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系数
调整系数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255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1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138580篇;相关期刊191种,包括经济师、中国经济问题、房地产评估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三十一届全国直升机年会、2014年国际房地产评估论坛、第十届中日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等;调整系数的相关文献由501位作者贡献,包括尹峰、李泉、胡建根等。
调整系数—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8580篇
占比:99.83%
总计:138817篇
调整系数
-研究学者
- 尹峰
- 李泉
- 胡建根
- 吴维皑
- 岳利红
- 张敏
- 张新培
- 徐伯洪
- 李文捷
- 杜燮祎
- 杜荣军
- 蒋智勇
- 郭勇
- 陶传彪
- 刘忠昌
- 刘欣鹏
- 刘青松
- 叶锦添
- 吴涛
- 周建民
- 孙毅
- 宁向阳
- 岩松隆则
- 常青
- 廖宏
- 张世英
- 张可新
- 张红梅
- 徐海丽
- 施展
- 晏致涛
- 朱安繁
- 李世秋
- 李俊杰
- 李妍
- 李攀艺
- 杨桉
- 游溢
- 王宏义
- 王激扬
- 王阳平
- 白国良
- 白晓红
- 程唯
- 等
- 罗志浩
- 胡中正
- 胡伟
- 苏烨
- 许学军
-
-
范重;
张华青;
牟在根;
贡金鑫;
韩文凯;
宋丽莉
-
-
摘要:
为了研究设计使用年限对结构设计温度取值的影响,选取我国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中和华南具有代表性的六大城市,对各城市最近50年的气象数据分析统计得到设计使用基准期为50年的气温概率分布函数.考察各地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年平均气温以及气温幅度的变化情况,提出极端气温与基本气温根据设计使用年限的调整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六大城市的年最高气温较为接近,年最低气温差异均很大,且波动幅度较大.年最高气温与年最低气温均服从极值Ⅰ型分布.通过绝对零度对50年基准期极值气温进行数值变换,可以避免极值气温接近0°C时引起变异系数过大.当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不同于50年时,可将在预期设计使用年限内极值气温的标准值与在50年基准期内极值气温的标准值之比作为温度作用调整系数.年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总体上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年气温幅值总体保持不变.与设计使用年限50年相比,当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时,最高基本气温可升高约1°C,最低基本气温可减低约2°C.根据我国对六大城市的统计,极端气温的幅值比基本气温的幅值增大30%.本文提出的极端气温、基本气温以及相应气温幅值的调整方法,可以方便地确定结构设计使用年限非50年时的温度作用值.
-
-
陈威威;
冯慧慧;
石永;
雷强;
王雪
-
-
摘要:
发泡陶瓷板是集防火、保温、轻质、利废功能于一身的新型绿色墙体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外墙保温板、外墙挂板、内隔墙板等。针对四边简支于钢框架上的发泡陶瓷板,在与钢框架协调变形下,支承边垂直于板面的线约束自由度≠0,造成发泡陶瓷板实际弯曲应力大于标准四边简支板的弯曲应力的情况。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结果数据对比、理论计算与有限元模拟数据对比,给出了四边简支于钢框架上的发泡陶瓷板弯曲应力的调整系数,对保障发泡陶瓷板的设计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
-
袁文娜
-
-
摘要:
该文梳理介绍了国家及广东省水利工程设计费取费依据,并重点对广东省最新发布的水利工程设计收费标准进行解读,从设计收费计费额、设计收费基价计算方法、调整系数等方面与国家2002版设计收费标准进行差异分析,实例计算将两种收费标准的变化具体化。通过深入剖析水利行业发展现状,指出广东地区最新水利工程设计收费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
-
程小武;
余泓睿;
史明炎;
孙小鸾;
陆伟东
-
-
摘要:
为传承中国传统木构建筑的精髓,基于《营造法式》中合柱鼓卯两段合的做法,对采用燕尾榫方式拼合的层板胶合木柱(GLT)进行轴心受压试验研究,分析其轴向位移、侧向挠度、竖向应变、极限承载力等在不同长细比和暗鼓卯榫高下的变化规律,并选用相同截面尺寸的GLT柱作为对比组。使用ABAQUS软件模拟轴压试验,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以验证模型可靠性。通过参考各国木结构设计规范,提出考虑构件长细比影响的拼合柱稳定承载力的轴压调整系数,并总结出调整系数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随着长细比的增大,拼合柱的轴向位移和侧向挠度也随之增大,峰值荷载和峰值竖向应变随之减小,暗鼓卯榫高对拼合柱的影响不显著;有限元模拟曲线和试验曲线大致吻合,并且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误差基本在10%以内。
-
-
冉武平;
陈慧敏;
黄建军;
李玲;
艾贤臣
-
-
摘要:
为明确冻融循环对粗粒土路基力学特性的影响,借助动三轴试验系统,研究了不同含水率、不同应力加载路径和不同冻融循环次数下粗粒土动回弹模量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粗粒土动回弹模量调整系数及衰变规律的拟合公式.试验结果表明:动回弹模量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减小的趋势,含水量4%对应的动回弹模量最大,不同含水率之间对应的动回弹模量差值在经过冻融循环作用后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偏应力一定时,围压与动回弹模量呈正相关,围压一定时,偏应力与动回弹模量呈负相关;动回弹模量随着冻融循环次数N的增加整体呈衰减趋势,衰变过程可分为快速衰减(N=0~3)、缓慢衰减(N=3~5)及衰减停止(N=5~7)3个阶段.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季节性冰冻区公路路基强度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
-
丁琳
-
-
摘要:
上海市、广东省、湖南省等地发布了关于BIM技术应用的地方性收费标准,有助于加速BIM技术市场化,但这些标准不够完善.通过对已发布的相关收费标准进行梳理,分析认为按建筑面积计费可能存在投入与收取费用偏差大、调整系数取值不确定性大等不足.希冀本研究成果为新制订或完善相关标准、工程造价与审计认定等工作提供参考.
