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应激
职业应激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91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2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4335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人类工效学、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广东省职业健康协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全国职业病临床治疗与职业健康管理专题研讨会、江西省科协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十一次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议等;职业应激的相关文献由501位作者贡献,包括余善法、周文慧、田宏迩等。
职业应激
-研究学者
- 余善法
- 周文慧
- 田宏迩
- 谷桂珍
- 吴辉
- 刘宝英
- 傅华
- 兰亚佳
- 刘晓曼
- 周丽萍
- 屠丽君
- 戴俊明
- 朱玲
- 李霜
- 王超
- 应文娟
- 李伟
- 王瑾
- 王生
- 王阳
- 马蕾
- 高俊岭
- 黄华兰
- 刘璐
- 刘留留
- 孙静
- 张丽
- 张俊权
- 张宏
- 张庆东
- 徐淑杭
- 朱新云
- 纪玉青
- 贾世芬
- 刘静
- 吴宁
- 康立
- 张洋
- 曹丽丽
- 曾强
- 朱华斌
- 李一鸣
- 李富冉
- 李涛
- 李燕
- 李荣宗
- 杨雪莹
- 柯继红
- 沈波
- 王妙君
-
-
裴志勇;
曹丹阳;
张健;
毕磊;
刘晓丽
-
-
摘要:
目的 考察医务人员心电图异常发生情况,探讨其与职业应激状况之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2019年4—10月在职体检医务人员4120例,根据心电图特征分为正常组3411例及异常组709例。比较两组间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应激状况(职业应激因素、职业应激反应)与心电图异常的关系。结果 50岁以上年龄组心电图异常率最高,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两组在工作需求、工作责任与负荷、心理健康感、工作紧张感、焦虑状态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工作责任与负荷、焦虑状态是医务人员出现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1.815、1.375、1.521,P分别为0.007、0.022、0.016);心理健康感是心电图异常的保护因素(OR=0.416,P<0.001)。结论 职业应激是医务人员心电图异常的危险因素。
-
-
刘迪;
石磊;
杨栩;
王永晨
-
-
摘要:
目的探讨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职业应激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5—8月,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黑龙江省7个地市共3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1 400名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工作内容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共收回1 287份有效问卷。结果在1 287名调查对象中职业应激状态检出423人,检出率为32.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职业应激组与非职业应激组相比,在年龄、学历、人员类别、职业类别、编制类型、月均收入等方面的职业应激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人员类别、编制类型、月均收入是基层医疗卫生人员职业应激的危险因素。结论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应激存在普遍性,应积极构建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完善晋升和绩效机制,合理安排工作、学习、生活,保障身心健康,降低职业应激发生率。
-
-
张悦;
戴艺;
田莹;
林惠仙;
段宝凤;
叶艳胜
-
-
摘要:
目的调查多民族高原地区低年资护士专业自我概念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2月选取云南省大理州、玉溪市和昆明市的6所三级甲等医院、1所三级乙等医院、1所二级甲等医院的414名临床低年资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量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自我表露量表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多民族高原地区低年资护士专业自我概念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多民族高原地区低年资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总分为(87.34±12.03)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最高学历、职业应激、自我表露进入回归方程(P<0.05),共解释总变异的35.8%。结论本组多民族高原地区低年资护士专业自我概念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最高学历、职业应激、自我表露是护理专业自我概念的主要影响因素。医院管理者应完善护士分层管理与使用制度,构建科学的薪酬体系,加强民族语言培训和民族文化宣传,增加人文关怀,以提高低年资护士专业自我概念水平。
-
-
李小静;
聂鹏;
田甜
-
-
摘要:
目的:调查院前急救护士职业应激、心理资本与共情疲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3月1日~2020年7月1日新入职的42名院前急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应激源量表(CNSS)、心理资本问卷及共情疲劳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入职后3个月,院前急救护士CNSS评分、心理资本问卷评分及共情疲劳量表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根据相关性分析显示,院前急救护士的共情疲劳量表评分与心理资本问卷评分呈负相关(P<0.01),与年龄、受教育程度、护士工作中人际关系有关的应激源(CNSS-1)、与护理工作性质有关的应激源(CNSS-4)呈正相关(P<0.01);心理资本问卷评分与年龄、受教育程度呈正相关(P<0.01),与CNSS-1、与护士期望值有关的应激源(CNSS-2)、CNSS-4、与护理工作负荷有关的应激源(CNSS-6)评分呈负相关(P<0.01).结论:在一定程度上心理资本和职业应激的消耗,使院前急救护士具有严重的共情疲劳症状.因此,社会应理解和关注该人群,医院管理者大力培养新护士乐观、韧性、希望和自我效能性等积极的心理资本和应对能力,且护士自身应积极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者减轻职业应激所带来的共情疲劳.
