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全国生化/工业与卫生毒理学学术会议
全国生化/工业与卫生毒理学学术会议

全国生化/工业与卫生毒理学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大连
  • 出版时间: 2010-07-29

主办单位:中国毒理学会;中华预防医学会

会议文集:全国生化/工业与卫生毒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背景: 20世纪以来,社会竞争日益加剧,职业人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心理生理应激负荷,职业应激已成为职业人群中最为重要的社会心理问题,第四届WHO职业卫生合作中心网络会议把职业应激控制列为21世纪卫生研究的优先领域。国内外研究表明[1],人类重大致死性疾病75%-95%与应激机制的激活有关,尤其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被称为第一应激性疾病,职业应激已经成为影响职业人群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和发展的最为重要的因素[2].而如何对职业应激程度进行评估.以及揭示应激性高血压的致病机制。已成为职业医学界广泛关注的基础性议题.是急待解决的现实主题[3].rn 目的:分析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SAM)、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HPA)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与职业应激以及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筛选职业应激客观评价指标,阐明职业应激的神经内分泌致病机制,揭示长期慢性职业应激下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和发展的神经内分泌机制.rn 方法:整群抽取涵盖体力(乘务员292人)、脑力(一般办公人员130人)和脑体混合(乘警100人)三类职业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应激(OSI—R)量表、A型行为、状态一特质焦虑(STAI)等对其进行职业应激及高血压危险因素调查,以及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的检测.随机抽取部分乘警90人、办公人员90人、乘务员180人,采集血样进行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的放射免疫检测。控制职业、工龄,偏相关分析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与职业应激的相关性,协方差分析不同职业应激和应激因素评分水平的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浓度,以及协方差交互模型分析职业应激与A型行为、职业应激与状态一特质焦虑的交互作用对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的影响,并通过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升高的危险因素以及三条通路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相互作用对职业应激的影响;年龄分层后比较不同高血压患病情况神经内分泌生物标志物浓度,等级相关分析血压与生物标志物的相关性,通过控制高血压危险因素,协方差分析不同血压水平生物标志物浓度,以及分别在高、低应激组比较不同高血压忠病情况生物标志物浓度差别,并在高血压患者中分析高血压危险因素对生物标志物的影响.
  • 摘要:背景:正己烷(n-Hexane)是工业上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机溶剂,主要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如脑、睾丸、卵巢等.2,5-己二酮是正己烷的代谢终产物,也是正己烷中毒的主要神经毒作用物[1].正己烷的急性毒性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慢性毒性作用表现为其能损害人类的多个脏器和系统,目前主要研究其神经毒性,表现为周围神经病变[2].目前,在正己烷职业接触方面女性工人占有绝大多数比例,国外相关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正己烷及其异构体、甲苯、甲基酮等对女性的生殖造成危害,降低生育率[3].国内也有有研究报道正己烷也能造成女性患者出现停经及月经失调[4],但是目前尚未有关于此方面机制的报道。因此,研究表明正己烷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有潜在的影响,探讨其对女性生殖系统激素生成的影响机制,将对有机溶剂类毒物的防治研究应当具有重要的意义。在生殖内分泌系统中,雌、孕激素是重要的内固醇激素,对女性的生殖发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其合成涉及一系列的复杂过程,这一过程任一环节的异常都将影响到激素的合成。rn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正己烷对卵巢颗粒细胞性激索合成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对于正己烷职业危害的防治,尤其是对职业女工生殖危害的防治机制研究具重要意义,也必将为正己烷的毒作用机制研究提供重要参考。rn 方法:本实验研究主要通过正己烷对卵巢颗粒细胞性激素合成过程中三大重要环节的影响,对其作用及其可能机制展开体内外实验研究。