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相关文献在2012年到2022年内共计6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699071篇;相关期刊53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现代诊断与治疗、颈腰痛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江西省骨科高峰论坛暨骨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年会、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年会等;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相关文献由183位作者贡献,包括丘青中、刘春新、李剑等。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99071篇
占比:99.99%
总计:699137篇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研究学者
- 丘青中
- 刘春新
- 李剑
- 杨翼锦
- 邢振龙
- 霍柱根
- XIONG Guang
- 丁新波
- 万张辉
- 万盛钰
- 于海龙
- 任义行
- 任永信
- 何仁高
- 何文野
- 何林
- 刘俊峰
- 刘威
- 刘强
- 刘新宇
- 刘渤
- 刘雅
- 包肇华
- 卜祥朋
- 双鸥
- 叶树强
- 吴凯
- 吴昊天
- 吴晓东
- 吴秀明
- 吴超
- 周健红
- 周建伟
- 周建敏
- 周竖平
- 唐举峰
- 唐家敏
- 夏俊杰
- 夏贤霆
- 夏辉强
- 姚书眈
- 孔鹏
- 孙东
- 孙东1
- 孙开军
- 孙志波
- 孙术华
- 孙鹏飞
- 季一鸣
- 尚希福
-
-
尹志平;
叶树强;
罗涛;
刘俊峰
-
-
摘要:
目的:研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无神经损伤性胸腰椎椎体骨折(TF)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50例TF患者,依双盲法分为参照组和科研组各25例,参照组行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科研组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术前ODI、VAS数据比较,P>0.05,科研组术后1周、术后3个月、6个月的ODI、VAS均低于参照组,P0.05;科研组患者的腰椎功能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TF患者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疗效更佳,创伤小,手术及住院时间短。
-
-
范玉伟;
陈科;
张彦龙;
张志
-
-
摘要: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中,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患者60例进行分析,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应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预后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分析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椎间隙高度与头侧端椎上缘的垂线与尾侧端椎下缘垂线的交角(后凸Cobb角)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的治疗中,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能促进患者相关指标的改善,较传统手术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
胡珊;
廖水生;
胡小明;
詹勇
-
-
摘要: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Delta单通道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失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失稳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选择Delta单通道内镜下腰椎滑脱cage植骨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开放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生活质量(QOL)评分,术后6个月的骨密度、血清骨钙素水平及疼痛数字量表(NRS)评分,以及术后1个月和6个月的植骨融合率。结果术后,两组患者的QOL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骨密度和血清骨钙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1个月及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植骨融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伴腰椎失稳患者,行Delta单通道内镜下腰椎滑脱cage植骨融合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促进切口愈合,减轻术后疼痛,且具有较高的植骨融合率,手术效果显著。
-
-
杨勇
-
-
摘要: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单节段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84例,根据随机对照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行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两组伤椎前缘高度和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明显得到矫正(P0.05);观察组术后感染、压疮、慢性腰痛、腰背部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265,P<0.01).结论 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传统开放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段骨折的临床效果相当,但微创经皮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安全性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
龚箭
-
-
摘要:
目的 分析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的应用效果.方法 7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PVP治疗,观察组给予PVP联合PPSF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腰椎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Cobb角,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91.25±6.18)min长于对照组的(82.19±2.51)min,住院时间(6.23±1.21)d短于对照组的(9.56±2.9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腰椎功能评分、VAS评分及Cobb角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腰椎功能评分、VAS评分、Cobb角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发生并发症8例(22.86%),观察组发生并发症2例(5.7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VP联合PPSF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减轻疼痛,改善患者的后凸畸形、腰椎功能及生存质量.
-
-
巫桂兵;
梁丽娟
-
-
摘要: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合江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脊柱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n=50)与对照组(n=50).采用传统的开放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对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优良率相比,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1 d及术后7 d,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传统的开放性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脊柱骨折的效果相当,但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该病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其术后的疼痛感.
-
-
张野;
夏辉强;
易威威;
蓝海洋;
杨智杰;
韩非;
刘渤
-
-
摘要:
目的 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治疗骨量减少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1月—2019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收治的66例骨量减少型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组35例(PKP组),男性12例,女性23例;年龄55~65岁,平均60.0岁;高处坠落伤13例,跌倒伤18例,无诱因4例;腰椎骨密度T值-2.5~-1.0SD,平均-1.73SD.经皮穿刺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组31例(PPSF组),男性11例,女性20例;年龄54~63岁,平均59.5岁;高处坠落伤14例,跌倒15例,无诱因2例.腰椎骨密度T值-2.4~-1.2 SD,平均-1.75SD.记录并比较两组术中的出血量、手术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的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高度(AH)、椎体前缘高度比(AHR)、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度(HR)、后凸角(KA).记录PPSF组的骨性融合时间.结果 PKP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周期均低于PPSF组[(12.8±6.0)mL vs.(67.2±6.0)mL、(30.2±2.8)min vs.(93.5±8.5)min、(1.3±0.5)d vs.(1.7±0.8)d、(4.1±0.6)d vs.(5.0±0.8)d].两组患者术后VAS、ODI及AH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KP组[(2.4±0.9)分vs.(5.2±0.9)分、(21.00±2.58)%vs.(67.61±4.30)%、(22.1±1.8)mm vs.(13.7±2.6)mm;PPSF组[(2.8±0.9)分vs.(4.9±0.9)分、(28.67±2.89)%vs.(69.31±3.27)%、(21.4±1.0)mm vs.(13.8±2.6)mm].PPSF组术后3d VAS和ODI均高于PKP组[(2.8±0.9)分vs.(2.4±0.9)分、(28.67±2.89)%vs.(21.00±2.58)%],但末次随访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两组间AH和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SF组术后及末次随访AHR高于PKP组[(92.15±3.77)%vs.(88.37±6.61)%、(91.17±4.16)%vs.(87.33±6.98)%].PPSF组患者术后及末次随访时KA低于PKP组[(6.4±1.7)°vs.(8.2±2.4)°、(6.6±1.7)°vs.8.3±2.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KP和PPSF治疗骨量减少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均能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PKP短期临床疗效优于PPSF,但PPSF具有更好的远期疗效,包括矫正和维持椎体高度及获得骨性融合.
