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劳动力市场
二元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19年内共计76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社会学、工人、农民、青年、妇女运动与组织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610056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中国工运、妇女研究论丛、人民论坛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论坛、中国国际贸易学会2009年年会暨国际贸易论坛等;二元劳动力市场的相关文献由102位作者贡献,包括余光英、刘勇、刘宇等。
二元劳动力市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10056篇
占比:99.99%
总计:610132篇
二元劳动力市场
-研究学者
- 余光英
- 刘勇
- 刘宇
- 刘尔铎
- 廖淑华
- 杨殿闯
- 黄兴年
- 严善平
- 主子元
- 任丽新
- 任韬
- 佟新
- 傅勇
- 刘传江
- 刘晓丽
- 刘晶磊
- 刘玲玲
- 厉以宁
- 吴上进
- 吴克明
- 吴愈晓
- 吴芹
- 周娇辉
- 周明
- 唐力翔
- 夏晴
- 姚慧琴
- 姚波
- 孟凡强
- 安锦
- 寇浩宁
- 尹木子
- 巨文辉
- 巴曙松
- 席恒
- 庞继英
- 康皓卿
- 张寅凯
- 张玉
- 张玲
- 张琦
- 张绍平
- 张颖
- 晋利珍
- 朱云来
- 李剑阁
- 李平菊
- 李晓玉
- 李猛`
- 李茜
-
-
龚刚敏;
江沙沙
-
-
摘要:
利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库中2013年城镇住户的调查数据,使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考察了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形态。根据所设定的计量模型,估算了教育回报率的总体性与结构性市场差异,同时检验了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关于教育对收入作用的观点。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劳动力市场存在二元制的分割,且主要劳动力市场的教育回报率要显著高出次要劳动力市场约两个百分点,同时存在较大的结构性市场差异。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教育与工资性收入在主次劳动力市场都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教育水平对就业者进入何种劳动力市场具有决定性作用,即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进入主要市场。
-
-
-
张寅凯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较为严峻,“就业难”问题日益严重.本文基于劳动经济学的劳动力供求关系理论、和职业搜寻理论、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并依次分析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原因,最终针对上述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
尹木子
-
-
摘要:
中国二胎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女性主妇化的关注.利用2011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CSS2011)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性别观念、二元劳动力市场、新经济新技术三个方面解读了已婚女性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因素.拥有传统性别观念、劳动力市场中处于弱势地位、缺少家用电器使用的已婚女性更可能成为家庭主妇.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代际已婚女性成为家庭主妇的影响因素存在较大差异,“80前”已婚女性主要受年龄、教育程度、户籍、性别意识的影响,“80后”已婚女性主要受居住地、子女年龄和工作行业的影响.
-
-
-
刘宇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高校逐年扩招,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在此背景下,研究大学生未就业原因具有重要性和急迫性。基于我国近三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从劳动经济学视角,即劳动力市场供需、保留工资理论、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三个方面对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立健全就业市场机制,合理引导大学生就业预期;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就业技能;拓宽就业视野,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
-
张颖
-
-
摘要: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of China, labor disputes become prominent social and economic problems.The study for labor-capital relationship needs to be based on the clear understanding for labor market.The labor market in China has apparent duality, thus the la-bor-capital relationship also has the dual attribute.The duality of labor-capital relationship mainly comes from the property differences between employers and employees in the labor market.Based on the reality of dual labor market, we need make efforts to establish har-monious labor-capital relationship, such as promoting human resource quality, improving the rate of return of human capital investment and balancing the rights of workers.%在转型期的中国,劳资冲突越来越成为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对于劳资关系问题的研究需要建立在对劳动力市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基础之上。我国劳动力市场具有明显的“二元化”特征,从而使劳资关系也具有了“二元”属性。这种劳资关系“二元性”的形成主要源于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与企业雇主之间的属性差异。要建立一体化的劳资关系,关键在于形成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激励机制。
-
-
-
-
-
吴愈晓
- 《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分层与流动研究论坛》
| 2010年
-
摘要:
使用"2009 年中国社会网络与职业经历调查"(JSNET2009)广州、上海、厦门、济南和西安五城市的数据,本文检验了改革以后影响中国城市劳动者职业流动模式以及经济地位获得的因素.本研究将劳动者分成两个群体--高学历群体(大专或以上学历)以及低学历群体(大专以下学历),并探讨他们在职业流动模式、收入的决定因素方面的差别.研究结果表明,与低学历群体相比,高学历群体更可能离开初职,而且职业流动的次数也较多.另外,职业流动对当前经济地位获得的影响亦表现出明显的群体差异.对于低学历群体而言,职业流动是提升他们收入水平的最重要因素,换过工作单位的劳动者的收入水平显著高于未换过单位的个体,但换单位的次数对收入的正面效应并不是线性的,而是倒U 型关系;人力资本因素(受教育年限和工作经验)对此群体的收入没有显著影响.而对于高学历群体而言,是否换过单位以及换单位的次数对收入都没有效应,影响这个群体收入分层的最重要因素是人力资本因素.本研究揭示了改革后的中国城镇地区亦存在二元劳动力市场现象,初级劳动力市场与次级劳动力市场中劳动者在经济地位获得的路径截然不同.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