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叶切除术
腺叶切除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56096篇;相关期刊68种,包括中国农村卫生、现代诊断与治疗、河南外科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六届全国甲状腺肿瘤学术大会、全国第四届甲状腺肿瘤学术大会、2005年全国甲状腺外科专题研讨会等;腺叶切除术的相关文献由181位作者贡献,包括姚开隆、岳蕤、曾俊等。
腺叶切除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56096篇
占比:99.99%
总计:756181篇
腺叶切除术
-研究学者
- 姚开隆
- 岳蕤
- 曾俊
- 胡玉琴
- 许言
- 许贵勤
- 谢维英
- 陈志美
- 顾柯军
- 于涛
- 何山
- 何志川
- 何森
- 余德红
- 侯传国
- 关海霞
- 冯广欣
- 刁其先
- 刁畅
- 刘为芬
- 刘刚
- 刘增民
- 刘学敏
- 刘志升
- 刘明辉
- 刘金昊
- 刘青萍
- 叶伟昌
- 叶陈波
- 吕承洲
- 吴兆敏
- 吴春光
- 周博
- 周程
- 周顶斌
- 唐艺峰
- 夏振雄
- 姜一鹍
- 姜子荣
- 孙威
- 孙建立
- 孙建立1
- 孙风波
- 宋东琦
- 宋彬
- 寇声涛
- 屠规益
- 崔云
- 崔觉醒
- 廖斌
-
-
程四梅;
王春兰
-
-
摘要:
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甲状腺微波消融术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甲状腺结节提供良好方法,改善患者预后。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来驻马店春林医院治疗的6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其中对照组患者(N=34)采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N=34)采用甲状腺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甲状腺功能、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T3、FT4及TSH水平异常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达94.12%,高于对照组的7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6.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甲状腺微波消融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效果较好,能有效缩短患者手术和恢复时间,降低出血量,减小切口,且对甲状腺功能影响较小,治疗效果更佳,并发症更少,值得临床应用。
-
-
张磊;
褚琴
-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1年8月枣庄市薛城区中医院收治的8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42例。参照组患者行部分切除术,研究组患者行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甲状腺功能、应激反应、治疗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水平低于参照组,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空腹血糖、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更确切,不仅可以优化手术指标,改善甲状腺功能,还可以减轻应激反应,确保治疗安全。
-
-
陈志宁
-
-
摘要:
目的: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单发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01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肿瘤患者88例,全部患者肿瘤单发,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参照组采取甲状腺次全切术,观察组采取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用时(T1)、术中出血量(ML1)、术后引流量(ML2)、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1短于参照组,ML1、ML2少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单发肿瘤的临床手术术式中,应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能够提高临床手术效率,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
何志川
-
-
摘要:
目的围绕甲状腺结节患者展开,观察应用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后的实际治疗效果。方法于2019年4月—2020年6月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80例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观察组均为40例。观察组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以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5.34±2.56)mL、(112.36±5.69)min、(6.25±1.63)cm、(4.90±1.71)d低于对照组的(110.28±2.87)mL、(145.26±5.78)min、(15.63±6.39)cm、(6.84±1.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15、8.216、7.514、7.925,P<0.05)。观察组治疗后皮质醇(CORT)、肾上腺素(E)、血清去甲肾上腺素(NE)分别为(112.11±8.16)μg/L、(71.62±8.26)ng/L、(271.05±18.32)ng/L,低于对照组的(138.96±8.52)μg/L、(112.37±8.96)ng/L、(319.62±22.1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04、8.142、8.41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94,P<0.05)。结论针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而言,借助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可有效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在缩短手术时间的前提下,可有效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并进一步减少患者切口长度,使患者得以早日恢复,尽快出院。经该治疗方式有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应激激素指标,治疗安全性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
-
李红强;
马润声;
唐艺峰;
苌群刚;
王龙龙;
殷德涛
-
-
摘要:
目的 分析T1-2N0M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不同治疗术式的肿瘤复发再手术率,探讨全甲状腺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必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228例术前评估为T1-2N0M0期,行全甲状腺切除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分化型甲状腺癌病人临床资料.参考2015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评估如果选择行腺叶切除术或全甲状腺切除术,而不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可能出现肿瘤复发的情况,并统计复发再手术率.结果 如果选择行全甲状腺切除术不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肿瘤复发再手术率35.2%(19/54);如果选择行腺叶切除术不加中央区淋巴结清扫,肿瘤复发再手术率32.7%(54/165);两者总体肿瘤复发再手术率为33.3%(73/219).结论 选择T1-2N0M0期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方式时,参考ATA分化型甲状腺癌诊疗指南可能会缩小手术范围,增加肿瘤复发再手术率.选择手术方式时应做好充分的术前评估,根据肿瘤大小、包膜侵犯和淋巴结转移情况,保证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安全前提下选择更加合理的治疗术式.
