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芳纶

芳纶

芳纶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4244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74篇、会议论文48篇、专利文献27567篇;相关期刊211种,包括合成纤维工业、化工新型材料、橡胶工业等; 相关会议40种,包括“兴达杯”第八届全国橡胶工业用织物和骨架材料技术研讨会、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暨2015年(萧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化纤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2015(第八届)军民两用新材料论坛等;芳纶的相关文献由592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美云、陆赵情、杨斌等。

芳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74 占比:2.38%

会议论文>

论文:48 占比:0.17%

专利文献>

论文:27567 占比:97.45%

总计:28289篇

芳纶—发文趋势图

芳纶

-研究学者

  • 张美云
  • 陆赵情
  • 杨斌
  • 钟洲
  • 庹新林
  • 彭涛
  • 王凤德
  • 宋顺喜
  • 崔晓静
  • 刘岳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赵丽君; 李永辉; 周立春; 李鸿凯; 刘文; 孙先启; 李彦波; 史贺
    • 摘要: 芳纶云母绝缘纸的主要原料有芳纶短切纤维、芳纶浆粕和云母,经过湿法成形和热压工艺制备而成。影响芳纶云母绝缘纸性能的因素有很多,本文主要分析了云母的粒径、表观形貌和分散性能,研究了云母粒径对芳纶云母绝缘纸物理性能和电气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云母目数的增加,云母平均粒径降低,粒径分布越集中,分散越均匀;云母目数过大和过小都会降低绝缘纸的物理强度和击穿强度,60~100目云母粒径分布范围较广,芳纶云母绝缘纸可以获得较高的抗张强度、撕裂度和击穿强度及电气强度,同时获得较低的透气率和收缩率。
    • 艾青松; 李宗家; 吴中伟; 姜联东; 虎龙
    • 摘要: 通过采用不同芳纶机织布组合芳纶无纬布进行实弹打靶测试确定,在控制凹陷方面,CT709相对CT714优势较大;通过机织布放置在不同位置进行实弹打靶测试确定,机织布放置在最前面的防弹效果优于机织布放置在中间的位置;最终确定了4层CT709+21层防弹芳纶无纬布的防弹结构,此结构能抵御NIJ0101.06中ⅢA级别子弹的冲击,且能通过柔软度测试,面密度仅为5.2 kg/m^(2)。该结构在满足NIJⅢA测试的情况下,大幅提升了防弹衣的穿着舒适性。
    • 高国新; 孙静; 熊礼龙; 郑元锁
    • 摘要: 为揭示柔性内绝热层材料内有机纤维在烧蚀过程中的形貌变化规律和烧蚀机理,分别采用氧乙炔火焰、1000°C高温铁板和热失重加热等不同加热方式,初步探究了不同烧蚀形式下芳纶纤维或腈纶纤维在结炭层内部的形貌演变特征,发现经氧乙炔火焰烧蚀后芳纶增强体系的结炭层内中芳纶炭化纤维呈现中空烧蚀形貌,而腈纶增强体系的结炭层中几乎无纤维状结构出现;相反,采用1000°C高温铁板烧蚀后结炭层中芳纶纤维仍保持其原始实心结构,而腈纶纤维却呈现出中空烧蚀形貌;而慢速的热失重加热方式下,即使被加热到1000°C,两种纤维仍保持其实心结构。因此,芳纶纤维独特的皮芯结构是导致其高温烧蚀形成中空烧蚀形貌的内因,而复合材料中橡胶基体热解气体对纤维皮层的冷却作用和骤然升温的快速加热方式则是导致芳纶纤维形成中空结构的重要外因。
    • 葛佳慧; 张琳萍; 钟毅; 隋晓锋; 毛志平; 徐红
    • 摘要: 利用HCl/LiF混合体系对前驱体钛碳化铝进行刻蚀,得到二维碳化钛纳米片。采用简单抽滤的方式在涤纶、芳纶表面沉积一层致密平整的Ti_(3)C_(2)T_(x)纳米片薄膜,从而制备了两种导电化纤织物。结果表明,Ti_(3)C_(2)T_(x)自支撑膜的红外发射率为0.089,表面电阻为0.35Ω/sq,电导率可达到51.25 S/cm。采用抽滤的Ti_(3)C_(2)T_(x)分散液处理后,Ti_(3)C_(2)T_(x)/涤纶的表面电阻为0.53Ω/sq,电导率可达到36.35 S/cm,红外发射率为0.102。Ti_(3)C_(2)T_(x)/芳纶的表面电阻3.03Ω/sq,电导率可达到5.64 S/cm,红外发射率为0.205。经过四周,Ti_(3)C_(2)T_(x)/涤纶-20表面电阻增长至0.75Ω/sq,Ti_(3)C_(2)T_(x)/芳纶-20表面电阻增长至3.64Ω/sq,在可穿戴电子产品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范志平; 靳高岭
