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定违约金
约定违约金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法律、经济计划与管理、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专利文献56870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党政干部学刊、法学、法律适用等;
约定违约金的相关文献由86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军、朱军华、李文成等。
约定违约金—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6870篇
占比:99.83%
总计:56968篇
约定违约金
-研究学者
- 张军
- 朱军华
- 李文成
- 潘家永
- 丁巧仁
- 任更生
- 何其荣
- 余蕴雯
- 余蕴雯1
- 侯兴奇
- 侯玲玲
- 俞哲敏
- 关安平
- 刘勇
- 刘彦何
- 刘畅
- 刘英
- 刘骁
- 卢玥希
- 吴丹
- 吴革
- 周学敏
- 周峰
- 周晓
- 周璇
- 周进
- 夏斌
- 姚仁甫
- 姜云
- 孙良国
- 孙荣春
- 小保
- 张军花
- 张利余
- 张启军
- 张士顺
- 张徐锦
- 张景馨
- 张江洲
- 张洪兵
- 徐军
- 戴和平
- 新新
- 曾帅
- 本刊编辑部
- 朱文峰
- 李丹
- 李京生
- 李发国
- 李安云
-
-
潘家永
-
-
摘要:
王某大学毕业后到某广告公司应聘。应聘成功即将入职时被公司经理告知,由于其缺乏工作经验,入职第一年难以为公司创造价值,公司还需安排人员对其进行培养,各项成本较高,故如果其同意入职,则必须签订5年期劳动合同,且不得提前离职,否则要付违约金。王某答应公司条件后,双方签订了5年期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约定,每提前1年离职,承担违约金1万元。
-
-
金绍奇
-
-
摘要:
在商事交易,尤其是国际商事交易中,双方一般会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条款。但我国《民法典》对违约金的调整,并不区分民事活动和商事交易的不同。在具体案件中,涉及对当事人约定违约金进行调整时,应予以充分关注。
-
-
张利余
-
-
摘要:
【裁判要旨】现有劳动殳法虽未明确竞业限制违约金的类型,但从立法体系看,竞业限制违约金相比合同法对违约金的分类,应属独殳的违约金类型。竞业限制违约金兼含惩罚性违约金的损失免证功能与补偿性违约金的损失和赔偿对等功能。竞业限制违约金外又约定惩罚性违约金的,属补充约定,可以合并计算。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过低的,可向劳动仲裁委、法院申请调整。另行约定损失赔偿的,属无效约定,不予支持。没有约定违约金具体数额的,用人单位才可主张损失赔偿。
-
-
张景馨
-
-
摘要:
我国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二款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27条至29条规定了约定违约金的调整方式,在民商事审判实践中裁判尺度不统一,存在很大争议。如何认定违约金标准过高?违约金数额如何调整?如何启动违约金的调整程序?为了明晰前述问题,有必要对违约金的性质及功能进行解析。
-
-
曾帅;
周晓
-
-
摘要:
案例员工小张于2016年3月入职A公司,担任营销经理一职,月工资18000元;双方签订为期三年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工作地点为上海。合同约定,合同有效期内员工小张若要求解除合同,应当按照3个月的工资标准支付违约金。
-
-
孙良国;
燕艳
-
-
摘要:
约定违约金高具有多重功能,如预估损失、促进履行、增加确定性、排除或限制证明责任、减少诉讼、降低交易成本等.约定违约金虽属合同自由领域,然法律往往对其进行特别规制,学界对此有赞同和反对两种观点.《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29条规定了以实际损失的1.3倍作为判断约定违约金是否过高的标准.尽管该标准有明显优势,但其不能有效促进履约或预估损失,降低了确定性,强加了本欲回避的证明责任,额外增加了交易成本和诉讼概率,混淆了商事合同与消费者合同的不同需求,具有明显的内在缺陷.立法有必要回应对约定违约金是否过高的一体性判断标准,并区别对待商事合同和消费者合同,严格解释“过分高”的标准.
-
-
余蕴雯
-
-
摘要:
演艺经纪合同是一种内容综合的无名合同,实务中合同条款的具体内容参照委托合同、居间合同和劳动合同的规定适用,法律并未赋予艺人单方解除权.演艺经纪合同中因解约造成的赔偿,应当考虑因解约带来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
-
-
余蕴雯1
-
-
摘要:
演艺经纪合同是一种内容综合的无名合同,实务中合同条款的具体内容参照委托合同、居间合同和劳动合同的规定适用,法律并未赋予艺人单方解除权。演艺经纪合同中因解约造成的赔偿,应当考虑因解约带来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
-
-
-
-
-
- 汤姆森多媒体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1999-01-27
-
摘要:
微波信号接收电路的操纵约定及实现该约定的设备。本发明涉及微波信号接收电路用的操纵约定,还涉及实现该约定的设备。为了从接收的各种信号中选择一种或多种微波信号,接收设备包括切换电路。切换电路由操纵信号操纵。按照本发明,切换电路操纵信号由按照音频编码原理产生的至少两种正弦信号组成。本发明尤其应用于接收来自通信卫星和/或电视广播卫星的信号。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