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链抗原125
糖链抗原125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151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29595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医疗装备、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四川省医学会第十六次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等;糖链抗原125的相关文献由50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巧娣、张燕、李红薇等。
糖链抗原125—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29595篇
占比:99.88%
总计:129746篇
糖链抗原125
-研究学者
- 张巧娣
- 张燕
- 李红薇
- 樊龙中
- 袁新荣
- 袁莉
- 谢而付
- 任皓月
- 凌芸
- 刘君
- 刘国雄
- 刘姗
- 刘颖
- 吴丹宁
- 周琳
- 张团英
- 彭秀娟
- 徐华国
- 徐娟
- 徐福霞
- 朱志军
- 杨自力
- 王志贤
- 王静
- 苏建华
- 蒋理
- 赵国霞
- 郭传连
- 陈红磊
- 雷沛
- 马永能
- LIU Guoxiong
- LIU Shan
- MA Yongneng
- PENG Xiujuan
- REN Haoyue
- YANG Zili
- 丁兆生
- 丁淳
- 丁瑞敏
- 丁茜
- 万海英
- 乔晓娟
- 于丛一
- 于健
- 于同波
- 于雪丽
- 付慧英
- 付珊
- 付秀华
-
-
孙朋星;
谭爱丽;
洛若愚
-
-
摘要:
目的探讨糖链抗原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E4)及磁共振成像(MRI)对子宫内膜癌(E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收治的171例E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淋巴结转移分为两组,淋巴阳性组(n=142)和淋巴阴性组(n=29)。测定两组患者血清CA125、HE4水平,行下腹+盆腔MRI检查,分析CA125、HE4及MRI在EC患者淋巴结转移中的预测价值。结果术前CA125及HE4水平与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淋巴血管间隙浸润有关(P<0.05),HE4水平还与病灶直径、肌层浸润深度有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深肌层浸润、脉管浸润、CA125≥32.7U/mL、HE4≥97.9pmol/L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依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CA125、HE4预测淋巴结转移的最佳截断值为32.7U/mL及97.9pmol/L。在不同检测手段中,MRI预测淋巴结转移风险的准确率最高,CA125、HE4及MRI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最高。结论CA125、HE4、MRI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较高,而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较低;CA125≥32.7U/mL、HE4≥97.9pmol/L是影响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因素。
-
-
吕娜;
陈颂球;
冯笑丰;
陈柳勤
-
-
摘要:
目的分析尼妥珠单抗联合放化疗治疗宫颈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及对血清叶酸、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广东省深圳市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两家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中晚期宫颈癌患者96例,使用随机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治疗方式为调强放疗、腔内后装治疗、周期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尼妥珠单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清叶酸和肿瘤标志物水平,随访2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率、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1.25%)明显高于对照组(64.59%)(χ~2=4.38,P=0.03)。治疗后,两组患者叶酸水平升高,血清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糖链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糖链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血清叶酸水平明显增高(P<0.05),血清SCC、CA125及CA19-9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及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观察组2年生存率明显增高,局部复发率及远处转移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尼妥珠单抗可提高宫颈癌放化疗疗效,促进叶酸表达,抑制肿瘤标志物和降低远期复发及转移率,延长患者生存期,且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
秦敏
-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联合检测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本院收治的94例疑似宫颈癌患者、9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肿瘤标志物糖链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的检测。其中宫颈癌患者分入观察组,健康体检者分入对照组,分析两组血清标志物指标水平差异、阳性率差异及联合检测的意义。结果:观察组患者CA125、CEA指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CE125单指标的灵敏度为90.77%,特异度为72.41%;CEA单指标的灵敏度为87.69%,特异度为75.86%;而两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6.92%,特异度为96.55%。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CEA联合检测在早期宫颈癌诊断中应用价值较高,对早发现、早治疗宫颈癌有重要临床价值。
-
-
付慧英;
柯传庆;
彭恩兰
-
-
摘要:
目的探讨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贝伐单抗在二线治疗失败晚期卵巢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八医院收治的136例二线治疗失败晚期卵巢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计算机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68例)与观察组(68例)。对照组采用经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经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方法。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血清癌胚抗原(CEA)、血清糖链抗原125(CA125)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二线治疗失败晚期卵巢癌患者,对其实施经白蛋白结合型紫杉醇联合贝伐单抗治疗方式具有较佳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CEA、CA125水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结合临床实际需求展开合理推广使用。
-
-
张杏羡
-
-
摘要: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对肿瘤生物标志物的检验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我院经病理学检验确诊的5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另收集5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标本,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检验其血清肿瘤生物标志物含量,包括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125)与糖链抗原-153(CA-153),统计并分析其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CEA、AFP、CA-199、CA-125、CA-15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EA、AFP、CA-199、CA-125、CA-153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CEA、AFP、CA-199、CA-125、CA-153在不同恶性肿瘤疾病中均有检出,其中CEA在肠癌中的阳性检出率最高,AFP在肝癌中的阳性检出率最高,CA-153在乳腺癌中的阳性检出率最高,CA-125在卵巢癌中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其阳性检出率均为100.00%。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对肿瘤生物标志物具有较高的检出率,鉴别检验效果理想。
