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残疾
肢体残疾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40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4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8814篇;相关期刊254种,包括中国保安、社会福利、中国残疾人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二届全国骨科未来与创新论坛、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第五届学术报告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第十四次脑血管病康复学术会议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九次养生康复学术会议等;肢体残疾的相关文献由612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清平、李佳、杨烨等。
肢体残疾
-研究学者
- 吴清平
- 李佳
- 杨烨
- 于洋
- 候嘉训
- 刘民
- 刘海荣
- 张颖
- 李圆圆
- 杨丽
- 栾承
- 焦正岗
- 熊妮娜
- 裴泓
- 丁伯坦
- 俞伶美
- 周慧敏
- 和丽梅
- 和霁晓
- 姚黎青
- 孙文花
- 孙琳
- 张南平
- 张洪珍
- 张载福
- 施继良
- 李宇
- 李爽
- 李艳娜
- 李萍
- 杜娟
- 洪伟
- 王玉珍
- 王玉龙
- 秦泗河
- 程航
- 肖源
- 胡伟
- 范佳进
- 赫琳
- 邢佳
- 阿斯兰·阿里·皮尔利
- 陈三军
- 陈惠玲
- 陈政涵
- 陈曦
- 陈莹
- 隋承锋
- 魏新萍
- 黄镜涵
-
-
张玉芳
-
-
摘要:
“没想到我还能再找到工作,可以挣钱补贴家用,重新拾起自信,谢谢社区的帮助。”广安市岳池县园田社区居民胥锡康因为意外造成四级肢体残疾,属于弱劳动能力,以为很难再找到工作的他,不久前,在社区的指导下找到了一份做街边餐饮的工作。近年来,越来越多像胥锡康这样的就业困难人员在社区的帮助下获得就业机会。这得益于我省通过建设充分就业社区,助力就业重点人群实现就业创业。自我省充分就业社区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各社区也将着重点放在就业重点人群上,聚焦就业重点人群的就业创业需求,结合社区实际因地施策,以“量体裁衣”式的举措和服务,不断拓展他们的就业创业路径、渠道,帮助就业重点人群实现梦想,为就业重点人群托起“稳稳的幸福”。
-
-
高瑞;
李容川;
宋佳音;
刘雪薇;
朱世博;
田旭
-
-
摘要:
“互联网+”大赛作为培育高校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抓手,在培育青年关注社会深层次痛点问题的意识以及推动广大青年投身建设美好社会的事业上起到了明显作用。我国助残事业在面向互联网转型纵向横向层次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高素质高能力的青年力量投身其中,为助残事业的全面化,多样化,最优化等方面,注入自己的青年力量。文章为六大残疾类型当中的肢体残疾群体,提供了一项“三益”的解决方案,该方案打造的“益磁、益播”平台借助O2O主要模式逐步降低肢残人士的信息差,同时利用“益肢”平台为其提供高性能福利性的义肢产品。
-
-
刘家庆;
向云;
李浩;
张良清;
肖回乡
-
-
摘要:
脑卒中是严重的脑血管疾病,是导致老年人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超50%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伴有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其中,上肢参与精细运动和大部分日常活动,恢复较为困难。研究表明,脑卒中后半球间抑制失衡是造成运动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利用低强度、恒定的直流电刺激作用于大脑,通过提高患侧或降低健侧大脑半球的兴奋性改善半球间抑制失衡状态,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脑功能刺激技术。
-
-
魏姗姗
-
-
摘要:
下午放学,小学生们列队整齐,背诵着古诗从学校走出来。队伍里,一个趔趄的身影,时不时地低下头,一张一合的唇形不合拍地附和着。他叫阳阳,今年7岁,先天肢体残疾、智力发育落后,就读于普校一年级。我是特教老师,也是一名巡回指导教师,对阳阳的干预是我直接介入的案例之一。我努力让特殊儿童“看见”自己,也努力让更多的人“看见”特殊儿童。期盼我们因看见而遇见成长。
-
-
魏乾伟;
张丽晋;
何辉;