-
-
谷桂珍;
吴辉;
余善法;
周文慧;
李富冉;
邵建中;
薛洪册;
韩淑华;
郭俊生
-
-
摘要:
目的 探讨野外气田作业人员抑郁症状发生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18年10月,采取整群抽样法对1 726名某采气油田野外气田作业人员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问卷对调查对象的个体特征、抑郁症状、职业应激因素、应激调节因素等进行评价,分析调查对象抑郁症状和职业应激因素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对象抑郁症状评分为12(7.00,19.00)分.相关分析表明,抑郁症状评分与睡眠障碍(r=0.598)、付出(r=0.186)、每日紧张感(r=0.478)、负性情感(r=0.565)、社会支持(r=0.446)和工作单调性(r=0.484)呈正相关(P<0.01),与回报(r=-0.386)、工作稳定性(r=-0.294)、提升机会(r=-0.258)、正性情感(r=-0.310)、自我效能(r=-0.312)、控制策略(r=-0.268)、支持策略(r=-0.209)和工作满意感(r=-0.398)呈负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睡眠障碍、高负性情感、低同事支持、低家庭支持、高工作单调和高每日紧张感是野外气田作业人员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OR=3.423,95%CI:2.644~4.397;OR =2.847,95%CI:2.200~3.683;OR=1.646,95%CI:1.215~2.116;OR =1.496,95%CI:1.164~1.923;OR=1.578,95%CI:1.227~2.303;OR=1.903,95%CI:1.480~2.440;P<0.01);工作稳定性好、高自我效能和高工作满意感是野外气田作业人员抑郁症状保护因素(OR =0.752,95%CI:0.591~0.958;OR =0.590,95%CI:0.465~0.749;OR =0.718,95%CI:0.516~0.999;P<0.05).结论 职业应激因素对野外气田作业人员的抑郁症状发生有较大影响,提升工作稳定性、自我效能和工作满意感可预防其抑郁症状发生.
-
-
张鸿敏;
孟祥丽;
李伟;
刘玉春
-
-
摘要:
目的 了解临床男护士职业应激与职业倦怠的现状,探讨男护士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电子问卷收集系统以整群抽样法,于2020年10月选取济宁市4所综合医院的男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应激量表、工作倦怠量表进行调查.本研究共发放问卷540份,回收有效问卷514份,有效回收率为95.19%.结果 514名男护士的工作应激量表总分为157.50(144.00,171.00)分,工作倦怠量表总分为(29.07±17.36)分.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工作倦怠量表中的情绪耗竭可解释男护士职业应激总变异的23.8%(P<0.05).结论 男护士的职业应激与职业倦怠具有相关性.护理管理者应关注男护士在职业发展中产生的职业应激,从管理层面采取有效措施协助男护士应对挫折与困难,降低职业应激水平.
-
-
-
-
-
-
吴咏梅;
魏颖欣;
李赛兰;
杨娟
- 《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研究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及学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目的:检验职业应激在远洋渔民神经质人格和酒精及烟草依赖关系中的中介效应. 方法:本研究通过使用《舰艇人员心理应激源调查问卷》、《酒精依赖疾患识别测验》、《Russell吸烟原因问卷》和《大五人格问卷》收集所需要的数据;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499名潭门镇渔民进行出海前后两次测验,其中有437人完成了全部测验. 结果:远洋渔民的职业应激、神经质人格与烟草、酒精依赖之间存在两两显著正相关(p<0.01),职业应激在渔民的神经质人格和烟草、酒精依赖间均起完全中介作用(β=0.051&β=0.048,P<0.001). 结论:职业应激是远洋渔民的神经质人格与烟草、酒精依赖间的中介因素,且具有完全中介效应,神经质人格通过职业应激影响远洋渔民的烟草及酒精依赖.
