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50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8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22695篇;相关期刊228种,包括河南外科学杂志、颈腰痛杂志、中国现代药物应用等; 相关会议26种,包括第23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年会、2014年江西省第八届中西结合骨伤学术年会、第二十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第二届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骨伤科学术年会、第十九届浙江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等;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相关文献由134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亮、戴力扬、敖俊等。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8 占比:2.06%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22695 占比:97.82%

总计:23200篇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发文趋势图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研究学者

  • 张亮
  • 戴力扬
  • 敖俊
  • 曹广如
  • 李健
  • 王翀
  • 覃建朴
  • 元虎
  • 吴志安
  • 廖志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郑龙龙; 陈家麟; 刘晨; 管国义
    • 摘要: 目的:对比椎弓根螺钉固定经伤椎与跨伤椎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TLBF)患者伤椎高度及后凸Cobb角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将100例TLBF患者分为经伤椎组和跨伤椎组,每组各50例。经伤椎组行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跨伤椎组行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一般手术情况、伤椎高度及后凸Cobb角、骨愈合程度、腰椎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伤椎组手术时间长于跨伤椎组、住院费用高于跨伤椎组(均P0.05)。结论:相比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椎弓根螺钉固定经伤椎治疗对TLBF患者伤椎恢复更有利,可明显增强脊柱稳定性及骨密度。
    • 董辉; 王永祥; 胡乐; 蔡俊; 张亮; 冯新民; 杨建东; 陶玉平
    • 摘要: 目的 观察经安全三角区伤椎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脊柱外科收治的4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20例(经安全三角区伤椎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和对照组21例(单纯后路内固定)。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前及术后伤椎前缘高度比、伤椎Cobb角、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背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并发症等。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时,研究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大于对照组;术后12个月及内固定取出后1个月时,研究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大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研究组伤椎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的矫正度丢失均小于对照组,上述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及内固定取出后1个月时,研究组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切口均达到Ⅰ期愈合,随访期间未出现螺钉和连接棒断裂及其他并发症,末次随访时Frankel评级均为E级。结论 经安全三角区伤椎植骨联合后路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效果显著,能维持伤椎前缘高度比和Cobb角,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应用。
    • 王智博; 张帅; 岳宗进
    • 摘要: 既往报道显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给予单纯手术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近远期疗效,而采用适当的中医治疗能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加快骨折愈合。补肾活血汤出自《伤科大成》,具有活血止痛、补肾壮筋等功效[1];报道称,电针能够累加镇痛效应,且能够促进骨生成[2]。本研究将补肾活血方联合电针用于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经皮内固定术后的治疗,意在促进术后康复,报道如下。
    • 孙赫非; 杨文蛟; 邹文博; 闻天翀
    • 摘要: 目的对比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与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4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植骨位置分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经后外侧植骨治疗,观察组行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疼痛程度(VAS)、Cobb角和椎体高度及Frankel脊髓损伤分级情况。结果手术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1周、6个月后,观察组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椎体高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rankel A级占比患者少于对照组,E级患者占比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促进脊柱重建,减轻其脊髓损伤程度。
    • 穆佐洲; 邵海龙
    • 摘要: 目的观察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n=39)和B组(n=37),A组行PVP联合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B组用PVP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5 d、3个月、6个月的VSI指数、Cobb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VP联合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可显著改善胸腰椎体骨质疏松爆裂性骨折患者术后VAS、ODI评分,恢复脊柱功能,安全性较高。
    • 周凤金; 郭群峰; 陈金水
    • 摘要: 目的:探讨经Wiltse入路及Kambin三角微创减压术治疗上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因创伤导致的上腰椎爆裂骨折合并神经损伤并接受后路手术治疗的患者,其中60例采用经Wiltse入路及Kambin三角入路进行减压固定,归为新型减压组,64例接受传统开放式后路手术的患者,归为传统减压组。收集两组患者的手术信息,包括手术时间、失血量、引流量、住院天数,并进行比较。术前、术后和术后12个月对患者采用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量表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进行评估。结果:新型减压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更短[(108.3±21.0)min与(131.0±28.1)min,P0.05]。术后新型减压组疼痛水平显着降低[(2.4±0.6)与(3.4±0.8),P<0.001]和随访12个月[(1.5±0.8)与(2.3±0.7),P<0.001]。结论:对于上腰椎骨折伴神经损伤的治疗,与传统的后路手术相比,该新方法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操作相对简单、术后恢复快,神经功能恢复疗效相当。
    • 倪晓红; 张建新; 陈祖荣; 陆钦贤
    • 摘要: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诊断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于常熟市支塘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40例,患者入院后分别接受X线片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记录两种检查的诊断结果并对比分析不同诊断方法的作用效果。结果:统计数据显示,总计包含椎体骨折55个、附件骨折80处,其中椎体骨折又分为胸椎骨折15个(27.27%)、腰椎骨折40例(72.73%)。附件骨折又分为横突骨折32处、棘突骨折16处、椎弓根骨折18处、椎板骨折14处X线片检查,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准确性高于X线片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椎体骨折、附件骨折的检出率高于X线片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选用多层螺旋CT检查,可以快速确定骨折部位及类型,且具有操作简便、分辨率与准确性高等特点,相较于传统X线检查具有更为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作为临床上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首选诊断方法。
    • 李鉴; 李德光; 江波; 李枝鑫
    • 摘要: 目的探讨经Wiltse入路结合伤椎双侧置钉短节段固定治疗胸腰椎中重度压缩的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01—2020-12昆明市中医医院骨伤科收治的56例中重度压缩胸腰椎的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2组:短节段组31例实施经Wiltse入路结合伤椎双侧置钉短节段固定,经椎弓根充分植骨术;长节段组25例行传统后正中入路长节段跨伤椎固定,经椎弓根充分植骨术。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短节段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软组织损伤程度,以及术后引流量和第7天的VAS评分均明显少(小)于长节段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Wiltse入路结合伤椎双侧置钉短节段固定与传统后正中入路长节段跨伤椎固定治疗中重度椎体压缩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但经Wiltse入路结合伤椎双侧置钉短节段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和对软组织创伤小,以及患者疼痛轻等优势。
    • 梁慕华; 蒋劲松; 袁富锋; 周树权; 覃开兵; 陈雪飞
    •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67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组31例、B组36例。其中A组患者接受经皮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B组患者接受经皮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7 d、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腰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定期进行随访,A组有3例患者末次随访时的影像学检查提示椎体再次塌陷,B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影像学检查均提示椎体愈合良好。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腰部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B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的伤椎前缘高度大于A组,脊柱后凸Cobb角小于A组,腰部疼痛VAS评分低于A组(均P0.05)。结论经皮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联合人工骨椎体成形术能有效恢复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伤椎椎体高度,预防伤椎高度丢失,减轻腰部疼痛,长期疗效显著。
    • 赵锦胜; 曹汉岐; 杨寒石
    • 摘要: 目的对比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中的疗效及生物力学特性。方法将8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经伤椎组与跨伤椎组,分别给予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术后均随访2年。对比疼痛、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影像学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骨折愈合等。另通过生物力学试验比较两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两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ODI评分在术前、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均依次下降(P<0.05),术后即刻、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伤椎压缩率、后凸畸形Cobb角均低于术前(P<0.05),除VAS外,经伤椎组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上述指标均低于跨伤椎组(P<0.05);两组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切口均甲级愈合,骨折均愈合;经伤椎组扭转角度、后屈位移、前屈位移及拔出强度低于跨伤椎组(P<0.05)。结论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经伤椎与跨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但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更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