1.体内染毒实验:48只成年雌性Wistar大鼠按体重分层随机分为4组,静式吸入染毒.染毒剂量分别为:O、3.01、9.03、27.1g/m3。每天4小时,每周6天,持续6周。染毒结束后,观察动情周期,待大鼠进入动情期,取血制备血清测定激索水平:取卵巢,提取颗粒细胞作体外培养,观察不同剂量组正己烷染毒后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培养液中E2和P4的变化,并测定颗粒细胞StAR、P450scc和P450arom mRNA表达。2.体外染毒实验:28天龄的未成年健康雌性Wistar大鼠,每只皮下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100IU。48小时后提取颗粒细胞进行体外培养。采用正交设计表L16(45)设计正交实验,研究不同染毒剂量2,5-己二酮(0、20、40、60mmol/L)和染料木黄酮(0、15、30、60umol/L)对卵巢颗粒细胞培养液中E2和P4的变化,并测定颗粒细胞StAR、P450scc和P450arom mRNA表达。rn 结果:1.大鼠静式吸入染毒实验结果:各剂量组大鼠动情周期呈明显缩短趋势(p<0.05).其中高剂量组大鼠动情期、动情间期明显缩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血清E2、P4随染毒剂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内染毒可降低各剂量组卵巢颗粒细胞体外分泌E2水平以及高剂量组体外分泌P4水平(P<0.05),而刺激低剂量组P4分泌显著升高(P<0.05);体内染毒可抑制高剂量组的StAR mRNA和P450scc mRNA表达,而低剂量组的StARmRNA和P450scc mRNA表达强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P450arom mRNA表达强度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卵巢颗粒细胞体外染毒实验结果:低剂量2,5-HD组颗粒细胞培养液中E2和P4的含量显著性升高(P<0.05),而中、高剂量组的E2含量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剂量Gen组均能抑制颗粒细胞体外分泌E2和P4(P<0.05)。2,5-HD和Gen对卵巢颗粒细胞分泌E2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而对P4分泌不存在交互作用;低剂量2,5-HD组StAR mRNA和P450scc 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2,5-Hd组P450arom mRNA表达强度高于对照组(P<0.05),而中、高剂量2,5-HD组P450aro'm mRNA表达强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rn 结论:正己烷具有明显的雌性生殖内分泌干扰作用,能够引起大鼠动情周期的异常变化、卵巢颗粒细胞性激素合成功能障碍;正己烷可通过影响卵巢颗粒细胞雌、孕激素合成过程中StAR蛋白、P450scc和P450arom的表达进而干扰雌、孕激素的合成。这可能是正己烷的生殖内分泌干扰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 摘要:由特异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共同参与的蛋白质可逆性磷酸化是许多细胞生物学过程中极其重要的调节机制,通过改变信号通路中许多关键蛋白质的性质和功能,如酶活性、细胞内定位等,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重要的生理过程.机体存在多种蛋白激酶,分别有各自的特异调控机制,但相应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数量有限,这些蛋白磷酸酶的底物特异性调控是目前研究的热点。蛋白磷酸酶2A(Proteinphosphatase 2A,PP2A)是真核生物主要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参与细胞的各种调节机制,包括信号转导途径、细胞周期进程、DNA复制、基因转录和蛋白翻译等.PP2A由核心酶和调节亚基组成.核心酶(PP2AD)由一个36kDa的催化亚基(C亚基,PPP2C)和一个65kDa的结构亚基(PR65,PPP2R1或A亚基)组成.PP2A核心酶通过结构亚基结合调节亚基形成全酶-三聚体复合物.
  • 摘要:苯是常用的化学品,既是常见的职业有害因素,也是普遍存在的室内外空气污染物,其危害的对象已从单纯职业人群扩展到普通大众.苯具有血液系统毒性,长期接触苯可引起造血系统抑制,严重时还会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和白血病.
  • 摘要:TTC源于《美国食品药品修订法》中物质致癌风险为1×10-6是可接受的观点,最初FDA(1995)研究了多种致癌化合物啮齿类动物慢性毒性试验取得的剂量反应,并经统计分析得出了法规阈值(TOR),之后很多学者和机构在分析和统计更多物质结构分类和慢性毒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TTC值和方法.TTC方法用于低浓度但毒性数据不足的物质风险描述即基于物质化学结构,比较暴露量和相关阈值,定量评价物质的安全性。
  • 摘要:常用的化学品有7万多种.某些化学品则可能对健康、安全和环境产生严重威胁。为提高监管效率,很多国家把可能对健康、安全和环境造成潜在的严重威胁的化学品列为“重点管理化学品或优先管理化学品”,建立"重点管理化学品或优先管理化学品"目录,采取更为严格的管理和控制措施.一般来说,许多国家将可能或已经导致重大灾害事故的,发生事故率高的,生产量大的,不易降解、高毒性、高生物富集性的化学品列为重点管理化学品.
