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标本

血标本

血标本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88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5278篇;相关期刊331种,包括护理学杂志、护理与康复、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2全国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术交流会议、中华护理学会第三届高级临床护理实践研讨会、中华医学会新生儿筛查20周年纪念论坛等;血标本的相关文献由1839位作者贡献,包括赵真宗、马美丽、任峰等。

血标本—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2 占比:2.78%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5278 占比:97.20%

总计:26005篇

血标本—发文趋势图

血标本

-研究学者

  • 赵真宗
  • 马美丽
  • 任峰
  • 张静
  • 张鹏
  • 杨玲
  • 陈婷
  • 高秀民
  • 丁海燕
  • 刘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宋婷婷; 杨三花; 张静; 李颖; 任涛; 杨一帆; 王文超
    • 摘要: 目的:将外周静脉血标本溶血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规范儿科外周静脉血标本采集流程,提高护士对实践证据应用的依从性,改善患儿结局,提升临床护理质量。方法:遵循证据检索金字塔的原则,检索国内外文献数据库,评价文献质量,最终纳入1篇循证指南及1篇证据总结,总结14个证据。通过FAME评价,产生8个最佳证据,并转化为7个临床审查指标。遵循澳大利亚JBI循证实践模式,进行了证据应用前基线审查、证据临床应用、证据应用后的二次审查和障碍因素分析。以护士对每条审查指标执行率、外周静脉血标本溶血发生率及护士预防外周静脉血标本溶血的相关知识水平来评价证据应用的效果。结果:证据应用后,7个审查指标中的6个指标执行率明显提高(P<0.001);外周静脉血标本溶血发生率明显下降(P<0.001);护士基于循证的预防外周静脉血标本溶血的相关知识水平明显提高(P<0.001)。结论:将预防外周静脉血标本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规范了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流程,提高护士循证依从性,从而降低了外周静脉血标本溶血发生率,提高了儿科护理质量。
    • 冯晓薇; 成瑞琼; 向美焕
    • 摘要: 目的:为探讨PDCA循环法对降低血标本退检率的效果,以提高临床检验质量管理水平。方法:护理部联合检验科和总务科成立持续质量改进小组,以降低血标本退检率为主题,对我院2017年8月至10月月份血标本退检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PDCA循环管理的方法通过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处理)四个阶段对我院送检血液标本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结果:2018年8月至10月、2019年8月至10月和2020年8月至10月退检率对比呈下降趋势。结论:通过本次改善活动持续改进临床血液检验标本质量管理,为临床及时诊治患者提供准确的结果,本次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 周凯; 罗琳; 侯晓敏; 姚艳
    • 摘要: 目的探讨自行研制的采血试管支架在临床工作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8月采血送检35例次、106份血标本作为对照组,9—12月采血送检34例次、110份血标本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普通采血试管支架,观察组采用自行研制的采血试管支架,比较2组的采血支架对试管的稳定有效率以及采血护士对2种试管架的使用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试管放置稳定、未有移位或者倾斜方面比对照组更有优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采血护士在试管牢固性、摆放是否便捷、试管架摆放量方面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自行研制的采血试管支架,使试管固定更稳定,可以提高医务工作者的工作效率。
    • 彭晓飞; 陈凌娟
    • 摘要: 目的:探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外科送检血标本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外科住院血流感染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共收集血培养标本100份,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我院外科送检血标本病原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性。结果:100例患者中血培养共检出病原菌11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67株,占59.82%,以大肠埃希菌(24.11%)、肺炎克雷伯菌(17.86%)为主;其次为革兰阳性菌38株,占33.93%,以表皮葡萄球菌(15.18%)为主;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KZ)、哌拉西林(PIP)、头孢呋辛(CXM)等有较强的耐药性,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PG)、红霉素(ERY)、环丙沙星(CIP)等有较强的耐药性。结论:医院外科送检血标本病原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且耐药性较高,临床需加强监测病原菌,合理应用抗菌药,以达到控制外科感染的目的。
    • 赵梅; 刘小静; 伏慧; 李刚
    • 摘要: 目的 了解某院2011—2020年血标本分离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为血流感染的初始经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将某院住院患者2011—2020年血标本分离细菌药敏结果分两个时间组,即2011—2015年组和2016—2020年组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分离出的7515株非重复病原菌中,革兰阴性菌5097株(占67.8%),革兰阳性菌2418株(占32.2%)。排名前10位病原菌依次是大肠埃希菌、布鲁菌属、肺炎克雷伯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屎肠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和粪肠球菌。与2011—2015年相比,2016—2020年前10位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布鲁菌属和肺炎克雷伯菌占比明显增加,而鲍曼不动杆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占比明显下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显著下降,由49.6%下降至26.7%;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SCNs)的检出率维持在86.2%~88.8%;屎肠球菌对大部分测试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屎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始终保持在1%左右,未检出耐万古霉素的粪肠球菌。