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第十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第十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第十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3-07-05

主办单位:;中国建筑学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香港中文大学;;

会议文集:第十届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研究系以台北都会区为例,运用条件评估法(CVM)探讨民众对于邻近大众捷运场站之住宅的愿付价格,藉以探询民众在理解邻近捷运场站所能带来之正负面环境水平后,若购置邻近大众捷运场站之住宅所愿付的价格为何.研究结果显示,民众对周边住宅的偏好程度显现在居住安全、环境安宁、空气质量、生活环境整洁等面向;至于会影响购置场站周边住宅的原因主要包括:交通便利、周边转乘系统健全、周边步行环境舒适等.在此前提下,相较于非邻近捷运场站的不动产产品,民众愿意每坪多支付新台币44591元,来购置邻近场站的住宅.
  • 摘要:在"绿色建筑"设计及认证的过程中,计算机模拟软件作为辅助工具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数值模拟的应用也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输入数据不规范、模型建立不规范、边界条件的简化失真等导致模拟结果可信度大大降低.在绿色建筑领域,数值模拟技术本身亟待指南或导向性文件,以指导使用者合理使用计算机模拟工具,提高模拟结果的精度.本文主要针对数值模拟工具中的一种——CFD工具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模拟域、输入条件、网格方式对模拟结果和模拟效率带来的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针对这些主要影响因子,提出了建议性的数值工具使用流程,规范了切合绿色建筑需要的数值工具(CFD模拟工具)的应用框架。
  • 摘要:中国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一个紧迫而现实的课题,针对中国国情分析老龄化现状与趋势,结合实际使老龄化产业成为新的朝阳产业.从社会学角度对老年住宅进行研究,进而发展到向建筑空间提出要求,建设"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的老年居住建筑和老年社区.以全新的"以老为本"的理念,将中国所特有的"孝道文化"融入老年居住建筑设计中去,养老模式与养老观念通过创新性融合,营造一种全新的老年社区文化氛围和服务型老年社区体系.不同时期的居住建筑映衬着时代背景,利用现有条件将旧有建筑进行可持续发展和适老性改造,建设具有时代特色的老年居住建筑和适宜性老年社区.
  • 摘要:本文试图跳脱现有政府、房地产商与市民僵持的博弈局面,重提"住宅合作社"的理念,探讨其可以作为解决我国住宅问题的一种可能性.作者提出,这种业主集体开发设计的集合住宅模式,可以重塑传统社会中的"熟人社区".有别于商品房里互不相识的冷漠,在这些熟人社区中,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资本"成为了维系住宅社区日常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从而提高社区内的安全感和生活质量,并降低社区维护成本。
  • 摘要:台湾于2002年12月订定"台湾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作为评估及检核台湾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并逐步建构全台湾层级的可持续发展指针系统.在此同时,各县市政府也据以研拟订定县市层级的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以及县市层级的可持续发展指针系统.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建构,固然让都市小区居民与周遭生活环境产生新的互动思维,有效凝聚对于生产、生态、生活的共识.但是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实际应用,才是重建都市小区中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土地的和谐关系,成为推动都市小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研究以位于台湾省桃园县的两大典型都市小区(中圣里与中泰里)为例,经由长达三年的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过程,辅以参与式观察(participation observation method)与深度访谈(in-depth interview),探讨如何有效应用县市层级可持续发展指标于小区居民日常生活,以营造出可持续发展的都市小区生活方式跟相对应的小区层级可持续发展指针系统.本研究发现如下:第一、应用指标于营造都市小区可持续发展产生的涟漪效应(ripple effect),会形成具回馈效益的循环型体系.第二、以具象且常见的"植物"做为推动都市小区可持续发展的主体,形塑"化被动为主动"的可持续发展之行为模式.第三、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实际应用,会因应区域环境与居民属性而有所不同,因而导致必须因地制宜地改变指标的操作型定义与计算方式.
  •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低碳建设实践的调研,低碳城区指标体系的对比分析,结合上海市城市建设基本状况,建立了适用于上海市郊区新城的低碳建设指标体系;同时,综合上海市的地域特点、功能定位和低碳发展方向等特性,对指标进行了赋值,形成适合于指导上海郊区新城低碳建设实际的、定量化的低碳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的上海市郊区新城低碳建设指标体系包含9个一级指标和27项二级指标;按照指标性质属性划分为15项基础项和12项跟进项.建立了易于操作且体现均衡性的上海市低碳城区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同时为避免指标过多偏离目标值,对不合格项的值进行了一定限制,指标评价结果按满足指标项数区分为:合格、优秀两个等级.
  • 摘要:论文试图探索限制中低价位商品住房供给的政策性原因.通过限制中心城居住用地供应规模和住房项目的高度、密度、容积率,北京城市规划长期致力于将人口和就业从中心城向郊区转移.论文通过比较中心城和郊区住房市场表现(住房产量、市场价格和套型面积),探索城市规划是否会限制中低价位商品住房的供给.初步结论是,城市规划限制性土地利用政策可能会减少住房总产量、提高商品住房的市场价格和单套面积,从而降低尚无住房的中低收入居民获得住房的机会.
