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
物理学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1年内共计6920篇,主要集中在物理学、教育、科学、科学研究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30篇、会议论文182篇、专利文献208篇;相关期刊2255种,包括环球科学、考试周刊、物理教学等;
相关会议75种,包括全国第二十次原子、原子核物理研讨会暨全国近代物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2013年学术年会、中国核学会计算物理学会第七届年会学术交流会等;物理学的相关文献由706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淼、丁亦兵、冯端等。
物理学
-研究学者
- 李淼
- 丁亦兵
- 冯端
- 程民治
- 李国栋
- 杨振宁
- 佚名
- 吴永礼
- 胡望雨
- 庄建西
- 朱尧辰
- 杨宏伟
- 等
- 胡光华
- 孙海滨
- 赵凯华
- 刘婷婷
- 李新洲
- 陈秉乾
- 黄矛(翻译)
- Simon Mitton
- 华兴恒
- 张北春
- 张瑶
- 李政道
- 王玉娥
- 王鸣阳(翻译)
- 章新友
- 高峰
- 咏梅
- 张勇
- 张晓梅
- 徐润君
- 徐高本
- 李珊珊
- 杜祥琬
- 殷业
- 江晓原
- 谢希德
- 陈心中
- 陈熙谋
- 韦相忠
- 侯新杰
- 冉隆华
- 刘军
- 刘树田
- 刘秀珍
- 吴文良
- 吴水清
- 周伟
-
-
田联进;
洪成文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 2020年
-
摘要:
如何建设世界一流物理学学科,虽很少研究但非常重要.国际上有哪些成功的经验,一流学科发展有哪些路径,一流物理学的研究前沿和趋势到底在哪里,均十分值得深入探讨.基于物理学科百余年诺贝尔奖,研究诺贝尔物理学家与学科建设的关系,进而梳理物理学顶尖学科的发展路径和迁移轨迹,不仅对我国建设世界一流的物理学学科具有参考价值,也有利于丰富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经验的研究.本文首先对百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与大学学科发展的关系做了系统探讨,紧接着对促进物理学学科一流发展的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反思并且提出相关决策参考.
-
-
樊英杰
- 《实验技术与管理》
| 2020年
-
摘要:
物理学是一门探究物质基本结构和运动规律的自然科学,是学生进入大学后接触的第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非常强的基础性学科,而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的多寡以及实验设备的先进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学习物理学的兴趣.文章论述了物理演示与探索实验的现状,以及进行自主开发的意义、原则和模式.
-
-
-
陈桠娜;
赵振宇;
贺伟;
柏萍;
陆建非;
冯杰
- 《中学物理(高中版)》
| 2020年
-
摘要:
通过将人教版高中物理教材与英国EDEXCEL考试局I-GCSE物理教材中的"力和运动"章节的编排进行对比分析,来揭示两者对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非智力因素的异同,我国教材对知识点的划分比I-GCSE细致,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但是知识点相关配图单调而远离生活,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英国I-GCSE教材在引入知识点方面,选取学生日常生活中的案例,配图时代感强,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I-GCSE教材设置习题的目的 多为理解知识点,而中国教材的习题更围绕运用公式计算而出题,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
-
-
-
-
-
童家明;
喀蔚波;
王晨光;
邓玲;
韦相忠;
江键;
屈学民;
储信炜;
吉强
- 《物理与工程》
| 2020年
-
摘要:
基于2016年的调查及2004年的资料,比较分析了普通高等学校的医学检验技术、医学实验技术、医学影像技术、眼视光学、康复治疗学、口腔医学技术、卫生检验与检疫、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等医学技术类专业的物理基础课程的学时情况.五年制改为四年制后,医学技术类各专业的物理基础课学时数普遍减少,不开设物理实验课的学校数大幅增加.分析了学时变化的原因及对医学技术类专业人才科学素养培养的影响.期望随着首个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发布执行,广大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改进教学模式,将学时减少带来的不利影响降为最低.
-
-
-
吴彤
- 《全国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物理学哲学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今日的物理学哲学,大多讨论和研究量子力学哲学问题,这的确"高大上"、"高精尖",但是组成物理学哲学的还有许多其他议题与论旨.本文将以科学实践哲学作为视角,结合科学实验哲学的材料和观点,将讨论物理学实验与一般实验室研究中各类角色的作用,特别涉及如下问题:物理学实验研究中有何角色发挥作用,物理学实验对象的本体论问题,特别是物理学实验中的"自然物/人工物"的关系,物理学实验的认识论问题.本文认为在科学实践哲学视野下,一切科学实验中的对象,都不是纯粹的自然物,而是具有创造特性的半人工物.本文也将指出,物理学在把天然世界改变为人工世界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和影响,这种作用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因此,物理学绝不是脱离社会的、纯粹研究自然的科学.
