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容量
肺容量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4707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福建体育科技、湖北体育科技、四川体育科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届全国儿科危重症研讨会等;肺容量的相关文献由200位作者贡献,包括帕尔·埃姆特尔、芒努斯·哈尔巴克、陈莉等。
肺容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4707篇
占比:99.75%
总计:34795篇
肺容量
-研究学者
- 帕尔·埃姆特尔
- 芒努斯·哈尔巴克
- 陈莉
- W·S·克里姆斯基
- 冯萍
- 李纯
- 梁钰
- 陈玉红
- 克里斯特·阿尔门
- 吴涛
- 哈伊姆·洛唐
- 孔霞
- 曹阿丹
- 朱广瑾
- 朱绕齐
- 段玉静
- 西加尔·克雷默-塔尔
- 阿维夫·洛唐
- 马里奥·隆卡尔
- 黄绍光
- A.
- Bhat
- Dimitriou
- G.
- Geoge Simbruner
- Greenough
- R.
- Y.
- 丁文祥
- 任剑飞
- 伊兰·D·沙洛姆
- 何一兵
- 何建行
- 何晓玲
- 何虹
- 侯杰
- 侯清天
- 倪小香
- 冯萍1
- 冯逵
- 凌秀珠
- 刘中友
- 刘刚
- 刘剑峰
- 刘建中
- 刘志灵
- 刘道明
- 刘锦铭
- 华子
- 卢健
-
-
孟德杨;
苏艳;
杜丽娟;
闫莉
-
-
摘要: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简称慢阻肺,以不可治愈的气流受限为特征,其临床表现多样,包括肺气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等[1]。慢阻肺已成为全球性问题,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第三大最常见的死亡原因。虽然慢阻肺的死亡率和发病率较高,但其病程长,早期症状少,导致诊断不足[2]。如能早期识别,及时进行干预,虽疾病不完全可逆,但可延缓病程进展,尽可能维持患者的剩余肺功能。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上诊断和评估慢阻肺并分级的重要标准。目前通用呼气流量指标如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_(1))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的比值(FEV_(1)/FVC)作为慢阻肺的诊断指标,用FEV_(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_(1)%pred)来评估疾病严重程度[3]。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肺过度充气可导致慢阻肺患者呼吸困难和活动受限,并且是其死亡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4]。单纯呼气流量指标仅能反应肺通气情况,无法反映肺过度充气,在慢阻肺的整体评估方面存在欠缺。本文就体积描记法所测肺容量指标(如残气量等)对慢阻肺的临床价值作一综述。
-
-
崔红婷;
张毓
-
-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功能锻炼器联合呼吸护理指导在肺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人民医院接受肺移植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呼吸护理指导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呼吸功能锻炼器,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的肺容量指标[深吸气量(IC)、肺活量(VC)]及肺通气功能指标[最大自主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结果干预2周后,两组IC、VC、MVV、FVC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功能锻炼器联合呼吸护理指导在肺移植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
-
岩岩;
陈复辉
-
-
摘要:
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Combined Pulmonary Fibrosis and Emphysema(CPFE))多见于有吸烟史的男性,以劳力性呼吸困难和活动耐力下降表现为主,影像学表现为上叶分布为主的肺气肿和下叶分布为主的肺纤维化,肺功能表现为相对保留的肺容量指标和明显下降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本文就其发病率、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影像学和肺功)、诊断、并发症、预后、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
-
康健
-
-
摘要:
冬季气温变化,加上空气污染,人体中最容易损伤的便是我们的呼吸系统。在家可通过练习呼吸法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污染物。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呼吸,目的是增加肺容量,尤其有利于慢阻肺和肺气肿病人病情的恢复。缩唇呼吸法:快速吸满一口气,呼气时像吹口哨一样慢慢"吹"出,目的是让空气在肺里停留的时间长一些,让肺部气体交换更充分,支气管炎病人可常做。上述呼吸法最好每天早晚各练一组,每组次数可量力而行。
-
-
樊蓉;
王运莲;
刘志灵;
江晓红;
王美丽;
霍宁
-
-
摘要:
目的 研究肺弥散功能及容量与慢性持续期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80例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作为研讨对象,将26例病情严重的患者作为重度组,将27例病情稍重的患者作为中度组,将27例病情较轻的患者作为轻度组,比较不同程度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肺弥散及容量相关指标,分析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肺弥散及容量的相关性.结果 轻度组与中度组患者的DLCO与RV/TLC无差异;TLC、RV、FEV1、FEV1/FVC差异显著.轻度组与重度组患者、中度组与重度组患者的DLCO、TLC、RV、RV/TLC、FEV1、FEV1/FVC差异较大.患者的DLCO与TLC、RV、RV/TLC呈负相关性,与FEV1、FEV1/FVC呈正相关性.结论 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的肺弥散功能及容量与病情程度的关系密切,病情越重,肺容量越大、弥散功能越弱.
