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经皮冠状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

经皮冠状动脉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751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8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44228篇;相关期刊264种,包括医学临床研究、岭南心血管病杂志、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全国血吸虫病诊治技术与临床研究学术研讨会、《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届组稿会暨第三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第十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等;经皮冠状动脉的相关文献由2197位作者贡献,包括周玉杰、贾国良、杨跃进等。

经皮冠状动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98 占比:1.55%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4228 占比:98.41%

总计:44941篇

经皮冠状动脉—发文趋势图

经皮冠状动脉

-研究学者

  • 周玉杰
  • 贾国良
  • 杨跃进
  • 荆全民
  • 韩雅玲
  • 刘海波
  • 吕安林
  • 王乐丰
  • 胡大一
  • 谢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向继超; 张兴林; 苏鸣
    •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前后心电图缺血性J波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本院诊治的冠心病患者18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为心梗组(n=64)与心绞痛组(n=118)。患者均经冠脉造影确诊并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J波发病率及形态变化。结果182例冠心病患者中心绞痛患者占比(64.8%)明显高于心肌梗死患者(3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梗组手术前后Ⅱ、Ⅲ及aVF导联J波发生率最高,心绞痛组手术前后V5、Ⅱ、Ⅲ、aVF发生率较高。术前0.08 mV振幅最高,占47.7%(125/262),0.02 s时限最高,占45.4%(119/262);术后0.02 mV振幅最高,占36.0%(76/211),0.02 s时限最高,占53.6%(113/211)。PCI术后J波时限和振幅位于Ⅱ、Ⅲ、aVF、V3、V4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组中1例出现PCI术前V5、V6、Ⅱ、Ⅲ、aVF发生缺血性J波,伴随T波倒置,ST段轻度下移。结论PCI对冠心病缺血性J波具有较好的影响,缺血性J波是心肌严重缺血时心电图改变,部分患者心肌梗死前会出现缺血性J波,因此,能作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的诊断标准。
    • 李丽; 常亚娟; 王燕; 张欣
    • 摘要: 目的:研究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心病的价值,分析影响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因素。方法:选择 2019 年~2021 年期间的 200 例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根据有无支架内再狭窄分为再狭窄组(n= 36)与未再狭窄组(n= 164)。 再选取同期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受检者 100 例纳入对照组中,分析三组受检人员的临床基础资料,统计受检者各项指标。 结果:冠心病患者行 PCI 术后 ISR 和糖尿病、吸烟、植入支架直径、植入支架长度、植入支架数目(P<0.05);再狭窄组与未再狭窄组临床指标组间对比(P<0.05);对照组与未再狭窄组临床指标组间对比(P<0.05);再狭窄组与对照组临床指标组间对比(P<0.05)。 结论:冠心病患者行 PCI 术后 ISR 和糖尿病、吸烟、植入支架直径、长度、数目、高脂血症指标(TC、TG、LDL-C)、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以及 Th1 / Th2 失衡水平等因素有关。
    • 孙志广; 王春光; 赵小祺; 赵社海; 姚楠; 张爱婷; 程佳媛
    • 摘要: 目的 探讨术前不规则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lymphocyte ratio,NLR)在急性心肌梗死合(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合并射血分数保留型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无复流中的预测价值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10例AMI合并HFpE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PPCI治疗后是否发生复流而分为正常血流组(n=162)和无复流组(n=48)。对两组患者PPCI治疗前FKN和NLR进行比较,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探讨其预测价值;同时根据ROC分析中各指标截断值将研究对象又分为高FKN组和低FKN组、高NLR组和低NLR组;对比各组患者有无复流情况。先后通过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无复流的影响因素。结果 无复流组患者PPCI治疗前FKN和NLR均明显高于正常血流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LR预测AMI合并HFpEF患者PPCI治疗后无复流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是0.715(95%CI:0.684~0.746),截断值为3.86,此时特异度和敏感度最佳,分别为73.6%和68.5%。术前FKN预测AMI合HFpEF患者PPCI治疗后无复流的AUC是0.728(95%CI:0.697~0.769),截断值为4.17μg/L,此时特异度和敏感度最佳,分别为60.4%和75.2%;两者联合预测AMI合并HFpEF患者PCI治疗后无复流的AUC是0.868(95%CI:0.841~0.893),最佳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87.9%和64.7%。高FKN组和低FKN组PPCI治疗后无复流患者分别为22例和2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6.447,P=0.011)。高NLR组和低NLR组PPCI治疗后无复流患者分别为20例和2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5.228,P=0.022)。经单因素分析,正常血流组和无复流组在术前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血流0级患者比例、发病到球囊扩张时间、病变血管长度和病变血管数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以上指标及术前FKN和NLR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术前TIMI血流0级、病变血管数、术前FKN和NLR均是导致AMI合并HFpEF患者PPCI治疗后无复流的重要因素(P<0.05)。结论 术前FKN和NLR作为影响AMI合并HFpEF患者PPCI治疗后无复流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其无复流情况,以两者联合效果最佳。
    • 雷淑娟; 林彩玲; 陈爱东; 陈改丽
    • 摘要: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时间影响因素并分析其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1月—12月阳江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92例急性心肌梗死行介入治疗的患者,按入门-球囊扩张时间(DTB)进行分组,将DTB时间≤90 min的104例患者列入短DTB组,将DTB时间>90 min的88例患者列入长DTB组。收集所有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临床资料,分析比较患者介入治疗时间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2组患者在病变血管数、就诊时间、入CCU时无症状、支付治疗费用能力、应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EMSS)转运及肌钙蛋白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变血管数、就诊时间、入CCU时无症状是影响患者介入治疗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用EMS转运、肌钙蛋白阳性是影响患者介入治疗时间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院内机制及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对心肌梗死患者行介入治疗时间有一定的影响,需建立、规范院内机制,提高急救效率,加大心肌梗死的宣传教育工作,缩短DTB时间。
