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社区
老年社区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社会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2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20057篇;相关期刊167种,包括美与时代·城市、社区、房地产导刊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2015第六届生活方式与健康国际论坛暨世界健康生活方式促进会总会第六次年会、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等;老年社区的相关文献由36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承恺、吴鹏、严凤雅等。
老年社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057篇
占比:98.75%
总计:20310篇
老年社区
-研究学者
- 刘承恺
- 吴鹏
- 严凤雅
- 冯艳
- 刘骏洲
- 唐孝祥
- 廖达辉
- 彭锦
- 徐倩
- 方锐
- 曾春媛
- 李利平
- 杨媛婷
- 柳胜利
- 梁磊
- 章朦晰
- 胡美玲
- 艾亚婷
- 蔡鹤年
- 陈曦
- 陈璐
- 饶圣艺
- 黄华明
- AI Yating
- CHEN Yihui
- Duan Peipei
- FANG Rui
- Fu yao
- GE Jinwen
- HU Jingqing
- PENG Jin
- Song Wenpeng
- Tian Jingjing
- WANG Ling
- XU Qian
- YANG Yan
- ZHANG Songfeng
- vinlin
- 丁钰
- 万云
- 万蔚平
- 万霞
- 乔宗朋1
- 乔晨羽
- 于一平
- 于欣波
- 于绍宗
- 付瑶
- 任杰
- 任萍
-
-
王培培
-
-
摘要:
随着建国后人口最多的一代逐渐步入老年,我国迎来了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当今,老年人已成为重要的社会群体,成为了社会中重要的服务对象。新时代的老年人及其家人对生活质量和环境标准也在不断提高。我国房地产行业经过几十年的迅猛发展,也从早期的数量发展时期开始向更持续更健康的质量发展期转变。早期社区景观环境更多的是复制和借鉴国外的案例。经过长期大量案例的积累,逐渐发现国外案例并不适合我国国情。以及几千年传统文化下形成的非常有本土特色的居民生活习性和特殊的中国老年人活动特性,这都使得景观环境的设计得到更多的思考和改进,也逐渐有更鲜明的本土化特色。老年人作为社区景观环境使用时间最长的群体,一直都是重要的研究对象。景观空间作为重要的室外活动场所,成为养老社区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从老年群体需求出发,通过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生理特性研究医养结合型社区景观环境;优化景观空间资源配置,提高景观空间针对老年人生理特征的安全性、参与性和观赏性。
-
-
邸峰;
潘乔雨;
张健键
-
-
摘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老年社区的活动空间逐渐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面临社区绿化面积较少、闲置空间较多、服务型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老年社区的活动空间急需重塑和改进。因此,分析居民生活空间现状,整理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于老年社区活动空间的研究成果,对健康视角下老年社区的活动空间设计进行研究,以期为老年社区活动空间的改造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支持。
-
-
骆丽丹
-
-
摘要:
围绕老年社区外部空间设计要点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一系列空间设计实现路径,以此解决老年人群的居住问题,满足老年人心理、生理、行为、户外活动等方面的实际需求,切实提高老年社区的舒适性、可靠性、安全感与归属感。
-
-
陈艺璇;
章勇(摄影)
-
-
摘要:
宾川路502号悦享老年社区食堂(下文简称“社区食堂”)处在上海市闵行区江川路街道电机片区,该片区始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一个典型的以工薪阶层老年人为主的大型居住区,存在非常典型的老旧小区的使用问题,如部分公共服务设施荒废、适老化不足、老年人的餐饮问题无法解决等。该项目被纳入江川路电机片区适老化改造项目进行通盘考虑,旨在通过“点、线、面”的改造策略,对老旧小区的病灶进行针灸式改造,以最小且最具示范性的介入方式,达到最适宜的片区更新成果。
-
-
刘搏飞;
刘春池;
邢晓鹏;
隋盛誉;
孙嘉成;
李广凯;
谢印庆
-
-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与物联网技术的家居门禁系统。以树莓派4B作为上位机、Arduino作为下位机,依靠OpenCV开源计算机视觉库,实现面部识别;采用WiFi模块ESP32,达成通信联桥,实现无线通信;采用语音播报模块LD3320、震动传感器SW-180、红外传感器Fibocom L610、三轴加速度传感器ADXL345、舵机MG996R,实现语音控制、防盗报警等功能。对本面部识别系统进行测试,经过多次训练后,发现系统能够达到很高的面部识别率,且可通过人脸识别和门状态检测综合判断是否发出报警信号。系统识别灵敏、抗干扰性好,适用于各种场景下的人机交互。
-
-
杨磊明;
潘斌;
张建文
-
-
摘要: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凸显,如何维护和保持社区老年人健康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发展医疗体育的投入力度,切实为社区老人提供良好的社区服务和医疗保障,鼓励通过自主锻炼增强身体机能.该文以医疗体育为主题,探究当前我国老年社区康复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做到体医融合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保障等内容.