    • 摘要: 对芳纶混编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芳纶/碳纤维、芳纶/玻璃纤维等二元混编以及多元混编体系。归纳了纤维的类型和含量、纤维取向、堆叠顺序、层压形式和制造工艺对混编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进而明确最佳的抗冲击结构。
    • 贾笑娅; 王蕊宁; 胡华斌; 孙润军; 王秋实; 何彩婷
    • 摘要: 利用热塑性聚氨酯(TPU)和碳化硅(SiC)涂覆芳纶织物,制备具有良好柔韧性和抗刺穿性能的防刺织物。测试了织物的刚柔性、层间剥离性能和准静态穿刺性能,探讨碳化硅含量、粒径大小对涂层织物防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碳化硅颗粒后的涂层溶液能够进一步提高织物的防刺性能,而且柔韧性下降较小;当碳化硅粒径相同时,涂层织物的防刺性能随着添加量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当30 nm碳化硅质量分数为1%,或80 nm碳化硅质量分数为3%时,涂层织物有较好的防刺性能。
    • 邱婧; 王纳新; 张曼; 吴国栋
    • 摘要: 文章采用镀银纤维和不锈钢纤维/芳纶混纺纱设计、生产了一种电磁屏蔽织物。性能测试结果显示,织物满足电磁辐射防护、透气、防静电、阻燃、耐穿、不易掉色等性能指标要求,可用于空勤电磁辐射防护服的研制。
    • 马翔; 王孝锋; 席玉松; 杨莉
    • 摘要: 为了提高传统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柔韧性,将柔性环氧树脂与传统环氧树脂按一定质量比制备成混合环氧树脂体系,以芳纶纤维为增强体,制备芳纶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AERC)。研究了混合环氧树脂体系对AERC拉伸、弯曲和冲击等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环氧树脂体系中柔性环氧树脂的添加对AERC的力学性能有较大影响。采用混合环氧树脂体系的AERC的冲击强度大幅提高,当柔性环氧树脂含量为混合环氧树脂体系质量的20%时,AERC的冲击强度增加了34.01%。且AERC的冲击强度随着柔性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不断增大。采用混合环氧树脂体系后,AERC的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均有所减小,在混合树脂体系中加入质量分数20%柔性环氧树脂时,AERC的弯曲强度下降了178%,且AERC的弯曲强度和拉伸强度下降率随混合树脂体系中柔性环氧树脂含量的增加而不断增大。以单一刚性环氧树脂和混合环氧树脂为基体的AERC弯曲及拉伸损伤形式及机理有所不同,相对于未加柔性环氧树脂的复合材料,以混合环氧树脂体系为基体的复合材料并没有发生明显分层及弯曲断裂破坏。
    • 李帅; 汪泽幸; 吴璠; 陈小英
    • 摘要: 探讨聚酰亚胺耐高温过滤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聚酰亚胺纤维的特性。分析了聚酰亚胺短纤维过滤毡、聚酰亚胺静电纺丝纳米纤维膜以及聚酰亚胺纸基过滤材料的结构与应用领域,总结了聚酰亚胺过滤材料的发展现状。指出:聚酰亚胺短纤维过滤毡的孔隙分布均匀,性价比高,是目前工业过滤的较优方案;聚酰亚胺纳米纤维膜过滤性能优异,但其机械性能较差且成本过高,多用于核心过滤层;聚酰亚胺纸基过滤材料的耐高温性优异,绝缘性好,但对其在高温空气过滤领域的研究尚在起步阶段。
    • 刘昕; 李鹏伟; 冯晓姗; 王占魁
    • 摘要: 锂硫电池由于高的理论容量和能量密度,且成本低廉,在未来储能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隔膜作为锂硫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电池的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在静电纺丝PMIA纳米纤维中掺杂ZIF-67二级纳米颗粒,制备ZIF-67改性的高安全性PMIA芳纶复合隔膜。二次纳米结构不仅为锂离子的扩散/迁移提供了高通量通道,还可以提供大的比表面积和丰富的金属活性位点,进一步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掺杂的ZIF-67使得PMIA复合隔膜孔径更均匀,有利于锂负极的均匀成核和生长。由于PMIA材料的固有特性,改性的多功能复合隔膜也表现出高的热稳定性。因此,复合隔膜ZIF-67@PMIA作为锂硫电池的隔膜时,表现出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