼前节照相分析系统(PentaCam,RetCam等)、光声成像设备等;此外,人工智能诊断技术的兴起为眼前段成像带来了新的发展.未来眼前段成像设备将在成像精度、检测范围、图像三维再造以及利用人工智能进行自动检测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升.
    • 王卫群; 郑方方; 杨菁; 白燕慧; 王豪
    • 摘要: 目的:探讨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不同时间的前房角变化,分析影响术后前房角度数(ACA)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非随机的连续病例研究.连续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屈光中心接受有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的近视患者81例(81眼),患者术前,术后1d、1个月和6个月行Visante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测量术前、术后鼻侧和颞侧ACA及术后拱高.分析术后ACA与术前等效球镜度(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直径、前房深度、前房容积、水平角膜曲率、术前ACA、ICL直径和术后拱高的相关性.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点眼前段各项参数的变化,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术后1d、1个月和6个月的AC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j意义,术后的鼻侧ACA较术前减少45%~50%(F=268.73,P<0.001),术后的颞侧ACA较术前减少44%~ 49%(F=333.40,P<0.001).ICL植入术后1d、1个月和6个月的平均拱高分别为(640± 180) μm、(540±150)μm和(530±160) 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54.14,P<0.001);术后1个月内拱高下降趋势明显,术后1个月至术后6个月期间拱高下降趋势明显减缓.ICL植入术后鼻侧ACA与术前前房容积、术前前房深度和术前ACA呈正相关(r=0.426,P=0.003;r=0.377,P=0.008;r=0.525,P<0.001);与ICL直径、拱高、术前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曲率和水平角膜直径无相关性.ICL植入术后颞侧ACA与术前前房容积、术前前房深度和术前ACA呈正相关(r=0.392,P=0.006;r=0.376,P=0.008;r=0.594,P<0.001),与ICL直径、拱高、术前SE、眼轴长度、水平角膜曲率和水平角膜直径无相关性.结论:ICL植入术后前房角明显减小,随访期内患者前房角开放度数基本稳定,没有进一步变窄.
    • 王冰松; 贾红艳; 曹凯; 刘子清; 赵爱萍; 王涛
    •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眼不同象限房角关闭程度的差异,以及不同象限房角生物学参数定量测量值的差异.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PACS眼112例.方法 每人只选择符合入排标准的单眼纳入研究.对入选眼进行房角镜检查,记录房角在上、下、鼻、颞四个象限贴合性关闭状态并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对入选眼进行前节相干光断层成像(AS-OCT)检查,对鼻侧和颞侧的房角生物学参数进行测量和对比分析.主要指标四个象限房角贴合性关闭情况,500 μm处房角开放距离(AOD500)、500 μm小梁网虹膜间面积(TISA500)、虹膜膨隆程度(Icurv)、2000 μm处虹膜厚度(IT2000).结果 房角关闭眼上方象限的房角关闭比例(98.21%)高于下方(75.89%)、鼻侧(64.29%)和颞侧(76.79%) (x2=40.225,P<0.001).颞侧象限AOD500处的房角宽度为(0.12±0.06)mm,大于鼻侧的(0.11±0.06)mm(P<0.001).颞侧象限TISA500为(0.07±0.03)mm2,大于鼻侧的(0.06±0.03)mm2(P=0.008).颞侧象限Icurv为(0.41±0.11)mm,大于鼻侧的(0.37±0.1) mm(P=0.001).颞侧象限IT2000为(0.46±0.07)mm,小于鼻侧的(0.49±0.06)mm(P<0.001).结论 PACS眼不同象限房角形态存在差异,上方较其他象限房角更易于关闭,颞侧象限的虹膜较鼻侧更薄、房角较鼻侧更加开放.
    • 马春霞; 李文静; 高晓唯
    • 摘要: 目的:观察新型中央孔型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V4c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术后前房角的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择高度近视患者150例300眼,均行ICL V4c植入术,记录术前及术后1d,1、3、6mo,1a的视力、眼压、拱高及前房角的变化.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术后1d,1、3、6mo,1a,裸眼视力(UCVA)恢复情况较术前显著提高(F=98.2,P0.05).结论:ICL V4c植入术后1d,1、3、6mo,1a水平方向各房角参数较术前变小,3mo后基本趋于稳定状态.
    • 汪绛擎; 王文颜; 李杨帆; 叶宏权
    • 摘要: 目的 使用Pentacam测量法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眼前节参数的变化.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12月在我院行白内障手术,并符合入选标准患者45例,共64只眼,完善常规检查后行白内障手术,并在术前和术后1月进行Pentacam检查,记录中央角膜厚度、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及前房角宽度.数据的正态性由Shapiro-Wilk检验,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术前术后相应参数关系.结果 术前中央角膜厚度为(536.81±27.92)μm,前房容积为(116.38±39.79)mm,前房深度为(2.61±0.58)m m,前房角宽度为(32.31±9.43)°;术后1月中央角膜厚度为(541.31±26.83)μm,前房容积为(150.66±20.91),前房深度为(4.20±0.64)m m,前房角宽度为(41.09±5.23)°.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1月,中央角膜厚度、前房容积、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均大于术前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行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可增加前房深度、前房容积,增大前房角,是预防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术方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