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句
主动句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0年内共计174篇,主要集中在常用外国语、汉语、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专利文献38726篇;相关期刊139种,包括群文天地、考试周刊、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等;
主动句的相关文献由18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金桥、周海中、张军等。
主动句—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8726篇
占比:99.55%
总计:38900篇
主动句
-研究学者
- 张金桥
- 周海中
- 张军
- 张正立
- 徐盛桓
- 易匠翘
- 李树德
- 洪丽娣
- 王梅
- 王鹏
- 陈玉驹
- 万柯
- 乔志应
- 何芳兰
- 余国良
- 余弦
- 俞彭年
- 俞晓明
- 俞红平
- 倪大德
- 冯学民
- 冷铁铮
- 刘利国
- 刘发金
- 刘培骧
- 刘庆
- 刘建强
- 刘忠华
- 刘斌
- 刘晓明
- 刘爱勤
- 单永进
- 古绪满
- 叶娟
- 吕景先
- 吴明
- 周世烈
- 周之
- 周岐才
- 周彭庚
- 周斌武
- 周洪波
- 周游
- 周红映
- 姜剑云
- 孙海涛
- 孙萍
- 孙鸿怡
- 孟志刚
- 季懿
-
-
-
-
张绪梅
-
-
摘要:
在英文中被动语态的使用非常广泛,而汉语中使用相对较少.被动句的翻译是比较容易犯的错误之一,我们在翻译的过程中可以按照汉语的语言表达习惯将英语被动句转换为汉语的主动句,若要保留其被动含义,除了译成汉语的"被"字句外,我们还可以用其他含有被动意义的词语或句式,本文就英语被动句的翻译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便翻译初学者学习.
-
-
杜先一
-
-
摘要:
在英语文学的翻译工作中,译者会对英语句子结构进行一定的"本土化改造",以满足中国读者的阅读体验和理解便捷度.基于此,本文从"被动句-被动句"、"被动句-主动句"两种结构转换角度入手,围绕其中的有施动者被动句、无施动者被动句、主谓结构主动句、泛指人称主动句、"是……的"结构主动句进行了分析,意在通过《呼啸山庄》两个中译本研究出英语文学文本汉译的结构转换方法.
-
-
-
-
-
余弦
-
-
摘要:
关于主动句与被动句之间的转换,有学者指出“~叫~跪”这个句式成立,而“~被~叫跪”则不成立,即前者主动句不能转换成后者被动句。文章就后者句式是否成立进行了探讨,得出的结论是并不存在能说前者而不能说后者的情况,原因在于两者都符合“某A叫某B做某事/某B被某A叫做某事”的结构要素,是汉语间接引语祈使命令句,因此是成立的。%On the conversion between active and passive sentence, it is suggested from literature that the sentence pattern on“A tells B to kneel” was established while“B is told A to kneel” wasn’t, even the former active sentence cannot be converted into latter passive sentence. In the paper, the tenability of latter passive sentence is fully discussed and here we conclude that it is untenable that the former sentence can be used but not the latter. The reason is that both of the sentences apply to the structural rule of“A tells B to do something or B is told by A to do something”, in which complies to Mandarin indirect imperative sentence command, therefore is tenable.
-
-
赵向泽
-
-
摘要:
在英语语言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范围很广.凡是在不必说出主动者,不愿说出主动者,无从说出主动者或者是为了便于连贯上下文等场合,往往都用被动语态.基于此,以英译汉中较为典型的被动语态翻为例,通过列举法、归纳法、实例法,就英译汉中被动语态的翻译技巧作以简要介绍,以期能够在翻译中减少时间,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