  • 摘要: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村镇新居建设蓬勃开展,特殊的自然社会环境使得现代化与地域性之间的矛盾在村镇地区日益凸显.批判的地域主义以地域特征为设计源泉,有助于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共生.论文从批判的地域主义实践出发,概括其理论原则和实践策略,并以雅安市九襄镇新居建设为例,探讨在特定地理条件和人文传统下,如何继承当地的建筑特色、居住特点、文化特征.通过分析传统风貌与地域环境的必然联系,提出既适应地域传统又兼具现代性的村镇新居建设特色的方式.在关注地域特色的设计思潮中,批判的地域主义无疑最受关注。它不同于传统的地域主义,受狭隘的民族主义左右,不愿变革,不支持进步,而是倡导建筑形式随着城市的不断变化而变化,不同地区的建筑表现出不同的形式。批判的地域主义实践大致表现以地理气候特征作为设计出发点和以社会人文环境作为设计出发点的两种设计倾向。
  • 摘要:20世纪以来,在全球经济化、城市化的趋势下,回族聚落的空间形态面对着各种挑战,在当代社会的反思后,以文化为主线的城市建设被重拾,民族聚落作为最重要的城市遗产,在历史的传承中对于城乡都产生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故而保护与传承这种重要的积极作用至为关键,当下社会的邻里关系缺失、城市风貌消失、文化肌理断裂等问题都加剧了对于区域特殊规划的研究与发展,文章以"历史—现代"为横向维度,"实例解析—职能作用—发扬传承"为竖向研究框架,从遗产视野出发,通过调查研究、解析,发现传统回坊的"围寺而居"对于设计更新、风貌保护、文化延续具有积极作用,对于民族聚落的历史遗产保护和相关研究作出了贡献. 回坊空间作为一个特殊的、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遗产,其所反映的不仅仅是回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历史文化,更深层次地体现了中国众多民族在其生长繁衍的土地上所走过的艰辛而充满创造力的奋斗岁月,同时体现了中华儿女们面对异族入侵都未曾磨灭的民族情怀。然而在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此类的回坊空间不断受到冲击与挤压,加速了遗产空间的支离破碎并削弱了民族间的凝聚性。作为新一代的建筑文化接班人,有必要并且有责任去关注、保护回族“围寺而居”的居住空间,让这些历久弥新的建筑遗产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 摘要:文化小城镇保护的目的在于探求如何塑造具有活力的城镇空间形态,使当地居民能够以更加健康及环境友好的方式生活.同时,研究历史小镇空间形态的演变,有助于通过公共政策的制定来保护珍贵的历史文化遗存,从而提升历史文化小镇规划建设的品质.本文将通过对横道河子镇现状问题的解析,从整体空间入手,对小镇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对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确定未来空间发展的核心目标,提出建设性的保护措施,在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基础上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 摘要:我国的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在2013年1月底公布,城市生活正快步迈入更高科技化的明天,作为城市的主要功能之居住亦向高度智能化前进,智慧社区将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在这一全新的进程中,智慧的养老社区的发展不应滞后,本文拟从智能住宅、住区安全防护、社区交往互助网络及以全天候感知的随身监护为基础的模拟社区建构等多个角度来探讨即将来临的大规模的老龄化社区的可行模式。
  • 摘要:20世纪后半期,台湾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在住宅照明方面以一个房间安装一盏灯具的"一室一灯"方式最为普遍,此种照明方式简单,讲求照明量的基本需求,但就21世纪现代照明设计的可持续发展趋势,亦即提升光环境质量以及满足社会环境的绿能意识,此等理想仍有极大的差距.本研究于2012年以非随机抽样方式,通过问卷访问自答方式,进行台湾地区住宅照明使用现况调查,在因变项部分包括客厅、主卧室以及餐厅三个主要居住空间之灯具数量、种类、使用时间、挑选灯具考虑因素等;自变项部分则列入所在行政区域、住宅之建筑类型(透天街屋、公寓大楼、独立住宅)、室内装修之发生年代.调查结果显示在台湾地区住宅用户约1067份样本(在95%信心水平和抽样误差在正负3个百分点以内)中,每户客厅空间灯具盏数平均值4.2,标准偏差4.03,同时15.9%之调查样本使用建筑化照明(间接照明)手法,卧室及餐厅部分分别为2.4、2.0,由于空间功能明确,仍属于"一室一灯"之形式居多(占45%~55%左右);"室内进行装修年代"各时期灯具盏数平均值随着年代有渐增之趋势,并有显著差异,"2011年之后进行装修"的样本显示,约60%的住户已使用T5灯管、LED灯泡,对住居民众而言,节能、省电仍是主要的思考方向.如同两千年以前维特鲁威(Vitruvii)在《建筑十书》所言,在从整体、部分都能看到天空之处留出窗的位置,只有这样,住宅才会是明亮的.本研究结论建议具备复合用途的空间应实行一室多灯分散的照明方式,同时增加室内间接照明的应用,以及在地窄人稠的住居环境仍要设法引导昼光进入室内空间.整体而言,伴随着照明产业研发技术持续成长,台湾地区住宅照明文化已渐渐被人们所重视,不仅是经济水平提升,更是强调身、心、灵三者并重的居家生活.
  • 摘要: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和深化,中国居民的住宅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尽管物质条件得到极大地丰富,邻里交往关系的淡漠导致邻里联系的减弱是不争的事实.此篇论文着眼于现代社区邻里活动减少这一问题,讨论了社区活动与社会交流在中国城市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意义.采用了比较分析法去观察研究比较不同社区的社会物理上的变化对于居民社区活动的影响.目前,由于老年人是参与社区活动的主题,对他们的社区活动进行抽样调查,并从这些描述性的信息里面提取他们对于社区社会物理特征的总体认知.通过不同典型社区的横向比较,发现在那些新开发的商业社区展开社区活动困难重重,并不如旧小区那样活跃与丰富.这也证明了社会环境对于人们日常活动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从20世纪80年代由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健康城市运动"开始,人们已经着手研究住宅建设发展中社会因素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本文以此为背景,以强大的理论实践研究的基础,通过调查进一步证明了邻里社会活动的减少,并提出了关于邻里活动的影响因子,给未来关于社区建设研究奠定了关键性的基础.