-
-
廖达辉
-
-
摘要:
老年社区适老化设计是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文章首先分析了适老化设计理念,然后从社区、居家养老的角度出发具体探讨了老年社区适老化设计要点,并围绕工程案例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
-
廖达辉
-
-
摘要:
老年社区适老化设计是应对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为此,文章首先分析了适老化设计理念,然后从社区、居家养老的角度出发具体探讨了老年社区适老化设计要点,并围绕工程案例展开分析,以供参考。
-
-
叶诗慧;
吴曼
-
-
摘要:
老龄化社会背景下,老人的数量越来越多,这对我国养老产业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以老年社区为研究对象,找出国内老年社区存在的问题.首先从老人的生理和心理上进行分析,再从场地的位置选择、功能场地的设计、设计的元素、基础设施四个方面入手,总结国外成功经验,设计出适合我国老人居住的社区环境,以期用外在条件满足老人内在需求,提升我国老人生活的幸福满意度.
-
-
谷雨
-
-
摘要:
作品介绍: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医疗技术的迁步,目前我国老龄化现象严重,老人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方式度过晚年盛为了人们关注的问题。有些家庭子女可能忙碌没法照料和陪伴老人,而老人又因为不想和陌生人共同居住等原因不想去养老院,“抱团”养老模式下的老年社区恰好可以解决好这些问题。
-
-
谢鑫辉
- 《2015全国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暨第十一届世界华人设计论坛》
| 2015年
-
摘要:
我国目前已进入了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多,老年社区应运而生.由于老年社区的特殊定位,老年社区中导视系统设计的要求也会有别于普通社区,需要更多地针对老年人在社区中活动的特点进行"量身定制".而设计事理学的主旨在于研究事物从"物"到"事",从"情"到"理".本文利用设计事理学的理论从老年人的特点与导视设计之间的关系来发现关键问题,构建出老年社区导视系统设计的"事系统"模型,分析设计机遇,继而推导出信息适度、图示易懂、感知辅助和心理引导等设计启示,希望能为老年社区的导视系统设计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
方锐;
FANG Rui;
ZHANG Songfeng;
张松峰;
YANG Yan;
杨燕;
CHEN Yihui;
陈亦辉;
XU Qian;
徐倩;
WANG Ling;
王凌;
AI Yating;
艾亚婷;
PENG Jin;
彭锦;
胡镜清;
HU Jingqing;
GE Jinwen;
葛金文
- 《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三分会“中医药临床评价与伦理评估”暨中国亚n太经合组织合作基金“传统医药科研伦理评估国际交流研讨会”暨世界中联临n床疗效评价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和伦理审查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目的:观察北京市汇晨老年社区原发性高血压(EH)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并探讨其与心血管预后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从参加中国中医科学院健康管理课题组《健康监测调查问卷》的206例受访者中筛选出符合EH诊断标准的患者110例,根据2002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高血压中医证型分型标准对110例EH患者进行辨证分型.利用放射免疫法、循环酶法等方法检测其血浆内皮素、同型半胱氨酸、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血脂及血糖等相关指标,并采集记录其年龄、性别、体质指数、血压等一般资料.结果:在110例EH患者中,肝火亢盛证9例,阴虚阳亢证34例,痰湿壅盛证32例,阴阳两虚证35例.其中痰湿壅盛证的BMI、脉压差(PP)、TC、LDL-C、FPG、GHbAlc、Hcy水平最高,与阴虚阳亢证比较,BMI、PP、FPG、GHbAlc、Hcy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火亢盛证比较,TC、LDL-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T、mALB在阴阳两虚证中表现出较高水平,与阴虚阳亢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老年社区EH痰湿壅盛证及阴阳两虚证患者与引发或影响EH的诸多心血管预后危险因素关系较为密切,其较肝火亢盛证、阴虚阳亢证EH患者更容易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脑血管事件.
