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民间小戏

民间小戏

民间小戏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89篇,主要集中在戏剧艺术、中国文学、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9篇、专利文献147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北方音乐、黄梅戏艺术等; 民间小戏的相关文献由164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厚生、黄旭涛、吴乾浩等。

民间小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9 占比:56.25%

专利文献>

论文:147 占比:43.75%

总计:336篇

民间小戏—发文趋势图

民间小戏

-研究学者

  • 刘厚生
  • 黄旭涛
  • 吴乾浩
  • 王萍
  • 刘文峰
  • 卫凌
  • 赵金虎
  • 冯俊杰
  • 刘祯
  • 徐扶明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曾勇
    • 摘要: 民间小戏的生存发展离不开一个与之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不同生态环境,供给地方小戏不同的文化土壤和艺术养分,也就形成了不同艺术品格的小戏剧种。民间小戏的形成演变过程,伴随着所处艺术生态环境的变迁。这种变迁对整个民间小戏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就以川北灯戏的形成演变轨迹为例,探讨适宜于民间小戏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
    • 杨雯珺
    • 摘要: 本文根据作者自身多年的舞蹈教学实践经验以及对民间小戏综合性艺术形式的研究,围绕歌舞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课程教学任务,在剖析当前歌舞专业民间舞课堂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提出歌舞专业民间舞课程“单一式”的教学模式应借助民间小戏这种“歌舞一体,舞戏同台”的综合性艺术形式,并运用“综合式”的教学模式,将这种“综合”背后的文化融入行课中,在保存传统文化形式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集“歌、舞、戏”于一身的综合性、复合型人才。
    • 娄雪晶
    • 摘要: 讽刺小戏《借靴》刊载于清乾隆年间钱德苍所编《缀白裘》,在清代戏曲舞台上经久不衰。随着地方戏的兴起,高腔《借靴》陆续被其他剧种声腔搬演,成为各剧种声腔的保留剧目,流传甚广。一些地方戏在编演这一剧目时,除了沿袭高腔《借靴》的基本故事框架之外,还对其人物形象、语言风格、故事情节等作了丰富和完善,贴合各地方戏的特色,使之在戏曲舞台上呈现出同中有异的风貌,焕发出新的生机。
    • 苗露
    • 摘要: 二人台作为北方边塞地区的民间小戏,具有极强的肉身特点。所谓肉身特点,即其作品所反映的内容,主要集中于与人类肉身相关的饮食、生殖、排泄等生活内容。可以说二人台作品所反映的生活,无不围绕肉身展开,并以肉身的自然自由作为最终追求。二人台对肉身的关注,映射出二人台对世界的理解,从肉身的本然状态出发,二人台的世界观,将农耕的生成孕育与游牧的自由迁徙融为一体。
    • 王萍
    • 摘要: 明清时期西北民间小戏传承、传播繁盛,特别是有清一代,民间小戏不仅传承人数众多,而且涉及剧种面广,几乎每一个剧种都有为数不少的戏班.从传承上,西北民间小戏体现了家庭班社、自组班社的特点;从传播上,西北民间小戏有艺人流动传播、移民带入传播等形式特点.需要注意的是,进入传播地的民间小戏大都面临"在地化"适应性的选择,一些民间小戏新剧种的产生就是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实现"在地化"的结果.从传承、传播及"在地化"三个维度观照民间小戏,不仅可以看到西北民间小戏传承传播的特有形态,而且亦可看到其生存、发展及"在地化"背后蕴含的基本逻辑.
    • 王萍
    • 摘要: 明清时期西北民间小戏传承、传播繁盛,特别是有清一代,民间小戏不仅传承人数众多,而且涉及剧种面广,几乎每一个剧种都有为数不少的戏班。从传承上,西北民间小戏体现了家庭班社、自组班社的特点;从传播上,西北民间小戏有艺人流动传播、移民带入传播等形式特点。需要注意的是,进入传播地的民间小戏大都面临“在地化”适应性的选择,一些民间小戏新剧种的产生就是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实现“在地化”的结果。从传承、传播及“在地化”三个维度观照民间小戏,不仅可以看到西北民间小戏传承传播的特有形态,而且亦可看到其生存、发展及“在地化”背后蕴含的基本逻辑。
    • 王玲莉
    • 摘要: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民间小戏的总称,在清代中叶兴起并迅速发展,由简单的“对子花鼓”发展到一丑一生一旦的“三小戏”,至今已成为多行当、多声腔、艺术成熟、表现力丰富的中国著名地方戏曲剧种。根据不同的地方语言特点及流行地区民间艺术的影响,有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州花鼓戏、零陵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邵阳花鼓戏等支派。
    • 黄永林; 高艳芳
    • 摘要: 1978~200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期,中国民间文学事业发展和理论研究也迎来了繁荣期.作为民间文艺研究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小戏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其主体地位得到初步确认;研究者对民间小戏的概念范围、起源发展、文本特征、音乐唱腔、表演形态展开全方位的本体研究;民间小戏研究的重心从以文学艺术为主转向以文化研究为主;文学、美学、戏剧学、音乐学、民俗学、人类学、宗教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民间小戏研究中广泛运用,民间小戏的社会性、民俗性、生活性、仪式性、审美性等特质呈现出来.这一时期的民间小戏研究走向更开阔的学术视野、更深刻的理论阐释、更精微的实践分析.
    • 许秋伊
    • 摘要: 荆州说鼓子表演形式为一人击鼓说书,另一人在旁边演奏唢呐作为伴奏,是一种流传于湖北地区的民间说唱表演艺术.大量方言词汇使得荆州说鼓子具有地方性特点,平行式的语句减少了艺人的记忆负担,万变不离其宗的组织结构则使得艺人们的表演更加方便.艺人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的腔调,选择不同的文本并进行随机的调整,有利于社会教化功能的实现.荆州说鼓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保存地方特色文化,维护地域文化的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
    • 廖亮
    • 摘要: 在20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化转型中,不仅有西方舶来的话剧、有本土的京昆大戏,还有品类丰富的地方剧种。诞生于浙江而成长于上海的越剧,正是其中一例。从1917年入沪到1949年,在进入上海的三十多年间(尤其是抗战爆发后),越剧由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小戏发展为上海市民最喜爱的戏曲剧种,其演出格局完成了从全男班到全女班的转变,在戏曲品类上也从民间小戏蜕变为城市戏剧。越剧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