  • 摘要:台湾大部分的传统建筑与大陆的传统建筑有很密切的关系,早期从大陆引进师傅及材料,而后受到台湾气候与地理的影响,渐渐地出现地域性的风格.台湾的建筑呈现出多元且复杂的样态。建筑的形式融合了政治、经济、环境、材料及风俗等社会文化的条件,发展出了台湾建筑文化的特殊性,而有了精彩的文化内涵。这些具有历史意义的古迹或历史建筑,往往因为年代久远而变得脆弱、不易保存。自从计算机媒体开始应用于古迹与历史建筑调查研究,建筑知识呈现上便有了不同的面貌,因为计算机媒体能够呈现出更多传统手法所无法充分呈现的设计知识。文化资产的保护上,随着数字媒体的介入,文化资产保存工作得以借着更多元的方式,将古迹或历史建筑保存下来。从文献与实物的考证、访谈、实地勘查、测绘到3D模型的建置,即是一组关于建构建筑知识体系的过程。透过本研究将“清水社口杨宅”的建筑实体数位化的结果,可以完整且翔实地将杨宅的空间以及具艺术价值的装饰以数位化的方式保存下来,其成果不但可以透过不同的数位平台呈现,也可以作为古迹维修、维护管理及传统建筑研究的参考依据,也可以在未来作为文化资产教育工作推广。
  • 摘要:作为一种事件性主导的城市发展策略,由世博和奥运等超大节事所引领的城市更新在世界范围内方兴未艾,然而结果却喜忧参半.随着各类盛会的纷至沓来,新兴经济体的主办城市在热衷于运用这一策略时往往极易忽视其独特的时空双重性,从而重蹈历史覆辙.这一潜在问题目前尚未引起学术界的足够重视.本文旨在为日前和未来的主办城市提供可资借鉴的案例,总结成败得失,以顺应可持续城市更新的潮流.文章分为三部分:首先回顾西方半个世纪以来的经典案例,然后运用参与观察法分析上海世博会所带来的城市更新历程,最后归纳出三大特殊挑战以及经过实证的应对策略以增强此其成效和可持续性。
  • 摘要:本研究通过参数化设计的方法,对小区室外环境参数进行量化指标分析,并对住宅小区室外的热环境、风环境以及日照条件作各项物理参数的分析,设定适宜室外活动的温度、风速、日照等物理条件,通过对室外场地冬季、夏季及过渡季节的分析,在小区中定位出合适的活动场地.同时,结合住区原有规划设计条件,对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反提要求,以达到最佳设计效果,营造舒适宜居的居住区室外微环境.本文研究案例为上海地区一个新开发住宅项目,项目占地12万㎡,总建筑面积29万㎡,共2273户住宅.在景观概念方案设计阶段,引入了室外环境计算机模拟分析的设计方法,从分析的结果找出景观概念中几个不同类型的活动场地的适宜分布,同时提出一些改进的措施.本文最后也总结目前设计过程尚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室外活动场地、漫步路线提出改善方案。
  • 摘要:对于一个城市的规划与建筑设计而言,区域地理及气候条件是重要的参考因子,尤其是高密度人口发展的城市,影响层面更加多元;而从永续城市发展的观点,适切地顺应当地气候的规律,可提升环境与节能契合关系,创造互助共生环境的机会.本文尝试透过当地太阳能量强度分析建筑立面不同方位相应之太阳能源迎拒态度,依气温条件逐时量化评估太阳直达辐射热之应用或遮挡,进而调节室内温热环境,以城市外在自然环境调节室内温热环境,达到舒适环境质量与减少空调能源使用.论述以亚洲五城市新加坡(1°N)、海南岛(20°N)、台北(25°N)、东京(35°N)、北京(40°N)为例,依各城市纬度太阳轨迹与辐射能量数据为基础,以日照时间、太阳高度角、太阳方位角比较不同纬度城市之日照条件,并针对各城市建筑物讨论16方位垂直立面之日照强度,透过冷凉期(月平均气温低于18°C之月份)、温热期(月平均气温高于22°C之月份)及全年之太阳能量强度,提供建筑量体适切配置方位及开口部暨外遮阳设置需求评估,作为各城市建筑设计因应太阳能源相关策略之参考与建议.
  • 摘要:密集化的都市是都市热岛效应的原因之一.而具微气候调节作用的绿地在人口密集的都市相对较少.其中,以遍布广泛之中、小学为重要绿地来源之一,藉由校园中、小学环境之改善工程,屋顶能够增加都会环境的绿化面积,藉由绿化植物蒸散作用调节空气湿度,减缓都会热岛效应.校园建设项目中,针对校园环境的改造,主要影响项目除景观与教育机能外,另外也对校园温热风环境有所改变,其改变程度与校园温度调适机制的强弱有关,因此本初探在成效分析上,将整合"铺面热通量"、"风流分布"、"室内空气质量"的项目,配合代表校的挑选进行整合性环境评估.并藉由改造前后的差异分析,据以分析环境改善建设对应都市校园环境的改变.透过实测数值数据库得以进行初步数值分析,理解整体"铺面热通量"、"风流分布"的分布情形,依本初探在成效分析上,配合代表校的挑选进行整合性环境评估.并藉由改造前后的差异分析,据以分析校园环境改善对应都市校园环境的改变.
  •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国家以及日本等国房荒严重,迫切要求解决住宅问题,促进了预制装配式工法的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由于预制工法的建造速度快,而且生产成本较低,迅速在世界各地推广开来.预制工法是指在工厂中预先制成全部或多数(房屋的)构件,然后在工地装配完成的工法.预制工法在建筑上的优点:预制工法的混凝土外观质量优良,而且可跳脱现浇混凝土的限制,并且建造速度快,整体工期速度比钢结构快.预制工法可以很轻易地与钢构混合施工实现复合化工法,以及可以轻易地复制复杂的外观造型.预制工法的预制外墙板表面可以做各种面饰处理.另外,预制工法在建筑上的其他重要价值:预制工地环保及文明施工良好.省力化.预制厂设厂机动性高.预制工法可减少模板及工程垃圾,在国际上公认为绿色环保工法.
