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物理
统计物理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243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力学、系统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4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8678篇;相关期刊143种,包括中国大学教学、上海理工大学学报、沙漠与绿洲气象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陕西省物理学会成立70年纪念大会暨2014年学术年会、'2000全国高等工科院校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98年全国高等工科院校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等;统计物理的相关文献由36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木法、翁甲强、倪致祥等。
统计物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8678篇
占比:99.51%
总计:48916篇
统计物理
-研究学者
- 陈木法
- 翁甲强
- 倪致祥
- 王丽萍
- MainI
- 丁亦兵
- 丁持坤
- 俞自涛
- 冀文慧
- 冯彦皓
- 刘帅帅
- 刘策军
- 吴宇豪
- 吴永礼
- 周涛
- 呼和满都拉
- 宁西京
- 张一方
- 张奎
- 张学斌
- 张波涛
- 张瑾
- 张超英
- 张鑫
- 徐序
- 李晓辉
- 李述华
- 杨洪涛
- 杨雪特
- 林继成
- 樊韬
- 汪秉宏
- 牛长流
- 王先文
- 肖月华
- 范利武
- 蒋学华
- 蓝风华
- 许爱国
- 郑久仁
- 郑秋南
- 钱祥忠
- 黄祖洽
- A.怀斯佩那尼
- Horng-Tzer Yau(姚鸿泽)
- J.D.德斯切尔
- J.Klafter(编)
- Lan Fenghua
- MUNIER Stephane
- Mudry Christopher1
-
-
黄海平
-
-
摘要: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帕里西在无序系统方面作出开创之举,他提出复本对称破缺方法解决自旋玻璃问题,这一方法也对神经网络等交叉学科产生深厚影响,激发未来对人工智能和人脑等复杂系统的进一步研究。2021年,诺贝尔奖委员会决定将物理奖颁发给研究复杂系统的三位科学家。
-
-
陈璐;
赖惠林;
林传栋;
李德梅
-
-
摘要:
瑞利-泰勒(Rayleigh-Taylor,RT)不稳定性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和工程领域,认清RT不稳定性演化过程中的物理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利用离散玻尔兹曼方法模拟了可压缩流体的RT不稳定性现象,并利用该方法对界面连续的随机多模初始扰动的可压缩RT不稳定性进行了数值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梯度的影响下,与热通量相关的热力学非平衡强度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热扩散作用下,界面上的热力学非平衡强度先减小后增大,继而影响热力学非平衡区域的占比,使之呈现相同的变化趋势。最后,分析了全局平均热力学非平衡强度随时间的演化规律,发现在宏观物理量梯度和热力学非平衡面积的共同作用下,全局平均热力学非平衡强度先增后减,最后趋于稳定。不仅如此,热力学非平衡区域面积的增大(减小)会增强(减弱)热力学非平衡的强度;同时,物质界面物理量梯度的增大(减小)对全局平均热力学非平衡强度也有相同的影响,二者相互作用、相互竞争。
-
-
-
陈木法
-
-
摘要:
在研究算法时遇到如下问题:除实对称矩阵或复厄米矩阵外,何种更大的矩阵类具有实谱?后者是量子力学的两大特征之一,另一特征是波动性.闻名于世的量子力学的"百年大战"就是围绕着波动方程的解是否存在"随机性"展开的.我们将介绍这几年的探索,以一个意外结果打开了一个新视角.须知,现代数学的多个分支源于量子力学.可以想象,新视角所触及的决非仅仅几个小课题.