-
-
YU Gen-qiang;
俞根强
- 《全国物理学哲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物理学哲学学术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作为逻辑体系的应用,物理学解读是必需的.全文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逻辑体系的定义和介绍.第二部分是物理学的近现代历史解读,寻找与逻辑体系之间的对应关系.第三部分是解读的评论,并对未来的可能性作出预言和推测.从中可以发现:单独的逻辑类型对应近代科学,例如形式逻辑对应牛顿力学;而混合的逻辑类型对应现代科学.或者说,是否混合类型是近现代科学的一个分界点,尤其地从近代科学到现代科学的过渡阶段.
-
-
张杨
- 《第八届全国工科研究生教育工作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通过深入研究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博士生研究生教育的统一考试、专业课程、扩展课程以及论文研究四个方面的内容,初步理清了世界一流大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的整体概况,为我国博士研究生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
林锡忠;
丁荣昌;
古仁学
- 《第十一届全国磁粉渗透检测技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把"磁力作用的空间……"作为磁场在无损检测领域的定义,与在物理学领域定义磁场是传磁力作用的物质,有了原则性的差别.容易产生一些不良后果.无损检测是物理学的应用领域之一,应直接引用物理学中的磁场定义.因此,在无损检测中给磁场另做定义是不可取的.运动电荷或电流或磁极的实质都是变化的电场;磁场的本质是物质;它以场的形式存在;其特性是传递磁相互作用。
-
-
肖涛波
- 《第七届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原生质,质生空,空生时,时生万物.”道德经对宇宙演化序列的描述,并未给我们描绘出完整宇宙的形象,亚里士多德以“形式”作为第一实体,以“作为存在的存在”或“存在本身”加以描述,此后西方哲学历经两千多年的填充式积累,并未做出实质性突破.从康德哲学再到海德格尔哲学的世界理论和世界形态与真实的宇宙本质世界逐渐“去远”.形而上学也从关于宇宙本质世界的学问逐步转向关于人类自身“能在”的学问,如今的宇宙学已是理论物理学的范畴,宇宙学归根结底是形而上学问题还是物理学问题,这个问题不搞清楚,人类科学就是一个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
-
何彦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可控自组装体系及其功能化”重大研究计划年度会议暨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自组装研究的基本问题是揭示组装基元间的弱键相互作用的本质和协同规律,由于在各个物质层面都存在着各种形式的自组装现象,有必要从哲学高度思考自组装过程的本质和规律.迄今为止,几乎所有原子、分子及纳米粒子自组装过程的理论研究的出发点都是经验直观的绝对时空和还原论,即认为复杂体系的自组装行为都应该服从于几条外在于组装基元的基本的物理学原理,都可以被还原为基元间若干局域相互作用力与初始条件和随机涨落的叠加.但这种机械的"原子论"框架很难解释诸如结晶、蛋白质折叠、功能纳米结构生成过程等实际观测结果,也很难用于指导自组装过程的计算机模拟.
-
-
方亚泉
- 《第六届中国国际易道论坛》
| 2015年
-
摘要:
佛学经常说"无常"又说"常".无常是指从相上来讲,常是从理上来说.理往往太抽象让人无法明白,相却又变化多端让人无法把握.科学强调实证性,一种新的理论(理)提出来,往往以数学(数)为手段和桥梁,在人们可以观测到的相上(相)作出一个定量预言,并通过做实验来验证这个预言正确性.希格斯理论是关于这个世界从无到有(质量)的产生机制的一个理论。希格斯粒子的发现是理,相,数结合以及实证科学的一次完美体验,也是数以千计的科学家数十年辛勤耕耘的硕果。这中间有很多与易学研究相通之处。如果古老的易学如果能与现代科学相结合,那就有理由相信这将是一次更为完美的体验。
-
-
孟庆义
- 《第七次全国中毒与危重症救治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宝安急危重症高峰论坛》
| 2015年
-
摘要:
主动脉瘤(aortic aneurysm)指主动脉壁局部或弥漫性的异常扩张,压迫周围器官而引起症状,瘤状破裂为其主要危险.按结构主动脉瘤可:真性主动脉瘤:动脉瘤的囊由动脉壁的一层或多层构成;假性主动脉瘤:由于外伤、感染等原因,血液从动脉内溢出至动脉周围的组织内,血块及其机化物、纤维组织与动脉壁一起构成动脉瘤的壁.壁间动脉瘤(主动脉夹层).动脉内膜或中层撕裂后,血流冲击使中层逐渐成夹层分离,在分离腔中积血、膨出,也可与动脉腔构成双腔结构.在临床上,许多种情况均可造成主动脉损伤,形成主动脉瘤,包括真性、假性、壁间主动脉瘤等形式。其中贯通伤直接作用于受损处主动脉引起动脉瘤,可发生于任何部位,主动脉瘤破裂位置容易确定。间接损伤时由于体表常无伤口,主动脉瘤破裂位置不容易确定。如进行胸外按压时,车祸等情况下胸部在前方受到撞击时,运动员从单杠上掉下来,及妊娠过程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