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采血

采血

采血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13887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63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2119篇;相关期刊576种,包括当代护士(学术版)、当代护士(专科版)、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首届中国黄羽肉鸡行业发展大会、全国第六届临床护理学术研讨会、全国门、急诊护理学术交流会等;采血的相关文献由20492位作者贡献,包括施国平、张立波、王兆兵等。

采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63 占比:12.70%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2119 占比:87.27%

总计:13887篇

采血—发文趋势图

采血

-研究学者

  • 施国平
  • 张立波
  • 王兆兵
  • 谢盼
  • 杨弘
  • 崔程明
  • 卢品勉
  • 马荣华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叶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王樱儒; 刘洋
    •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联合采血器用于儿童患者采血的可行性.方法 以200例患儿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静脉留置针联合采血器)与对照组(穿刺留置针及采血操作分别进行).比价两组采血的质量.结果 观察组血标本总溶血率为10.20%(51/500),低于对照组(14.40%(72/500)(P0.05).观察组留置针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6.00%(6/100),低于对照组(15.00%(15/100),P0.05).结论 静脉留置针结合采血器用于儿童采血,可减少标本溶血率,降低留置针相关并发症.
    • 王素云; 孙素珂; 王曼甄; 孙春杰; 刘清佳
    • 摘要: 目的探讨生物等效性试验中影响采血溶血的可能因素。方法选取520例参与生物等效性试验的受试者作为观察对象,共采集19625个血液样本,根据是否溶血将受试者分为溶血组(904例)和非溶血组(18748例),比较2组受试者的年龄、性别、采血季节、试验周期、采血护士工作年限、是否拍打采血部位、静脉穿刺次数、止血带绑扎时间、静脉通畅度、采血管类型、采血方法,并对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在采集的19652个血液样本共904个样本出现溶血,溶血发生率为4.60%。溶血组和非溶血组采血季节、试验周期、采血护士工作年限、是否拍打采血部位、静脉穿刺次数、止血带绑扎时间、静脉通畅度、采血管类型、采血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冬季采血、四周期、拍打采血部位、多次穿刺、止血带绑扎时间长、静脉不通畅、使用肝素管以及采用注射器经留置针采血是促进溶血发生的独立因素。结论在采血环节,应针对促进溶血的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防范溶血的发生,从而为生物等效性评价提供合格的样本。
    • 严伟斌; 王明元; 张辉; 谢淑红
    • 摘要: 高质量的采血服务是血液质量与安全的保障。《血站采血服务规范》地方标准编制基于全局考量,坚持系统化、流程化、精细化理念,规范了采血服务全过程的采血机构资质、服务开展原则、机构管理制度、人员要求、服务环境要求、设施设备和用品物料要求、服务内容与质量要求、安全与应急要求、服务评价与改进等,确保采血服务标准化,保障临床用血安全,促进无偿献血事业高质量发展。
    • 蔡艳丽
    • 摘要: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门诊采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于赤峰市医院门诊静脉采血患者180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综合护理方式)及对照组(传统护理方式),每组9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晕针发生情况、不良反应率、舒适度和疼痛缓解度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患者晕针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穿刺后出血和穿刺失败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和疼痛缓解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门诊静脉采血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提供必要的护理质量保障,提高穿刺成功率,有效预防患者晕针,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安全性较高,提升舒适度,缓解疼痛,临床应用价值较佳。
    • 蒋葭鸣; 周金洁
    • 摘要: 目的探讨血站采血过程中引入细节管控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3月来苏州市中心血站献血的献血者889人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管理模式;选择2020年4月至6月来苏州市中心血站献血的献血者1087人作为观察组,实施细节管控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献血者血液报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液总报废率(1.38%)低于对照组(3.04%)(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1.29%)低于对照组(4.05%)(P<0.05);观察组献血者对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总体评价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站采血过程中引入细节管控管理模式可降低血液报废率,减少献血者不良反应发生,提高满意度。
    • 习丽娟; 刘小艳; 黄文娟; 刘燕珍; 李小云