  • 摘要:背景与目的:研究抗癌药物米托蒽醌诱导乳腺癌细胞系MCF-7耐药过程中,聚ADP-核糖聚合-1(Poly ADF-Ribose Polymerase-1,PARP—1)的表达变化。探讨MCF-7耐药细胞株中多药耐药的形成机制。材料与方法:分别设米托蒽醌6个不同浓度的实验组:0.005,0.01,0.02,0.04,0.08,0.16μmol/L,先以0.005μmol/L的米托葸醌持续作用MCF-7细胞30天后,改用下一个剂量0.01μmol/L继续作用30d,依次进行,诱导产生耐药细胞,并设未做处理的MCF-7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杂交分别检测米托蒽醌各浓度组细胞中PARR-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随着米托蒽醌浓度的增加,PARP-1表达呈增高趋势,并且有剂量-反应效应,其中0.02,0.04和0.08 μmol/L等三个浓度组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托蒽醌持续染毒可诱导MCF-7细胞中PARP-1的表达,其表达参与了肿瘤多药耐药的形成.
  • 摘要:目的:探讨铅对男性工人性激素水平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153名职业性接触铅男工为暴露组,同时选择年龄和经济条件相近,距离冶炼车间1.5km煤场中47名不接触铅男工为非铅暴露组,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血铅,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睾酮(T)、黄体生成素(FSH)、卵泡刺激素(LH)、雌二醇(E2)和抑制素B水平.结果:暴露组男工血铅水平为370.2μg/L,高于非暴露组221.2μg/L(P<0.01);暴露组男工血清中T的平均水平为819.8 ng/dl,低于非暴露组965.3 ng/dI(P<0.05);抑制素B平均水平为240.5pg/ml高于非暴露组211.1pg/ml(p<0.05):黄体生成素(FSH)、卵泡刺激素(LH)、雌二醇(E2)水平两组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影响血清T水平异常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年龄和铅暴露,而抑制素B水平的改变主要与铅暴露有关.结论:职业性铅暴露能诱导男工血清中T和抑制素B水平的改变,提示接触铅可能对内分泌功能和睾丸支持细胞功能有损伤.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氯化镍染毒大鼠肺组织脂质过氧化和抑癌基因p15、p16表达水平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以0、1、2、4和8 mg,kg体重灌胃染毒大鼠,持续6周。染毒结束后处死大鼠,制备肺组织匀浆,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的变化;以荧光定量PCR法检测肺组织中抑癌基因p15和p16的表达水平。结果:随着氯化镍染毒剂量的增加,SOD活性下降,MDA含量增多,且各染毒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1mg/kg体重组p16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外,其他各组p15和p16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显著性降低(P<0.01).经pearson相关分析,p15、p16与SOD表达显著性正相关,而与MDA则为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氯化镍亚慢性染毒大鼠肺组织脂质过氧化水平与抑癌基因p15和p16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摘要:目的:探讨甲基化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对苯染毒大鼠骨髓细胞(BMC)周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10mM苯染毒指数生长期的BMC 24h为苯处理组,苯处理后用10μM5-aza处理72h为苯+5-az8处理组,以正常大鼠骨髓细胞作为对照组,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Cyclin D1和p27 mRNA表达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yclin D1和p27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苯处理组细胞S期比例显著增高42.5%,G1期比例下降31.5%P<0.01),同时伴随CyclinD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和p2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显著下降(P<0.01);与苯处理组相比,苯+5-aza处理组G1期比例上升52.7%.S期比例下降56.2%(P<0.01),同时伴随Cyclin D1和p27 mRNA和蛋白的表达发生显著性的逆转(P<0.01).结论:5-aza可通过调节CyolinD1和p27 mRNA和蛋白表达影响苯染毒细胞周期进程。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二硫化碳(CS2)暴露对雄性小鼠睾丸组织Fas及p5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小鼠16只随机分为4组。以不同浓度CS2(0、50、250、1250mg/m3)静式吸入染毒共10周,染毒结束后,处死动物取出睾丸制备组织匀浆,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联反应(RT-PCR)及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Fas及p53基因及蛋白表达。结果:RT-PCR检测结果可见中剂量组(250mg/m3)染毒小鼠Fas基因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53基因表达与对照组比较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中剂量组(250mg/m3)染毒小鼠Fas蛋白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表达与对照组比较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剂量组p53基因表达与对照组比较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小鼠睾丸组织中,随CS2染毒浓度的升高可引起Fas及p53表达出现先升高然后抑制.