尚晓瑞;
梁明丽;
张艳;
李一辰
-
-
摘要:
目的分析北京市0~6岁儿童五类发育性残疾的筛查现状,发现残疾筛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方法利用2019年北京市0~6岁儿童残疾筛查工作季报,对初筛和复筛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和描述性分析,采用χ^(2)检验比较城区和近、远郊区之间的差异。结果北京市0~6岁儿童五类残疾初筛率为98.89%,总体初筛阳性率为45.63‰,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肢体(不含神经系统异常)残疾、脑瘫、智力残疾和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初筛阳性率分别为1.89‰、1.00‰、33.20‰、1.48‰、7.43‰和0.63‰。不同地区各类别残疾的初筛阳性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全市总体初筛转介率为43.25%,除孤独症谱系障碍外,不同地区的各类别转介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北京市基本实现了0~6岁儿童残疾筛查的全面覆盖,但初筛阳性率和转介率有待提高,应加强项目管理,定期进行质控和技术培训,在不同层级开展残疾预防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
-
-
吴绍兵
-
-
摘要:
我国有1700万视障人群,在全民阅读的时代,视障群体的阅读是实现全民参与阅读的难点,但同时也是全民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肢体残疾或聋哑人士,盲人参与社会生产和生活会更加困难。而“知识改变命运”,在盲人群体身上,有着突出意义,获取知识,对于健全人来说意义非凡,对于盲人群体来说,可谓之“更”。数字阅读是盲人获取信息的必然趋势我们健全人接收信息的方式80%以上来源于视觉,而盲人受自身生理、心理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要想实现阅读需求,更需“善假于物”。首先,从盲人生理状况来说。人类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通过视觉,在无边的黑暗和混沌中,盲人更多地靠听觉和触觉实现与外界沟通。低视力群体虽有光感,但不宜长期用眼,且存在继续病变的隐患。其次,从盲人心理状况来看。在“看不见”的恐慌中,会天然地缺乏安全感,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换和对话,是其获得安全感的主要来源,新的信息给盲人心灵带来光明的慰藉。
-
-
王俊宏;
于敬龙
-
-
摘要:
我国疫苗接种的普及,有效地控制了部分传染病的发病率,避免了无数儿童的残疾和死亡。自1995年后,通过口服小儿麻痹糖丸(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阻断了本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使成千上万的孩子避免了肢体残疾;普及新生儿乙肝疫苗的接种后,我国5岁以下的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已从1992年的9.7%降至2014年的0.3%。
-
-
王红星
-
-
摘要:
临床上,90%的脊髓损伤源于外伤,如交通事故、体育运动性损伤、高空坠落伤等,且以青壮年为主。脊髓损伤患者是肢体残疾中最困难、并发症最多的群体之一,其感知与行动能力丧失,失去自理能力,长期生活在轮椅上,除了给患者本人带来身体和心理的严重伤害,还会导致经济陷入窘境,家庭与婚姻蒙上阴霾。而尽早合理的康复治疗,把康复治疗当成是终身大事来对待,不仅可以帮助患者最大限度的实现生活自理,提高生活质量,甚至还能走上工作岗位,成为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本期编辑部走访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王红星,请王教授给大家介绍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的相关知识。
-
-
秦来玲
-
-
摘要:
寒冬时节,山东冠县兰沃乡前王羡村的“羊倌”冯国明一直在羊圈里忙活,“这羊圈得随时打扫清理,还要注意防寒保暖”,从贫困户到村里的养殖能手,提起养羊,老冯打开了话匣子。老冯将近50岁,原来是冠县兰沃乡前王羡村的一名贫困户,妻子患有肢体残疾,家里两个孩子都在上学。他始终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家人过上好日子。但是,“家里没人管,孩子没人看,抽不出身去打工,怎么不出家门又能养家糊口呢?”