-
-
王雲
-
-
摘要: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合弹性按压复位治疗的护理.方法:对象以5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例,时间以2019年5月至2021年1月为起止.所有对象均接受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合弹性按压复位治疗,期间配合针对性护理.观察患者VAS评分变化及并发症率.结果:本组50例患者术前、术后5d、2w时VAS评分两两对比统计差异满足要求(P<0.05).患者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X线复查内固定良好,椎体恢复至满意高度.结论: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合弹性按压复位治疗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且可预防并发症,因此需予以重视.
-
-
黄浩炜
-
-
摘要:
目的 研讨脊柱骨折患者接受复元活血汤+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对其预后恢复、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10月入住江门市五邑中医院的脊柱骨折患者72例,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对其设组,每组36例,对照组予以单纯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处理,观察组基于对照组手术条件施加复元活血汤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不同治疗阶段的疼痛程度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地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测评结果以及各项炎症因子(CRP、TNF-α与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复元活血汤+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能够有效缓解脊柱骨折患者的术后疼痛症状,促进患者预后恢复,或与其对机体炎症因子有良好的抑制作用有关.
-
-
李恒
-
-
摘要: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目前临床最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相较于常规开放手术,可以降低医源性创伤的发生几率,使术后疼痛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显著改善.但该术式由于受到手术操作区域的限制,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无法完成椎体融合、椎管减压等操作,最初仅用于胸腰椎骨折的单纯固定治疗.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椎弓根螺钉技术、椎管减压操作以及椎体间融合操作等均可在微创下实现,使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复杂脊柱疾病中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拓展.本文重点对微创脊柱外科中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
陈兰;
莫艳;
赖杏元;
周健红
- 《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腰背肌功能锻炼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促进功能恢复的疗效.rn 方法: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患者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研究组术后从麻醉消失开始即进行双下肢及双下肢各关节肌肉的收缩训练;术后2~7天进行腰背肌锻炼;术后2周在护士陪护下配带腰围下地活动.对照组开始锻炼的时间及锻炼的幅度和次数不做具体要求,护理人员按常规给予健康宣教和指导,患者量力而行.rn 结果:经过0.5、1、2、6、12个月的对比观察和1年以上随访.研究组各项症状和体征的缓解率均高于对照组.rn 结论: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后早期腰背肌功能锻炼可明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对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及促进患者腰背肌功能恢复具有积极的意义.
-
-
张建新;
王文超;
汲长蛟;
孔鹏
- 《第七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分析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无神经损伤的青少年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收集自2006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0例无神经损伤的青少年胸腰椎骨折,其中10例接受微创治疗,10例接受常规手术.对比患者手术治疗前后伤椎的高度、Cobb角、椎管侵占率及VAS评分,同时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卧床时间等进行收集,并对置钉位置的准确性进行统计观察及对透视次数、辐射量进行对比,来分析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无神经损伤的青少年胸腰椎骨折的的临床疗效. 结果:经皮组在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VAS疼痛评分改善、透视次数及辐射量上与开放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在卧床时间,伤椎椎体高度、Cobb角、椎管侵占的矫正上及置钉的准确性上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1.在青少年脊柱骨折中极少出现椎间盘的损伤,多节段骨折及脱位较常见.2.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在恢复椎体高度、改善cobb角和椎管侵占率及置钉的准确性上不逊于常规的开放手术,而且其具有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快的特点.3.经皮置钉术辐射剂量稍大,应尽量减少.4.对于伴有明显脊髓损伤的病人,宜选择切开减压内固定术.
-
-
周建敏;
双鸥;
李健
- 《江西省骨科高峰论坛暨骨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年会》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每组各32例.微创组患者使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开放组患者使用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者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带支具离床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等指标的差异. 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带支具离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开放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组和开放组术后半年VAS评分、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术后半年VAS评分、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与开放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出血少、恢复快.
-
-
周建敏;
双鸥;
李健
- 《江西省骨科高峰论坛暨骨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年会》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每组各32例.微创组患者使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开放组患者使用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者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带支具离床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等指标的差异. 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带支具离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开放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组和开放组术后半年VAS评分、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术后半年VAS评分、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与开放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出血少、恢复快.
-
-
周建敏;
双鸥;
李健
- 《江西省骨科高峰论坛暨骨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年会》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每组各32例.微创组患者使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开放组患者使用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者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带支具离床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等指标的差异. 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带支具离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开放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组和开放组术后半年VAS评分、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术后半年VAS评分、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与开放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出血少、恢复快.
-
-
周建敏;
双鸥;
李健
- 《江西省骨科高峰论坛暨骨科学分会第十六次年会》
-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64例,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每组各32例.微创组患者使用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开放组患者使用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者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带支具离床时间、住院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等指标的差异. 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带支具离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与开放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组和开放组术后半年VAS评分、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与术前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微创组术后半年VAS评分、Cobb角和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与开放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传统开放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患者出血少、恢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