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肉身

肉身

肉身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255篇,主要集中在宗教、中国文学、哲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4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173种,包括天风、中国天主教、青年博览等; 肉身的相关文献由21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原、佚名、刘少明等。

肉身—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4 占比:99.61%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39%

总计:255篇

肉身—发文趋势图

肉身

-研究学者

  • 刘原
  • 佚名
  • 刘少明
  • 司同
  • 吴红英
  • 姜丽
  • 张宝贵
  • 张荆芳
  • 彭圣洁
  • 徐弢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周厚翼
    • 摘要: 在《什么是哲学?》一书里,吉尔·德勒兹将“感觉”作为艺术作品成其所是的原因,并且从“感知对象”和“情动因素”两方面分析了艺术作品何以具有永久持存的风格与永恒鲜活的力量。“感知对象”与“材料”的参与紧密联系在一起,而“情动因素”则和“无器官的身体”以及溢出私人记忆的“无意识”领域相关,这二者聚集而成的感觉“集合”构建了充满想象力的视觉语言。最后,德勒兹用“丰碑”形容塞尚等人的艺术作品:并非庆贺已然发生的原初情境,而是将体验事件的持久感觉交付未来。
    • 索引; 文成伟
    • 摘要: 在虚拟现实(VR)的视觉体验中,一方面,VR环境通过模拟“环绕光”向感知者显现的方式能影响感知者的自我在场知觉;另一方面,感知者视觉活动所具有的可逆性,能使其知觉到自身与VR环境之间的共在关系。这两方面的耦合共同促进了“虚拟在场”现象的形成。“虚拟在场”在现象学存在论的意义上表明人与数字化虚拟环境构成了一种肉身性的“交织”存在关系。这种存在关系意味着人在世存在的生存论结构能在虚拟维度得以延伸,以至于指向着可能的虚拟生存,而这种可能性已在“元宇宙”中初见端倪。
    • 沈湘平
    • 摘要: 中国人学研究需要真切把握现时代人的存在状况与可能趋势,自我的肉身、认知和心灵是三个重要切入维度。当代中国,人们对生命健康、生命生产极度关注,但存在自己生命生产和他人生命生产的不平衡。身体被"视觉中心"塑造,技术进步带来"忒休斯之问"和迎来后人类纪,虚拟自我开启肉身新纪元,"我身何是"更加迷惑。网络虚拟经验带来"现实倒置",媒介改写现实,因果性认知日益让位于相关性分析,"信息茧房"效应和知识工业化造就系统性愚钝、反智及意见"粉丝化"等状况,"我知何识"因与社会历史结构、人的存在状态俱为一体而愈加复杂。当今中国确实面临失去民族精神独特性的危险,人们对显现的执着遮蔽本真存在,普遍存在主体感危机和道德感弱化倾向,核心问题则在于意义的消减甚或迷失,从而导致幸福感的稀缺,"我心何属"直接关联存在领悟和心灵安顿。今天,我身何是、我知何识、我心何属已经超越个体成为关乎人类整体存在的大问题,任何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都日益需要基于共在的领悟与再道德化。
    • 张粤
    • 摘要: 我的房间里有一面落地镜,站在它面前,我能看见我自己。我能看清自己肉身的每一个细节:二十四根肋骨撑起了我的胸腔,母亲的训导让我的胸膛时刻保持上挺的优美姿态;纤细的四肢和柳腰是母亲的骄傲,它们总有几块消不下的淤青,不过这并不妨碍母亲欣赏它们的美丽。这是我的身体。而它没有哪一个部位是属于我自己的。在朦胧的灯光下,它们投射出来的影子,像极了另一个人--我的母亲。
    • 苗露
    • 摘要: 二人台作为北方边塞地区的民间小戏,具有极强的肉身特点。所谓肉身特点,即其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与人类肉身相关的饮食、生殖、排泄等生活内容。可以说二人台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无不围绕肉身展开,并以肉身的自然自由作为最终追求。二人台对肉身的关注,映射出二人台对世界的理解,从肉身的本然状态出发,二人台的世界观,将农耕的生成孕育与游牧的自由迁徙融为一体。
    • 李大伟
    • 摘要: 文章首先分三个阶段确立了英国当代画家萨维尔珍妮·萨维尔绘画艺术的另类美学特征,其次从西方传统人体绘画角度分析萨维尔对西方绘画的继承,最后探讨了英国当代具象绘画对萨维尔的影响,以及萨维尔绘画的独特性.
    • 加拿大阿曼达•博茨克斯; 朱橙(译)
    • 摘要: (接上期)意向性体验与具身行动现象学阐释的伦理学似乎是建立在先见的意向性和她或他返回到"两者之间的疑问自由的空间"之间的平衡上。说到意向性,就是提出了一个自胡塞尔以来一直处于现象学核心的话题。因此,研究这个术语及其在艺术史上的出现可能是有用的,以便进一步考虑现象学阐释的伦理领域。
    • 刘慧姝
    • 摘要: 梅洛-庞蒂的肉身概念是一种具体化原则,肉身具有的可见的原初特性在人们之间置入一种普遍的视觉.他以感性的肉身建构人与世界的主体间性,生成包含性的存在之域与视觉图像,昭示了感性的本体论地位.现代绘画的本质特征在于肉身的绽露,肉身不仅包括事物的肉身,也包括作为所有生命体寓居世界之中的肉身.电影则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可逆的艺术关系,世界成为共享的知觉场,启发观者的身体与图像之间进行互动,返回生命体验本身,从而契合当代视觉文化的特征.
    • 李大伟
    • 摘要: 文章首先分三个阶段确立了英国当代画家萨维尔珍妮·萨维尔绘画艺术的另类美学特征,其次从西方传统人体绘画角度分析萨维尔对西方绘画的继承,最后探讨了英国当代具象绘画对萨维尔的影响,以及萨维尔绘画的独特性。
    • 郭勇健
    • 摘要: 身体美学的身体,不是赛博格、全息影像、平面图像,而是梅洛-庞蒂现象学所揭橥的“肉身”.肉身是会生老病死的身体,是自然身体,是非人工的身体和前文化的身体.今天在身体美学中混用两种身体观,福柯的社会学身体现和梅洛-庞蒂的本体论身体观.包括舒斯特曼在内的不少学者都用福柯的身体观去质疑梅洛-庞蒂的身体观,这是一种思维层次的错位.肉身作为本体论的概念并不落入社会文化的经验领域.肉身作为前文化的身体保证了审美经验的普遍性.审美主体是肉身,审美对象则是肉身性对象.审美对象的第一层次并不是形式,而是肉身,形式也应当是肉身化的形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