2011—2015年未检出亚胺培南耐药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但2016—2020年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增加至1.2%和3.9%。阴沟肠杆菌对所有测试药物的耐药性均保持稳定,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耐药率<10%。与2011—2015年相比,2016—2020年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显著下降,由17.4%下降至8.3%,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维持在76%左右。结论 该医院血流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显著增加,鲍曼不动杆菌对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依然很高,因此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及医院感染的防控手段仍然势在必行。
    • 刘晓璇; 秦璞; 强翠欣; 温海楠; 甘烨; 李志荣; 杨靖; 牛亚楠; 王伟刚; 赵建宏
    • 摘要: 目的分析河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75所医院2016—2021年血标本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特征及耐药状况。方法应用WHONET 5.6和SPSS 24.0软件对2016年1月—2021年12月河北省血标本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性变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6—2021年河北省血标本共检出1739株鲍曼不动杆菌。患者中位年龄为64岁,男女比例为1.7∶1。重症医学科鲍曼不动杆菌检出数量位居第一(769株,占44.2%),其对头孢菌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75%;门急诊分离株对上述抗生素的耐药率均超过65%,耐药率仅次于重症医学科,位居第二。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的检出率由2016年的55.9%上升至2019年的69.6%,在随后的两年中下降了9.0%,截至2021年检出率为60.6%,6年间CRAB检出率累积增加了4.7%。除米诺环素、多粘菌素B以外,不同年龄组患者对其他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成人患者(≥15岁)血培养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新生儿及儿童患者(≤14岁)。结论2016—2021年河北省血标本分离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重症医学科与急诊科耐药情况尤为严重。CRAB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 刘红侠; 赵雪; 孙海玉
    • 摘要: 目的:探讨 γ-干扰素(INF-γ)释放试验中不同血标本保存时间、保存温度对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疑似肺结核的30例患者,采集全血标本,检测常温下放置4h、8h、12h、24h后以及常温下放置4h、4°C环境下放置4h检测血INF-γ水平差异.结果:常温下放置4h、8h的血INF-γ水平无显著差异,而放置12h、24h的水平较4h、8h明显更低;常温下放置4h的血INF-γ水平显著高于4°C环境下放置4h.结论:在血标本采集后,不同放置时间及温度可影响INF-γ释放试验结果.
    • 王俊平; 李万琴
    • 摘要: 目的 探讨PDCA在降低患者静脉血标本溶血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静脉采血的患者110例,为其提供PDCA管理方案纳入观察组;同期选取110例静脉采血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流程操作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溶血发生及溶血程度.结果 观察组静脉血标本溶血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且溶血程度集中在轻中度,观察组患者对静脉采血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活动后护士对PDCA(QCC)的运用、团队精神、人际关系、专业知识水平、创造力均较活动前有明显改善.结论 实施PDCA管理模式可有效降低患者静脉血标本溶血率,减轻溶血程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有利于提高护士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有利于医院的未来发展.
    • 孙丽丽; 汤琪春; 边静
    • 摘要: 目的:探讨推拉(混合)法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采集血常规标本的有效推拉循环次数及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4月在某院收治的90例血液病病人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A组、试验B组、试验C组3组各30例,分别采用推拉(混合)2个、3个、4个循环经PICC导管采集血常规标本,同时在3组病人对侧上肢经外周静脉采集血常规标本作为对照组(本研究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比较3组病人血标本与自身外周血标本的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试验组3组病人血标本与自身外周血标本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推拉(混合)2个、3个、4个循环经PICC采集的血常规标本主要指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中性粒细胞计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2个、3个、4个循环推拉(混合)经PICC导管采集血常规标本均是可行的,不会发生溶血、标本值差异大的情况,此操作可以免除病人痛苦,减轻护士穿刺压力.
    • 张婷婷
    • 摘要: 目的 分析临床护理管理在新药Ⅰ期临床试验血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时间段内,参与新药Ⅰ期临床试验中血标本采集的受试者3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采取常规护理的受试者纳入对照组(150例),采取临床护理管理的受试者纳入观察组(150例),对两组受试者的血标本溶血情况以及采血成功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受试者血标本溶血率比对照组更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受试者血标本一次性采血成功率比对照组的更高,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新药Ⅰ期临床试验中血标本采集中加强临床护理管理,能够提高采血成功率,提高血标本采集的质量,保证新药临床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客观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