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障者
视障者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3年内共计390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法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8329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中国版权、残疾人研究、中国残疾人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0年海峡两岸智能运输系统学术研讨会、第九次中医诊断学术会议、2006年工业设计国际会议暨第11届中国工业设计年会等;视障者的相关文献由666位作者贡献,包括于红雷、杨恺伦、汪凯巍等。
视障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329篇
占比:99.32%
总计:18455篇
视障者
-研究学者
- 于红雷
- 杨恺伦
- 汪凯巍
- 程瑞琦
- 张传春
- 林锴
- 冯歆鹏
- 周骥
- 张豫
- 胡伟健
- 胡新明
- 赵向东
- 张稳磐
- 蔡海蛟
- 孙俊伟
- 徐书凝
- 李庆利
- 杨洪
- 杨路
- 林书妃
- 程洪
- 胡孟晗
- 邝维威
- 陈天雪
- 陈浩
- 黄殿
- 乔昕
- 乔贵方
- 任骏宇
- 俞益洲
- 冯萍
- 刘松涛
- 单铭贤
- 史丽娟
- 吴涓
- 孙洪涛
- 宋光明
- 宋爱国
- 宋雅娟
- 张军
- 张小稳
- 张彬
- 张猛
- 李一鸣
- 李胜忠
- 沈光银
- 温炯新
- 潘传荣
- 潘婕妤
- 王丽荣
-
-
赵娜
-
-
摘要:
随着互联网及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障者使用智能手机上网已成常态。本文采用深度访谈与观察相结合的质性研究方法,通过聚焦视障者的智能手机使用情况,考察技术赋权下视障者的媒介生活变化。研究发现,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介技术在信息获取、社会关系、休闲娱乐、学习就业等诸多方面和维度赋权视障者的日常生活,让他们享有了与健视者几乎同样的生活。但还存在无障碍环境欠佳、视障者媒介素养较低等多重“鸿沟”。因此,应从视障者日常媒介生活出发,考虑视障者使用媒介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弥补鸿沟,让视障者更好地融入社会。
-
-
周晨希;
韩子健;
陈华伦;
郑思志;
何胤良;
黄颖;
王剑
-
-
摘要:
据统计,我国视障人数的数量已经增长到了1731万人,听力残疾患者人数达2780万人。视听障碍者触觉灵敏,正常出行和人际交往的需求强烈,但由于部分无障碍出行设施难以满足出行需求,且现有视听障碍者出行辅具或功能单一或忽视人际交往需求,大部分视障者存在出行障碍问题。
-
-
-
-
摘要:
时间面前人人平等这是一款专为视障者设计的无障碍手表,表盘上规则排列了24粒磁力点,可以通过电子信号控制将任何信息转换为盲文点字。在点字模式外,设计团队还特别设计了一种触感报时模式,通过磁点显示准确时间。而且,在手机App中语音输入文字,视障人士便可通过手表显示的相应盲文来进行学习。
-
-
陈铭;
章梦圆
-
-
摘要:
为提升高校视障者出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从智能化视角出发,研究新时期高校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发展需求与智能化融合实践应用,提出实现高校助盲设施智能化的技术实施路径,从空间层面构建高校无障碍环境建设体系。文章以武汉理工大学马房山校区为例,结合实地勘察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发现该校区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从空间层面提出提升策略,以期为高校无障碍环境体系的建设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策略。
-
-
舒睿
-
-
摘要:
《马拉喀什条约》规定了视力障碍者获取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最低国际义务,该条约的签署和生效将对图书馆无障碍服务带来积极影响。通过文献检索国内外关于《马拉喀什条约》与图书馆相关的研究,分析样本文献的发表时间、数量、刊载期刊、作者所属机构、关键词等情况。研究发现:该主题领域研究仍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国内研究相较国外更为活跃;国内外研究者均来自高校和公共图书馆;国内研究仅限于理论研究,而国外理论、实证研究兼具。文章对该主题在制度、资源、体系三个方向提出研究展望。
-
-
李乾;
李熠炫;
郑林欣;
邱建维;
沃晨雯
-
-
摘要:
目的针对目前视障人群自行服用液体药品非常困难的问题,设计出一种视障者液体药瓶。方法运用QFD理论,对目标用户进行调研,得到符合信度要求的用户需求权重,通过专家小组将用户需求转化为技术特征,构建出视障者液体药瓶质量屋,得出技术特征排序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利用TRIZ理论将呈负相关的技术特征进行转化,选择相应的发明原理进行技术冲突的解决。结果综合考虑技术冲突的解决以及重要的技术特征,设计出视障者液体药瓶。结论通过QFD与TRIZ理论集成可以设计出使用效果良好的视障者液体药瓶,使得视障者能够独立使用本药瓶进行液体药物服用,解决了视障者服用液体药品困难的问题,增强了视障者生活自理能力,验证了QFD与TRIZ集成设计方法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有效性。
-
-
刘冠宇;
孙薇
-
-
摘要:
视障者由于视觉系统的缺失丧失识别色彩的能力,市面上有关视障者识别色彩的产品种类较少。为了满足这类用户日常生活中的识色需求,文章以感性工学为理论指导,分析用户需求,通过产品语意差分法对代表样本进行感性意象认知,应用因子分析法进行计算,量化得出代表感性词汇与设计要素,进而进行设计实践,为视障者识色产品提供了设计思路。
-
-
李娜
-
-
摘要:
图书馆制作并向视障者传播无障碍格式版需要相应的合理使用权利,而我国立法的不完善对图书馆开展视障者服务构成了制约.从比较法角度考量,我国应坚持将合理使用作为视障者版权限制与例外的主要制度,并采取开放性的立法模式.