  • 摘要:这篇文章选择分析了环保产品在香港添马舰发展工程中的运用.这项工程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它获得了香港建造业金奖.为了分析环保产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这篇文章采用了两种分析方法,分别是生命周期分析法和香港建筑环境评估法.尽管环保产品的回报周期较长,但是它所带来的经济和环保效益是十分可观的.同时,在香港环境评估法的评估中,环保产品的运用也可以给工程带来较高的评价.本文旨在展示和验证环保产品在绿色建筑中的经济和环保效益,同时纠正人们对它的认识误区,进而推广它的运用.通过环保产品在绿色建筑中的推广利用来达到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保护环境的最终目的.
  • 摘要:中国许多城市乡镇中,历史悠久的城市结构被破坏,这一城市财富失去了得到恢复的可能性,这让去思考替代性的战略和用以拟定新城市项目的标准,运用创造性的城市规划手段和策略为城市景观提供场所的意义和身份认同.面临的挑战是建立构成空间参照系的城市结构.这一结构由一组城市地标组成,构建出一个与公共空间相关的系统,赋予集体认同的意义和身份.这一网络包括广泛的一系列城市类型学和自然景观元素.其中一个重要意义是中华文明中自然景观的社会和文化价值观的复苏.在此,以杭州为例进行分析研究.
  • 摘要:本文藉由发生在台湾的学仕化现象说明政府在高等教育机构投资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且强调政府操作空间策略的选择性建立新台湾空间的基本假设,作为平衡区域发展与刺激地方成长的方法.延续第三波仕绅化的论辩风潮,在此,学仕化为视为政府再层域化的一种策略,目的在于达到政府累积资本与提高台湾竞争力,而本文把台湾视为研究的范例,试图以政府导向的不动产投资观点,建立学仕化与政府治理之间的关系.由于近十年来高等教育机构扩招的结果,过多政府导向的不动产投资无法符合市场上实际的需要,导致公共资源与私人投资的浪费,形成现今台湾高等教育空间发展上的问题.
  • 摘要:过去十年,中国经历了剧烈的住房制度变革,同时也在经历快速城市化.这些经济与社会变迁如何影响弱势居民的住房情况还没有得到充分研究.本文定量研究了上海居民的住房贫困,发现尽管上海平均意义的人均住房面积有较大改善,但上海目前的住房贫困率仍然居高不下,过去十年下降幅度不大.2010年,18.4%的上海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小于8平方米,38.9%的家庭人均住房面积小于15平方米.尤其外来人口中住房贫困率十分高,是本地居民的5倍多.农业户籍的外来人口有高达45%人均住房面积低于8平方米.通过分解,农业户籍的外来人口占到上海住房贫困家庭的70%多.本文还研究了同时考虑房间数与人均住房的住房贫困指标.本文的一些发现对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摘要:杭州的环境及气候特点可以总结为扬尘及噪声污染严重,夏热冬冷且一年内温差较大.根据这些特点,杭州的区域性环境管理应着重扬尘以及噪声管理.通过运用判断法和纵向比较法,本文以杭州某一新建住宅项目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其扬尘控制的方法和总悬浮颗粒物密度.扬尘控制方法中,将分析洒水这一措施所需的用水量以及相关费用.此外,将对车辆行驶中产生的扬尘进行分析,研究其在不同车速下产出的量并提出施工现场内合理的车辆限速值.本文研究得出,与完全干燥时相比如果想扬尘量降低65%,则尘土含水率必须达到1%,在路面尘土量为1kg/m2时,每平方米洒水需0.01kg.同时,计算场地内车辆不同速度所产生的扬尘量后得出,从20km/h降至15km/h扬尘量降低比例最高,且不会拖慢工程进度.因此,通过研究可以看出使用洒水和控制车速的措施对扬尘的控制是十分有效的.最后,本文提出由于环境管理需要因地制宜,因此其必须根据当地地区的环境与气候特点来制定相应措施.
  • 摘要:以都市视野进行台湾台中市住宅市场结构剖析、定量测算和策略模拟,实行多方法协同、多模型集成与个案实证研究,从住宅市场预测及预警两阶段构思完整住宅市场预警系统.结合系统动态学、遗传演算类神经网络建构都市住宅市场预测预警系统动态仿真模式;透过景气对策信号机制评价都市住宅市场警情;经由情景模拟进行住宅市场政策寻优.研究发现多方法协同可以系统化应用于都市住宅市场动态研究;复合情景模拟常较单一情景模拟具有较佳的政策评价;经济面排警措施较能本质性改善住宅市场警情;金融面排警措施虽有短线积极效果,却有饮鸩止渴的强烈后遗症,宜审慎施为.
  • 摘要:多元文化社区是城市发展和全球化进程中的必然产物,在香港、台湾等地区已普遍存在.移民社会普遍存在许多问题,如不同族群的矛盾与冲突,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保障失衡,新移民的归属感与认同感缺失等.因此,如何从多元移民社区的角度思考可持续性的社区发展便是目前城市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台湾金城社区的发展过程,探讨了多元移民社区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及社区营造的切入点,提出"善用社区居民的力量来营造社区生命共同体"的价值理念并讨论了把社区营造的三个阶段,从社区的非参与阶段发展到象征性参与阶段,最后迈向公民权利阶段.多元台湾金城社区的社区参与经验,可用于解决其他多元移民社区所面临的发展问题,如香港非原居民村的社区参与.近年来,香港新界区域的非原居民村面临政府开发的威胁,非原居民的权益被漠视,能否将金城社区的经验带到这些非原居民村的社区发展?这些问题都是本文需要研究和探讨的.进一步,针对多元移民社区的普遍问题与社区发展,本文尝试提出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发展理念与营造策略.
