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脱硫性能

脱硫性能

脱硫性能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0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石油、天然气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1篇、会议论文86篇、专利文献227492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中国学术期刊文摘、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炼油技术与工程等; 相关会议73种,包括第八届炼油与石化工业技术进展交流会、2016燃煤电厂超低排放形势下SCR(SNCR)脱硝系统运行管理及氨逃逸与空预器堵塞技术交流研讨会、第二十届SO2、NOX、PM2.5、Hg污染控制技术研讨会等;脱硫性能的相关文献由747位作者贡献,包括丁伟中、尹华强、李阳等。

脱硫性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1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86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27492 占比:99.92%

总计:227679篇

脱硫性能—发文趋势图

脱硫性能

-研究学者

  • 丁伟中
  • 尹华强
  • 李阳
  • 郭曙强
  • 马双忱
  • 华坚
  • 南军
  • 李德波
  • 金燕
  • 马雯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孔赟; 叶建龙; 杜昊臻; 李哲天; 鲁浩; 贺武明; 廉晶晶; 陈奇
    • 摘要: 硫酸盐还原菌(SRB)是一类能够将含硫氧化物还原成硫化氢的厌氧微生物,其在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及微生物脱硫过程中极为重要。采用稀释涂布-叠皿夹层法和划线分离法从江汉油田含油污泥及石化废水中分离得到SRB,研究了其生理生化特性及环境因素对菌株脱硫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11株SRB菌株均能够有效利用甲醇、乙醇、葡萄糖及柠檬酸三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等碳源,可以利用氨氮但不能利用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其中菌株SRB-X2对硫酸盐的还原能力最强,其最佳脱硫温度为30°C,pH范围为6~7;该菌株能有效处理硫酸盐初始质量浓度为1000mg/L的含硫废水且硫酸盐去除率高于65%,当硫酸盐起始质量浓度为200mg/L、SRB-X2菌液体积分数为0.5%~5%时,硫酸盐去除率随着菌液体积分数的增加及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菌液体积分数为5%的处理组在72h时对硫酸盐的去除率最高(97.3±3.2%),脱硫效果较好。
    • 孙利民; 马萍; 陈俊; 胡晓丽; 王斌; 杨红红
    • 摘要: LY-2010-BH/LY-9702/LY-9802级配床加氢催化剂在神华宁夏煤业集团煤基裂解汽油二段加氢装置成功应用。工业运行结果表明,催化剂在反应器入口温度230~233°C操作条件下,连续运行47个月加氢产品溴值(100 g原料油)小于80 mg、硫含量小于1μg/g,均达到指标要求。
    • 郭静静; 郭世平; 高波
    • 摘要: 为充分利用固废资源,降低脱硫成本,采用传统皮江法冶镁工艺中产生的金属镁渣为基质,利用实验室湿式脱硫系统,对不同镁渣粒径、烟气气体流速、二氧化硫浓度、固液质量比(简称固液比)及氧气含量条件下的脱硫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粒径越小,流速越慢,二氧化硫流速越低,固液比越低,脱硫量越高;反之,则脱硫量越小。在粒径0.106 mm、烟气流速340 mL/min、二氧化硫流速10 mL/min、固液比0.1 g/g、饱和脱硫时间1575 min的条件下,二氧化硫吸附量为1354.62 mg/g。
    • 高悦; 齐轩
    • 摘要: 以聚丙烯腈(PAN)纤维膜与丙二胺环化,然后与溴代正丁烷亲核取代,再与磷钼酸离子交换,制得磷钼酸聚离子液体修饰PAN(PILPMo-PAN)纤维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光电子能谱仪、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仪分析PILPMo-PAN纤维膜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元素组成及光吸收性能,并考察PILPMo-PAN纤维膜的脱硫性能和重复使用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PILPMo-PAN纤维膜具有光催化脱硫性能,在反应温度60°C,反应时间6 h,双氧水与硫质量比1601的条件下,PILPMo-PAN纤维膜对二苯并噻吩(DBT)的脱除率为97.08%,达到深度脱硫的效果;重复使用6次后,PILPMo-PAN纤维膜对DBT的脱除率仍保持在80%以上。
    • 郁炎; 刘初明; 周灏