  •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矽尘对大鼠血清和BALF中SP-D表达水平的影响。rn 方法:选用健康成年清洁级雄性SD大鼠32只,体重180=200g,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每组8只。对照组注入无菌生理盐水1ml;染矽尘组:分别注入12.5mg/ml(低剂量组)、25mg/ml(中剂量组)和50mg/ml(高剂量组)二氧化硅混悬液1ml.大鼠在屏障动物实验室饲养,自由饮水。染毒4周后,处死动物,心脏取血分离血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c,BAL)方法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离心后收集上清液,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BALF中总蛋白含量,同时测定BALF中总抗氧化能力(T-AOC)、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的含量:用ELISA法分别测定BALF和血清中的SP-D的含量;取肺组织做眦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rn 结果:BALF中总蛋白、HYP和MDA含量随着染矽尘剂量的升高而升高;低剂量组T-AOC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中、高剂量组T-AOC显著低于对照组;染矽尘组大鼠血清和BALF中SP-D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但各染毒组间差别不大: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对照组大鼠肺泡结构清晰、肺泡壁薄、血管周围无明显细胞浸润,染矽尘组大鼠肺泡内有有不同程度的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问隔增厚、水肿,高剂量组大鼠肺泡出现尘细胞结节。rn 结论:SP-D水平变化可能在矽尘所致的肺纤维化中发挥作用。
  • 摘要:目的:探索三甲基氯化锡(Trimethyltin chloride,TMT)对亚慢性接触大鼠肾氢钾ATP酶的活性、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大鼠亚慢性(90d)经口毒性试验:取6周龄雌性SD大鼠55只,随机分为5组,即空白对照(C)、低剂量(L)、中剂量(M)、高剂量(H)和超高剂量(S)组.分别按0、8.20、32.81、131.25、262.50μg/kg.d的TMT剂量经饮水染毒,90d后测定血钾水平,取大鼠肾脏,用定磷法测量氢钾ATP活性,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测定肾氢钾ATP酶蛋白表达水平,用实时定量PCR法(Real-time PCR)测定肾氢钾ATP酶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超高剂量组动物血钾下降。肾脏组织匀浆氢钾ATP酶活性随着染毒剂量增加,酶活力呈降低趋势,但肾氢钾ATP酶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未见差异。结论:TMT亚慢性接触可抑制氢钾ATP酶的活性,但不抑制蛋白和基因的表达.
  • 摘要:目的:建立离体兔眼(isolated rabbit eye,IRE)试验的试验方法,评价IRE试验的预测能力和可靠性。方法:参照欧洲替代方法验证中心(European Centrefor the Validation of Alternative Methods,ECVAM)推荐的IRE试验方法并结合具体条件,建立适合本实验室的IRE试验方法.同步采用IRE试验和Dmize试验对26种受试物的眼刺激性进行检测,对IRE试验和Draize试验分级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靠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RE试验对26种受试物的眼刺激性分级结果与Draize试验分级结果具有较高的等级相关性(Spearman R=0.943,P=0.000:Gamma=1.000,P=0.000)及分级一致性(Kappa=0.799,P=0.000),两种试验方法分级结果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McNemar Bowker W=5.00,P=0.172);3次IRE试验结果重复性良好(F=0.439,P=0.646)。结论:在本实验室成功建立了IRE试验的试验方法.IRE试验可以作为Draize试验的一种替代方法。
  • 摘要:目的:观察三种急性毒性替代法(固定剂量法、急性毒性分级法和上下法)在化妆品和日用化学品原料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选取10种化妆品原料和12种日化品原料,以固定剂量法、急性毒性分级法和上下法三种替代方法进行检测,并与急性经口毒性传统方法(霍恩氏法)相比较,分析替代方法与传统方法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结果:Kappa一致性检验和Spearman相关检验显示三种替代方法毒性分级结果与传统方法间具有较高一致性和相关性。三种替代方法对化妆品原科毒性等级判断一致宰为80%(8/10),对日化品原料毒性等级判断一致率中固定剂量法达91.7%(11/12),其余均为75%(9/12).三种替代方法的判断偏差均为误判较轻毒性等级.三种替代方法消耗动物数量均显著少于传统方法(P<0.05),所需实验时间显著多于传统方法(P<0.05).结论:在化妆品和日化品原料急性毒性分析检测中,三种替代方法与传统方法具有较高一致性和相关性。
  • 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基氯化锡(DMT)对大鼠、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采用霍恩氏法测定DMT在大鼠、小鼠的经口,经腹腔注射,经皮三种途径的LD50。结果:DMT灌胃、腹腔注射和经皮肤染毒对雌、雄性SD大鼠的LD50分别为147 mg/k8、383mg/kg;46.4rag/ks、31.6mg/kg;1470mg/kg,1780mg/kg.DMT灌胃、腹腔注射染毒对雌、雄性KM小鼠的LD50分别为215mg/k8、316mg/kg;59.9mg/kg、68.1mg/kg。结论:DMT属于中等毒性。
  • 摘要:血细胞分析仪作为血液学指标大量快速筛选的必备仪器,正被越来越多的实验室采用。其技术原理多样、复杂,使得血细胞分析仪的使用领域不断拓展,功能不断增强,特别是一些高端动物血细胞分析仪的推出,极大的带动了动物血液学指标的分析和研究工作.但由于血细胞分析仪进入动物血分析领域较晚,软件硬件还不是太完善。高端仪器覆盖率也较低.结合仪器原理和本实验室的实际使用情况,我们探讨分析了目前实验室在该类仪器的选择、质量控制、检测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希望能给同行有所借鉴.