-
-
田晶晶;
Tian Jingjing;
付瑶;
Fu yao
- 《第二届严寒、寒冷地区绿色建筑联盟大会暨第二届绿色建筑技术论坛》
| 2013年
-
摘要:
当前我国老龄化日趋严峻,老年事业发展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新型养老模式的探索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北京、上海、苏州等南方地区已有若干成功案例;相比较来说,北方地区缺乏自己的特色,整体社区的布局对于气候环境的适应程度仍存在着一些值得提升的空间.在绿色建筑逐渐成为世界主导趋势的情况下,它将注入给老年社区以新的血液,希望通过这个契机将老年社区的规划设计与气候、环境良好结合,真正创造出属于严寒地区特色的“绿色生态型”老年社区,调节严寒地区老年人对寒冷环境的主动性,丰富老年人们的日常生活.
-
-
Duan Peipei;
段培培;
Song Wenpeng
- 《第十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 2013年
-
摘要:
中国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紧迫而现实的课题,针对中国国情分析老龄化现状与趋势,结合实际使老龄化产业成为新的朝阳产业.从社会学角度对老年住宅进行研究,进而发展到向建筑空间提出要求,建设"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的老年居住建筑和老年社区.以全新的"以老为本"的理念,将中国所特有的"孝道文化"融入老年居住建筑设计中去,养老模式与养老观念通过创新性融合,营造一种全新的老年社区文化氛围和服务型老年社区体系.不同时期的居住建筑映衬着时代背景,利用现有条件将旧有建筑进行可持续发展和适老性改造,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老年居住建筑和适宜性老年社区.
-
-
李希霞;
王向东;
朱毕生;
李慧梅
-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2012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关于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当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后,北京市老年社区筹建办公室根据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批文和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及时成立以项目筹建处主任为组长的水土保持工作领导小组,迅速组织并进行实施,本文就是北京市老年社区一期工程水土保持设施实施情况总结,涉及工程措施、植物措施、临时防护措施.本项目建设区累计完成水土流失防治面积10.97hm2,扰动土地整治率达99.1%,水土流失治理度达98.55,土壤流失控制比为0.88,拦渣率为99.0%,均达到了水保方案确定的防治目标。
-
-
胡洋;
张晓莉
- 《第六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本文尊重源自于我国传统养老方式,结合新型的家庭结构,考虑我国城市房地产市场以大规模住区开发模式为主的现实情况,提出全生命周期老年社区的概念.在所谓"楼盘"的房地产范畴中,实现居民随年龄变化在不同居住形态中自循环的老年社区经营模式与不同年龄、代际居民混合居住的老年社区生活模式,并最终落实于住宅建筑设计以及规划布局方式.
-
-
-
白冰
- 《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在全面进行老龄化与新型城镇化双重影响下,传统的老年社区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健康城”这种新的综合型产业园区的出现在一定程度解决了这一问题,但就“健康城”的规划、发展、定位等诸多问题目前仍在探索当中,弹性思维、绿色思维、大数据思维等多种思维模式越来越多地融入其中,本文以弹性思维在“健康城”规划设计中进行深入研究,希望更清楚的了解“健康城”的运行规律和发展方向,更好地去理解健康城,来激发规划师饱含激情的去创造出真正可生长、有情感的梦想之城.在园区的管理中,对其中的产业布局,应对重点企业严格控制,对中等企业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对小企业给予足够的支持,着力打造一条可以不断生长壮大的产业链条。以生物医药、生物电子等为主导的医疗相关产业为基础,形成产业集群引入龙头企业、带动中等企业、孵化小企业,建立医养产业链条,同可以带动相关的交易展示、创投金融服务、咨询服务、教育、研究、会议、会展等相关产业。以大型医疗机构为核心,多种专业医院为辅助,形成医疗产业集群,建立完善的医疗服务体系,为健康城为供全方位的健康保障。与消费者相关的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服务、康复疗养、健康保养、健康管理;以制造业养研发,先期发展医疗功能性产业,从制造入手,避免政府先期投入过大、风险过高、成本回收过慢等问题出现。在产业发展初期,园区应争取政府政策扶持,帮助企业建立与医疗、康复机构间通路,帮助企业建立与政府、专业机构间通路,帮助企业落地。之后进一步往市场发展推出自有品牌。规划在园区的开发建设过程中是一种决策手段,在制定实施的过程中,“公众参与”是一个关键的策略,他可以让园区规划决策更加准确、更加人性化,弹性思维也是为决策过程中的公众参与留有了更多的可能性。最终使园区形成共同决策机制,共同承担的思维方式,推动园区的公众参与,形成可持续的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