-
-
陈惠清;
张坤水;
李荣宗;
王烁;
陈慧峰;
苏世标
- 《广东省职业健康协会第三届学术交流会》
| 2015年
-
摘要:
目的:rn 探讨燃煤电厂作业人员职业应激与糖脂代谢水平的关系.rn 方法:rn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择8家燃煤电厂525名作业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紧张量表》调查作业人员的职业应激水平,采集作业人员肘静脉血测定血糖(GLU)和血脂水平.rn 结果:rn GLU、总胆固醇(TC)、低密度蛋白(LDL)和甘油三酯(TG)与职业任务量表(ORQ)、职业紧张量表(PSQ)得分呈正相关(P<0.05),与应对资源量表(PRQ)得分呈负相关(P<0.05),高密度蛋白(HDL)与ORQ和PSQ得分无相关性(P>0.05),与PRQ得分呈正相关(P<0.05).研究对象中,相较于职业应激低水平组和中水平组,职业应激中高水平组的GLU、TC、HDL和TG水平均升高(P<0.05),LDH水平均下降(P<0.05).生产人员中,GLU水平有随职业应激水平增高而增高的趋势(P<0.05);职业应激高水平组HDL和TG水平均高于职业应激低水平组(P<0.05).后勤行政管理人员中,相较于职业应激低水平组和中水平组,职业应激高水平组GLU、TC、HDL和TG水平均升高(P<0.05),LDH水平均下降(P<0.05).rn 结论:rn 燃煤电厂作业人员职业应激与糖脂代谢水平之间存在相关性;职业应激水平越高,对糖脂代谢影响越明显.
-
-
沈波;
张忠;
程怀民;
李宝华;
刘宝英
- 《第十二次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 G678S和GBclⅠ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职业应激的男性为研究对象,按照1∶1配对进行病例对照研究(196对),PCR-RFLP技术检测基因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R基因多态性与EH易感性的关系。结果:调整混杂因素后,GR G678S携带T/C基因型与C/C基因型相比,患EH的OR为0.750 (95%CI:0.419~1.340).GR BclⅠ携带G/G和C/G+G/G基因型分别与C/C基因型者比较,OR值分别为2.270 (95%CI:1.048~4.919))和1.599 (95%CI:1.045~2.448),基因突变型频率在不同血压水平人群分布不同(x2=6.039,P>0.05))。结论:G678S基因多态性未发现与EH有明显相关,BclⅠ基因多态性可能与EH的易感性有关。
-
-
刘宝英;
吴传诚;
周慧
- 《第十二次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基因与职业应激的交互作用对原发性高血压发生的影响.方法 以男性行车人群为基础的1∶1病例对照研究(195对),调查职业应激、应激反应、A型行为等职业应激及高血压的常见危险因素,应用PCR-RFLP技术检测GR BclⅠ、GR G678S基因多态性.采用似然比检验判断因素效应之间是否有相乘模型OR交互=OR11/(OR01×OR10)的交互作用.结果:(1)病例组和对照组的GR BclⅠ纯合子突变型(G/G)、突变杂合子(G/C)分别与未突变型(C/C)β频率分布有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BMI等影响因素后,OR值为2.270(95%CI:1.048~4.919))、1.599(95%CI:1.045~2.448);未发现GR G678S多态性与EH有关联;(2)GR BclⅠ突变型与高职业应激、高应激反应、A型行为以及GRG678S未突变基因型和高职业应激对原发性高血压影响的交互作用符合相乘模型,OR值分别为2.764 (95%CI:1.392~5.489)、 3.491 (95%CI:1.635~7.454)、 1.976 (95%CI:1.025~3.810)和2.253 (95%CI:1.070~4.744);(3)高职业应激暴露下,明显增大GR BclⅠ突变型、GR G678S未突变型与超重的交互作用,OR值分别为6.249(95%CI:2.289~17.066)、3.379 (95%CI:1.052~10.851),GR BclⅠ突变型以及GRG678S未突变基因型与糖尿病史存在明显交互作用、OR值分别为4.324(95%CI:0.821~22.606)、4.985(95%CI:1.552~16.009).结论:GR BclⅠ基因多态性与列车行车人员的EH易感性有关;职业应激与GR BclⅠ基因及GR G678S基因的存在联合作用,增加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性;在职业应激作用下,GR基因可以直接增加EH危险性,也可通过改变EH的危险因素,间接作用增加EH危险性,成为职业应激作用EH的重要机制。
-
-
Zheng Neng-xiong;
郑能雄;
zhang zhong;
张忠;
Shen bo;
沈波;
Liu Bao-ying;
刘宝英;
Cheng Zhu-yun;
陈朱云