  • 摘要: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体富营养化,使藻类异常繁殖而出现水华现象。水华不仅对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很大程度的破坏,而且其中的蓝绿藻还能对健康产生潜在的威胁.最常见的水华藻类是微囊藻属,由它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MC)是一类具有活性单环七肽物质,结构为环(D-丙氨酸-L-X-赤-β-甲基-D-异天冬酸-L-Y-Adda-D-异谷氨酸-N-甲基脱氢丙氨酸),其中X、Y为2种可变L-氨基酸,由此产生80多种异构体[1],其中存在较多、毒性较大的是微囊藻毒素-LR、YR、RR,L、Y、R分别为亮氨酸、酪氨酸、精氨酸.MCs与健康关系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热点课题。根据文献报道[2],MC-LR能引起肝细胞内活性氧的增加。活性氧(ROS)在MC-LR引起DNA的损伤中可能起到了重要作用,ROS可以攻击多不饱和脂肪酸,启动脂质过氧化反应,形成脂质自由基L,烷氧型自由基LO,过氧自由基LOO以及其它终产物.活性氧和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生的自由基可导致DNA损伤,造成DNA单链断裂,引起细胞凋亡[3].当DNA受到损伤后,能活化P53基因的表达,而P53基因能使细胞周期停滞及诱导细胞凋亡;此外P53还可活化P21基因表达,发挥抑制周期蛋白-Cdk复合物的作用,使细胞停滞于G1期和G2期,直至DNA损伤惨复或复制完全[4].DNA损伤修复是由一系列DNA修复途径来实现,主要包括核苷酸切除修复(NER)和碱基切除修复(BER)。每个修复途径都由许多基因参与,涉及许多酶和蛋白质。已知参与细胞DNA损伤的修复基因有很多,比如XRCC1基因、PARP1基因和JWA基因.它们对某些类型的DNA损伤具有特异性的修复能力,对于避免基因突变、维护基因组的稳定性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临床很多研究都表明修复基因XRCC1、PARP1和JWA表达与DNA的氧化损伤有密切关系[5,6,7].但对于微囊藻毒素LR引起氧化应激损伤肝细胞后是否也会引起这三个修复基因的变化,目前鲜有报道.为此,本研究以MC-LR致体外培养的大鼠肝细胞氧化应激过程中对修复基因的影响为线索,探讨MC-LR致大鼠肝细胞氧化损伤与修复基因变化关系。rn 目的:体外培养大鼠肝细胞BRL,测定微囊藻毒素LR对细胞增殖、凋亡、氧化损伤的影响以及修复基因JWA、XRCC1、PARP1的变化,探讨微囊藻毒素LR致大鼠肝细胞BRL,氧化损伤对修复基因JWA、XRCC1、PARP1的影响。rn 方法: 1.分别以0、1、5、10、30μg/mlMC-LR染毒大鼠肝细胞BRL24h、48h和72h,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与凋亡情况。2.分别以0、1、5、10、30μg/mlMC-LR染毒大鼠肝细胞BRL48h,测定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氯化物岐化酶(T-SOD)、丙二醛(MDA)的含量及乳酸脱氢酶(LDH)的漏出率.3.分别以0、1、5、10、30μg/mlMC-LR染毒大鼠肝细胞BRL24h、48h和72h,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JWA、XRCC1和PARP1基因mRNA的表达量变化。rn 结果:与不加毒素的对照组细胞相比,各染毒组(1、5、10、30μg/ml)MC-LR抑制BRL细胞生长,MC-LR染毒剂量越高,细胞吸光度值越低;并随着MC-LR染毒时间延长,细胞吸光度值逐渐降低,呈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与不加毒素的对照组细胞相比,1、5、10、30μg/mlMC-LR染毒BRL细胞48h,细胞内MDA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30μg/ml染毒组T-SOD、GSH-PX含量下降,10、30μg/ml染毒组LDH漏出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不加毒索的对照组细胞相比,30μg/ml MC-LR染毒48小时BRL细胞PARP1基因表达下降,染毒72小时BRL细胞JWA、XRCC1和PARP1基因均表达下降。rn 结论: 1-30μg/ml MC-LR可以抑制火鼠肝细胞BRL,的增殖,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MC-LR可引起BRL细胞氧化应激损伤,10、30μg/ml MC-LR引起细胞LDH漏出率增加,30μg/mI MC-LR引起细胞T-SOD、GSH-PX含量下降;本实验条件下,MC-LR可引起修复相关基因JWA、XRCC1和PARP1表达改变。30μg/mlMC-LR染毒BRL细胞48小时使PARP1基因表达下降,染毒72小时使JWA、XRCC1和PARP1基因表达下降.
