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专利> 一种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支架

一种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支架

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支架,包括:管部;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管部两端。管部可以保证放置支架后胆总管依然畅通,固定部可以固定住支架并对胆总管起一个支撑作用;避免了胆总管在术后变狭窄、胆漏的风险;且支架可以由人体自动降解排出,减少了患者取支架的痛苦。

著录项

  • 公开/公告号CN216876734U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

  •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原文格式PDF

  • 申请/专利权人 杭州市中医院;

    申请/专利号CN202120440188.7

  • 发明设计人 张军;黄石飞;韩业红;

    申请日2021-03-01

  • 分类号A61F2/82(2013.01);

  • 代理机构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田春龙

  • 地址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体育场路453号

  • 入库时间 2022-08-23 07:55:53

法律信息

  • 法律状态公告日

    法律状态信息

    法律状态

  • 2022-07-05

    授权

    实用新型专利权授予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支架。

背景技术

现在胆总管结石切开取石手术术后一般有两种处理方式,一种直接缝合胆总管,第二种就是放置t管引流;上述两种方式存在胆总管变狭窄、胆漏的风险,还会对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支架,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在实用新型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支架,包括:

管部;

固定部,所述固定部设于所述管部两端。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为卡件和卡块中的任意一种。

优选的,所述管部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卡件,所述卡件为漏斗状。

优选的,所述管部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卡块,所述卡块为环形凸台,所述卡块套接于管部上。

优选的,所述管部上还有若干连通孔,所述连通孔的内侧壁上还设载物圈。

优选的,所述固定部上均匀设有若干防旋槽。

优选的,所述管部和固定部均是由材料壳聚糖制成。

优选的,所述管部的管壁厚度为0.5mm。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支架通过设计的管部可以保证放置支架后胆总管依然畅通,固定部可以固定住支架并对胆总管起一个支撑作用;避免了胆总管在术后变狭窄、胆漏的风险;且支架可以由人体自动降解排出,减少了患者取支架的痛苦。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是一种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支架,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支架的管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支架的侧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管部1;固定部2;卡件3;卡块4;连通孔5、载物圈6;防旋槽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支架,包括:

管部1;

固定部2,所述固定部2设于所述管部1两端。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胆总管结石切开手术术后,将支架放入胆总管内,使得管部1沿胆总管方向放置,在将固定部2卡于胆总管内部并固定住支架;且管部1和固定部2均是由人体可自动降解材料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管部1可以保证放置支架后胆总管依然畅通,固定部2可以固定住支架并对胆总管起一个支撑作用;避免了胆总管在术后变狭窄、胆漏的风险;且支架可以由人体自动降解排出,减少了患者取支架的痛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2为卡件3和卡块4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在完成胆总管的取石手术后,将支架放入胆总管中,然后对胆总管进行缝合,在缝合的过程中,将胆总管尽量缝紧,使得支架的固定部2卡与胆总管的内壁上,且固定部2上设有凹槽,使得胆管的内壁轻微的卡在凹槽内,起一个固定支撑的作用,从而将支架固定在胆总管内,支架可以根据患者胆总管的不同来选择使用卡件3或者卡块4固定在胆总管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固定部2分为卡件3和卡块4两种,可以使医生根据患者胆总管的不同来选择最合适的固定部2的类型,避免了患者对固定部2的不适应而引起患者的不适,提高了支架的适用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部1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卡件3,所述卡件3为漏斗状。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卡件3为漏斗状,且漏斗的小口一方与管部1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漏斗状的卡件3可以在胆液流出胆总管的时候起一个引流的作用,同时卡件3可以对胆总管起一个支撑作用,避免了胆总管变得狭窄,且能将管部1更好的固定在胆总管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部1的两端均设有所述卡块4,所述卡块4为环形凸台,所述卡块4套接于管部1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卡块4位环形的凸台状,多个凸台将管部1固定在胆总管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多个卡块4共同作用将支架固定在胆总管内,可以更好的将胆总管支撑,避免胆总管变得狭窄和胆漏,同时凸台状的卡块4能最大程度的减少患者的不适。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部1上还有若干连通孔5,所述连通孔5的内侧壁上还设载物圈6。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设有的连通孔5可以将管部1内部和相邻两个固定部2之间的空气连通;药液涂覆在载物圈6上,利用液体的张力,从而在载物圈6内部形成有具有一定张力的药液薄层,支架放置于胆总管内后,药液直接作用于胆总管的伤口和胆液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连通孔5保证了相邻的固定部2之间的气压平衡,避免了缝合过紧使得相邻固定部2之间的密闭,在运动过程中使得伤口裂开;同时设有的载物圈可以存放药物来加快胆总管伤口的愈合速度,也可以添加防止胆液在胆总管凝结的药物,避免胆液在支架内凝结造成支架堵塞。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2上均匀设有若干防旋槽7。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设有的防旋槽7在缝合后胆总管会有一定的胆总管壁卡与防旋槽7内,同时防旋槽7底部可以让通过连通孔5进入的胆液离开。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防旋槽7可以防止患者在运动过程中,支架在胆总管内旋转造成伤口撕裂,也保证了胆液在进入相邻的固定部2之间后可以离开,避免了胆液在相邻固定部2之间堆积减缓伤口愈合速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部1和固定部2均是由材料壳聚糖制成。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壳聚糖制成的管部1和固定部2可以使支架在人体内部一段时间后自动降解。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可以自动降解的支架可以避免患者再次进行手术取出支架,减少了患者的费用和患者取支架的痛苦。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管部1的管壁厚度为0.5mm。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管壁越薄,支架在人体内的降解速度越快。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管部1的管壁越薄,自动降解的时间就越短,在胆总管恢复后支架存在的时间就越短,对患者的影响就越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去获取专利,查看全文>

相似文献

  • 专利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获取专利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