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缓和医疗

缓和医疗

缓和医疗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1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一般理论、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89056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宁夏社会科学、护理学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全国民族医、中医血液病学术研讨会暨青年学术论坛、2007年全国首届中西医防治心脑血管、肾脏、肿瘤疾病高级论坛、香港中医学会、教育研究基金会2017国际针灸高峰论坛等;缓和医疗的相关文献由283位作者贡献,包括宁晓红、李飞、刘晓红等。

缓和医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2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9056 占比:99.87%

总计:89171篇

缓和医疗—发文趋势图

缓和医疗

-研究学者

  • 宁晓红
  • 李飞
  • 刘晓红
  • 曲璇
  • 王萍
  • 王逸如
  • 史迪
  • 李佳颐
  • 李冬云
  • 李凤香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芷谦; 郭巧红
    • 摘要: 通过概述国内外缓和医疗家庭心理干预的理论及其应用以及研究现状,分析在我国肿瘤缓和医疗实践中实施和推广晚期癌症患者家庭心理干预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资源短缺、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普及和培训力度不够、晚期癌症患者和家属对心理健康的关注缺乏,并提出展望,旨在为今后开展晚期癌症患者缓和医疗家庭心理干预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林新铎; 姜峰波; 刘冰
    • 摘要: 近年来,缓和医疗作为一门交叉性学科,集医学、伦理学和心理学为一体,在我国医疗领域中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力,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主要阐述了我国缓和医疗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过度医疗、政策缺失、教育欠缺、民众接受度低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以促进缓和医疗在我国的发展。
    • 张楠; 左文行; 吴锦晖
    • 摘要: 目的 系统评价缓和医疗干预对老年痴呆病人生活质量、症状负担和护理偏好讨论的影响。方法 检索Embase、MEDLINE、CENTRAL、APA PsycInfo、CINAHL、Web of Science、ClinicalTrials.gov、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筛选针对痴呆病人实行缓和医疗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使用Stata 17.0 BE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3项研究,共包含3394例痴呆病人(平均年龄为82.0岁,65.8%为女性)。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护理相比,缓和医疗与护理偏好讨论相关[共纳入5项研究,n=996;RR=2.11(95%CI1.14~3.90);I^(2)=87.3%],与生活质量提高[共纳入4项研究,n=762;标准化均数差(SMD)=-0.04(95%CI-0.43~0.35);I^(2)=79.7%]和症状改善[共纳入6项研究,n=1047;SMD=0.26(95%CI-0.06~0.58);I^(2)=80.8%]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 与常规护理相比,缓和医疗与护理偏好讨论相关,与生活质量或症状的相关性方面证据不足。
    • 梁思宇; 郑莹; 葛楠; 曲璇; 李红滟; 王巍; 宁晓红