  • 摘要:外墙体性能是高效能居住建筑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一般而言,外墙设计多从美观角度出发,当结合环境可持续发展,物料和结构建造等方面综合考量时,外墙体的设计转变和提升则变得十分必要.随着加强对可施工性、工地环境、建筑结构以及环保效能等方面的控制与要求,与先进构造组装技术相结合的预制外墙结构在各类对品质有特殊要求的工程中日渐获得重视和应用.通过对一例居住建筑的实例分析,将展现建筑师与构造师如何通过在设计阶段早期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与合作,在工程中充分发挥预制外墙结构的高定制性和品质,利用产品的快速建造性及设计灵活性使项目及客户受益.
  • 摘要:由于日本社会进入老龄化的时间早,老年住宅的发展经验丰富,也最值得我国学习;中国香港是东亚人口老化第二高的地区,英国的社会福利制度部分移植于此,加上与内地社会习惯近似,中国香港的经验对内地具有很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日本、中国香港地区住宅养老居住空间的形态,对比我国住宅养老空间,提出人们可以试点开设老年福利专门学校,招收品德优秀的学生,学习初级的看护和老年保健、急救知识,考试合格后从事专门的工作,这样,可以解决各个社区缺人的问题,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这种人才的需求量将会越来越大。另外,出台法律确保人才的培养,防止断层现象的出现也是必要的,并且考虑给予这方面的高级人才优惠待遇,以吸引越来越多的人从事这项工作。中国目前“未富先老”的社会现实及数量庞大的老年人口的现实决定了中国老年人养老要采取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和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格局。结合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特点,应该大力发展“在宅护理”及居家养老,通过在老社区配建养老设施及相关养老服务机构,在新建社区配建部分适老化通用住宅及建设部分演变式老年住宅,开发部分“两代居”等形式满足庞大数量的老年人养老的需求。同时,开发少量独立的老年住宅社区,满足富裕人群对高品质老年生活的追求。
  • 摘要:密集式住居方式是当下高层集合住宅的特征之一.由于人口的增长,居民所拥有的居住面积不断缩水,人居密度迫使居民更加精细化地打理其能够拥有的居住空间,计算面积也从原来的平方米到立方米,因此理性而高效地使用有限的空间,对居住空间的使用者和设计者日趋重要.那么,居民是如何使用他们的住宅环境的呢?他们的居住需求是什么?回答这些问题,需要探查与理解当下居民对他们的住宅环境的空间认知.宅内尺度与空间身份认同有着密切的联系.多大是大?多小是小?居民对居住空间尺度的感知不只源于周边的物理环境,同时还来自一种对环境默认、心照不宣的空间感知,这深受当地家庭文化和习惯的影响.除了人体尺度的制约外,更重要的是文化性的空间感知,持续不断地影响所居住室内环境、完成家务的方式以及住宅地区的选择,换言之,即社会阶层的分化.因此,居住环境的日常生活和行为模式是集合住宅空间设计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为了达到这些研究目的,本文采用人类学的参与观察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除了对现有文献进行综述外,居住者的居住实态是本文的主要数据,其中包括:定性数据,即通过大量的入户调研采集居住者的居住时态;定量数据,居者的户型平面和宅内环境的具体尺寸.直观数据材料包括访谈记录、问卷、视频、图片.结合访谈和民族志的田野笔记,通过影像来捕捉关于住户的宅内行为,并以烹饪行为为例,将住户的烹饪流程进行记录.通过将定性的视觉素材进行编码和分析,使居者的室内行为的轨迹得以视觉化呈现.居者对日常生活环境的态度和需求,反映了相对客观的居住体验.本文的数据来自中国9个城市的105个家庭,在比较这些样板的过程中,中国城市的居住需求逐渐浮现,这也充分说明了集合住宅密度对于居住体验的深刻影响.人们的目标人群为所在城市中产阶层的核心家庭(独生子女家庭).研究成果可对集合住宅的基础设施的改善提供有效的信息,并能够对于使用后评估的研发以及设计实践起到积极的影响.
  • 摘要: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建筑能耗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研究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机制和节能激励政策设计,以期为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激励提供政策建议.通过对大型公共建筑节能主体的相互关系研究,建立了政府与业主、业主与业主的博弈模型,分析大型公共建筑节能中各主体的策略选择,合理解释了公共建筑业主的节能积极性相对不高的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我国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激励的政策框架,并将大型公共建筑分为政府办公建筑、部分使用财政资金的公共建筑和商业建筑三类,分别进行激励政策设计.
  • 摘要:本文通过三个方面分析在上海过去20年的上海新城和市郊化.这三个方面就是:引起城市边远地区发展的经济因素,在后社会主义时代里关于改革经济和政治的社会情况以及使用建筑来诉诸中国人不断改变的口味和实现经济和政治上的目的的做法,特别宣传的就是"好生活"这个西方的概念.
  • 摘要:位于英格兰德比郡,Arkwright镇是一个小型采矿社区,该社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没落.1989年,甲烷气体从废弃的矿井巷道泄漏,导致这个镇的部分居民疏散,并计划将整个小镇及其社区搬迁到相邻地方.在整个设计和搬迁过程中,萨里大学的社会心理学家Gerda Speller博士进行了一个独立的纵向研究项目.此研究着重于搬迁对Arkwright人的影响,力图确定地方依附与个人和集体身份的关系.本文将重点介绍Arkwright镇建筑师让社区参与其新村庄设计和搬迁的背景及使用的方法.本文将把建筑师的社区咨询过程的目的和目标与这个纵向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以确定社区接洽过程以及最终设计的成功性,还有由搬迁产生的长期社会状况.最后,本文将把Arkwright镇的比较研究与利物浦Eldonian社区的发现进行比较.这个创业型社区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初,并在2004年获得了联合国世界人居奖.