  • 摘要:研究背景:有机磷化合物能在人体和敏感动物中诱发迟发性神经病(OPIDN)。0PIDN的特点是接触有机磷化合物1-3周后出现症状。首发症状多为感觉异常,很快发展为运动性肌无力与共济失调,严重者可瘫痪.OPIDN在组织病理学上表现为脊髓和外周神经轴突的节间肿胀及Wallerian样变性,超微结构可见轴突Ranvier结形成充满神经丝(NF)的肿胀,以及线粒体、徽管等在轴浆内大量堆积。鉴于OPIDN在病理上表现为NF变性堆积的现象,我们推测NF等细胞骨架可能参与了OPIDN发生的病理生理过程.NFs属于Ⅳ型中间丝纤维,与徽管、微丝等骨架蛋白一起构成三维网状细胞骨架,支撑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维持其生理功能.目的:本研究利用三邻甲苯磷酸酯(TOCP)和苯甲基磺酰氟(PMSF)建立OPIDN模型和PMSF保护模型,检测神经组织中NFs含量、NFs降解的时间变化曲线,研究NFs变化与OPIDN的关系,以探索OPIDN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 (1)动物模型建立:成年罗曼母鸡随机分为OPIDN模型组和PMSF保护组.皮下注射给予PMSF保护组动物60mg,kg的PMSF,24 h后,灌胃给予OPIDN模型组和PMSF保护组动物750mg/kg的TOCP,并分别在TOCP染毒后0、1、5、10、21天处死动物,取神经组织。(2)样品处理与检测:利用1%triton匀浆神经组织,100,000g离心分成上清和沉淀两种组分.沉淀中主要含有以细胞骨架形式存在的NFs,而上清中含有以单体或杂合四聚体形式存在的NFs.利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3种NF亚单位(NF-H、NF-M、NF-L)的相对含量以及NF-L的降解变化.
  • 摘要:目的:研究Smac过表达联合氯化镉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相关机制.rn 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将携带Smac基因的重组质粒pcDNA3.1+-hSmac转染入SMMC-7721,给予氯化镉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Smac过表达联合氯化镉对细胞增殖的影响,AO/EB法和Annexin V/PI双荧光标记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caspase-3、caspase-9和细胞色素c(cyt c)蛋白的表达.rn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除空载体pcDNA3.1+组无差异外,其余各组细胞A490值均降低,抑制率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P<0.001);单纯氯化镉组细胞抑制率随剂量增加而显著上升:分别与相应的单纯氯化镉组和pcDNA3.1+-hSmac组相比,氯化镉和Smac过表达联合组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升高(P<0.001).pcDNA3.1+-hSmac组、30μmol/L氯化镉组及氯化镉和Smac过表达联合组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且后者最为明显。FCM结果显示;pcDNA3.1+-hSmac组细胞凋亡增加,分别与对照组和pcDNA3.1+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01).氯化镉和Smac过表达联合组细胞凋亡率最高,显著高于单纯30μmol/L氯化镉组(P<0.001) 且氯化镉和Smac过表达联合后,SMMC-7721细胞中caspase-3、caspese-9和cyt c明显增加,较单纯Smac过表达或30μmol/L氯化镉组高。rn 结论:氯化镉对SMMC-7721细胞具有毒性,可抑制细胞增殖,呈现剂量-效应关系,诱导细胞凋亡.Smac过表达可抑制SMMC-772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可增强氯化镉对SMMC-7721细胞的增殖抑制和促凋亡作用,可能与细胞中caspase-3、-9和cytc的表达增加有关.
