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发光免疫法
化学发光免疫法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31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3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373881篇;相关期刊153种,包括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六届全国甲状腺肿瘤学术大会、第三届华北三省两市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等;化学发光免疫法的相关文献由643位作者贡献,包括于婷、余剑英、孙梁燕等。
化学发光免疫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73881篇
占比:99.92%
总计:374187篇
化学发光免疫法
-研究学者
- 于婷
- 余剑英
- 孙梁燕
- 张峰
- 曲守方
- 杨振
- 杨文清
- 许永军
- 谢翠华
- 任禹凝
- 余杨
- 傅美丽
- 刘宝洪
- 单立新
- 卢桂香
- 卢燕金
- 史洁
- 吴卫琴
- 吴永兵
- 吴潇
- 吴福斌
- 吴荣辉
- 吴贤文
- 吴贤文1
- 周湧
- 孙淑艳
- 展帮乐
- 张俊涛
- 张慧晓
- 张霞
- 彭翠平
- 徐恋梅
- 文永佳
- 曹蕾
- 朱和玲
- 朱秋丽
- 朱立梅
- 朱黎萍
- 李东昀
- 李国栋
- 李永生
- 李瑞
- 李胜男
- 杜幸洁
- 楼跃明
- 涂献玉
- 焦桢
- 王启哲
- 王帮勇
- 王志刚
-
-
屈萍萍
-
-
摘要:
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免疫法诊断女性血清性腺激素的作用。方法选取时间为2020年9月至2020年12月,将830例临床确诊为不孕症的女性设为研究组,并选830例健康体检女性设为对照组,均进行化学发光免疫法诊断,分析两组血清性腺激素水平以及化学发光免疫法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分析两组LH、FSH、P、PRL、T、E2水平发现,对比对照组,研究组LH、FSH、PRL、T水平较高(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诊断女性血清性腺激素准确率较高,对临床不孕症诊断具有应用价值。
-
-
戚廷文
-
-
摘要: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检验原发性肝癌肿瘤生物标志物[糖类抗原199(CA199)、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68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人员均实施化学发光免疫法检验。观察比较两组肿瘤生物标志物CA199、AFP、CEA、γ-GT水平以及其阳性检出率,统计观察组肿瘤生物标志物联合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肿瘤生物标志物CA19-9(53.52±10.37)U/ml、AFP(157.54±137.85)ng/ml、CEA(30.36±6.73)ng/ml、γ-GT(273.67±124.65)U/L均高于对照组的(4.63±0.68)U/ml、(1.67±0.25)ng/ml、(2.46±0.46)ng/ml、(32.58±11.78)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A19-9、AFP、CEA、γ-GT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7.65%、47.06%、58.82%、80.88%,均高于对照组的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生物标志物CA19-9、AFP、CEA、γ-GT联合阳性检出61例,阳性检出率为89.71%,高于单独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检验后能够取得较高的检验效果,可以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大力推广。
-
-
白丽娟
-
-
摘要:
目的分析生化免疫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226例疑似甲状腺肿瘤患者,根据检验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14例)和对照组(11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观察组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检测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以及球蛋白、甲状腺球蛋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经病理诊断,观察组甲状腺肿瘤阳性100例,阴性14例;对照组甲状腺肿瘤阳性98例,阴性14例。观察组检测敏感性97.0%、特异性92.9%、准确率96.5%均高于对照组的81.6%、57.1%、78.6%,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球蛋白(14.0±0.5)个、甲状腺球蛋白(689.5±75.8)ng/m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7.6±21.5)pmol/L、游离甲状腺素(84.6±41.3)pmol/L、促甲状腺激素(3.6±1.3)mIU/L均高于对照组的(12.0±0.3)个、(632.5±60.7)ng/ml、(25.3±18.2)pmol/L、(73.5±38.6)pmol/L、(1.2±0.8)mI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在生化免疫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要明显高于放射免疫分析法,能够提高临床检验结果的敏感性、特异性与准确率,进一步提高各项生化指标的检验精度,值得推广使用。
-
-
廖蕴惠;
赵军
-
-
摘要:
目的评估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反应利用血清AMH检测预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多卵巢综合征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医院48例行健康体检的正常女性作为对照组。借助自动化化学发光免疫法进行两组对象血清中AMH水平、LH水平检测,统计分析比对两组测定的数值,并对比研究组中高雄激素患者组、非高雄激素患者组的AMH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AMH水平、LH水平比较上,研究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中,高雄激素患者AMH水平高于非高雄激素患者,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进行血清AMH检测,来预测患者卵巢功能和反应,可较为准确提供卵巢反应的相关信息,该指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
-
赵艳争;
陈凯;
王学菊
-
-
摘要:
目的:探究两种免疫检验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0例乙肝病毒感染患者为对象,研究时间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分为参照组100例、研究组100例,参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酶联免疫吸附法诊断,研究组应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对比诊断结果。结果:研究组乙肝e抗体阳性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结论:乙肝病毒感染患者可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乙肝标志物,有效提高诊断准确率,可及时检出疾病,促进疾病的治疗。
-
-
安崇文;
陈剑;
逄璐;
许冬
-
-
摘要:
