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苯丙胺类兴奋剂

苯丙胺类兴奋剂

苯丙胺类兴奋剂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2篇,主要集中在药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672063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江苏警官学院学报、中国法医学杂志、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5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暨第九届内地与港澳地区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2010全国有机质谱学术会议、2009年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等;苯丙胺类兴奋剂的相关文献由312位作者贡献,包括赵敏、杜江、江海峰等。

苯丙胺类兴奋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0.02%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72063 占比:99.98%

总计:672179篇

苯丙胺类兴奋剂—发文趋势图

苯丙胺类兴奋剂

-研究学者

  • 赵敏
  • 杜江
  • 江海峰
  • 郝伟
  • 刘铁桥
  • 唐卫东
  • 孙海明
  • 徐定
  • 王文甫
  • 刘志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张存敏; 杨国纲; 李抒; 邓双芬; 张艳焦; 张丽琼; 李吉祥; 段灵; 闻品渊; 罗健
    • 摘要: 目的 评价预防苯丙胺类兴奋剂(ATS)使用的综合干预方法对改变农村地区居民ATS相关知识、生活技能和使用行为的效果影响。方法 分别选取云南省某边境地区的5个农村社区作为研究村和对照村,开展为期3年的预防ATS使用的综合干预措施,干预前后对部分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评估,调查ATS知识、生活技能运用等,并收集最近1年ATS使用情况。结果 干预后,研究村9项ATS相关知识知晓率均高于干预前自身和对照村,范围在95.5%~98.7%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拒绝、解决问题、缓解压力、与家人沟通、安排闲暇时间、理财6项生活技能的正确运用率分别为98.9%、97.2%、94.6%、94.0%、91.4%和90.3%,均高于干预前自身和对照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研究村最近1年ATS使用率和新增率分别为1.1%和0.7%,均低于干预前自身和对照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社区的预防ATS使用的综合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云南某边境农村居民使用ATS。
    • 王姗姗; 苏杭; 江海峰; 杜江; 徐定; 赵敏
    • 摘要: 目的调查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使用障碍者戒断期的抑郁症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上海市强制隔离戒毒所ATS使用障碍者的调查资料。采用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BDI)13项(BDI-13)评估ATS使用障碍者戒断期的抑郁症状,自制问卷对人口学资料及ATS滥用史进行调查。根据BDI评分,将ATS使用障碍者分为无明显抑郁症状组(BDI1次和饮酒史,是ATS使用障碍者戒断期产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男性抑郁的危险因素为受教育程度为初中及以下、ATS使用频率≥3次/周、强戒次数>1次及饮酒史,未发现女性抑郁与上述因素相关。结论ATS使用障碍者戒断期发生抑郁较为常见,且男性抑郁症状更严重;抑郁症状可能与受教育程度、ATS使用频率、强戒次数、饮酒史等因素相关。
    • 史荣荣; 王朔; 刘托; 张亚辉
    • 摘要: 目的 观察评价正念认知疗法对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行为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国际疾病分类诊断标准ICD—10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行为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正念认知疗法+常规药物治疗)(n=60)和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n=60)进行为期8周的治疗观察.于基线时、4周末及治疗8周末评定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总分变化判断临床疗效;基线时及治疗8周末评定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席汉残疾量表(SDS)评价社会功能恢复状况;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安全性.结果 基线时实验组和对照组一般情况无显著差异.CGI评分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稍进步+进步+显著进步)分别为86.67%(52/60)和83.33%(50/6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Z=0.437,P=0.508).基线时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332).治疗后两组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均显著低于基线时.