-
-
韩艳艳
-
-
摘要:
"商业供应检验法"具有重要的利益平衡价值,但是对于是否将其纳入视障者版权制度的问题,《马拉喀什条约》交由缔约国自行立法解决.文章从图书馆服务角度出发,认为我国视障者版权制度不宜对"商业供应检验法"立法,如确有立法的必要性,应对制度进行科学的设计,做出周密的安排.
-
-
-
-
林祐鳳
- 《2018年两岸三地沟通障碍学术研讨会》
| 2018年
-
摘要:
动作发展包含行动和定向两因素,视障者在婴儿初期是与一般婴儿无异(Warren,1984),但当发展至动态的行动时,视觉障碍可能导致个体习得动作技能发生困难,就较同龄者落后(Fraiberg,1977).由于视觉上的障碍无法掌握在环境中的相对位置导致缺乏空间概念,所以行动能力也就大受限制.学习通常是藉由视觉模仿而习得,而视障者因不能观察他人及技能,因此在缺乏视觉刺激及模仿学习下,视动协调及定向行动方面发生问题.另外由于手眼协调能力不好,因此他们在学习生活或职业上可能用到的必要工具,如餐具、牙刷、刀、筷子等,多会遭遇困难.因此视觉障碍者在独立生活技能的训练,常需花费许多相当的时间(何华国,1999;万明美,1996).再加上,许多家长基于安全考量,对视障者的行动加以限制或保护过度,使其缺乏动作活动的机会,影响其长大后独走技能的学习(Scholl,1986).因此在动作发展上,视觉障碍者在学习与模仿上,的确需要定向行动及早训练及介入.
-
-
林怡瑄;
王建立;
楊叔卿
- 《第21届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大会》
| 2017年
-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于陌生的地方独立外出时,使用智慧型手机上的电子地图已渐取代了传统地图;而智慧型手机开发者也将其技术扩及应用到供视障者利用萤幕报读软体,以「听」的方式操作原属于以「视觉」为主设计的行动装置.但市面上智慧型手机所安装的萤幕报读软体对于电子地图的支援目前仍有其局限,还无法完全支援视觉化的资讯,影响其享用新科技带来的好处.本研究主要探讨视障者独立外出与电子地图之关系,并初步了解台湾视障者使用电子地图视状况与电子地图提供之资讯,以利未来统整出一个可让视障者操作现有的电子地图之方法,以满足其外出之需求.
-
-
何楝國;
黃運貴;
張益城;
李永駿
- 《2010年海峡两岸智能运输系统学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弱势用路人包括行人及脚踏车与机车骑士,而弱势用路人中之行人相对於其他用路人更为弱势,且行人中的高龄者与身心障碍者更由於生、心理状况有别於一般行人,因此实需要特别加以探讨并提供必要的保护与运输服务.本研究依据「台湾地区智慧型运输系统纲要计画(2004年版)」中对於弱势用路人保护服务後续实施计画的规划,同时延续交通部运输研究所91年度「智慧型运输系统技术於高龄化社会之应用研究」及交通部科技顾问室93~94年度「先进弱势用路人支援辅助系统之建置与示范」之研究成果,本研究应用GPS及Zigbee接近侦测定位技术,完成无缝导引系统之开发,提供行前路径规划、节点资讯提供、上车导引、有声号志整合及目的地导引等功能.由实地测试评估成果发现,受测者对於系统功能均表满意,尤其可提升个人外出便利性.