    • 摘要: 随着国家对水污染的控制,尤其是对工业用水处理的严格要求,如何在火电厂内部消耗掉工业废水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大部分电厂将废水分级利用,其中高盐水回用于脱硫系统是一种常见的利用方式,但国内外对脱硫浆液中盐分对脱硫性能的影响研究却很少见。主要就高盐水回用对脱硫系统性能,比如SO传质特性、脱硫效率、石灰石离解效率、石膏品质及脱硫吸收塔结垢和腐蚀等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探讨了多种离子在不同浓度下对脱硫性能的影响,并期望能找到优化脱硫系统性能的高盐水组分,实现高盐废水的高效回用,减少脱硫废水外排量。
    • 李兴; 黄宏宇; 大坂侑吾; 呼和涛力; 肖林发; 李军
    • 摘要: 选用了7种不同物理化学特性的碳材料,分别为活性炭-1(比表面积1779m^(2)/g)、活性炭-2(比表面积970m^(2)/g)、多孔纳米炭-1(平均孔径14nm)、多孔纳米炭-2(平均孔径85nm)、多孔纳米炭-3(平均孔径4.7nm,掺氮)、多孔纳米炭-4(平均孔径4.1nm,不掺氮)和纳米碳纤维。在对比这7种不同的碳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与其脱硫性能的基础上,研究材料的物理化学特性、脱硫温度、反应空速等因素对碳材料吸附脱除SO_(2)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材料吸附脱除SO_(2)的性能受材料的比表面积、孔隙结构、表面官能团、脱硫温度和反应空速的综合影响。不同的碳材料中,材料的孔隙结构和表面官能团对材料的脱硫性能影响很大,以微孔结构为主的碳材料SO_(2)去除率较高,以介孔结构为主的碳材料脱硫容量较高;随着脱硫温度升高,碳材料的吸附脱硫性能降低;随着反应空速降低,碳材料的吸附脱硫性能升高。本研究中,多孔纳米炭NCP-10的吸附脱除SO_(2)性能最好,能在室温下保持100%的SO_(2)去除率持续1h,且在室温下1h内累积的脱硫容量最高可达108mg(SO_(2))/g(材料)。
    • 解炜; 王利斌; 盛明; 吴涛; 李兰廷; 吴倩
    • 摘要: 用于烟气净化的活性焦及其联合脱硫脱硝技术,可治理钢铁生产过程中向大气排放总量大且浓度高的污染物.基于活性焦自身特性及其干法烟气净化技术的特点,阐述了活性焦脱硫脱硝机制,列举了干法烟气净化技术在国内外应用及发展状况.由分析表明:活性焦能够联合脱除多种污染物,脱硫效率高且能够回收硫资源,尤其可在110°C ~200°C低温条件下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非常适用于烟气流量大、污染物成分复杂的矿石烧结、球团烟气净化;随着钢铁行业排放标准日益严格,活性焦作为炭基催化剂自身特性的限制,其脱硝效率较低,且煤基活性焦生产技术壁垒已被突破;选用含碳量高的一些固废作为原料、采用干式成型、炭化-活化一体工艺生产活性焦较有前景;结合低温SCR高效脱硝催化剂及活性焦脱硫性能较高的特点,活性焦脱硫-低温SCR催化剂脱硝工艺在未来钢铁行业烟气净化领域的应用较有前景.
    • 赵宁; 冯永新; 林廷坤; 谢志文; 陈拓; 李德波
    • 摘要: 将反渗透浓水用于湿法脱硫系统补充水是实现电厂废水减排的有效方法之一,本文基于湿法脱硫模拟试验平台,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开展了燃煤电厂反渗透浓水回用于脱硫用水对脱硫性能、脱硫石膏品质影响的试验研究,并分析了对脱硫废水产生量及其水质可能存在的潜在影响.结果表明,反渗透浓水回用于脱硫用水对脱硫性能的影响不大;脱硫浆液中Cl-、SO2-4、Mg2+、Ca2+离子的增加对湿法脱硫效率,以及石膏晶体的粒径及形貌未见明显的影响;由于反渗透浓水Cl-浓度(200~1000 mg/L)通常高于脱硫工艺水,会导致脱硫废水产生量及废水中Cl-浓度有所增加(约10% ~30%),具体增加值与反渗透浓水添加量及其Cl-浓度有关.
    • 马京香; 陈永新; 徐东升; 徐昉; 薛少凡; 范彬彬; 刘道宽; 马双忱
    • 摘要: 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谱(EDS)、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研究白泥和石灰石的理化特性,并分析了颗粒粒径对2种脱硫剂脱硫性能和脱硫产物的影响。以质量传递方程为基础建立脱硫浆液CaCO_(3)消溶数学模型,分析浆液中CaCO_(3)粒径分布、质量分数、温度和颗粒球形度对消溶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石灰石相比,白泥粒径小,粒度分布集中,在相同条件下白泥中CaCO_(3)的消溶速率、浆液反应活性和脱硫效率均更优,但白泥浆液的溶氧能力较低;经过充分预处理后的白泥可以脱硫,其产生的石膏晶型优于石灰石;采用白泥脱硫时产生的石膏具有粒径大、粒度分布集中的特点;将白泥和石灰石混合脱硫时容易造成石膏脱水困难,主要原因是两者产生的石膏粒径差异大,混合浆液中盐分质量分数高,且白泥脱硫产生的石膏会包裹住石灰石,产生"壳效应"等。
    • 马京香; 陈永新; 徐东升; 徐防; 薛少凡; 范彬彬; 刘道宽; 马双忱
    • 摘要: 采用能量色散X射线谱(EDS)、X射线荧光光谱(XRF)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研究白泥和石灰石的理化特性,并分析了颗粒粒径对2种脱硫剂脱硫性能和脱硫产物的影响.以质量传递方程为基础建立脱硫浆液CaCO3消溶数学模型,分析浆液中CaCO3粒径分布、质量分数、温度和颗粒球形度对消溶速率的影响.结果 表明:与石灰石相比,白泥粒径小,粒度分布集中,在相同条件下白泥中CaCO3的消溶速率、浆液反应活性和脱硫效率均更优,但白泥浆液的溶氧能力较低;经过充分预处理后的白泥可以脱硫,其产生的石膏晶型优于石灰石;采用白泥脱硫时产生的石膏具有粒径大、粒度分布集中的特点;将白泥和石灰石混合脱硫时容易造成石膏脱水困难,主要原因是两者产生的石膏粒径差异大,混合浆液中盐分质量分数高,且白泥脱硫产生的石膏会包裹住石灰石,产生"壳效应"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