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浓缩
膜浓缩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3年内共计439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1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44145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商洛学院学报、科园月刊、农业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二届海西纸业论坛、2015全国石油化工、煤化工环保与水处理新技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焦化行业科技大会等;膜浓缩的相关文献由1084位作者贡献,包括储浩侠、邱全国、冯涛等。
膜浓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44145篇
占比:99.98%
总计:344230篇
膜浓缩
-研究学者
- 储浩侠
- 邱全国
- 冯涛
- 周林
- 唐孝兵
- 孙毅
- 罗红梅
- 莫世清
- 邓传东
- 刘维军
- 余杰
- 刘动勤
- 吴宝刚
- 周磊
- 尹志明
- 崔加宏
- 於华
- 李君占
- 涂伟
- 王伟
- 赵宏彬
- 乐平
- 于普法
- 冯杰
- 刘超
- 张勇
- 朱学周
- 朱民
- 李国学
- 杨凯
- 梁康强
- 段俊
- 王冰
- 王凯军
- 王如顺
- 王磊
- 董正军
- 蒋林煜
- 郑贵堃
- 陈远超
- 韩勇涛
- 万启志
- 万国兵
- 何志
- 何珂桥
- 余占军
- 党平
- 冷超群
- 岳鉴颖
- 张丁丁
-
-
范涛
-
-
摘要:
垃圾渗滤液因其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成分复杂、环境风险大的特点,目前已经被政府各级主管部门所重视,尤其是中央和地方环保督查组所到之处的必查问题之一。目前全国垃圾渗滤液处理普遍采用的是“生化+膜浓缩+浓缩液回灌”处理工艺,或者“膜浓缩+回灌”的应急工艺。但浓缩液长时间回灌填埋场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任何采用回灌工艺的技术均为不可持续的,只是问题的积累和拖延。本文通过对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方法的研究,探索垃圾渗滤液100%全量化达标排放的处理方法,以确保渗滤液处理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
-
陈晓维;
余元善;
邹波;
胡腾根;
方广平;
黄通余
-
-
摘要:
目前,茶浓缩汁的得率、风味及稳定性一直是制约茶饮料行业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也是阻碍茶饮料向高品质纯茶饮料升级的难题。浓缩技术是茶浓缩汁、茶饮料生产中的一个关键技术,不同的浓缩技术对茶浓缩汁的品质影响不同。常用的茶叶浓缩技术有真空浓缩、冷冻浓缩、膜分离浓缩等。本文针对上述几种浓缩技术的原理、特点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不同浓缩技术的发展前景与趋势,以期为茶叶浓缩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指导意见。
-
-
雷燕妮;
张小斌;
李多伟
-
-
摘要:
为建立一种工业化提取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新工艺,采用HPLC分析手段对生产工艺中提取、浓缩、干燥各个环节进行优化筛选。结果表明,优化的工艺是用水作为提取溶剂,在料液比为1:10,提取温度为45°C的条件下,超声提取2次,每次45 min,滤液通过膜浓缩,再经过连续低温真空干燥,绿原酸转化率在85%以上。此工艺具有操作简单、省时、省溶剂,尤其是在热敏物质绿原酸的保护中显示出突出的优点。
-
-
夏传;
刘双;
李绪忠;
王杰;
李运龙
-
-
摘要:
以云南某铅锌冶炼厂废水脱盐工程为例,从废水特点、设计参数、工艺流程、物料平衡、运行效果等角度出发,对脱钙软化+膜浓缩+蒸发结晶的脱盐零排放综合工艺进行介绍。其中,脱钙软化工序采用CO_(2)+NaOH脱除硬度;膜浓缩工序采用高压海淡膜+碟管式反渗透浓缩,辅以中低压卷式膜对产水进行脱盐淡化;蒸发结晶工序采用硫酸钠三效结晶+冷冻结晶+氯化钠单效结晶+杂盐干燥进行盐硝分离。脱钙软化生成的碳酸钙渣可用作铅锌冶炼原污酸处理的中和剂,不产生固废。该工程产水水质优于设计要求,总溶解性固体11~23 mg/L、总硬度(以CaCO_(3)计)2~5 mg/L、电导率20.2~34.9μS/cm,膜浓缩系统回收率≥85%、脱盐率≥99%,出水回用可显著改善全厂水质。该工程自投产以来运行稳定,产水水质良好,且实现盐硝分离,结晶盐质量分数均≥92%,并以产品盐外售,扣减收益后运行费用为18.26元/m^(3)。
-
-
赵静
-
-