  • 摘要:在各地构建住房保障体系的背景下,国际经验借鉴很重要.但面对国内外的各种做法,要回答怎么学、学什么的问题.放眼国际学术界,在欧洲一体化进程以及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掀起了两波住房比较研究高潮,形成了充足的理论与实践经验.从2008年以后,住房比较研究的微观方法与研究机制得到了特别的重视。特别关注地方层面的住房制度及其背景,基于更精细的理论模型,结合政治结构、意识形态等影响,关注具体的机构或组织的行为模式,强调所得出的政策的实践含义。为此,不仅要促进比较住房研究的实践性,促进学术圈和政策圈的互动,还要特别关注我国人口潮因素对住房问题的影响,及时做好预案,并且重视福利分房制度的历史性影响,整体地分析住房制度走向,也要全面地看待住房问题,将住房保障与社会保障联系起来,并研究我国住房制度的共性与地方的差异性,推进地区层面的比较研究,以及合理确定住房市场的有效范围,建立可比的信息收集框架,跟进对其他转轨国家住房制度的研究,重视对比较时期的选择。
  •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生产活动的发展,大量的温室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如何通过改变城市基础设施的空间结构使得日常交通系统能源消耗所产生的环境负荷得到降低,正在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讨论.本文在基于大量基础数据的计算分析之上,运用地理信息系统网络分析工具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熊本市的基础服务设施的可达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在综合考虑地域特性的前提下,提出改善基础服务设施可达性的规划方案,并对方案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适应熊本市面向低碳化社会的可持续性城市发展构想.
  • 摘要:目前我国正加快进入老龄社会,这一现象使整个社会结构发生变化,并对社区规划产生深刻的影响.本文在系统梳理已有老龄化社区相关指标、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着重将老龄化社区与传统社区区别对比,提出应对老龄化的社区规划指标体系框架.指标体系框架内容涵盖基础设施、服务设施、资源环境、信息安全、文化心理五大部分,共48个指标类型,以期在社区建设发展中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 摘要:在英国,模块化建筑是住宅产业化的主要模式,模块化建造的建筑在住宅楼宇、卫生和教育用建筑中已经占有了相当大的市场份额.模块化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小,工艺优秀,成本易控制,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列述了模块化建筑的通用结构形式包括:承重墙式模块和角支撑式模块。它们有着完全不同的建造技术和应用领域。模块化结构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有很大的限制,普通模块结构只能建造最高8层的建筑,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模块化结构已经可以应用在15层或者更高的建筑中。本文根据最新的住宅项目进行案例研究,包括25层高的学生宿舍.调查数据包括,安装速度,减少建设中断期,提高生产率,更少的交通运输环节,更可靠的散热性能,减少浪费和更多的可回收材料.建筑形式的高度工业化取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施工过程中量化的经济利益.
  • 摘要:全球化和城市化的浪潮给我国城市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城市规划和管理带来全新的挑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城市管理方式显然无法应对多元的利益主体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因此,研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的城市管理与规划途径显得尤为重要.社区作为城市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元,就成为落实社会管理职能的最基本载体.大量民生问题集中在基层社会,与民众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要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进入基层,走入社区.而规划在社区层面的研究也正是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的重要切入点,同时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从城市规划角度对社区进行探讨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重庆市渝中区为例,对过去三年渝中区进行的以空间整治为基础的社区更新运动进行实地考察和访谈,总结分析社区整治取得的成绩及存在问题,从社区层面入手寻求可持续的社会管理改革途径.提出应在城市规划领域建立城市社区规划的理念与方式,并为实施社区规划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实现理论和规划方法的转型.同时,对构建社区规划师制度以及社区公众参与机制作出探讨,为重庆市渝中区社区下一步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思考和建议.
  • 摘要:社会规范是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人们社会行为的规矩、社会活动的准则.已经有不少研究证明了社会规范会通过文化和审美影响建筑形式.本文试图将社会规范对建筑形式影响的讨论扩大到政治层面,以1949~2004年的北京城市住宅为案例,分析主流意识形态控制下的社会规范对城市居住模式的影响.本文的目的不仅在于讨论社会规范如何影响城市居住模式,笔者更希望能通过对北京案例的研究进一步探讨某些特别的,能够影响城市居住模式的社会规范是如何产生的,以及产生这些社会规范背后的原因.1949~2004年,55年的时间跨度涵盖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和后社会主义两个时期.笔者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访谈了解了这两个时期中与住房相关的社会规范,并分析了这些社会规范对政府、建造者和使用者三方选择和行为的影响.最后结合对这两个时期城市住宅形式的类型学分析得出结论:主流意识形态所控制下的社会规范与政府对住房的定位和政策是互相促进的作用.隐形的社会规范会影响使用者对住宅的定位与偏好.而对住宅的定位和偏好的变化是北京住房改革之后居住模式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 摘要:本研究基于永续发展之理念,一方面检讨推土机式的新镇开发模式对原有自然生态与小区人文之破坏,一方面运用"聪明成长"原则,尝试研拟一种整合"永续发展"与"聪明成长"原则之空间规划模式.本研究模式中以生态、生活与生产三生为核心价值系,围绕着土地使用、交通运输,以及小区与开发商的决策整合,追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约水、电、能源,塑造小区自明性,并兼顾生态保育和文化历史空间维护.另一方面,本研究则透过台中市第十二单元重划区之开发仿真,呈现本规划模式之执行程序及空间操作细节.
  • 摘要:随着全球变暖和极端气候事件频繁发生,全球气候变化及其不利影响日益成为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低碳城市建设是缓解气候变化危机的重要举措,而低碳城市规划是低碳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文章分析了碳排放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简述了我国城镇化及碳排放的现状,在总结国内相关研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低碳城市规划在城市规模的生态安全控制、城市发展的空间结构组织、城市土地利用的功能分区、城市增长的密度强度规定、城市绿化的碳汇系统优化五方面的具体策略,以期推动我国低碳城市建设进程,增强城市的宜居性.
