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85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13814篇;相关期刊59种,包括齐鲁护理杂志、现代诊断与治疗、中国内镜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第二届内镜微创保胆学术大会等;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相关文献由227位作者贡献,包括尚培中、李晓武、李永庆等。

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13814 占比:99.96%

总计:213899篇

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发文趋势图

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研究学者

  • 尚培中
  • 李晓武
  • 李永庆
  • 苗建军
  • 贾国洪
  • 刘伟
  • 南润玲
  • 程新生
  • HOU Yan-jing
  • LU Rui

胆总管探查取石术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高景雷; 王连才; 田玉伟
    • 摘要: 目的探讨肝左外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左肝内胆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案将其分为观察组(30例,肝左外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和对照组(30例,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石取净率、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结石取净率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观察组的腹痛、发热、黄疸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1、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肝左外叶切除术联合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左肝内胆管结石可提高结石取净率,利于患者的预后。
    • 华建军
    • 摘要: 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随机分为研究1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与研究2组(开腹手术治疗),各50例。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研究1组住院时间、术后通气时间、手术时间明显短于研究2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研究2组(P0.05),治疗后,两组GGT(谷氨酰转肽酶)比较无差异(P>0.05),但研究1组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丙转氨酶)、Tbil(总胆红素)均低于研究2组(P0.05),治疗后,研究1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研究2组(P<0.05)。结论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采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后,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促进相关指标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 黄庆峰; 杨立成
    • 摘要: 目的:探讨用3D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溧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胆道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采用2D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对对照组35例患者进行治疗,采用3D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对研究组35例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组两组患者手术相关的指标、术后的生活质量及发生应激反应的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手术持续的时间、术后进行腹腔引流的时间、术毕至肠鸣音恢复的时间、术毕至排气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均较短,术后其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各项目的评分均较高,P<0.05。术后,两组患者血清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皮质醇(Cor)的水平均高于术前,但研究组患者血清E、Cor、NE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3D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道结石的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改善其术后的生活质量,减轻术后其机体的应激反应。
    • 刘东亮; 罗红杰; 季春勇
    • 摘要: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该院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常规组(n=53)和治疗组(n=53),治疗组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常规组接受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手术效果、炎症因子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石复发率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05)。术后3 d,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IL-1)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和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不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结石复发率,还抑制炎性因子释放,促进机体恢复。
    • 郑志铭
    • 摘要: 目的:观察胆道镜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对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2021年11月三明市第二医院有上腹部手术史患者72例,依据手术方法分为联合手术组(胆道镜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n=26)、开放手术组(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n=46),另选取同期本院无上腹部手术史初次行联合手术患者76例作为初次手术组,统计分析三组疼痛程度、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复发情况、满意度。比较初次手术组和联合手术组中转开腹情况。结果:手术后,初次手术组与联合手术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手术组VAS评分高于初次手术组与联合手术组(P0.05);初次手术组、联合手术组的住院时间均短于开放手术组(P0.05)。初次手术组的中转开腹率为1.32%(1/76),低于联合手术组的11.54%(3/26)(P0.05)。初次手术组、联合手术组、开放手术组的满意度分别是97.37%(74/76)、92.31%(24/26)、86.96%(40/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镜联合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较开放手术更能促进有上腹部手术史的患者的术后康复。
    • 缪小飞; 周雄; 王彤
    • 摘要: 目的:分析倒刺线全层连续外翻缝合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0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50例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5例,女15例,平均(62.5±15.9)岁;均行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术中采用倒刺线全层连续外翻缝合胆总管探查切口。分析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胆漏及术后胆漏、出血、腹腔感染等情况,出院后随访复发、胆总管狭窄情况。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手术时间平均(77.5±20.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3.0±40.1)mL。术中胆漏2例(4%),术后胆漏2例(4%),无腹腔或胆道出血、胆管炎、腹腔感染等并发症发生。50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42个月,1例(2%)胆总管结石复发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均无胆管狭窄或急性胆管炎发生。结论:倒刺线全层连续外翻缝合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术中是安全、可靠的,具有一定的临床优势。
    • 冯矗; 罗浩; 陈飞; 李晓宇
    • 摘要: 胆总管结石是普外科最常见也是最严重的胆道疾病之一。主要引起梗阻性黄疸、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重症坏死性胰腺炎,继发性肝脓肿等,长期胆总管结石会引起继发性肝硬化等严重并发症。随着腹腔镜、胆道镜等内窥镜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创治疗已成为目前肝胆手术中的主流,手术方式主要包括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可根据结石大小数量灵活施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或T管外引流。近年来,腹腔镜下经胆囊管途径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TCBDE)在切除胆囊后,经胆囊管伸入胆道镜完成胆总管结石的探查取石,使患者通过一次手术操作获得较为彻底的治疗。其无需切开胆总管,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手术时间短、恢复进程快等优点,受到临床外科医师广泛的关注[1],该手术方式也在各大医疗机构逐步开展。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自2009年实施第1例腹腔镜下经胆总管途径探查取石术以来,目前取石手术的成功率超过97%,本研究主要回顾性分析了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21年12月施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相关资料,现报告如下。
    • 李冬冬
    •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联合)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6—2019-12永城市人民医院普外科手术治疗的56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实施双镜联合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结果 56例患者的手术过程顺利,无中转开腹病例.手术时间为(87.30±11.62)min,术中出血量为(46.20±7.80)mL,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为(27.23±5.34)h.术后仅发生胆漏1例,经温氏孔放置的腹腔引流管充分引流后第3天愈合.未发生结石残留、胆管损伤、肠梗阻等其他并发症,均顺利出院.住院时间为(5.82±0.67)d.结论 对于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双镜联合胆囊切除经胆囊管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具有创伤小、取石效果良好、并发症少,以及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势.
    • 王春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LCBDE)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2019-12上蔡县人民医院普外科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治疗的80例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案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各40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中情况、术后临床指标.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少(短)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BDE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和患者恢复快等优势.
    • 周玲
    • 摘要: 目的 比较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我院进行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患者,共9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的患者术后进行T管引流,观察组术后进行胆总管一期缝合,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残石率以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腹腔及T管引流管留置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7.87%,高于对照组的8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胆总管一期缝合与双镜联合胆总管探查取石术后T管引流比较,安全有效,可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恢复,且可避免T管引流引起的并发症,充分体现微创理念的优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