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诗境

诗境

诗境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48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绘画、文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15篇;相关期刊389种,包括文史知识、青年教师、文学教育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等;诗境的相关文献由473位作者贡献,包括吴甸起、刘晓晖、刘艳等。

诗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4 占比:40.33%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8%

专利文献>

论文:715 占比:59.58%

总计:1200篇

诗境—发文趋势图

诗境

-研究学者

  • 吴甸起
  • 刘晓晖
  • 刘艳
  • 吴廷玉
  • 李需
  • 王斌
  • 老舍
  • 何云波
  • 余清华
  • 余烈全

诗境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摘要: 作诗要割爱。若俱为佳句,间有相妨者,必较重轻而去之。此《文赋》所谓“离之则双美,合之则两伤”,士衡先得之矣。——[明]谢榛《四溟诗话》诗境最宽,有学士大夫读破万卷,穷老尽气,而不能得其阃奥者。有妇人女子、村氓浅学,偶有一二句,虽李、杜复生,必为低首者。此诗之所以为大也。
    • 罗晨
    • 摘要: 王维的《使至塞上》是唐诗名篇,从古至今备受读者喜爱,近现代以来更是频繁入选语文教科书。然而,学界关于这首诗的争议却非常之大,学者们从创作背景、时间、地点、情感主旨等各方面都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杨松冀先生认为:“欲准确解读本诗,必先弄清楚以下三个问题:一、诗歌创作之背景。”
    • 陆佳音
    • 摘要: 针对当前古诗情境教学的一些典型问题,基于诗人王昌龄《诗格》中对于"诗境"的解读,从"物境、情境、意境"三个方面展开概念阐释和价值分析,秉承哲学家伽达默尔解释学"视域融合"的解读观,加以守正辨析与教学实践思考。指出教师应当关注"学生—诗词—作者"三者的时空融合,在品读中受到"境"的感召与濡染,在心中孕育情志品格,并从"诗境"走向今日之"语境",以幽微见证广大,使诗境折射出中国文化品格的全景图象。
    • 郑彩虹
    • 摘要: 叶圣陶曾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于学生的一生有着深远的意义。诗意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解题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打造诗境数学课堂,提高学生解题素养。
    • 张启惠
    • 摘要: 唐人文言小说传奇集《玄怪录》虽为小说,却具备了诗歌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诗笔、诗情、诗境三方面。其中,诗笔包括韵散结合、词采清丽,叙述婉曲、细致生动,玄虚怪异、亦真亦幻三部分,诗情包括抒情人物形象的塑造、抒情情节的推进、抒情主体的诗化呈现三部分,诗境又分物境、情境、意境三部分。
    • 肖顺畅
    • 摘要: 放眼今日四川会东,可谓“随处是物华、放眼皆诗境”。素有“川滇明珠”“攀西聚宝盆”美誉的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东县,地处云贵高原西北边缘,川滇两省六区县交汇中心,形成了“川滇融会、博纳西东”的文化特色。今年是凉山州建州70周年、会东县建县70周年,放眼今日会东,可谓“随处是物华、放眼皆诗境”,会东人民正不断接受着会东丰富文化资源的滋养。
    • 郑灵灵
    • 摘要: 《毛诗序》曾言“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这一诗歌特性决定了日常诗歌教学不能抛开“诗境”空谈“诗情”。本课通过“聚焦物象,置身诗境”的诗歌阅读方法,整体感知,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活动,品味组成诗境的场景,以期可以使学生发挥想象,体味诗歌的象外之意和意境之美,获得更为深刻的诗歌体验,促进诗歌鉴赏思维能力的发展。
    • 朱程宾; 何煦
    • 摘要: 乡村是景观与诗意的融合,有着独特的景观模式。乡村景观营造应该是由整体到局部,即“村域、村庄、空间”三个层面,每个层面又包含“文化、生境、生产、生活”四个要素,这些共同构成整体,即“四位一体”诗境内涵。乡村景观规划应该综合从这四个方面展开,通过景观营造给乡村带来新的生命力,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 艾迪
    • 摘要: “昼寝”题材是古代诗歌中的一道独特风景,自中唐起昼寝诗数量开始增多,宋代蔚然成风。昼寝诗歌经宋代诗人之手呈现出了不同于前代的审美内涵,展现了作者对心灵自由层次的追求。凭借对昼寝诗的施行主体、时间、空间等方面的考察,我们可以窥见宋代诗人将笔触逐步从闺阁扩大到室外,此时期的昼寝题材成为古代诗歌对凡俗生活的艺术化反映和对诗境的立体化构建的重要途径。
    • 肖莉
    • 摘要: 无论是教材分析还是课文解读,本质上都是人与文本的互动。学生阅读课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思维步步深入的过程,而思维的步步深入能让学生真正走入文本。诗歌之所以能打动读者的心灵,是因为诗歌能够引发读者心灵上的共鸣。在诗歌教学之前或过程当中,激活学生的人情认知,让学生通达人情,便可以打开诗歌解读的大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