  • 摘要:气候变化、能源短缺、食品危机以及人口的持续增长等问题正在削弱城市应对灾难和变化的适应性,探寻弹性城市发展之路迫在眉睫.都市农业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进程,并且能降低全球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阐述了都市农业的特点以及它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所起到的作用,分析研究了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现状,提出我国应加快建立农业标准化的工作体系和应用体系,促进农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政府在农业科技创新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上应起到支持和引导的作用,利用都市区的科学技术优势,提高农业设施装备水平、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设施农业等。在经营体制上都市农业也应当不断创新,大力扶持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及其他类型符合当地农业发展条件的经营模式。在产业形态上,都市农业应不断向二产和三产延伸,发展农特产品加工业以及观光农业,通过产业链的拉伸,带动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机会。此外,加强农业质量安全体系和动植物防控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都市农业不但可以满足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低收入人群)对食物的需求,而且可以作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重屏障。虽然即便在都市农业得到广泛支持的城市中,它也不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但它可以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补充,以及城市遭遇灾难、变故时增加城市弹性的一种手段,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摘要:全球海洋发展背景下,沿海城市向海蔓延不断加速,导致多方面的生态效应,具有复合关联.然而,由此兴起的海岸带生态管治,大致经历了基于部门联动的海岸带综合管理、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岸带生态管理、基于地域单元的海岸带空间管治等诸多困难.本文指出海岸带生态管治失效的根源,主要在于对海岸带孤立化与片面化的认识.海岸带生态为治理而治理,割裂了生态治理与经济、社会等的复合关联,更与地域主体特点相疏离,陷入"开发—破坏—修复"与"再开发—再破坏—再修复"的恶性循环.基于此,提出行政空间层级、利益主体构成、生态系统尺度是应对海岸带城市扩展的生态效应以及生态管治重构的三大关键.
  • 摘要:植被覆盖的退化是引发城市微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地理信息系统(GIS)与遥感遥测(RS)等技术近年来用于城市绿资源的调查和分析,大大增强了调查和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本文总结了针对大、中、小不同尺度绿色空间规划的技术方法;对科学技术应用于城市绿资源分析所得结论进行了归纳总结.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当前城市规划中的生态、环境等专题规划提供技术借鉴,同时也将推动科学量化手段支持的城市规划发展.
  • 摘要:为了明确上海地区居住建筑能源的消费水平和能耗影响因素,本文针对上海地区4个典型的居住小区(3727户居住家庭),进行电力和燃气数据统计分析及入户问卷调查.调研结果显示:①2009~2010年间,4个典型居住小区平均年能耗1113kgce/(户·a),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为12.9kgce/(m2·a);②空调使用习惯的调研显示,被调研家庭平均每户家庭空调拥有量为2.93台,冬季平均每天运行5.2h,设定温度24.5°C,夏季平均每天运行7.1h,设定温度25.4°C,平均舒适度为3.45;③采用SPSS软件对4个居住小区建筑能耗的影响因素进行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建筑面积、冬夏季空调日均运行时间、家庭成员平均年龄等因素对居住建筑能耗的影响较显著,而家庭成员人数、家庭空调拥有量、空调冬夏季设定温度等因素对能耗的影响并不明显.
  • 摘要:"三线建设"城市是我国在特殊历史时期依照特定模式而发展起来的城市,其重要的特征就是围绕国家计划安排的"大工业"组织城市功能,强调城市内部的职住平衡.但是,随着市场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面对日益激烈的区域竞争,单独回应城市内部的发展需求已不足以支撑"三线建设"城市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区域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愈加凸显.那么,积极参与区域竞合,加快拓展产业功能,成为"三线建设"城市当前发展的首要任务.产城一体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一种城市发展策略,国内的相关研究往往注重其对城市内部作用的探讨.本文认为,产城一体的核心内涵是使城市发展达到对内结构合理、对外共赢博弈的内外均衡状态,是对职住平衡理念的补充与发展.结合德阳实例,以"三大厂"(二重、东电、东汽)为核心的德阳面临"三线建设"城市典型的对内吸引力不足、对外竞争力受限的发展困境,新时期需要实现转型升级,既不能抛离原有厚重的"大工业"基础,又需要迎接市场自由竞争的挑战.因此,在笔者参与的德阳亭江新区与旌东新区战略规划中,在宏观层面重点探讨区域中的德阳所要承担与把握的职责使命、发展机遇以及关键突破,在中观层面协调处理新产、新城与"大工业"、老城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微观层面深入解析产城一体所适合的产业类型、用地规模以及组合形式,为德阳实现内外均衡的产城一体提供新的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明确产城一体发展模式存在的制约性因素,以期为"三线建设"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些许参考.
  •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住宅能耗已经引起了越来越多当地政府的关注.很多地区政府在他们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中设定了住宅能耗控制及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但是,多数目标的确定缺乏系统的论证和模型验证.自下而上形式的住宅终端能耗模型对政策制定者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能够有效地评估节能政策的效果以及能耗终端的节能效率,并且能对未来住宅能耗作出预测.本篇文章通过11个指标细致研究了6种不同的终端能耗模型,其中2种来自中国,其他4种来自国外.通过比较分析,2种中国模型跟其他国外模型相比存在一些明显的缺陷.这些缺陷包括:缺乏建筑类型的细致分类;缺乏对建筑构造的研究;缺乏对用户行为模式的研究.