-
-
-
张秀丽;
高谊
-
-
摘要:
目的:了解普通高校大学生肺功能状况及相关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为试验研究体育课对大学生肺功能的影响提供翔实准确的数据支撑.使用日本捷斯特肺通气功能检测仪对435名大学生的肺功能状况进行了调查,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年龄学生群体的肺功能状况,并用多元回归分析法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式,探讨身高和体重对肺功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男生多数肺功能指标优于女生,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随年龄增长男、女生大多数肺通气功能指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并不显著;男、女生的肺活量、用力肺活量、1s用力呼气量与身高和体重均呈正相关,体重对男生1s用力呼气量有影响,身高对女生肺功能有持续影响,说明身高和体重对于大学生肺功能的影响具有参考意义.
-
-
-
黄小玲;
黄日荷;
朱燕华;
洪婷;
郑晓滨
-
-
摘要:
目的 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肺容量和弥散功能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 老年COPD患者20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成1级51例、2级61例、3级43例、4级45例,对比各组肺容量及弥散功能相关指标,分析患者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 随着老年COPD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加剧,其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峰值呼气流量(PE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及一氧化碳的弥散量(DLCO)水平逐渐降低,而残气容积(RV)(体描)、RV/肺总量(TLC)(体描)、△TLC及△RV水平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级患者TLC(体描)水平明显高于1级患者,3~4级患者△RV/TLC水平明显高于1级及2级患者(P<0.05).患者的△TLC、△RV及RV/TLC(体描)均分别与FEV1、FEV1/FVC、PEF、MMEF呈负相关,DLCO分别与FEV1、FEV1/FVC、PEF、MMEF呈正相关.结论 老年COPD患者的肺容量及弥散功能的改变与其疾病的严重程度之间具有紧密的关系,随着疾病严重程度的加剧,其肺容量及其弥散功能均会受到影响.
-
-
侯清天
-
-
摘要:
目的 探讨肺弥散功能及容量与慢性持续期哮喘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5年诊治的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100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22例)、中度组(46例)及重度组(32例),检测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肺总量(TLC)、残气容积(RV)及RV/TL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EV1/FVC),计算各项指标的预计值百分比(%pred).结果 DLCO、RV/TLC轻度组与中度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LCO重度组为(87.30±12.65)%pred低于轻度组(94.39±10.74)%pred及中度组(93.11±12.38)%pred,RV/TLC重度组为(55.92±6.91)高于轻度组(45.63±7.44)及中度组(47.16±7.3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LC%pred、RV%pred中度组为(119.34±12.08)%pred和(160.28±22.54)%pred与重度组(128.31±13.77)%pred和(195.15±34.65)%pred均高于轻度组(108.50±14.52)%pred和(135.86±28.75)%pred,重度组高于中度组,FEV1%pred、FEV1/FVC中度组为(70.58±4.81)%pred和(59.76±8.22)与重度组(52.09±6.81)%pred和(50.74±9.20)均低于轻度组(84.21±3.30)%pred和(65.11±10.62),重度组低于中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DLCO%pred与TLC%pred、RV%pred、RV/TLC间具有负相关性(P<0.05),与FEV1%pred、FEV1/FVC间具有正相关性(P<0.05).结论 慢性持续期哮喘患者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肺容量呈现增加、弥散功能呈现下降趋势,弥散功能与容量指标间关系密切.
-
-
高怡;
韩江娜
- 《201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肺容量检查是肺功能检查的重要内容之一.其中,潮气容积(VT)、补吸气容积(IRV)、补呼气容积(ERV)、深吸气量(IC)和肺活量(VC)可通过肺量计直接测定;而残气容积(Rv)、功能残气量(FRC)和肺总量(TLC)则需要通过体积描记法和气体稀释法间接测定.2015年4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功能专业组发布了我国首部《肺功能检查指南-肺容量检查》,阐述了肺容量检查的适应证和禁忌证、检查指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肺容量检查的方法和质量控制标准、检查方法的选择和结果评析;重点强调了单次呼吸气体稀释法和重复呼吸气体稀释法肺容量检查的质量标准和不同检查方法的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