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介入诊断

介入诊断

介入诊断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1年内共计12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8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80069篇;相关期刊87种,包括甘肃科技、现代医用影像学、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六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八届东北三省放射学学术会议等;介入诊断的相关文献由30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平、刘智慧、张广宇等。

介入诊断—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8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80069 占比:99.85%

总计:80190篇

介入诊断—发文趋势图

介入诊断

-研究学者

  • 刘平
  • 刘智慧
  • 张广宇
  • 温世明
  • 何怀武
  • 冯靖
  • 刘大为
  • 周翔
  • 李强
  • 林忠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忠磊
    • 摘要: 介入放射学已经成为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诊疗目的的不同,介入放射学可以分为介入诊断和介入治疗。介入放射学常用的设备主要包括引导设备和介入器材。常用的引导设备主要有X线机,超声和CT或开放式MR。常用的介入器材主要包括穿刺针,导管,导丝和导管鞘等其他器材。介入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有对比剂,麻醉剂,镇静镇痛药,抗凝药和治疗用药。介入治疗肝癌具有创伤小,可重复性强,定位准确,副作用小,见效快,疗效高等优点。超声引导治疗已经应用在检测冠心病,肾动脉狭窄,下肢动脉血栓,细菌性肝脓肿和输卵管妊娠等临床实践中。
    • 林忠磊
    • 摘要: 介入放射学已经成为医学影像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诊疗目的的不同,介入放射学可以分为介入诊断和介入治疗.介入放射学常用的设备主要包括引导设备和介入器材.常用的引导设备主要有X线机,超声和CT或开放式MR.常用的介入器材主要包括穿刺针,导管,导丝和导管鞘等其他器材.介入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有对比剂,麻醉剂,镇静镇痛药,抗凝药和治疗用药.介入治疗肝癌具有创伤小,可重复性强,定位准确,副作用小,见效快,疗效高等优点.超声引导治疗已经应用在检测冠心病,肾动脉狭窄,下肢动脉血栓,细菌性肝脓肿和输卵管妊娠等临床实践中.
    • 摘要: 磁共振介入治疗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应用磁共振引导器械可达到精准诊断/治疗疾病的目的。磁共振快速成像技术的进步,使磁共振引导下的介入性治疗得以发展,术中可随时扫描与监控,既便于实时观察术中情况,又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介入导向工具,磁共振具有其它影像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势,其组织对比优良,空间分辨率达亚毫米级,对病变定位及其介入引导均有益,更重要的是磁共振具有多平面和三维容积重建的能力,可全面评价介入靶灶与邻近组织的重要解剖关系。目前,磁共振介入治疗手术部位涉及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消化系统、骨骼肌肉软组织等诸多器官,成功率很高。因此,亟需在全国推广普及此项技术。
    • 摘要: 本书由世界顶尖水平的70位神经介入治疗专家编写。此次再版,将《介入神经放射学》(第1版)更名为《神经介入诊断与治疗》(第2版),以体现神经介入领域的飞速发展和巨大变革。自本书第1版发行以来,神经介入诊断和治疗一直处于日新月异的进步中。高新器材的研发不断拓展着神经介入治疗的应用领域。进行头、颈及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病诊治的医生,包括神经外科、神经放射科、神经病学等专业的临床医生,都在越来越多地开展神经介入治疗。
    • 刘锐
    • 摘要: 目的:探索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术(TBLB)介入诊断支气管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对2014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49例支气管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本组患者均采用经支气管镜活检进行诊断,观察分析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本组患者经TBLB确诊者29例,阳性率为59.2%.男性患者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病理类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直径的检查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TBLB操作简单,可重复性良好,能够对支气管肺癌病灶的诊断和准确定位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 蒋强; 张燕军; 周毅; 王海亭; 蒋忠仆
    • 摘要: 目的:探讨介入诊断治疗在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8例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介入诊断检出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其中对照组64例采用栓塞治疗,而试验组64例采用药物灌注治疗.分析介入诊断技术对急性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失血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128例患者经介入诊断检出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检出率为93.8%;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对照组84.4%,治疗后试验组红细胞数目、血红蛋白升高,其也高于同期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介入诊断治疗对急性消化道出血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临床有效率,有效缓解患者失血指标,值得临床选择.
    • 谢秋平
    • 摘要: 目的: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采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与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将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0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诊断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经股动脉穿刺治疗)与观察组(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98.00%、96.00%,两组成功率对比无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造影剂量、手术时间、穿刺时间等临床指标对比具有明显差别(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0%、14.40%,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冠心病采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断及治疗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 摘要: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办,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浙江省医学会、浙江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承办的第十六次中国脑血管病大会2016拟定于2016年4月7-9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脑血管病和神经病学专家进行专题报告。会议内容包括脑血管病基础研究、脑血管病病因学与病理学研究、脑血管病一二级预防、脑血管病影像学诊断与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急性期治疗、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与治疗、血管内介入诊断与治疗新进展、
    • 翁保慧
    • 摘要: 目的:探讨旋转DSA在脑血管病变介入诊断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2‐05—2013‐05本院接诊的53例脑血管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介入诊断,对患者行单侧股动脉穿刺,对椎动脉以及两侧颈内动脉分别行常规正侧位造影;造影部位置于球心点处,导管置于颈内动脉,调整遮光器,按下操纵杆,移动C臂至指定的反转点;采用高压注射器对患者注射造影剂,曝光至采集完毕,血管造影机的C臂从起始位旋转至反转位,高压注射器开始造影片采集,检查患者另一侧;选择NATIVE ,对减影图像进行回放,拼接造影片与蒙片,使之成为减影图像。结果经旋转DSA检查,53例患者中动脉狭窄6例(11.3%),动脉瘤42例(79.2%),脑血管畸形者5例(9.4%)。42例动脉瘤患者中动脉瘤的大小、形状显示不清者12例(28.6%),动脉瘤的瘤颈以及载瘤动脉与周围血管的关系不清者15例(35.7%);18例患者行常规造影未见阳性病变,经旋转DSA造影发现阳性者8例,小动脉瘤者6例,动静脉畸形者1例。结论旋转DSA具有图像质量高,造影剂用量少,采集时间短及图像密度分辨率高等优势,使病变的阳性诊断率显著提高,有效降低了漏诊和误诊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 李卫东
    • 摘要: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ndition of vessels through the interventional diagnosis of extracranial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and to prepare fo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Methods A total of 60 patients who were hospitaliz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5 were enrolled as subjects.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was applied to perform interventional diagnosis for all patients, and the patients who met the ind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receive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Results Of all the patients with extracranial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who underwent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32 patients met the ind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a total of 35 angiopathies). These patients all achieved some improvement after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and did not experience any adverse event. Conclusion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 as the interventional diagnostic tool for patients with extracranial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and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 performed for patients who meet the indications for interventional treatment have the advantages of a high success rate, good safety, and few complications.%目的 通过颅外段脑动脉狭窄介入诊断了解患者的血管情况,为介入治疗做好准备. 方法 随机选择自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颅外段脑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 对所有患者采用数字化血管造影技术实施介入诊断,选出符合介入治疗指征的患者行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 结果 60例颅外段脑动脉狭窄患者经过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介入诊断,共32例患者符合介入治疗指征(总血管病变35支). 32例颅外段脑动脉狭窄患者通过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无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 对颅外段脑动脉狭窄患者进行DSA介入诊断,为符合介入治疗指征的患者行血管成形支架置入术,具有成功率高、安全性好和并发症少的优点.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