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
儿科临床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2007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基础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8篇、会议论文29篇、专利文献39029篇;相关期刊299种,包括中国保健、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儿科分会2017年学术大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三十一次学术大会、2011年全国医药学术论文交流会等;儿科临床的相关文献由2339位作者贡献,包括龙彩霞、胡英、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等。
儿科临床—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9029篇
占比:97.31%
总计:40106篇
儿科临床
-研究学者
- 龙彩霞
- 胡英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廖先辉
- 曾玲
- 付金霞
- 李克泉
- 胡启兰
- 陈洪
- 刘霞
- 孙桂云
- 李玉峰
- 温晓敏
- 王燕
- 王胜红
- 王锋
- 袁城城
- 郑梅
- 刘倩
- 刘栩
- 刘红
- 刘颖
- 吕昌群
- 吴立青
- 姚家会
- 孙寅
- 张乾忠
- 张慧杰
- 张治宇
- 李富海
- 沙莉远
- 王洪祥
- 王芳
- 田玉洁
- 罗迟宝
- 虞梅
- 赵雪姣
- 郑德娟
- 郭允强
- 陈海波
- 陈燕
- 雷伟娟
- 韩婷
- 云虹
- 任艳艳
- 何娟
- 何雯
- 刘丽莉
- 刘兰英
- 刘恩梅
-
-
章扬祥
-
-
摘要:
小儿细菌性肺炎是儿科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中医称之为“肺炎喘嗽”。以咳嗽、发热、气促、呼吸困难、肺部湿啰音等为主要表现。致病菌以肺炎链球菌多见,也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菌等引起[1]。发病患儿年龄偏小,病情变化迅速,如治疗不及时,可发展成重症肺炎,影响患儿生长发育。抗生素治疗效果肯定[2];但由于患儿发育未至臻完善,对反复静脉滴注耐受力较差。中医辨证论治有助于减轻发热、咳嗽、喘促等症状,保护肺生理功能,促进病儿早日康复,且副作用少[3];中医外治法因依从性好更具优势[4]。本文笔者2019年1月—2020年11月应用自拟中药开肺散穴位贴敷辅助治疗儿童细菌性肺炎52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
-
-
-
摘要: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是教育部主管、中南大学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主办的儿科专业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儿科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儿科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儿科临床紧密结合的基础研究。读者对象主要为从事儿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者。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反映当代,面向世界"。
-
-
方峰
-
-
摘要:
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儿童不明原因急性严重肝炎是今年以来首发于英国并已波及全球29个国家和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该文就已知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病因推测及其警示意义、临床表现特点、疾病监测和诊断、预防和控制等方面进行介绍和讨论,并提出相应建议,有助于加强儿科临床医师和公共卫生机构人员对该疾病的认知和做好相应的临床和防控应对准备,具有强烈的时效性和明显的临床及流行病学意义。
-
-
张洁琼;
聂盼娜
-
-
摘要:
儿科临床当中十分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就是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1]。该疾病在临床中的特点为来势凶猛,且其病势十分紧急,通常会对患儿的整个全身机体产生各种不良影响[2]。假如不能给予患儿及时、有效、准确的临床治疗及干预,将会使得病情进一步恶化并发展;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对患儿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3]。随着当前医疗技术水平的持续发展及进步,针对重症肺炎的治疗技术也随之显著提升。但是目前重症肺炎依旧是导致患儿发生死亡的一项重要影响原因;尤其是婴幼儿群体,一旦感染重症肺炎,康复较慢,且预后不理想[4]。
-
-
-
-
摘要: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原《实用儿科临床杂志》)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新乡医学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是以儿科临床与基础研究为主要报道内容的儿科学类核心期刊本刊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儿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
-
-
-
-
-
-
-
-
摘要:
魏艳,中共党员,主任医师,医院等级评审专家。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长期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擅长儿科疾病的诊治及研究,尤其是儿科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对各类复杂疾病具有较高的综合判断能力,在急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和造诣。
-
-
-
-
-
-
-
-
葛金玲
- 《首届中华中医儿科高等教育论坛暨2009年度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交流大会》
| 2009年
-
摘要:
越秀区儿童医院儿科脾胃研究的专家郑明副主任医师是其从事儿科临床30余载,擅长小儿咳喘、腹泻等病的诊疗,处方用药注重寒温并用,表里同治,脾胃同调,尤其擅用消食和胃法治疗小儿疾病,取得显著疗效。其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盖小儿脾常不足,运化力弱,而生长发育迅速,对水谷营养的需求量又高,加之喂养方法不当,饮食不节,或改变饮食品种,盲目增加过高的营养物质,超越正常的脾胃耐受能力;或先天禀赋不足,环境气候改变等皆能影响脾胃功能而致食积内停,变生种种病证。因此张氏指出小儿之病多由乳食未化,即或六淫相干成疾,亦必兼宿食。本文对消食和胃,肺脾胃同调治食积咳嗽;消食和胃,祛风除湿疗荨麻疹、丘疹性荨麻疹;消食和胃,泻脾胃伏火治食火口疮、唇炎等进行了简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