目的评估两种降钙素原检测系统的偏倚及可比性。方法应用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EP9-A2-IR文件,评价德国罗氏(Roche)公司Cobas 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与美国贝克曼库尔特(Beckman Coulter)公司Unicel DXI800全自动顺磁性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降钙素原的偏倚及可比性,以Cobas e601检测系统作为参比方法,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偏倚分析,计算医学决定水平(X_(c))和临床常用具有指导意义的浓度(X_(c)=0.05、0.1、0.2、0.25、0.5、1、2、5、7、10ng/mL)时的预期偏倚(Bc)以及可接受性评估。结果两种检测系统测定结果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R^(2)=0.994)(n=48,P<0.01),95%CI为0.995~0.998,线性回归方程为Y=1.21 X+0.332,斜率(b)95%CI为1.18~1.24,截距(a)95%CI为-0.11~0.77,线性回归的Cusum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偏倚分析显示呈正偏倚趋势,平均绝对偏倚为1.8ng/mL,平均相对偏倚为24.9%。两种检测系统在PCT浓度临界值为0.05、0.1、0.2、0.25、0.5、1、2ng/mL时,预期偏倚可接受;当PCT浓度≥2.4ng/mL以上时两种检测系统就出现了明显差异,且差异不可接受,PCT浓度临界值为5、7、10ng/mL时预期偏倚不可接受。结论两种降钙素原检测系统的测定结果存在差异,当PCT浓度≥2.4ng/mL以上时可比性较差,临床常用的具有指导意义的cut-off值不能随意套用,必要时应重新建立新的适合的cut-off值为临床提供诊疗服务。
-
-
李青梅
-
-
摘要: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9-9(CA19-9)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20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肝脏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磁共振检查后,根据磁共振检查结果分为良性肝病组(n=19)和原发性肝癌组(n=61)。统计核磁共振检查结果,比较两组临床资料、AFP、CA19-9水平及阳性率,分析血清AFP、CA19-9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结果80例患者中,良性肝病61例,其中单纯性肝囊肿31例,肝血管瘤18例,局灶性结节增生7例,炎症性病变5例;原发性肝癌19例,其中结节型9例,巨块型6例,弥漫型4例。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CA19-9水平均高于良性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CA19-9阳性率均高于良性肝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AFP、CA19-9水平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原发性肝癌的AUC分别为0.757、0.843、0.869,诊断价值均较好,且以联合检测的诊断价值最高。结论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AFP、CA19-9水平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具有重要价值,联合检测能提高原发性肝癌诊断的准确度,可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江洋
-
-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的应用效果。方法9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均进行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观察甲状腺球蛋白水平检测情况。结果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出率为77.78%(70/90),高于放射免疫分析法的62.22%(56/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检出甲状腺球蛋白(689.24±64.19)ng/ml;放射免疫分析法检出甲状腺球蛋白(631.27±41.28)ng/ml。结论临床检验中,采取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进行甲状腺疾病检测,诊断效能高,便于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有利诊断依据,值得推广。
-
-
张杏羡
-
-
摘要: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对肿瘤生物标志物的检验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我院经病理学检验确诊的50例恶性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另收集50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标本,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检验其血清肿瘤生物标志物含量,包括癌胚抗原(CEA)、甲胎蛋白(AFP)、糖链抗原-199(CA-199)、糖链抗原-125(CA-125)与糖链抗原-153(CA-153),统计并分析其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CEA、AFP、CA-199、CA-125、CA-15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EA、AFP、CA-199、CA-125、CA-153的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CEA、AFP、CA-199、CA-125、CA-153在不同恶性肿瘤疾病中均有检出,其中CEA在肠癌中的阳性检出率最高,AFP在肝癌中的阳性检出率最高,CA-153在乳腺癌中的阳性检出率最高,CA-125在卵巢癌中的阳性检出率最高,其阳性检出率均为100.00%。结论化学发光免疫法对肿瘤生物标志物具有较高的检出率,鉴别检验效果理想。
-
-
代俊峰
-
-
摘要:
目的 探究肿瘤生物标志物检验中化学发光免疫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50例肿瘤患者(研究组)以及随机选择的50例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发光免疫法对两组研究对象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53(CA153)、甲胎蛋白(AFP)、糖类抗原125(CA125)五种肿瘤标志物进行检验,对比检测水平及阳性检出率.结果 研究组AFP、CEA、CA125、CA153、CA199检验水平分别为(1001±321)ng/L、(80.5±16)ng/L、(510±17)U/L、(515±66)U/L、(410±35)U/L,均高于对照组的(768±62)ng/L、(17.5±3)ng/L、(231±20)U/L、(291±22)U/L、(121±11)U/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CEA、CA199、CA153、AFP、CA125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0%(31/50)、68.0%(34/50)、56.0%(28/50)、54.0%(27/50)、58.0%(29/50),均高于对照组的0、0、0、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学发光免疫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以及特异性强等特点,且该检验技术检验结果准确性并不会因样本破坏或者溶血而受到影响,在临床上对肿瘤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心脏病以及病毒等检查方面有着广泛应用,检测效果良好,检测准确率较高.