  • 摘要:目的:研究巯基乙酸(thioglycolic acid,TGA)包覆的碲化镉量子点(cadmium telluride QDs,CdTe QDs)对HL-7702细胞的细胞毒性和DNA损伤.方法:0、6.25、12.5、25和50μg/mL CdTe QDs作用于HL-7702细胞,采用MTT法检测CdTe QDs对HL-7702细胞增殖的影响;单细胞凝胶电泳法(single cellgel electrophoresis,SCGE)检测纽胞DNA损伤情况;PI单染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周期的变化;AO/EB双荧光染色法和Annexin V-FITC/PI双染FCM检测细胞凋亡.结果:MTT结果显示:CdTe QDs可抑制HL-7702细胞的增殖,并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和时间-效应关系;SCGE和PI单染FCM结果显示:CdTe QDs作用于HL-7702细胞24 h,随着剂量的增加,DNA损伤率逐渐增高,G0/G1期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S期和G2/M期细胞百分率明显上升(P<0.05~P<0.001);AO/EB结果显示CdTe QDs作用后细胞出现凋亡形态学改变;Anncxin V-FITC/PI双荧光标记FCM结果显示:各CdTe QDs染毒组细胞凋亡明显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CdTe QDs可影响细胞存活,引起DNA损伤、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
  • 摘要:目的:初步探讨细胞内5-LOX对苯并(a)芘的代谢活化情况,试图为脂氧合酶(LOX)作为外源化学物氧化代谢的替代途径提供进一步依据。方法:在体外酶系统用分光光度法检测LOX介导的苯并(a)芘氧化产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DNA加合物;细胞实验检测苯并(a)芘对人支气管上皮细胞(HBE)5-脂氧合酶(5-LOX)蛋白表达、细胞毒性和DNA损伤的影响。结果:在过氧化氢(H2O2)参与下,大豆脂氧合酶(SLO)可以协同氧化苯并(a)芘,氧化后生成苯并(a)芘-7,8-环氧化物,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SLO介导苯并(a)芘活化后,在体外未能检测到与DNA形成加合物.苯并(a)芘可以使HBE内5-LOX蛋白表达增加,AA-861对5-LOX蛋白表达基本没有影响;苯并(a)芘可以对HBE产生明显细胞毒作用和DNA损伤,AA-861和前列腺素合酶抑制剂萘普生可以明显抑制苯并(a)芘毒性和DNA损伤。结论:在HBE内,苯并(a)芘可能主要通过5-LOX介导的协同氧化,形成亲电子物质与DNA结合,使HBE产生DNA损伤,AA-86l可以明显抑制该反应。
  •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内5-LOX对外源化学物的代谢情况,为LOX作为细胞色素P450氧化代谢外源化合物的替代途径提供进一步证据.方法:在体外酶系统实验中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反应终产物生成情况;通过MTT试验检测不同浓度的丙烯腈对HBE存活率的影响和各种抑制剂对HBE的保护率;用wester-blot印记法检测不同浓度的丙烯腈对5-LOX蛋白表达的影响,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实验检测不同浓度的丙烯腈染毒后DNA损伤情况,同时检测脂氧合酶特异性抑制剂AA861对5-LOX蛋白表达的调节以及各种抑制剂对DNA损伤的影响。结果:在过氧化氢参与下,SLO可以协同氧化丙烯腈,氧化后生成2-氰环氧乙烷(CEO).LOX抑制剂茶多酚可抑制该协同氧化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效应关系.丙烯腈可以使HBE内5-LOX蛋白表达增加,AA-861对5-LOX蛋白表达基本没有影响;丙烯腈可以对HBE产生明显细胞毒作用和DNA损伤,AA-861和萘普生可以明显抑制丙烯腈毒性和DNA损伤情况.结论:HBE可能主要通过5-LOX介导丙烯腈协同氧化,产生亲电子物质与DNA结合,造成DNA损伤.
