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诗韵

诗韵

诗韵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45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汉语、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55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315种,包括中国电子商情·通信市场、小学教学参考、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等; 诗韵的相关文献由431位作者贡献,包括钱毅、黄立元、丁治民等。

诗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55 占比:99.78%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22%

总计:456篇

诗韵—发文趋势图

诗韵

-研究学者

  • 钱毅
  • 黄立元
  • 丁治民
  • 张建坤
  • 许霆
  • 陈大为
  • 马鸿增
  • 于国柱
  • 刘晓南
  • 刘芹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余秋雨
    • 摘要: 早年为了学写古诗,曾买过一部线装本的《诗韵合壁》,一函共6册,字体很小,内容很多。除了供查诗韵外,它还把各种物象、各种情景、各种心绪分门别类,纂集历代相关诗句,成了一部颇为齐全的诗歌词典。过去文人要应急写诗时,查一查,套一套,很可快速地炮制出几首来。但是毫无疑问,这样写出来的诗都是不值一读的。只有在不带写诗任务时随便翻翻,看看在同一名目下中国诗化语词的多方汇集,才有一点意思。
    • 李文亦
    • 摘要: 湖北省特级教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李汉超的诗评集《荆楚诗韵一-一湖北诗人精美诗歌赏评》,日前由中国致公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他继《诗海逐浪---中国当代精美诗歌赏析》《静下心来读好诗一一当代华文精美诗歌欣赏》之后出版的第三本诗评集,也是他个人出版发行的第11部著作。
    • 曾勋
    • 摘要: 唐先天元年(712年),唐玄宗李隆基登基称帝,即将开启开元盛世。少年李白从四川江油境内的大匡山走出,从成都再到渝州(今重庆),去拜见渝州刺史李邕。当时,从成都到重庆虽有小路相连,但山路上人迹罕至,常有毒蛇猛兽出没,人们一般选择走水路。成都到重庆的水道,从今九眼桥的合江亭码头或者从蜀州(今崇州)的岷江码头登船,顺江而下到达眉州(今眉山)、嘉州(今乐山),在戎州(今宜宾)汇入长江,最终抵达渝州。等待李白的,除了两岸旖旎的风光,还有未来的不确定。
    • 王秀君
    • 摘要: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诗韵”范畴将古典诗歌的形态建构与生命表达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揭示出古典诗歌复杂而立体的内部肌理。“诗韵”范畴作为古典诗歌“辞”与“意”辩证统一的审美状态,由外及里地呈现出丰赡的创作思想与设计理念,对当下设计美学的研究范式与关注焦点有着重要启示。可以基于设计美学的视角,契合声韵美与意韵美展开考察,剖析中国古典诗歌内部的设计理念与构思原理,总结其对于当下美学建设的意义。古典“诗韵”不仅在设计技巧上具有强大的自洽性,亦拥有着凝萃民族文化心理和生命意识的力量。
    • 刘剑邦
    • 摘要: 吴历系明末清初时期的常熟诗人,今传诗歌约426首。经过系统、全面的考辨,可以发现,吴历诗歌的用韵中存在着不少依从平水韵的情况,同时,部分诗韵也反映出当时的实际语音,这些语音材料能够与宋代以来江浙一带的诗词用韵及现代吴方言相衔接。可见,吴历诗韵是值得吴方言研究者所关注的。
    • 罗心贝; 波比(图); 何俊辉(指导)
    • 摘要: "蜀风诗韵中小学生诗词大会"的参赛名额全校只有一个,要拿到,很难。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诗词爱好者,一见到诗词,我便精神亢奋,立刻进入背诗状态。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养成了一个习惯——看过的诗词都要背下来。就这样,我积累了很多诗句,也有了一定的创作能力。然而,我并不满足,我的终极目标是像《中国诗词大会》的选手一样去参加节目录制。这次的"蜀风诗韵中小学生诗词大会"对我来说正是天赐良机,我立刻报了名。参赛规则:一天做十道题,要坚持答完两轮题目,每轮十关。
    • 刘晓英
    • 摘要: 搜集并整理明清时期郴州桂阳籍诗人的诗歌韵文,分析古体诗以及赋的韵部混押情况,结合明代韵书《字学元元》俗音,对比《湖南方言调查报告》中1935年记录的郴州各县方音,考证出明清时期郴州官话韵母特点。
    • 黄金灿
    • 摘要: 杨万里对诗歌用韵问题有独到见解,在诗歌创作中也有丰富的用韵实践。杨万里抵制次韵唱和,为“诚斋体”营造了自由的生长空间;而他有意识地坚持创作韵式新颖的辘轳体、进退格,则进一步拓展了“诚斋体”的容量,从而丰富了“诚斋体”的内涵。前者是基于反拨江西诗风的现实需要,后者是源自以“晚唐体”纠宋诗之弊的诗学理想,二者共同为“诚斋体”的生成路径规定了方向。
    • 杨迎旗
    • 摘要: 诗,是哲学智慧赖以生发的源泉,哲学成长于诗与文学的襁褓;在哲学的至深处,必然蕴含着诗的韵味与情怀,中外哲学史上都出现过不少诗意裴然的哲学家和哲学作品;哲学家们用诗意的言说方式,破解了“言不可言”“说不可说”的话语困境;中国古代亦诗亦哲的悟性智慧,与西方现代“诗化哲学”的百年进程,印证了“一切凝神之思就是诗,而一切诗就是思”。
    • 朱恩德; 刘博(指导)
    • 摘要: 朵朵花开淡墨痕,有花的地方,必有诗韵。诗意盎然的地方,必有浓墨。途经制墨厂附近,发现什么都是黑的。有空气中飘散的墨香,有悬挂于枝头的墨花,还有饱经风霜的墨色中国。墨本雄浑厚重,再融入制墨者的匠心,制出的墨块可谓是巧夺天工。离墨厂还有足足几百米时,墨便来了。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