-
-
赵坚强;
刘乃芳;
梁忠;
李峰;
盛茂;
陈超;
陈振光;
楼建林;
毛晓春;
王可敬;
葛明华;
郭良;
戚晓平
- 《第六届全国甲状腺肿瘤学术大会》
| 2014年
-
摘要:
背景:早期、规范的甲状腺全切除术是治疗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型(Multipleendocrine neoplasia type 2,MEN 2)相关甲状腺髓样癌(Medullary thyroid carcinoma,MTC)的最有效方法.rn 目的:探讨预防性甲状腺全切除(Prophylactic total thyroidectomy,TT)在MEN 2相关MTC的手术时机,并对比分析化学发光免疫法(FACLIA)和放射免疫法(RIA)检测血清降钙素的敏感性和准确性.rn 方法:收集来自于8个互不相关MEN2家系的24例无症状RET原癌基因突变携带者(基因突变测序结果10例p.C634Y,3例p.C634R,2例p.C618Y,1例p.L790F和8例p.V292M/R67H/R982C),并整合检测其术前基础血清降钙素水平.例p.V292M/R67H/R982C),并整合检测其术前基础血清降钙素水平。rn 结果:24例中17例接受了TT,平均年龄24(5.570)岁;术前平均基础血清降钙素46.2(5.78-1769)ng/L(FACLIA法);具体手术方式:TT(2例)、TT+双侧VI区淋巴结清扫(12例)、TT+双侧VI区+单/双侧改良颈部淋巴结清扫(3例)。术后病理报告:15例为MTC(15/17, 88.2%)包括14例为双侧MT或混合PTC(1例),1例一侧MTC/一侧CCH,肿瘤平均直径1.Ocm;其余2例为CCH(2/17,11.8%;p.V292M/R67H/R982C和p.C618Y)。此外,见其中双侧MTC的2例(11.8%)存在淋巴结转移/纤维脂肪组织浸润(p.C634R)和单纯纤维脂肪组织浸润(p.C634Y)。术前FACLIA法检测其降钙素均升高(17/17),比较RIA法检测6例升高(6/17)存在显著性差异(17/17比6/15;P<0.001)。术后至今平均随访38(16-44)个月,17例中仅1例(21岁,p.C634R)基础血清降钙素仍升高(896.12ng/L;术前为1769ng/L),其余16例接受手术者及另外7例未接受手术者(1例p.C618Y和6例p.V292M/R67H/R982C)基础血清降钙素均正常,也未发现影像学的异常。rn 结论:基于RET原癌基因测序整合术前降钙素水平检测有利于实施个体化的MEN 2预防性全甲状腺切除;FACLIA法检测血清降钙素水平具有更高的灵敏性和准确性,有利于MTC的早期诊治及监测随访。
-
-
-
莫殿军;
张晓兰;
王晓晖
- 《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属钠尿肽家族(natriuretic peptide,NP),是Maekawa等[1]于1988年首先从猪脑中分离出来,又称脑钠素或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主要由心室细胞合成,BNP-32为其主要储存形式,我们采用针对BNP-32的环状结构和针对BNP-32的C端部分的双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测定血浆BNP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并对正常人和心衰患者血浆中BNP浓度进行定量分析。
-
-
莫殿军;
张晓兰;
王晓晖
- 《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属钠尿肽家族(natriuretic peptide,NP),是Maekawa等[1]于1988年首先从猪脑中分离出来,又称脑钠素或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主要由心室细胞合成,BNP-32为其主要储存形式,我们采用针对BNP-32的环状结构和针对BNP-32的C端部分的双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测定血浆BNP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并对正常人和心衰患者血浆中BNP浓度进行定量分析。
-
-
莫殿军;
张晓兰;
王晓晖
- 《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属钠尿肽家族(natriuretic peptide,NP),是Maekawa等[1]于1988年首先从猪脑中分离出来,又称脑钠素或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主要由心室细胞合成,BNP-32为其主要储存形式,我们采用针对BNP-32的环状结构和针对BNP-32的C端部分的双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测定血浆BNP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并对正常人和心衰患者血浆中BNP浓度进行定量分析。
-
-
莫殿军;
张晓兰;
王晓晖
- 《第五次全国中青年检验医学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属钠尿肽家族(natriuretic peptide,NP),是Maekawa等[1]于1988年首先从猪脑中分离出来,又称脑钠素或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主要由心室细胞合成,BNP-32为其主要储存形式,我们采用针对BNP-32的环状结构和针对BNP-32的C端部分的双单克隆抗体,建立了测定血浆BNP的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并对正常人和心衰患者血浆中BNP浓度进行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