  • 摘要: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条件下PRKDC表达对氢醌诱导人K562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探讨其表达与氢酿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CCK-8法检测氢醌对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V加碘化丙啶(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的变化;适时定量PCR方法检测PRKDC在mRNA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PRKDC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加入不同浓度氢醌培养24h后,CCK-8法检测细胞生长抑制明显,存在剂量-反应关系,特别是氢醌浓度达100μM时,细胞的生长抑制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发现,不同浓度氢醌作用后,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尤其是氢醌浓度达100μM时,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另外发现,氢醌作用细胞24h后,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明显增加,PRKDC基因在mRNA表达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也相应增加,氢醌浓度达100μM时,mRNA和蛋白表达量最高,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外培养条件下,PRKDC的表达上调可能对氢醌诱导K562细胞凋亡起重要作用,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 摘要:背景:无机砷是一种刺激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反应的有效因子,人类暴露于无机砷后可以导致多种类型的皮肤损害,包括皮肤过度角化和皮肤癌.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l(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1,NRF1)在调控许多抗氧化元件(Antioxidative ResponseEelement,ARE)依赖性基因发挥重要作用。目标:探讨NRF1在砷诱导的人类HaCaT细胞抗氧化反应和细胞毒性中的作用。结果:在培养的人类HaCaT细胞中,无机砷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效应增强NRF1长片段亚基的蛋白表达.这种长片段亚基是一种主要在细胞核内聚集并发生糖基化的蛋白.应用慢病毒为载体的sh-RNA制作NRF1选择性基因沉默的HaCaT细胞(NRFI-KD)模型,在NRF1-KD的细胞内,谷肮甘肽(Glutathione)的水平降低,而且GCLC和GCLM的表达水平也下调.在无机砷急性暴露的情况下,一些ARE依赖性基因的表达在NRF1-KD细胞中是明显下调的,这些基因包括NQO1,GCLC,GCLM,SRX.而HMOX-1的表达则不依赖于NRF1.因为在NRF1选择性沉默的细胞内HMOX-1的表达水平并无明显变化.而且,在NRF1沉默的细胞内。砷诱导的NRF2蛋白表达并没有明显变化,而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和砷诱导的情况下,KEAP1的表达水平在NRF1沉默的细胞内表达减低.这表明了NRF1和KEAP1可能存在相互作用。NRF1在调控ARE依赖性基因的表达上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的实验结果还发现在NRF1选择性沉默的细胞内,无机砷明显增强该种细胞的细胞毒性和细胞凋亡.结论:本研究首次表明NRF1长片段亚型在无机砷诱导的人类HaCaT细胞抗氧化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无机砷诱导的细胞毒性中发挥保护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福建水华微囊藻毒素免疫毒性。方法:8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成四组,徽囊藻毒素染毒剂量分别为0,8,16,24μg/kg,连续7d,第8天检测脾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乳酸脱氢酶(LDH)、巨噬细胞吞噬指数、T淋巴细胞CD4+、CD8+亚群的百分比,观察胸腺和脾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无菌取小鼠脾细胞和腹腔巨噬细胞,MC-LR染毒剂量均为0、1、5、10μg/ml,观察MC-LR对小鼠T、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和MC-LR染毒24、48和72 h对小鼠巨噬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24μg/kg微囊藻毒素可使SOD,GSH-PX活性明显降低,LDH水平明显升高,吞噬指数明显下降,CD4+的百分比明显降低(P<0.05),胸腺皮质明显变薄,脾小体明显萎缩,淋巴细胞数明显减少;1、5、10μg/ml剂量组T琳巴细胞刺激指数(SD下降(P<0.05),5、10μg/ml剂量组B淋巴细胞刺激指数(SI)下降(P<0.05),染毒48 h各剂量组腹腔巨噬细胞增殖受到不同程度抑制,其中5、10μg/ml剂量组抑制增殖明显(P<0.05),染毒72 h 1、5、10μg/ml剂量组抑制增殖明显(P<0.05),呈现一定的时同和剂量关系.结论:福建水华微囊藻毒素具有免疫毒性,需进一步加强对饮用水微囊藻毒素污染的防控.
  • 摘要:目的:探讨将五项眼刺激体外替代试验应用于化妆品进行同步联合评价.用以替代动物眼刺激性试验(Draize试验)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7种化妆品分别进行鸡胚尿囊膜绒毛膜试验(HET-CAM)、鸡胚尿囊膜苔盼蓝染包试验(CAM-TBS)、荧光素漏出试验(FLT)、红细胞溶血试验、3T3中性红摄取细胞毒性试验,同步进行动物Draize试验.并将五种方法的刺激性分级结果与动物实验进行比较,采用SPSS软件和最小二乘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五种方法对化妆品的分级结果与动物实验比较均有较好的分级一致性和等级相关性。HET-CAM、CAM-TBS、FLT对动物实验结果相关性的贡献系数相对较大(大于1).以动物实验结果MMAS作为因变量,HET-CAM、FLT、CAM-TBS三项体外试验结果作为自变量建立的眼刺激体外替代预测方程,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拟合程度较好,分级准确率为76.9%.结论: HET-CAM、FLT、CAM-TBS三项眼刺激体外替代试验同步联合应用建立的眼刺激体外替代预测方程对化妆品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重复性和可靠性,作为化妆晶眼刺激性评价的筛选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