    • 摘要: 目的护理实习生是临床环境中重要的观察者,调查学生对缓和医疗/医疗照护现状的看法是了解临床总体情况的重要手段。方法纳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专业实习生(护理实习生)126名。问卷调查其对于终末期患者沟通与症状控制相关的缓和医疗现状的满意度。研究对象年龄范围为20~21岁。结果63.5%(80/126)的学生对终末期疼痛管理满意,34.1%(43/126)和35.7%(45/126)对与患者的日常沟通和困难谈话满意,33.3%(42/126)对患者离世后安慰亲属满意。有亲人离世经历的护理实习生总体满意度显著低于没有这一经历的学生(25.21比28.41,P<0.01);接触过缓和医疗的学生总体满意度显著低于没有接触的学生(26.18比31.90,P<0.001)。结论护理实习生对缓和医疗实施的总体满意度较低,提示缓和医疗在临床实施和教学中存在不足。
    • 刘茜; 黄光华; 崔英; 曲璇; 宁晓红; 李静
    • 摘要: 目的探讨开展缓和医疗芳香照护培训的可行性与培训效果。方法总结北京协和医院2016至2019年举办的4期缓和医疗芳香照护培训班的资料,对120名学员进行自评问卷调查,对培训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56份,课程总体评分为8.09分,学员们反馈课程丰富了理论知识,增强了实践信心。培训结束后79.6%学员开展了缓和医疗芳香照护实践,其他学员主要因缺乏合适机会而未能实践。部分学员反馈建议增加实践课程并希望能够得到后续针对案例实践的指导。结论开展缓和医疗芳香照护短期培训班是可行的,可丰富相关人员的安宁缓和医疗理论知识,增强其实践信心,但需进一步加强培训后支持以增加学员进入缓和医疗芳香照护实践的比例。
    • 路菲; 刘锦涵; 宁晓红; 金爽; 刘晓红; 孙晓红; 闫静
    • 摘要: 安宁缓和医疗通过早期识别、积极评估、控制疼痛和其他症状,预防和缓解身心痛苦,改善生存期有限的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一个成功的缓和医疗案例的实施,不仅需要建立正确的缓和医疗理念,也需要团队的配合和医疗体系的完善。本文报道1例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命末期照护经历,总结末期患者安宁缓和医疗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 宁晓红; 李佳颐; 戴晓艳; 刘茜; 史迪; 赵小萱; 李杰; 王磊; 葛楠; 曲璇; 杜铁宽; 朱华栋
    • 摘要: 目的对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发起的缓和医疗会诊进行总结梳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提出的22次缓和医疗会诊资料。结果共18例患者接受缓和医疗会诊,其中,男6例,女12例,平均年龄(65±8)岁(36~88岁);10例患者会诊1次,6例患者会诊2次,2例患者未完成会诊;15例患者为恶性肿瘤,3例患者为非肿瘤性疾病。会诊原因中,61.1%(11/18)是关于沟通;61.1%(11/18)是减轻患者的痛苦症状。离世地点方面,8例在本院离世,6例在其他医疗机构离世。结论北京协和医院急诊对缓和医疗会诊存在明确需求,会诊能给急诊医患双方带来帮助。
    • 李飞; 王剑利; 宁晓红
    • 摘要: 研究团队致力于将缓和医疗与叙事医学两个学科领域进行深度融合。界定了“痛点”概念,即在生物医学实践中,医务人员遭遇心理困惑、目标模糊、无计可施的状态。在界定概念的基础上,以疏通“痛点”为临床操作的“密码”,结合缓和医疗会诊案例,探讨叙事医学的临床实践问题。案例以医生的口述原文结合注释解析的形式呈现,进而提出识别痛苦、建立关系、以叙事能力疏通“痛点”的叙事医学临床实践步骤,旨在以缓和医疗领域为例,预期对其他医学领域的叙事医学实践形成借鉴。
    • 李飞; 王剑利; 宁晓红
    • 摘要: 基于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领域的教学与临床实践,同步结合叙事医学的教育实践,呈现了缓和医疗、人类学、叙事医学等学科领域持续深入对话的初步发现。具体包括:在缓和医疗学科领域的发展脉络中,医学教育被置于核心位置;教学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并预期实现临床实践转化;叙事病历运用表明了叙事在缓和医疗实践中的独特价值,以及叙事医学与缓和医疗两个学科领域相互解释的可能路径。
    • 李飞; 王剑利; 宁晓红
    • 摘要: 叙事医学要在系统教育实效基础上获得高质量发展,同时需要推进临床诊疗的实践落地。在对叙事医学临床实践领域研究回顾与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团队将持续在叙事医学与缓和医疗实践相融合的方向深耕,进而论证两个学科领域的契合性;为叙事医学临床诊疗实践研究提供思路;重视对既有的本土性叙事医学临床实践经验的挖掘和梳理,并反哺于医学教育与实践。对叙事医学与缓和医疗的契合性进行了论证,包括叙事医学在实现缓和医疗目标中的独特价值、叙事医学教育的理论基础与逻辑、实施叙事缓和医疗的工具和路径、两个学科适用领域的契合性、两个学科领域价值层面的契合性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