-
-
许爱国;
陈杰;
宋家辉;
陈大伟;
陈志华
-
-
摘要:
针对多相复杂流体系统模拟研究,简要介绍从格子气模型到离散玻尔兹曼方法的发展历程.从统计物理学基本原理出发,通过粗粒化建模思路,给出玻尔兹曼方程;分析Chapman-Enskog多尺度展开方法所蕴含的测量逐步细化的物理图像,给出离散玻尔兹曼建模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步骤.简要介绍离散玻尔兹曼在相分离、燃烧、流体不稳定性等系统中的应用.对于多相复杂流体系统的动理学建模,技术关键是分子间作用力和化学反应贡献的引入.不同颜色的示踪粒子的引入,使得在单流体理论框架下即可实现混合过程中物质粒子来源的确定;示踪粒子在其速度相空间的分布所形成的结构蕴含丰富的流场信息,为复杂流场研究张开一个全新的视角.在多介质情形,离散玻尔兹曼建模与动理学宏观建模的对应关系是一对多.随着系统非平衡程度加深,相对于动理学宏观建模与模拟思路,离散玻尔兹曼建模与模拟的复杂度上升速度较慢.作为系统行为粗粒化描述的一种物理模型构建方法,离散玻尔兹曼根据研究需求,选取一个视角,研究系统的一组动理学性质,因而要求描述这组性质的动理学矩在模型简化过程中保值;是动理学直接建模方法的一种,为连续介质建模失效或物理功能不足、而分子动力学方法因适用尺度受限而无能为力的介尺度情形提供了一条方便、有效的研究途径.
-
-
-
陈木法
-
-
摘要:
本文是基于北京大学"许宝騄讲座"(2019/3/22)及随后在各地的报告扩充而成.开头是受惠于许宝脲先生的一些回忆;末尾是感谢北京大学一批老师几十年来的支持和帮助.中间的主题部分先给出个人交叉研究的概述.然后从来自计算的挑战,进入一年多来笔者关于具有实谱的复矩阵理论的研究.这涉及计算、概率、统计力学和量子力学等领域.随后介绍算法方面的最新进展,此乃概率论与计算交叉的又一案例.作为结束,也略述交叉研究的感悟.
-
-
班世豪;
张子奕;
王鑫;
刘全慧
-
-
摘要:
对一维自由粒子在μ空间的运动,经典力学和量子力学各自提供了看似不同、实则等价的两种描述.一些经典教材对这个问题的表述有误或者不完整.本文首先通过分析经典力学中自由粒子在一维盒子中和在全空间的运动,画出了μ空间的轨迹;然后通过分析量子力学中自由粒子在无限深势阱中和在全空间周期性边界条件下的运动,画出μ空间每个量子态占据的面积元.最后本文讨论了周期性边界条件下动量为零的态存在性,一个量子态在相空间中的体积元和不确定性关系之间的区别等问题.
-
-
胡岗;
周涛;
叶方富
-
-
摘要:
从20世纪中叶至今,复杂系统研究迅速发展,成为了引人注目并具有广泛应用的新领域.复杂系统要么具有结构的复杂性,要么具有演化的复杂性,在多数情况下二者兼具.不同于传统物理学通常处理的规则介质,许多复杂系统具有复杂结构,近年来受到极大关注的复杂网络结构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同时复杂系统也可表现为演化行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即便系统结构并不复杂,系统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可能产生复杂的演化行为,包括:形形色色的不稳定性;丰富的斑图动力学;各种各样的自组织、涌现及进化行为等等.物理学从一开始就深深进入了复杂系统研究领域,其中统计物理无疑是研究和理解复杂系统最主要的工具.
-
-
-
-
熊诗杰
- 《2007年全国复杂系统研究论坛》
| 2005年
-
摘要:
众所周知,统计物理所研究的是由大量微观粒子所组成的宏观系统。通过对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研究,可以根据一定的统计法则得出整个宏观体系的各种性质,如比热、压强、电导、热导等。近年来,这种统计物理的研究方法,在凝聚态物理和材料物理等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一个凝聚态系统,或一种新材料,是由大量的原子(包括其中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以一定的结构组合在一起。
-
-
-
-
-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3-11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统计和物理相结合的(n,α)反应截面实验数据评价方法,属于核数据评价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调研收集现有的(n,α)反应截面实验数据相关信息,确定实验数据的实验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数学和物理分析,了解实验数据的分布规律,寻找隐性变量;根据隐性变量对实验数据进行分类分析评价,得到实验数据评价结果;并以此为依据,通过数学拟合等方式得到推荐激发函数。本发明所述方法从数学和物理两方面着手,寻找辛普森悖论中影响数据准确度的“隐性变量”,从实验数据评价的角度,能够有效避免PPP问题的发生,有效提高评价数据的准确性以及评价工作的效率。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