-
-
陈政涵
-
-
摘要:
以肢体残疾者裤装为研究对象,分析肢体残疾者服装存在的不能满足他们的着装需求的问题。根据“无障碍”设计理念,选取轮椅使用者与戴假肢者两类人群进行裤装设计与研究,通过对形体结构、款式分析等对裤装进行设计,从不同角度解决了肢体残疾者的着装障碍,并使服装更具实用性、安全性、美观性。
-
-
蔡建春
- 《第22届中国康协肢残康复学术年会暨生物治疗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索传统中医养生"握固"在肢体残疾康复中的作用和价值.方法:"握固",是传统养生方法中一个十分常见的基本手势.国家体育总局推出的四套健身气功中,易筋经、五禽戏以及八段锦等均采用了这一手势."握固"一词,出现的年代很早,道德经讲:"骨弱筋柔而握固".将握固与练功结合起来的,是晋朝的著名道士葛洪,在其著作《抱朴子》上倡导"握固守一"."握固"有固摄肝肾、安魂定魄的作用.中医学理论"肝主筋"、"肾主骨".
-
-
Ma Zhanxiu;
马占秀;
Huang Lihua;
黄丽华
- 《第八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 2013年
-
摘要:
目的:建立宁夏地区肢体残疾儿童社区康复模式.方法:1、建立机构—社区—家庭康复模式;2、进行社区康复员培训,肢残儿童家长、亲友培训;3、为基层康复机构提供技术支持.结果:1、0-12岁宁夏地区肢残儿童信息库录入192名,国家及地方肢残儿童康复训练项目81名,完成肢残儿童入户、社区、电话回访和指导482人次,完成肢体矫治术后儿童的机构、社区康复训练和指导101例.2、完成基层社区康复员培训112名;完成肢残儿童家长及亲友培训810人次;3、深入基层,对基层康复机构进行技术支持43次.结论:宁夏残联康复中心作为省级康复资源中心对宁夏地区肢残儿童的社区康复模式进行了初步尝试和探索,肢体残疾儿童的社区康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进一步与医疗、教育等多部门通力合作使肢残儿童的社区康复工作更加完善.
-
-
CHEN He-qing;
陈河清
- 《第八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
| 2013年
-
摘要:
目的:分析造成肢体残疾的原因,并提出残疾三级预防,从而减少残疾的发生率.方法:对该市3201名肢体残疾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造成肢体残疾的原因有脊髓灰质炎、各种外伤、先天致残、乳腺癌、脑梗死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等等.结论:脊髓灰质炎、各种外伤、先天致残、各种疾病如乳腺癌、脑梗死后遗症、脑出血后遗症等是造成肢体残疾的主要原因,采取三级预防措施可有效减少残疾发生率和伤残程度.
-
-
-
-
-
-
-
孙磊
- 《第二届全国骨科未来与创新论坛》
| 2014年
-
摘要:
我国系统开展骨科肢残矫治与康复工作已经历了近30年,回望肢残康复和矫形外科领域里发生了令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通过对近30年历史简要回顾,分析了致残因素的变化以及肢体残疾矫治的现状,研究了康复理念的转变和肢残功能补偿器具,指出随着医学的进步,各种致残因素将逐渐被控制,主要通过早期高效精准的治疗与康复减少新的肢残病例发生,也就是说由发生肢残后的矫治与康复逐步向预防肢残和减少肢残发展。病患在治疗与康复过程的中心地位将更加突显,不仅是享有个性化的医疗服务,更是整个医疗过程的主要参与者与获益者。各种治疗与康复的理念将更加符合自然生物学原则,依照患者自身愈合、修复与代偿能力来设计,治疗与康复融为一体。技术手段将趋于微创化、精准化和智能化。对于肢残的功能补偿器具将更多采用高技术与新材料,达到最大化功能替代与补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