治疗4周末及8周末时,同一时点两组间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线时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席汉残疾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49,P=0.397),治疗后两组SD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实验组t=10.489,对照组t=9.119,两组P值均<0.01),社会功能均有明显恢复.8周末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44,P=0.0013),实验组对社会功能恢复效果更加明显.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不良事件组间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χ2/Z=0.194,P=0.695).结论 正念治疗对苯丙胺类兴奋剂所致精神行为障碍疗效优于常规药物治疗,正念治疗对社会功能恢复起到积极作用,同时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
    • 胡骏杰; 马文俊; 刘飞; 朱军; 张润生
    • 摘要: 建立了毛发中4种苯丙胺类兴奋剂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外标定量检测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了不确定度评估。通过分析整个实验过程,从标准溶液配制、样品配制、线性拟合、样品处理过程、基质效应等方面确定不确定度来源,量化各不确定度分量,并进行合成与扩展。结果表明,毛发中苯丙胺类兴奋剂测定结果不确定度最主要的来源为标准曲线拟合。基于司法鉴定工作需要,特别给出了毛发中4种苯丙胺类兴奋剂在成瘾认定含量阈值(0.2 ng/mg)处完整的不确定度报告,各物质扩展不确定度为0.024 0~0.035 6 ng/mg。该评估结果可为吸毒成瘾认定案件的法医鉴定工作提供有效参考信息。
    • 朱志成; 李雪; 李梦; 万辉
    • 摘要: 目的:评价太极拳对不同性别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依赖者体质及心理的干预效果.方法:通过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等数据库搜索太极拳对ATS依赖者干预的随机对照实验,采用RevMan 5.4对纳入的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太极拳干预对ATS依赖者的BMI、体脂率、肺活量、握力的影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SCL-90量表中除躯体化评分外,各子维度评分均无影响(P>0.05);QoL-DA量表中,除症状评分外,各子维度的评分均有所改善(P<0.05).亚组分析表明:对女性ATS依赖者而言,太极拳干预可有效降低其安静心率(MD=-3.21,95%CI:-6.19~-0.23,P<0.05),降低收缩压(MD=-4.59,95%CI:-7.26~-1.91,P<0.01),提高坐位体前屈成绩(MD=3.43,95%CI:1.81~5.04,P<0.0001);并可提高男女ATS依赖者闭眼单脚站立时间(MD=12.74,95%CI:9.27~16.21,P<0.00001).结论:太极拳可有效降低男性ATS依赖者的舒张压,降低女性ATS依赖者安静心率及收缩压;提升柔韧素质和平衡能力;促进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 李颜行; 唐紫莹; 吴萍
    • 摘要: cqvip:近年来,苯丙胺类兴奋剂(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ATS)和氯胺酮等新型毒品的滥用人数逐渐增加,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合成毒品的滥用和成瘾会增加死亡率,导致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丙肝等的血液传播,而且会严重危害躯体健康(如心血管事件)和神经精神健康(如神经认知障碍、帕金森病、癫痫、抑郁症、自杀、精神病等)。
    • 葛德雪; 葛传惠; 邵群; 孙雷雷; 刘莹; 崔明
    • 摘要: 目的 探讨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的认知功能特点.方法 选取122例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观察组)及61名健康人(对照组),比较两组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量表(RBANS)评分,分析其影响因素,对各影响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观察组RBANS量表测验分及即刻记忆、言语功能、注意、延时记忆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觉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BANS量表评分的影响因素分析中测验分及即刻记忆、言语功能、注意、延时记忆评分均无明显差异;仅视觉广度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戒断次数、累计时间与视觉广度的相关性呈负相关并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复吸、长期使用是苯丙胺类兴奋剂滥用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
    • 宋爱英; 康明星; 王健康; 吕功煊; 杨晶
    • 摘要: 目的 采用电场促进下的固相微萃取(EE-SPME)-GC/MS分析方法,对尿中苯丙胺(AM)、甲基苯丙胺(MA)、3,4-(亚甲二氧基)苯丙胺(MDA)、3,4-(亚甲二氧基)甲基苯丙胺(MDMA)和3,4-(亚甲二氧基)乙基苯丙胺(MDEA)5种苯丙胺类兴奋剂进行定性定量分析. 方法 通过向萃取纤维附近引入阴极,促使样品溶液中的目标物阳离子向萃取纤维附近迁移,从而提高了PDMS涂层在温和条件下对苯丙胺类兴奋剂的萃取效率.对EE-SPME条件进行优化,以4-苯基丁胺(4-PBA)为内标,在气-质仪联用选择离子检测(GC/MS/SIM)模式下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本方法的检出限为0.1~1.2ng/mL,线性范围为1~200ng/mL,相关系数为0.990~0.997,三个加标水平(5、50、100ng/mL)下的回收率为86%~110%,精密度可达3.6%~8.7%.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对环境绿色友好,并且操作简便.