- 《江西省科协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十一次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HPA轴在职业应激和抑郁障碍之间关系的生物学作用。方法:应用OSI-R量表和SDS量表对职业应激人群进行职业应激、抑郁症状、A型行为问卷调查,采用免疫放射法测定血清中的5-HT、COR水平。结果:(1)职业应激水平越高,职业人群的抑郁症状评分越高,抑郁障碍的检出率也越高。高职业应激组的抑郁障碍评分以及检出率分别为(57.43±7.104)和77.6%,显著高于低应激组(46.97±10.625)和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在职业应激分组中,5-HT均有高应激水平比低应激水平降低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OR的浓度随着职业应激水平的升高,至上升的趋势,在职业应激和应激反应分组中COR浓度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3)低职业应激水平下,抑郁组的5-HT浓度均高于无抑郁组;在高职业应激水平下,无抑郁组的5-HT浓度反而高于抑郁组。结论:皮质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职业应激的水平;在不同职业应激诱发抑郁障碍的过程中,HPA轴的调节有不同的表现。
-
-
陈朱云;
刘宝英;
郑能雄
- 《全国生化/工业与卫生毒理学学术会议》
| 2010年
-
摘要:
背景: 20世纪以来,社会竞争日益加剧,职业人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生理应激负荷,职业应激已成为职业人群中最为重要的社会心理问题,第四届WHO职业卫生合作中心网络会议把职业应激控制列为21世纪卫生研究的优先领域。国内外研究表明[1],人类重大致死性疾病75%-95%与应激机制的激活有关,尤其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被称为第一应激性疾病,职业应激已经成为影响职业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和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2].而如何对职业应激程度进行评估.以及揭示应激性高血压的致病机制。已成为职业医学界广泛关注的基础性议题.是急待解决的现实主题[3].rn 目的:分析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SAM)、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HPA)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与职业应激以及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筛选职业应激客观评价指标,阐明职业应激的神经内分泌致病机制,揭示长期慢性职业应激下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和发展的神经内分泌机制.rn 方法:整群抽取涵盖体力(乘务员292人)、脑力(一般办公人员130人)和脑体混合(乘警100人)三类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应激(OSI—R)量表、A型行为、状态一特质焦虑(STAI)等对其进行职业应激及高血压危险因素调查,以及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的检测.随机抽取部分乘警90人、办公人员90人、乘务员180人,采集血样进行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的放射免疫检测。控制职业、工龄,偏相关分析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与职业应激的相关性,协方差分析不同职业应激和应激因素评分水平的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浓度,以及协方差交互模型分析职业应激与A型行为、职业应激与状态一特质焦虑的交互作用对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的影响,并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升高的危险因素以及三条通路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相互作用对职业应激的影响;年龄分层后比较不同高血压患病情况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浓度,等级相关分析血压与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通过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协方差分析不同血压水平生物标志物浓度,以及分别在高、低应激组比较不同高血压忠病情况生物标志物浓度差别,并在高血压患者中分析高血压危险因素对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
-
GU Guizhen;
谷桂珍;
吴辉;
Wu hui;
YU Shanfa;
余善法;
ZHOU Wenhui;
周文慧;
Li Fu ran;
李富冉;
Shao Jianzhong;
邵建中;
Xue Hongce;
薛洪册;
韩淑华;
Han Shu Hua;
Guo Jun sheng;
郭俊生