-
-
赵泽乾;
张可新;
杨桉
-
-
摘要:
随着我国西部地区铁路建设的持续开展,如川藏铁路、滇藏铁路等高海拔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将陆续建成,这些铁路工程沿线自然环境恶劣、地质灾害频发,给铁路基础设施养护维修带来了挑战,需要建立适用于高海拔复杂艰险山区铁路的劳动定员标准。针对铁路工务系统一线纯作业人员劳动定员,基于劳动效率定员计算方法,分析梳理高原高寒环境、天窗作业组织形式、桥梁隧道占比、生产力布局及养护维修技术装备等外部因素对劳动定员标准的影响,并针对高原高寒环境和生产力布局产生的调整系数进行计算,得出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工区管辖范围下的劳动定员标准调整系数建议,以期为高海拔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工务定员的确定提供依据。
-
-
程晓军
-
-
摘要:
近几年国内二手车的交易量已突破千万辆.在二手车消费的过程中,就需要对二手车的价值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估.文章结合国内二手车市场情况,在基于重置成本法中对成新率的影响因素进行权重而得到综合成新率.同时也将影响成新率的其它因素纳入调整系数中进行全面评估,从而对二手车进行全面的评估.
-
-
赵泽乾;
张可新;
杨桉
-
-
摘要:
随着我国西部地区铁路建设的持续开展,如川藏铁路、滇藏铁路等高海拔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将陆续建成,这些铁路工程沿线自然环境恶劣、地质灾害频发,给铁路基础设施养护维修带来了挑战,需要建立适用于高海拔复杂艰险山区铁路的劳动定员标准.针对铁路工务系统一线纯作业人员劳动定员,基于劳动效率定员计算方法,分析梳理高原高寒环境、天窗作业组织形式、桥梁隧道占比、生产力布局及养护维修技术装备等外部因素对劳动定员标准的影响,并针对高原高寒环境和生产力布局产生的调整系数进行计算,得出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工区管辖范围下的劳动定员标准调整系数建议,以期为高海拔复杂艰险山区铁路工务定员的确定提供依据.
-
-
赵祥
-
-
摘要:
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计价定额的更新周期一般为5~8年,在这几年的时间里,人工费的市场价一般都有40%~80%上涨.为了让计价定额对工程进行较准确的计价,每年甚至每半年测算并发布定额人工费调整系数,是十分必要的.但如何准确地测算定额人工费调整系数呢?很多地方采用的是计日工单价法,这个方法简单,操作性也强,但其只考虑了人工单价,完全没有考虑定额人工消耗量,所以不科学,测算的定额人工费调整系数完全不准确!文章详细介绍了典型工程法测算定额人工费调整系数的步骤和方法,通过实际工程定额人工费的计算值与同口径人工费市场价的比较,计算出定额人工费调整系数.这个系数真实地反映了人工费的市场价变化,且测算方法具备可操作性.
-
-
-
石京
- 《第八届国际交通新技术应用大会》
| 2004年
-
摘要:
本研究是以解决日本道路交通规划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为背景的实用性研究.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标定、使用调整系数调整路段通行能力,在实用交通分配中提高现状再现的预测精度.本研究中,对于每一个具有道路交通量调查(1999)中24小时交通量观测点的路段,标定出其通行能力调整系数并使用它调整Q-V公式参数值.研究表明交通分配中使用调整系数达到了提高预测精度的目的.