  • 摘要:以自然通风为代表的城市环境优化,是影响湿热气候下的高密度都市行人环境舒适度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通过CFD对香港官塘片区成业街的夏季风环境进行数字化模拟和评价,分析风环境在该地段的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建议.结果表明,在高密度开发的城市,人行高度上的街道风环境可以通过设计街道进风口形状、调整街道围合度、设计街道及其周边地区的建筑外轮廓和建筑布局等方式得到改善.这一结论可为日后的城市风环境设计提供参考.
  •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增长、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开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中国被国际誉为"住宅王国",随着人口快速增长以及资源消耗的持续加大,可持续性住宅规划成为当前备受关注的议题.住区如同一个缩小版的城市,具有复杂性、开放性、多层次性的特点,因而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当综合考虑生态、舒适等诸多因素,做到协同设计.如今,我国的建筑领域已经进入信息时代,随着住区规划对信息技术依赖性的增加,传统的技术手段已经不能满足信息时代规划过程中对大量数据快速处理及协同应用的需要,BIM技术为实现可持续住区规划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在规划中可以综合利用气象数据和外部环境数据,实现全程信息化、智能化.本文从可持续发展概念与住区规划面临的技术问题入手,研究可持续住区的内涵以及怎样应用BIM技术协助可持续住区的规划设计,结合"威海百度城二期"以及"渤海监测监视管理基地城市设计"两个工程实例,从住宅单体设计与住区规划设计两个方面阐述,分析总结目前BIM技术在可持续住区规划中的应用要点以及技术方法,提出应用BIM技术平台实现可持续住区规划协同调控的设想,得出BIM技术优势特点适用于可持续住区的规划设计、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当充分应用BIM技术平台优势的结论.
  • 摘要:建筑节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当前国情条件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推动可持续建筑在中国的发展,针对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建筑技术集成体系的研究必不可少.当前中国住宅建筑数量庞大,而综合运用能源供给、围护结构、建筑设备、给水排水系统及运营管理等方面低碳技术的案例却是凤毛麟角.本研究以北京地区为例,通过对住宅建筑能源供给、围护结构、建筑设备、给水排水系统及运营管理五个方面的低碳技术应用研究,总结各项技术的优缺点.其中,能源供给技术主要涉及太阳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围护结构技术包含了外墙、门窗、屋面及遮阳的低碳节能技术;建筑设备低碳技术有空调冷热源节能技术、新型新风系统技术等;给水排水系统技术为中水回收利用及卫生间洁具节水技术;运营管理技术则主要体现在楼宇控制系统和运营能耗管理技术上.同时,结合北京地区的具体案例,如北京锋尚国际公寓及当代MOMA等,分析它们在低碳建筑技术运用方面的现状和集成的优缺点,从而对其提出低碳技术集成优化设计.通过上述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研究,希望对中国住宅在低碳道路上的实践发展有所借鉴.
  • 摘要:为验证住宅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实施效果,本文通过对上海某居住小区中实施节能改造和未实施节能改造的住宅建筑分别进行抽样调研,采集电力和燃气数据,并进行建筑能耗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节能改造后,小区空调耗电量下降了19%,而改造前后该小区单位面积平均一次能耗较为接近,这是由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拥有其他电器的数量越来越多,那么就相应增加了用能设备的总功率,这势必会引起总能耗的增加,而节能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可减缓总能耗的增加。
  • 摘要:本文采用主观问卷调查和现场温湿度实测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海地区居住建筑的实际用能模式进行入户调研,得到典型家庭的人员作息、开启关闭空调习惯、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使用时间、冬夏季热舒适温度范围等参数,最终确定上海地区的间歇式用能模式,在对舒适度进行合理展望的基础上,得出上海地区未来的合理用能模式.后期,项目组将基于上海地区居住建筑的合理用能模式,确定上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发展的重点方向与相应的节能指标体系,并形成一套简易科学的上海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评价方法.
  • 摘要:现如今,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在建筑行业非常流行.很多专家学者从事于建筑可再生能源科技的研究.此文章研究了关于以往能源科技评价方法的优点和限制,并比较了彼此的特点.与此同时,多种多样的对绿色建筑能源科技的评价被推出.例如,HK-BEAM,BREEM,LEED.研究可再生能源科技和评价方法的特点有助于专家和研究者选择合适的方法用于建筑项目.与此同时,提出四个关于能源科技评价的方面:资源方面、经济方面、环境方面和社会方面.此文涉及的四个以往的评价方法包括LCEA、STM、PCEOS、Sustainability indicators.最后,基于对于四种评价方法的比较和分析,提出四项标准评价方法.
  • 摘要:"水"自古以来就与城市相伴而生,随着人们对水的关注与重视,"水"也成了今年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虽然各个城市在水系规划建设时都标榜高水面率,但是现有规划对水面率的定义仅仅停留在对水体面积的笼统而粗放的估算,很难从规划实施层面进行控制和管理,因此,如何建立有效的水面率体系来控制城市水系规划建设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不同的水面率统计方法,宏观水面率主要从城市总体规划层面把握,维持城市的整体水系格局;中观水面率对应的是水系专项规划,维护城市的发展安全;而微观水面率是从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将水面率指标、布局形式与城市功能区结合,更直观地指导水系建设,形成一套完善的水面率控制体系,保证城市水系建设有据可循与可持续发展。
  • 摘要:"十二五"期间,结合国家推动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各地在保障性住房等工程中进行了多样化的高层工业化住宅体系和构造技术探索.本文从提升住宅的性能入手,针对住宅产业面临的资源、环境等方面压力,关注和发掘工业化住宅的"绿色"性能,特别是住宅全寿命周期内的维护、改造、更新的构造技术措施.在解决工业化住宅保温隔热、防水、隔声等基本构造问题的基础上,针对人们对住宅日益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在建筑外观、户型功能的多样化与灵活性等方面探索相应的技术措施,进一步提升住宅的"宜居"性能.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