-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职业卫生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会议》
| 2019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某野外采气作业人员睡眠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于2018年10月在对某采气油田1726名野外作业人员进行了横断面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用职业紧张测量工具、工作内容问卷等评价调查对象的个体特征、职业紧张因素、紧张调节因素、紧张反应及其睡眠质量、社会支持和应付策略情况. 结果:不同岗位、性别、婚姻状况、年龄、工龄、吸烟与饮酒情况组间睡眠质量评分有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文化程度、工作班制组间睡眠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表明,睡眠质量评分与工作满意感(r=-0.361)、回报(r=-0.311)、工作稳定性(r=-0.238)、提升机会(r=-0.261)、正性情感(r=-0.248)、尊重(r=-0.212)和自尊感的评分(r=-0.139)呈负相关(P<0.011,与社会支持(r=0.312)、付出(r=0.279)、每日紧张感(r=0.547)、负性情感(r=0.493)、控制策略(r=0.188)、支持策略(r=-0.152)、自我效能(r=-0.191)、工作单调性(r=0.429)和抑郁症状评分(r=0.599)呈正相关(P<0.01).非参数检验显示,睡眠质量评分高组的付出、工作单调性、社会支持、每日紧张感、抑郁症状、负性情感评分高于睡眠质量评分中、低组(P<0.01);而回报、工作满意感、正性情感、自我效能、工作稳定性、提升机会和应对策略评分低于睡眠质量评分中、低组(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症状多者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是抑郁症状少者的3倍多(OR=3.417);每日紧张感高、高负性情感者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分别是每日紧张感低、低负性情感者2倍多(OR=2.659~2.913);工作单调性高者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是工作单调性低者的1.5倍多(OR=1.543). 结论:野外作业人员的抑郁症状、每日紧张感和负性情感对睡眠质量有较大影响,提升正性情感可降低其发生睡眠障碍的风险.
-
-
Shen Bo;
沈波;
CHEN Hui;
陈惠;
Wang Li-ren;
王李仁;
Liu Bao-ying;
刘宝英
- 《江西省科协第二届学术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十一次流行病学学术交流会议》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受体(GR) C678S和GBclⅠ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EH)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高职业应激的男性为研究对象,按照1∶1配对进行病例对照研究(196对),PCR-RFLP技术检测基因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R基因多态性与EH易感性的关系。结果:调整混杂因素后,GR G678S携带T/C基因型与C/C基因型相比,患EH的OR为0.750(95% CI:0.419~1.340),基因突变型频率在不同血压水平组中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95,P>0.05)。GRBclⅠ携带G/G和C/G+ G/G基因型分别与C/C基因型者比较,OR值分别为2.270(95%CI:1.048~4.919))和1.599(95% CI:1.045~2.448),基因突变型频率在不同血压水平人群分布不同(x2=6.039,P>0.05))。结论:G678S基因多态性未发现与EH有明显相关,BclⅠ基因多态性可能与EH的易感性有关。
-
-
-
周静东;
林秋红
- 《全国职业病临床治疗与职业健康管理专题研讨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广州市某中日合资汽车制造业管理员工作满意度及影响因素.rn 方法:对288名某中日合资汽车制造业管理员,采用职业紧张指标测量工具(OSI)、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和社会支持问卷(SRRS)进行测试。rn 结果:管理员工作满意度得分为(50.90±9.14)分,其中51.4%的管理员对目前的工作比较满意,48.6%的管理员对工作感到不太满意;回归分析表明,经历与成就,社会支持总分和积极应对是工作满意度的预测变量。rn 结论:某中日合资企业管理员工作满意水平较低,经历与成就、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对工作满意度存在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