    • 摘要: 目的 探讨护腕带压迫止血在桡动脉采血后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3月,本院胸外科在桡动脉采血行血气分析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止血,观察组给予护腕带压迫止血。观察干预前后两组采血拔针30 min后的止血效果及护士按压止血需要的时间。结果 干预前,两组止血效果及护士按压止血需要的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止血效果优于对照组,护士按压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桡动脉采血后使用护腕带压迫能减少穿刺点及皮下出血,提高止血有效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护腕带压迫止血还能有效缩短桡动脉穿刺护理操作时间,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 蔡娟; 顾玲; 张明玥
    • 摘要: 目的:探讨“三明治式点赞法”按压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止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1日~2021年6月30日经桡动脉采血的新生儿96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47例和观察组49例,常规组采用常规按压止血法,观察组采用“三明治式点赞法”止血;比较两组止血单次成功率、皮肤穿刺失血率、皮下出血率、操作前后手部皮肤温度及血氧饱和度、舒适度。结果:观察组止血单次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0.01);操作后,观察组手部皮肤温度及血氧饱和度高于操作前和同期常规组(P<0.01,P<0.05);观察组皮肤穿刺失血率、皮下出血率均低于常规组(P<0.05);观察组舒适度高于常规组(P<0.01,P<0.05)。结论:新生儿桡动脉采血采用“三明治式点赞法”按压止血,可以提升单次止血成功率,降低新生儿穿刺失血及皮下出血风险,对新生儿手部皮肤温度及血氧饱和度无明显影响,患儿舒适度更高。
    • 金绍辉; 刘春梅
    • 摘要: 目的对健康体检科体检人员的采血风险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性地制定管理对策并探究其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2019年2月—2020年1月在健康体检科接受采血的体检人员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总结采血风险因素。针对性的制定护理管理对策,并以2020年2月—2021年2月在本健康体检科接受体检的4500名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人数均为2250名。对照组体检人员在采血时仅接受常规护理,而对研究组的体检人员实行制定的护理管理对策干预。比较两组体检人员采血过程中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焦虑情绪评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评价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体检人员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体检人员的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体检人员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的评价明显更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健康体检科体检人员的采血风险因素进行总结分析,针对性的制定风险管理对策能够有效降低采血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体检人员的体验,提高护理质量。
    • 李丽仙; 夏令琼; 黄智敏; 张建芳; 蒋梦璐; 冯志勇
    • 摘要: 目的探讨动态岗位管理在采血处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院于2020年7月起对门诊抽血处实施动态护理岗位管理,包括编制岗位说明书及工作指南、建立标准化的动态人力测算机制、建立信息化动态岗位申请机制、制定抽血辅助岗管理方案、建立动态岗位申请奖励机制等,2020年4月—6月为动态管理实施前,2020年7月—9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各随机选择140例患者和实施前后的14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患者采血等待时间及采血时间、护士工作满意度、医院效益等。结果实施后患者对静脉采血工作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患者采血等待时间及采血时间应用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人力资源成本降低。结论在类似本研究对象的三甲医院,护理人力资源在动态护理岗位管理中得以合理分配,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缩短了患者治疗等待时间,有利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改善护理工作高峰时段的工作强度,同时护士工作满意度处于高水平,缓解了护士工作压力。
    • 郭薇; 路遥; 吴碧玉
    • 摘要: 目的用系统评价的方法对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法(试验组)与肱动脉穿刺采血法(对照组)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回顾,为临床新生儿穿刺采血工作提供循证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Web of Science(SCI)、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纳入比较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法与肱动脉穿刺采血法的随机对照试验或临床对照试验,按照制订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Man软件(版本5.4.1)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总样本量为628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更高[RR=1.15,95%CI(1.08,1.23),P0.05]。结论新生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法效果和安全性优于肱动脉穿刺采血法。但由于相关研究较少,纳入文献质量普遍不高,导致结果的论证强度降低,建议今后开展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科学严谨的高质量研究来证实以上结果的可靠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