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事件结构

事件结构

事件结构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篇,主要集中在语言学、汉语、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776080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外国语文(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二十三届中国数据库学术会议(NDBC2006)、第一届学生计算语言学研讨会等;事件结构的相关文献由19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璠、朱怀、伊丽莎白·F·丘吉尔等。

事件结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2 占比:0.01%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776080 占比:99.99%

总计:1776214篇

事件结构—发文趋势图

事件结构

-研究学者

  • 王璠
  • 朱怀
  • 伊丽莎白·F·丘吉尔
  • 冯丽娟
  • 周长银
  • 大卫·艾曼·沙玛
  • 姚艳玲
  • 张新华
  • 林登·肯尼迪
  • 丁崇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彭国珍; 李雪
    • 摘要: 不同时间模式的动词连用中否定焦点的解读不同,受句法结构、语用、动词间语义关系、时间模式和事件语义结构等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方式义和工具义动词连用前加否定词“不”,句法上否定辖域涵盖VP1和VP2,但受语境因素影响否定焦点可以解读为否定VP1或同时否定VP1和VP2。条件前提义和目的义动词连用前加否定词“不”,句法上否定辖域和否定焦点是VP1,但目的义动词连用中受动词规约性、语境和事件结构等因素影响,否定焦点可以理解为超越句法限制同时否定VP1和VP2。情景义动词连用受认知模式和事件结构影响,只能在VP1和VP2之间加否定词“不”,否定辖域和焦点都是VP2。
    • 高明乐; 王莉莎
    • 摘要: 在语言使用过程中,动结式逐渐被语法化成表示致使—结果的特定语法形式,被语法化了的不是具体的词汇单位,而是一种语法结构或构式,即任何两个没有语义关联的动词只要并列出现在一个句子里就会形成致使—结果的语义关系。动结式里的两个动词各自表示一个事件,每个事件都能表述为一个独立的句子,通过移位和融合等句法操作合并在一起,临时构成独立的动词单位,从而在句法上把分别表示不同事件的两个句子合并为一个,实现表达的简约性。因为题元指派首先在底层结构完成,而动结式是表层句法操作的结果,所以动结式的语义关系仍需回到合并前的两个句子里确认。这种追根溯源的底层结构解释,清晰地揭示了动结式表层所呈现的复杂的句法和语义关系,是一种对于动结式的句法派生和形成机制提出的全新看法。
    • 高秀雪
    • 摘要: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NP1+Vi+NP2)是汉语句法灵活性的表现之一,其句法语义错配是对映射理论的一个挑战。本研究在概念语义理论框架下,探讨非作格动词带非施事论元的生成机制,提出及物化结构是事件重构的结果。事件结构制约句法结构选择,复杂概念结构向句法结构选择性映射,形成及物化结构;句法结构影响事件结构表达,运动事件从具体空间事件变成非现实类指结果事件,宏事件转向简单事件。及物化结构具有创新性和临时性,多产性受到一定限制,需要遵循语义融合条件和语用信息原则等。
    • 倪涛
    • 摘要: “颜色变化”属于宏事件之状态变化的一个语义小类。语料显示,形态上,“变价”“复合”“派生”和“短语”是汉语颜色词构成此类事件的主要方式;句法上,这类事件的表层结构较为灵活,在及物结构、隐性或显性非宾格结构,以及被动和把字结构上呈现出多种类型。研究表明:汉语颜色变化事件在形态结构、句法形式和语义内涵上具有很强的对应关系。因此,排除语言的传统、类型及语用等因素的影响,汉语此类事件的形义联结总体上遵循着基本一致的映射规律。
    • 朱秀杰
    • 摘要: 英汉两种语言中不及物动词的句法表现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相似性主要体现为非宾格动词的论元既可以位于动词前也可以位于动词后.差异性主要体现为非作格动词的论元位置.英语中非作格动词的论元位置较为固定,一般位于动词前.汉语中非作格动词的论元位置较为灵活,既可以位于动词前也可以位于动词后.英汉非作格动词句法表现的差异源自两种语言表征事件的视角不同以及对事件结构内部认知焦点的不同.
    • 廖光蓉; 邢秋红
    • 摘要: "认X"系述宾结构,最初表达行为"认"+受事"X",后来也可表达由"认识"变化而来的行为"认"+非受事"X",后者的意合性强,对其意合途径的探讨有助于更客观地揭示其生成规律.研究表明:动词"认"具有多义性,其引申义均源自基本义"认识",且基本义与引申义形成三条意义链;意义引申而来的"认"与表征非受事的"X"生成意合表达式,其意合基于"认识"行为事件,涉及转喻、转隐喻等认知操作;由"认识"变化而来的"认+非受事宾语X"的意合途径可分为三大类,即行为述语和非受事宾语均转喻、行为述语和非受事宾语先各自转喻再整体转喻、行为述语转喻和非受事宾语转隐喻.
    • 帅志嵩
    • 摘要: 文章从历史演变的角度探讨汉语动词阶段性的表现以及静态性阶段的析出过程,在详细描写"扒""爬""趴"在近、现代汉语中的表现的基础上,说明语境失控、语用过载等因素对词汇概念化的影响.近代汉语中,早期为"扒""爬"之间的竞争,结果导致"扒"的表义单一化;后期则是"爬""趴"之间的竞争,由于句法格式相同、语义表达交叠、事件结构上静态/动态皆可,造成了两者语义功能的模糊性与表义的清晰性之间的矛盾,结果是"趴"从"爬"中独立出来,并逐渐在表义上形成现代汉语"扒""爬""趴"三分的格局.现代汉语的"爬"与"爬搔"义的"爬"无关,而是近代汉语口语中表"攀爬"义的"爬"逐渐取代"伏"等,从而进入正式文体的结果.
    • 翟会锋
    • 摘要: 从事件结构的视角来看,"背书"类动词不仅对"受益者"直接编码,而且认知上凸显"担保"行为,这是"保证"类动词所不具有的.事件类型的大体一致,导致人们把"背书"和"保证"类动词语义看作一类,从而掩盖了句法上的对立.从事件结构与句法、语义和语用各个界面之间的互动看,事件结构的编码最终制约了句法结构的呈现.而"背书"的出现迎合了人们认知上对凸显"担保"行为的心理需求,使这一格式成为高频使用的模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