摘要:
针对鄂尔多斯某煤矿矿井水经过絮凝、反应、沉淀、过滤后,自流进入净化水池,经过预处理+膜浓缩处理后,淡水进入成品水外送水池。膜浓缩产生的浓水,进入蒸发结晶单元,产出合格的氯化钠和硫酸钠。介绍了整体工艺设计流程,项目的预算及运行成本。阐述了项目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为后续矿井水零排放项目设计提供参考。
-
-
刘双;
夏传;
蒋晓云;
李志
-
-
摘要:
以某生活垃圾填埋场(>10 a)渗滤液处理升级改造项目为例,改造后渗沥液处理系统采用“预处理+高抗逆耐盐菌生化+外置式超滤(UF)+纳滤(NF)+两级反渗透(RO)”的组合工艺,RO产水水质指标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 16889—2008)表2排放标准,NF及RO浓水经碟片式反渗透膜(DTRO)浓缩减量后回灌,实现渗沥液无害化处理。
-
-
晋银佳;
王铮;
赵航;
刘彦东;
魏亚藩
-
-
摘要:
经过烟气超低排放改造后,燃煤电厂废水的处理回用成为环保工作的重点。浓缩减量是实现高盐废水零排放处理的关键环节,能够有效降低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得到了大量关注。目前,高盐废水的浓缩减量处理技术种类繁多,各具特点,处理效果也不尽相同。因此,本文对燃煤电厂高盐废水的深度浓缩减量处理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进行梳理、总结,为火电厂高盐废水深度浓缩处理工艺的选择、论证提供依据。
-
-
-
-
摘要:
2022-07-20,山西焦化浓盐水提盐项目正式投入试运行。浓盐水提盐项目采用“预处理+膜浓缩+蒸发结晶”分盐工艺和有机膜浓缩等多项专利技术,每小时可处理浓盐水240 m^(3),年可回收循环水补充水约210万t,回收氯化钠约7 000 t,硫酸钠约11 000 t,实现焦化废水资源化利用,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也标志着该公司在焦化废水处理领域走在了行业前列。
-
-
陈健豪
-
-
摘要:
废水零排放是指无限地减少污染物和能源排放,直至到零,将废水处理后全部回用,最大限度地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物化预处理系统+生化系统+膜浓缩系统+蒸发系统"可以作为废水处理的主体工艺,本文主要介绍了该工艺在某电镀废水处理项目中的应用.该项目的运营状况显示,各主体工段能正常运行,处理效果比较稳定,所有产水皆达标并回用于生产,最终实现废水零排放.
-
-
曹迎军
-
-
摘要:
为解决某煤化工企业高含盐有机废水处理系统存在的"盐不平衡"、"水不平衡"问题,达到高含盐浓水提浓减量的目的,对DTRO装置处理高含盐有机废水进行了技术论证和中试试验,其产水水质、处理能力和运行周期均满足使用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原卷式反渗透膜装置进行工程改造,改造后运行效果良好,解决了原系统存在浓水不平衡问题.
-
-
-
-
袁伟光
- 《2015全国石油化工、煤化工环保与水处理新技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膜技术,现在己经很成熟,蒸发浓缩技术,至少有100年化工生产历史,也很成熟,但再成熟再优秀的技术装备,都是有它的适用范围的,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把预处理做得很简单:砂滤→碳滤→超滤。照搬自来水做纯水套路。在高盐水中,这注定要失败的。有些大项目,已认识了这点,采用搅拌澄清池+砂滤,甚至采用法国技术高密池+V型滤池,然后再是砂碳超滤。结果还是不成。COD未脱除,软化没效果。结果,仍是出现频繁洗膜,导致运转成本高甚至膜系统崩溃!高盐水的本质就是三高:高浓度(COD)、高氨氮(NH3N)、高硬度(GH)其次才是高盐份(TDS).如果没有这三高,高盐水的膜浓缩或浓缩过程,就是一个正常的无机化工生产过程,在化工行业中并不存在前述这么严重的问题,没什么大技术障碍!三高中污染性有机物,简称COD才是主要的干扰因素,其次是氨氮干扰。
-
-
叶聿程;
李祖巍;
张向明;
谢必峰
- 《第二届海西纸业论坛》
| 2012年
-
摘要:
将发酵液产品进行浓缩是产业化的必需工作.目前,浓缩的方法很多,比如多效蒸发浓缩、冰结晶浓缩、膜浓缩等,由于多效蒸发浓缩和冰结晶浓缩投资大,能耗高,而且对发酵液的副产品没有去除的作用.膜浓缩作为新技术,不仅能提高发酵液的有效成分浓度,同时能够将大量不必要的代谢产物去除,减少有害物质的作用或者副产物的抑制作用.本实验利用膜浓缩的方法对菌株275发酵液成功进行了浓缩。菌株275在发酵过程中,通气量选择空气流量为1:0.6(空气流量V:装液量V),选择发酵终点时间为14h。将发酵后的发酵液采用进液口的压力为15~20Psi,循环口的压力为0~5Psi,并且转速由慢逐渐增快,进液口和循环口的压力差为15Psi左右的条件进行浓缩。这些实验为该菌株以后的工业化生产以及作为产品商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