-
-
王瑜
-
-
摘要:
探讨小切□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甲状腺腺叶切除术80例甲状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小切□组(小切□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和常规切□组(常规切□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各40例,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钙离子(Ca2+)、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喉返神经损伤情况及外观满意度.结果显示,小切□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切□长度值均低于常规切□组(P<0.05);两组的清扫淋巴结数目、术后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血清PTH、Ca2+、TSH、FT3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小切□组的血清PTH、Ca2+水平高于常规切□组(P>0.05);术后3个月,小切□组切□外观满意率70.0%、较满意率25.0%、不满意率5.0%,常规切□组分别为42.5%、45.0%、1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小切□组的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低于常规切□组(P<0.05).结果表明,/小切□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癌较常规切□手术具有创伤小、对甲状旁腺功能影响小、术后外观满意度高的优势.
-
-
马菁
-
-
摘要:
目的:研究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01月至2020年08月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57例,全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将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次全切组28例行甲状腺次全切术,腺叶切除组29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及术后引流情况,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腺叶切除组术中出血量(72.32±10.23)ml、术后引流量(48.23±5.34)ml低于次全切组(110.83±14.34)ml、(56.82±6.5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704、5.460,P<0.05);术后腺叶切除组甲状腺过氧化物酶(TPO)水平(65.39±5.40)U/L低于次全切组(92.30±6.23)U/L,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2.93±0.22)mIU/L高于次全切组(2.17±0.20)mI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27、13.632,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患者行手术治疗,采用腺叶切除术能够有效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术后甲状腺激素水平改善,减少术后大量引流,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
-
叶伟昌
-
-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左旋甲状腺素联合腺叶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以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研究组28例。对照组应用腺叶切除术治疗,研究组应用左旋甲状腺素联合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TT_(3)、TSH指标高,TT_(4)指标低(P<0.05);术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有效率高,疾病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低(P<0.05)。结论: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中,应用左旋甲状腺素联合腺叶切除术治疗取得满意效果。
-
-
宋东琦
-
-
摘要:
目的:研究并分析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排序的方式,将50例研究对象(甲状腺结节患者),分为全切组(25例,行甲状腺次全切术)和腺叶组(25例,行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对比可知,腺叶组患者手术指标中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全切组;而治疗有效率则比全切组要高,以上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甲状腺次全切术,腺叶全切术能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降低手术用时和术中患者出血量,从而进一步提高治疗的效果及手术预后。
-
-
江晓斌;
崔云;
杜永基;
朱海平;
蔡乌妹
-
-
摘要:
目的:分析甲状腺单发腺瘤实施腺叶切除术与腺瘤切除术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5年7月-2018年10月期间收治的58例甲状腺单发腺瘤手术患者进行研究,使用随机表法把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29例)与观察组(29例),对照组与观察组的手术方案分别为腺叶切除术、腺瘤切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切口美观度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效果分别为96.55%、79.31%,观察组显然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术后切口美观度评分也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6.90%)明显低于对照组(27.59%)(P>0.05).结论:在甲状腺单发腺瘤手术中,采用腺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更优于腺叶切除术,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且手术安全性高.
-
-
王春雷;
李光
- 《第六届全国甲状腺肿瘤学术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次全切除术与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意义.rn 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单侧甲状腺结节患者90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组(45例)及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组(45例).观察两组患者疗效、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以及随访结果.进一步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组患者50岁以上和50岁以下患者,术后不服用甲状腺素片,术前以及术后l周患者血清FT3,FT4的变化.rn 结果:手术时间、出血量和并发症,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组两个年龄段比较,50岁以上组FT3,FT4在术后第1周明显下降,甲状腺功能低下患者比率高(P<0.05),50岁以下组FT3,FT4的变化不大(P>0.05).rn 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较好,能有效减少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和复发.年龄大的患者,需进行替代治疗.
-
-
-
屠规益
- 《2005年全国甲状腺外科专题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外科医师利用手术刀来解除患者各类痛苦,改善生存质量,是一个受到社会尊敬的职业.只有当生命受到疾病威胁时,以切除器官来挽救生命,以牺牲功能来保留整体.这就是20世纪前50年治疗恶性肿瘤的准则.20世纪后50年肿瘤外科的最大变化是在综合治疗前提下,手术微创治疗后保存患瘤器官功能,以保证患者经过肿瘤根治治疗后有高度的生存质量. 近年来,在国外,尤其是以美国的一部分外科医师为主,主张对甲状腺一切疾病(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机能亢进及分化型甲状腺癌等)进行手术全切除,手术后甲状腺功能伤失则以左旋甲状腺素内服来替代.我国外科医师出访归来,也倾向主张全甲状腺切除术,美其名曰,向世界水平看齐.向国外学习,也有一个认识分析过程,出国学习及读文献,都应该有自己的思考,学习后结合国情给以改良应用.并非所有国外科技及其指导思想都是第一流的."学而不思则罔",这是我国古人的教训,到今天还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