    • 张存敏; 罗健; 段灵; 杨国纲; 李抒; 闻品渊; 李建华
    • 摘要: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status of amphetaminetype stimulants (ATS) use among residents aged 15-64 in a border city of Yunnan province.Methods Using the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method,a total of 3 130 residents were recruited through both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and interview,regarding their health-related behaviour and ATS use.Results Among 3 130 residents aged 15-64 years in this city,the overall prevalence rates of ATS use were 4.0%(126/3 130) in the lifetime and 2.6% (82/3 130) in the past one year,while the prevalence of ATS use disorder in the past year was 2.3% (73/3 130).The prevalence rates of lifetime ATS use and in the past year were 7.5% (108/1 443) and 5.1% (73/1 443) in the high epidemic area,7.3% (122/1 682) and 4.8%(80/1 682) in males,5.2% (118/2 260) and 3.4% (77/2 260) in 18-45 age group,4.6%(63/1 361)and 3.4% (46/1 361) in the ones having had elementary school education,10.3% (50/487) and 8.6% (42/487) in unmarried group,17.1% (19/111) and 12.6% (14/111) in either divorced,widowed or separated group,4.8% (108/2 256) and 3.2% (72/2 256) in the farmers group,6.0% (99/1 643) and 4.4% (73/1 643) in the non-religious groups (neither Buddhism nor Christianity),15.2% (97/639) and 11.9% (76/639) in groups with negative hobbies which were 1.3% (29/2 314) and 0.3%(6/2 314)higher than the ones with positive hobbies,8.5% (84/992) and 6.3% (62/992) in the ones negatively managing the stress which were 2.0% (42/2 138) and 0.9% (20/2 138) higher than the ones that treating the stress in a positive way.Conclusions The prevalence rates of ATS use and ATS use disorder in the past one year appeared high among those residents aged 15-64 years in the border city of Yunnan province.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programs should be carried out for the target groups as soon as possible.%目的 了解云南省某边境城市15~64岁居民苯丙胺类兴奋剂(ATS)使用现状,为今后开展ATS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运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抽取普通居民3 130人,开展匿名问卷调查和访谈,收集研究对象ATS使用及相关行为信息.结果 研究对象为15~ 64岁居民3 130人,ATS终生使用率为4.0%(126/3 130),最近1年使用率为2.6%(82/3 130),ATS最近1年使用相关障碍率为2.3%(73/3 130).ATS的终生使用率与最近1年使用率,在高流行区分别为7.5%(108/1 443)与5.1%(73/1 443)、男性分别为7.3%(122/1 682)与4.8%(80/1 682)、18 ~45岁组分别为5.2%(118/2 260)与3.4%(77/2 260)、小学文化程度分别为4.6%(63/1 361)与3.4%(46/1 361)、未婚者分别为10.3%(50/487)与8.6%(42/487)、离异/丧偶/分居者分别为17.1%(19/111)与12.6%(14/111)、农民分别为4.8%(108/2 256)与3.2%(72/2 256)、无佛教/基督教信仰者分别为6.0%(99/1 643)与4.4%(73/1 643),负性业余爱好者分别为15.2%(97/639)与11.9%(76/639),高于正性业余爱好者的1.3%(29/2 314)与0.3%(6/2 314),压力处理方式为负性的分别为8.5%(84/992)与6.3%(62/992),高于压力处理方式为正性的2.0%(42/2 138)与0.9%(20/2 138).结论 云南省某边境城市居民ATS最近1年使用率和最近1年使用相关障碍率均较高.建议对重点人群开展有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工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