-
-
何楝國;
黃運貴;
張益城;
李永駿
- 《2010年海峡两岸智能运输系统学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弱势用路人包括行人及脚踏车与机车骑士,而弱势用路人中之行人相对於其他用路人更为弱势,且行人中的高龄者与身心障碍者更由於生、心理状况有别於一般行人,因此实需要特别加以探讨并提供必要的保护与运输服务.本研究依据「台湾地区智慧型运输系统纲要计画(2004年版)」中对於弱势用路人保护服务後续实施计画的规划,同时延续交通部运输研究所91年度「智慧型运输系统技术於高龄化社会之应用研究」及交通部科技顾问室93~94年度「先进弱势用路人支援辅助系统之建置与示范」之研究成果,本研究应用GPS及Zigbee接近侦测定位技术,完成无缝导引系统之开发,提供行前路径规划、节点资讯提供、上车导引、有声号志整合及目的地导引等功能.由实地测试评估成果发现,受测者对於系统功能均表满意,尤其可提升个人外出便利性.
-
-
何楝國;
黃運貴;
張益城;
李永駿
- 《2010年海峡两岸智能运输系统学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弱势用路人包括行人及脚踏车与机车骑士,而弱势用路人中之行人相对於其他用路人更为弱势,且行人中的高龄者与身心障碍者更由於生、心理状况有别於一般行人,因此实需要特别加以探讨并提供必要的保护与运输服务.本研究依据「台湾地区智慧型运输系统纲要计画(2004年版)」中对於弱势用路人保护服务後续实施计画的规划,同时延续交通部运输研究所91年度「智慧型运输系统技术於高龄化社会之应用研究」及交通部科技顾问室93~94年度「先进弱势用路人支援辅助系统之建置与示范」之研究成果,本研究应用GPS及Zigbee接近侦测定位技术,完成无缝导引系统之开发,提供行前路径规划、节点资讯提供、上车导引、有声号志整合及目的地导引等功能.由实地测试评估成果发现,受测者对於系统功能均表满意,尤其可提升个人外出便利性.
-
-
何楝國;
黃運貴;
張益城;
李永駿
- 《2010年海峡两岸智能运输系统学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弱势用路人包括行人及脚踏车与机车骑士,而弱势用路人中之行人相对於其他用路人更为弱势,且行人中的高龄者与身心障碍者更由於生、心理状况有别於一般行人,因此实需要特别加以探讨并提供必要的保护与运输服务.本研究依据「台湾地区智慧型运输系统纲要计画(2004年版)」中对於弱势用路人保护服务後续实施计画的规划,同时延续交通部运输研究所91年度「智慧型运输系统技术於高龄化社会之应用研究」及交通部科技顾问室93~94年度「先进弱势用路人支援辅助系统之建置与示范」之研究成果,本研究应用GPS及Zigbee接近侦测定位技术,完成无缝导引系统之开发,提供行前路径规划、节点资讯提供、上车导引、有声号志整合及目的地导引等功能.由实地测试评估成果发现,受测者对於系统功能均表满意,尤其可提升个人外出便利性.
-
-
何楝國;
黃運貴;
張益城;
李永駿
- 《2010年海峡两岸智能运输系统学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弱势用路人包括行人及脚踏车与机车骑士,而弱势用路人中之行人相对於其他用路人更为弱势,且行人中的高龄者与身心障碍者更由於生、心理状况有别於一般行人,因此实需要特别加以探讨并提供必要的保护与运输服务.本研究依据「台湾地区智慧型运输系统纲要计画(2004年版)」中对於弱势用路人保护服务後续实施计画的规划,同时延续交通部运输研究所91年度「智慧型运输系统技术於高龄化社会之应用研究」及交通部科技顾问室93~94年度「先进弱势用路人支援辅助系统之建置与示范」之研究成果,本研究应用GPS及Zigbee接近侦测定位技术,完成无缝导引系统之开发,提供行前路径规划、节点资讯提供、上车导引、有声号志整合及目的地导引等功能.由实地测试评估成果发现,受测者对於系统功能均表满意,尤其可提升个人外出便利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