    • 黄丰平; 郑彬; 甘念
    • 摘要: 急性心肌梗死(AMI)通常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的特点,严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1].AMI多采用经皮冠状动脉(PCI)介入治疗,为了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异常,护理工作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尤为重要.全程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减轻身心负担和紧张,不仅可提升治疗效果,还能提高患者满意度.研究发现,在PCI介入治疗中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监测患者的病情和各项生命指标,还可以帮助患者制定适合病情发展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2].2018年3月至2019年4月,我们对收治的58例AMI患者行PCI介入治疗且实施全程护理,取得良好结果,现报道如下.
    • 韩孝宇; 代玉涵; 朱爱红; 姜晓冬; 安建立; 张扬; 王文广; 邸亚丽; 杨红梅; 撖越
    • 摘要: 目的 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rhPro-UK溶栓后心功能恢复不良的预测模型并评估该模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rhPro-UK溶栓后心功能恢复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唐山市工人医院心就诊的133例急性心肌梗死rhPro-UK溶栓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期间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分为恢复不良组和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rhPro-UK溶栓后心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并检验模型效能。结果 随访期间3例因失访被排除,共纳入有效样本130例,其中46例患者出现心功能恢复不良,发生率为35.38%,据此分为恢复不良组(46例)和对照组(84例);两组间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心肌肌钙蛋白(hs-cTnT)、左室搏出量(LVSV)、killip心肌梗死等级、QRS失真畸变、片段性QRS波、LD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K-MB[OR=1.518,95%CI(0.992,2.260)]、Hs-cTnT[OR=1.715,95%CI(1.004,2.025)]、killip心肌梗死等级[OR=2.511,95%CI(0.826,10.230)]、QRS失真畸变[OR=3.927,95%CI(2.821,10.230)]、片段性QRS波[OR=1.832,95%CI(0.342,2.286)]、LDL[OR=2.412,95%CI(0.636,3.655)]均是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rhPro-UK溶栓后心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51(95%CI=0.899~0.981),敏感度为97.50%,特异度为82.22%,一致性良好。结论 CK-MB、Hs-cTnT、心肌梗死等级、QRS失真畸变、片段性QRS波、LDL均为影响急性心肌梗死rhPro-UK溶栓患者心功能恢复不良的危险因素,通过建立预测模型能够做到早期预警,有效帮助临床医师制定治疗方案。
    • 赵志云
    • 摘要: 目的: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和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8年4月~2019年4月在本院经皮冠状动脉治疗的500例患者进行分析,均分为对照组250例患者予以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观察组250例患者予以血管内超声(IVUS)指导介入治疗,分析相关数据.结果:两组患者数据对比后差异不明显,观察组资料的斑块检出率为98%,对照组为97.2%,对照组患者的随访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0.8%,观察组随访后的并发症发生率43.6%,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成像和血管内超声指导下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总体检出率较高,两种方式的临床效果相似度较高.
    • 沈冬梅; 陈晓燕; 华先平
    • 摘要: 目的 总结基层医院胸痛中心成立后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成立胸痛中心后收治的162例STEMI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1月未成立胸痛中心时收治的131例STEMI患者作为对照组,研究患者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患者首份心电图时间、床旁肌钙蛋白T(TNT)时间、激活导管室时间、家属签字同意时间、门球时间(door-to-balloon,D-to-B)、住院用时、人均住院费用、住院病死率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首份心电图时间为(12.90±2.34)min、床旁TNT时间为(27.37±3.91)min、激活导管室时间为(26.35±2.46)min、家属签字同意时间为(48.44±7.80)min、门球时间为(116.20±42.62)min;观察组首份心电图时间为(3.86±0.49)min、床旁TNT时间为(16.80±2.11)min、激活导管室时间为(17.67±2.38)min、家属签字同意时间为(30.06±4.70)min、门球时间为(69.95±16.36)min;两组观察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住院用时(10.64±4.09)天、人均住院费用(43407.00±544.00)元、住院病死率(7.63%)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6.87%)与观察组住院用时(7.77±3.06)天、人均住院费用(36425.00±370.00)元、住院病死率(1.85%)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1.23%)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层医院胸痛中心建设可减少激活导管室时间和家属签字同意时间,缩短D-to-B时间和住院用时,减少人均住院费用,降低住院死亡率以及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和应用.
    • 张强
    • 摘要: 目的 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预防并发症的作用.方法 本研究共86例研究对象,均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中43例行常规药物治疗的患者列为对照组,另外43例行PCI的患者列为试验组,所有研究对象均选自2019年4月—2020年4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统计并发症,观察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在临床总有效率上,试验组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并发症总发生率上,试验组9.30%明显低于对照组2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SF-36评分上,试验组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采用PCI治疗的效果明显,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孔健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研究组应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生活质量以及治疗前后心率、BNP和LVEF数据.结果 研究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后心率、BNP和LVEF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较好,改善了患者的心率、BNP和LVEF水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