-
-
杜后英
-
-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微小核糖核酸-144(miR-144)、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724(CA724)、糖量抗原125(CA125)联合检测对早期胃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将收治的108例胃部病变患者纳为研究对象,采集其外周静脉血,检测血清miR-144、CEA、CA724及CA125水平,后经胃镜或手术病理活检证实其中59例为良性病变(44例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15例为慢性萎缩性胃炎),49例为早期胃癌(包括重度不典型增生),比较良性病变者与早期胃癌患者血清miR-144、CEA、CA724及CA125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以上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在诊断早期胃癌中的价值。结果恶性组患者血清miR-144水平低于良性组,血清CEA、CA724以及CA125水平高于良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分化型患者血清miR-144水平低于分化型患者,血清CEA、CA724及CA125水平高于分化型患者,黏膜下层浸润患者miR-144水平低于黏膜内浸润者,血清CEA、CA724及CA125水平高于黏膜内浸润者,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miR-144水平低于无淋巴结转移者,血清CEA、CA724及CA125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血清miR-144、CEA、CA724、CA125在诊断早期胃癌中的效能相似,但四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各指标单独应用时的效能,联合预测因子在诊断早期胃癌中的AUC=0.894,95%CI为(0.837~0.951),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83.7%与84.1%。结论各指标单独应用时,血清miR-144在诊断早期胃癌中的应用价值最高,而联合血清miR-144、CEA、CA724、CA125能有效提高各指标单独应用时的效能。
-
-
苏建华;
余远昌;
于雪丽
-
-
摘要:
目的 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联合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本院治疗的乳腺疾病患者105例,依据B型超声、病理诊断结果分为乳腺良性疾病组(n=51)、乳腺癌组(n=54).采集入选者空腹静脉血,通过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测定糖链抗原153(CA153)、糖链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观察两组CA153、CA125、CEA、AFP、CA199水平,并计算CA153、CA125、CEA、AFP、CA199单项及联合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结果 乳腺癌组CA153、CA125、CEA、AFP、CA199水平均高于乳腺良性疾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53+CA125+CEA+AFP+CA199诊断乳腺癌的敏感度(94.44%)高于各指标单项诊断(75.93%、48.15%、37.04%、44.44%、6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A153+CA125+CEA+AFP+CA199联合诊断乳腺癌的特异度与各指标单项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乳腺癌患者血清中CA153、CA125、CEA、AFP、CA199水平升高,且将上述指标联合检测有助于提升诊断效能,为乳腺癌诊治提供确切信息.
-
-
雷琳丽;
曾小石;
彭婵
-
-
摘要:
目的 探讨木防已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2月广州市海珠区中医医院内二科收治的60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医治疗(利尿、强心、扩管等),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木防已汤加味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NT-proBNP、胱抑素(CysC)、糖链抗原125(CA125)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木防已汤加味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NT-proBNP、CysC、CA125水平,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
郭姝君;
路琳君;
赵亚娟;
张蕊;
王健
-
-
摘要:
目的 探讨糖链抗原125(CA125)、癌胚抗原(CE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2018年1月到2020年6月选择在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诊治的胃癌患者288例作为胃癌组,同期选择体检的健康人群288例作为正常组,检测2组入选者血清CA125与CEA含量,判断阳性率并对相关性、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胃癌组的血清CA125、CEA水平都高于正常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的CA125、CEA阳性率分别为34.7%、38.9%,正常组为4.2%和6.9%,胃癌组都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在胃癌组中,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肿瘤最大直径、组织学分化、淋巴结转移与血清CA125、CEA表达水平存在相关性(P<0.05).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分析显示CA125和CEA都是导致胃癌发生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CA125和CEA在胃癌中呈现高表达状况,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也是导致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
-
-
周新华;
张余杭;
马逸婷
-
-
摘要: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外周血癌抗原15-3(CA15-3)、糖链抗原125(CA125)表达与其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65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纳入肺癌组,选取57例肺部良性病变患者为良性病变组,另选同期进行健康检查的健康受试者50例为对照组.对3组受试者的外周血CA15-3、CA125水平进行检测,统计对比3组受试者的CA15-3、CA125阳性表达率和表达水平,并分析CA15-3、CA125水平与肺癌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以及各指标表达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肺癌组患者的CA15-3、CA125阳性表达率高于良性病变组且高于对照组,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肺癌组患者的CA15-3、CA125表达水平均高于良性病变组且高于对照组,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肺癌组患者的CA15-3、CA125表达与肺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组织类型、分化程度无关,而与肺癌患者的肿瘤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经相关性分析显示,肺癌患者的CA15-3与CA125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 肺癌患者的外周血CA15-3、CA125表达与肺癌的发生分期、转移有密切关联,并且两种指标间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可能在肺癌的发展中起着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