-
-
丁金礼
- 《2014年国际房地产评估论坛》
| 2014年
-
摘要:
比较法的难点是各种修正、调整体系的建立和运用,尤其是房屋新旧程度调整,几乎存在于每次比较法计算中,然而至今没有令人信服的房屋新旧程度调整体系出现.这个长期存在的技术问题使比较法的可靠性、权威性受到质疑.本文提出用偿债基金成新率法确定可比实例及估价对象房屋"成新"数据,此数据变化对应房地产价格的变化,以此进行房屋新旧程度调整.当然,不同类型的房地产其"成新"对房地产价格敏感程度不同,还应做适当修正.如果本文能对比较法调整体系建立有肤浅的启示,相信今后通过专家学者的不断努力,能够建立起完备的房地产状况调整体系,使比较法在房地产估价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
-
周广成;
徐海丽
- 《2012水电移民政策 技术 管理论坛》
| 2012年
-
摘要:
本文分析了勘测设计收费计算时常被忽略的调整系数问题,并分析了在移民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方案变更局部调整,方案调整已设计、未实施,投资分摊等问题后,勘察设计费应如何合理计取。提出水电建设征地移民安置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勘察工作是工程选址、确定方案的重要依据;优质的设计不仅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也是节约投资的主要源头。因此,一定要重视勘察设计收费的计取,尽量规范和细化勘察设计收费的标准,同时做好勘察设计合同的管理工作,根据移民工程的特点,在合同中明确双方的责任范围,对于非设计方责任而造成的重复勘察设计工作,明确重复工作计费的原则和方法,并在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时调整,以保证工程勘察设计工作的顺利实施。
-
-
DU Xieyi;
杜燮祎;
ZHANG Min;
张敏;
LI Wenjie;
李文捷;
WU Weiai;
吴维皑;
XU Bohong;
徐伯洪
- 《首届国际职业健康论坛暨第三届中美职业卫生国际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对中国现行的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制订依据进行梳理,系统研究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调整的原理及方法,根据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确定中国《非常规工作制条件下职业接触限值调整指南》的制定依据、基本框架,梳理重要术语以及核心技术参数等,并对722种化学有害因素进行分类,包括修改魁北克模型第三版中73种物质的分类,比较核对中国现行职业接触限值标准(GBZ2.1-2007),依据GBZ2.1的编制说明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补充魁北克模型中尚未涵盖的36种物质及其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指南》解决的核心问题及需进一步配套进行的科学研究.
-
-
DU Xieyi;
杜燮祎;
ZHANG Min;
张敏;
LI Wenjie;
李文捷;
WU Weiai;
吴维皑;
XU Bohong;
徐伯洪
- 《首届国际职业健康论坛暨第三届中美职业卫生国际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对中国现行的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制订依据进行梳理,系统研究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调整的原理及方法,根据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确定中国《非常规工作制条件下职业接触限值调整指南》的制定依据、基本框架,梳理重要术语以及核心技术参数等,并对722种化学有害因素进行分类,包括修改魁北克模型第三版中73种物质的分类,比较核对中国现行职业接触限值标准(GBZ2.1-2007),依据GBZ2.1的编制说明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补充魁北克模型中尚未涵盖的36种物质及其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指南》解决的核心问题及需进一步配套进行的科学研究.
-
-
DU Xieyi;
杜燮祎;
ZHANG Min;
张敏;
LI Wenjie;
李文捷;
WU Weiai;
吴维皑;
XU Bohong;
徐伯洪
- 《首届国际职业健康论坛暨第三届中美职业卫生国际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对中国现行的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制订依据进行梳理,系统研究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调整的原理及方法,根据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确定中国《非常规工作制条件下职业接触限值调整指南》的制定依据、基本框架,梳理重要术语以及核心技术参数等,并对722种化学有害因素进行分类,包括修改魁北克模型第三版中73种物质的分类,比较核对中国现行职业接触限值标准(GBZ2.1-2007),依据GBZ2.1的编制说明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补充魁北克模型中尚未涵盖的36种物质及其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指南》解决的核心问题及需进一步配套进行的科学研究.
-
-
DU Xieyi;
杜燮祎;
ZHANG Min;
张敏;
LI Wenjie;
李文捷;
WU Weiai;
吴维皑;
XU Bohong;
徐伯洪
- 《首届国际职业健康论坛暨第三届中美职业卫生国际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对中国现行的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制订依据进行梳理,系统研究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调整的原理及方法,根据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确定中国《非常规工作制条件下职业接触限值调整指南》的制定依据、基本框架,梳理重要术语以及核心技术参数等,并对722种化学有害因素进行分类,包括修改魁北克模型第三版中73种物质的分类,比较核对中国现行职业接触限值标准(GBZ2.1-2007),依据GBZ2.1的编制说明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补充魁北克模型中尚未涵盖的36种物质及其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指南》解决的核心问题及需进一步配套进行的科学研究.
-
-
DU Xieyi;
杜燮祎;
ZHANG Min;
张敏;
LI Wenjie;
李文捷;
WU Weiai;
吴维皑;
XU Bohong;
徐伯洪
- 《首届国际职业健康论坛暨第三届中美职业卫生国际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对中国现行的职业接触限值及其制订依据进行梳理,系统研究美国、加拿大等国家职业接触限值调整的原理及方法,根据循证医学的理论和方法,确定中国《非常规工作制条件下职业接触限值调整指南》的制定依据、基本框架,梳理重要术语以及核心技术参数等,并对722种化学有害因素进行分类,包括修改魁北克模型第三版中73种物质的分类,比较核对中国现行职业接触限值标准(GBZ2.1-2007),依据GBZ2.1的编制说明以及其他相关资料,补充魁北克模型中尚未涵盖的36种物质及其分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指南》解决的核心问题及需进一步配套进行的科学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