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空调
自动空调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81篇,主要集中在公路运输、一般工业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587557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科技新时代、汽车之友、汽车导购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7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等;自动空调的相关文献由54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震、吕旭君、廖坚强等。
自动空调—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87557篇
占比:99.99%
总计:1587713篇
自动空调
-研究学者
- 陈震
- 吕旭君
- 廖坚强
- 刘萌
- 于美玲
- 彭昊
- 潘华
- 潘帮斌
- 王险峰
- 谢华振
- 何煜
- 吴帅
- 张峻
- 李可长
- 李娜
- 李玉钦
- 杜红阳
- 杨纪寿
- 林火生
- 欧全梅
- 沈钦锋
- 洪飞飞
- 爱德华·斯坦科
- 王英舜
- 盛云峰
- 萧永胜
- 蒋文胜
- 龚文资
- 宋暖
- 岳伟涛
- 朱妙贤
- 李伟
- 杨专
- 柳达云
- 王征
- 王清海
- 王雷英
- 老车
- 胡瑞萍
- 苏辉
- 苏远汉
- 赵福全
- 郑亚仙
- 马翔
- 黄海明
- 不公告发明人
- 付众
- 付伟
- 付百学
- 何春芳
-
-
郭超;
刘丹丹
-
-
摘要:
新能源汽车自动空调低压控制、高压供电,其低压控制电路复杂,常出现通信故障,造成高压无法供电。文中以吉利帝豪新能源汽车为例,对电动压缩机控制、PTC控制、鼓风机控制等低压控制系统线路进行分析,对由低压控制系统引起的故障造成自动空调无法工作进行检修。
-
-
秦航
-
-
摘要:
笔者以纯电动汽车的自动空调为例,根据新能源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特点,充分利用诊断仪、示波器等先进诊断设备快速分析排除故障。整合新能源汽车故障诊断排除流程和自动空调电气原理,构建新能源汽车自动空调故障诊断排除思路。将故障类型分为电源故障、通信故障、部件故障三类,电源故障包含低压电源故障和高压电源故障;通信故障主要是连接各控制单元之间的总线出现故障;部件故障主要包含信号处理部件故障、信号输入采集部件故障和信号输出执行部件故障。其中,重点探讨电源故障中的高压电源故障排除,为新能源汽车自动空调维修人员提供参考。
-
-
施锌涛;
李彦;
王志力;
彭杰
-
-
摘要:
车型2014款大众迈腾车(搭载1.8T发动机和双区自动空调)故障现象无论空调出风模式处于哪个挡位,除霜出风口始终出风,其他出风口不出风。故障诊断用故障检测仪检测,发现自动空调控制单元(J255)中存储有故障代码"B109071除霜器风门电动机促动器卡滞主动的/静态的"和故障代码"B109054除霜器风门电动机无基本设置"(图1)。
-
-
宫晓彬;
毛翼
-
-
摘要:
车内温度传感器对自动空调控制系统的反馈输入是构成反馈控制的重要一环,反馈值与车内实际温度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决定了系统控制的精确度和稳定性.对自动空调控制系统及车内温度传感器指标要求等进行了介绍,分析了不同环境温度和不同位置的车内温度传感器对空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车内温度传感器在位置1时,对于感知出风温度较为接近,且波动小,对下部出风口不敏感,受仪表台内部热源的影响大;车内温度传感器在位置2时,对于感知上部出风口温度不利,在感知下部出风口时受驾驶员动作对气流的影响,造成了较大的波动;对位置2建立车内温度传感器修正模型,达到良好的效果.
-
-
程琳;
韩友国;
姚朝华;
吴洪涛
-
-
摘要:
自动空调系统可以根据车内温度、外界环境温度和人工设定要求自动调节压缩机的启停、PTC (Positive Temperature Coefficient,正的温度系数)功率、风机转速及各风门开度,对车内温湿度、空气质量进行微调,使车内始终保持舒适环境;从自动空调系统组成、控制策略、标定以及标定后的舒适性几个方面对整车自动空调进行阐述.
-
-
-
-
-
摘要:
全新奥迪Q7集全然焕新的设计美学、全场景驾控实力、与唤醒全感官的科技体验于一身。八角形镀铬中网搭配磨砂银饰板的保险杠、肌肉感十足的轮眉搭配超大的轮毂、地平线尾灯辅以大尺寸排气孔造型,重新定义硬派风范。新车提供多种内饰组合搭配,上乘的真皮材质,游艇式档杆、个性化调节的四区自动空调、3D环绕声体验的B&O音响加上赏心悦目的氛围灯,让惬意的驾乘感受溢于言表。
-
-
-
-
张磊1;
钱锐1;
陆平1
-
-
摘要:
为了完成自动空调乘客舱温度传感器的虚拟化,基于热网络、能量平衡的理论,对乘客舱车身、玻璃、空调送风系统、乘客舱内外环境等建立实时温度模型,并将模型编译下载到某一车型自动空调控制器,完成风洞、道路典型工况测试,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的车内温度和实际测量值一致性较好,完全可以取代乘客舱内实际温度传感器。
-
-
刘涛;
郭源科;
罗念宁;
崔胜民
- 《2007年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于温湿度测量的一体化传感器的设计,便于将温度测量数据和湿度测量结果通过控制单元进行补偿,并制作整体电路。在设计中,充分利用敏感元件的作用,采用了控制温湿度稳定流动的通风结构,经过测试,线性度与精度均达到较高水平,适用于汽车自动空调的温湿度信号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