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

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402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儿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2篇、专利文献166669篇;相关期刊71种,包括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中华血液学杂志、国际儿科学杂志等; 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的相关文献由1499位作者贡献,包括顾龙君、汤静燕、薛惠良等。

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2 占比:0.24%

专利文献>

论文:166669 占比:99.76%

总计:167071篇

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发文趋势图

白血病,淋巴细胞,急性

-研究学者

  • 顾龙君
  • 汤静燕
  • 薛惠良
  • 陈静
  • 吴德沛
  • 潘慈
  • 孙立荣
  • 何海龙
  • 柴忆欢
  • 王建祥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苟阳; 张诚; 文钦; 王平; 杨武晨; 邓小娟; 唐永杰; 杨程; 彭贤贵; 张曦
    • 摘要: 目的阐明BCR-ABL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R-ABL+ALL)微小残留病(MRD)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该院初诊的98例BCR-ABL+ALL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分析MRD与移植及预后的关系。结果98例患者中移植41例(41.8%),移植患者总生存时间(OS)、无复发生存时间(RFS)均明显优于未移植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R-ABL转阴患者OS、RFS均明显优于未转阴者(22个月OS分别为81.2%、8.0%;22个月RFS分别为40.7%、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前BCR-ABL未转阴时移植与未移植患者OS、RF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中BCR-ABL转阴、CR1时BCR-ABL下降值大于2 log、移植是BCR-ABL+ALL患者预后的有利因素;BCR-ABL未转阴、CR1时BCR-ABL下降值小于2 log者可从移植中获益。
    • 张广吉; 李艳; 顾闰夏; 宫本法; 刘云涛; 房秋云; 秘营昌; 王迎; 王建祥; 弓晓媛; 邱少伟; 周春林; 刘凯奇; 林冬; 刘兵城; 魏辉; 魏述宁
    • 摘要: 目的 评价达沙替尼联合多药化疗方案在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前瞻性、单臂、开放的临床研究.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收治的30例初诊成人Ph+ALL患者入组.采用多药化疗方案,标准诱导化疗为期4周,自诱导化疗第8天开始口服达沙替尼(商品名依尼舒,正大天晴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产品)100 mg/d,持续应用至整体治疗结束.有条件和意愿进行移植者,可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或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 所有30例患者在诱导治疗4周后均达到血液学完全缓解(HCR),累积完全分子学反应(MCR)率为70.0%(21/30).中位随访时间为37.8(32.0~46.6)个月.3年总生存(OS)率为68.1%,3年无血液学复发生存(HRFS)率为61.6%.63.3%的患者在治疗3个月时达到主要分子学反应(MMR)(其中有43.3%患者达到MCR).6个月时60.0%的患者达到MCR,达到MCR的患者具有更好的OS(P=0.004)、HRFS(P=0.049)和EFS(P=0.001).15例(50.0%)患者在第 1 次 HCR 期内进行移植,移植组患者HRFS(P=0.030)和EFS(P=0.010)优于化疗组.结论 达沙替尼联合多药化疗方案治疗初诊Ph+ALL安全有效.临床试验注册ClinicalTrials.gov,NCT02523976.
    • 郑湧智; 潘丽丽; 李健; 陈再生; 华雪玲; 乐少华; 郑浩; 陈彩; 胡建达
    • 摘要: 目的 探讨ETV6-RUNX1融合基因阳性儿童急性前体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至2020年5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小儿血液科收治的927例初诊B-ALL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ETV6-RUNX1检测结果,分为ETV6-RUNX1+组及ETV6-RUNX1-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特征及预后;182例ETV6-RUNX1+患儿规范治疗,其中144例接受中国儿童白血病协作组(CCLG)-ALL2008方案治疗(CCLG-ALL 2008方案组),38例接受中国儿童癌症协作组(CCCG)-ALL2015方案治疗(CCCG-ALL2015方案组),对比两种方案的疗效、严重不良反应(SAE)发生率及治疗相关死亡(TRM)率.结果 927例B-ALL患儿中,189例(20.4%)ETV6-RUNXl 阳性.ETV6-RUNX1+组初诊时有危险因素(年龄≥10岁或< 1岁,WBC≥50×l09/L)的患者比例均显著低于ETV6-RUNX1-组(P值分别为0.000和0.001),而泼尼松诱导试验反应良好、诱导化疗第15天或第19天微小残留病(MRD)< 1%,以及诱导化疗第33天或第46天MRD < 0.01%的患者比例显著高于ETV6-RUNX1-组(P值分别为0.001、0.028和0.004).ETV6-RUNX1+组的5年无事件生存(EFS)及总生存(OS)率均显著高于 ETV6-RUNX1-组(EFS:89.8%对83.2%,P = 0.003;OS:90.2%对86.3%,P = 0.030).CCLG-ALL 2008组感染相关 SAE 发生率显著高于 CCCG-ALL 2015组(27.1%对5.3%,P= 0.004),TRM发生率也高于CCCG-ALL2015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9%对0,P = 0.348).结论 ETV6-RUNX1+儿童B-ALL初诊危险因素较少,早期治疗反应较好,复发率低,总体预后良好;适当减低化疗强度,可降低感染相关SAE及TRM发生率,并进一步提高该亚型ALL患儿的OS率.
    • 管玉洁; 毛彦娜; 朱莹莹; 周建文; 王朝荣; 刘炜
    •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重症感染后获得持久缓解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4、2015及2017年收治的3例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重症感染后获得持久缓解的患儿资料,分析其临床及实验室特点,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患儿临床分型均为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均有重症感染,治疗上均使用了多种抗感染药物及血液制品,均获得了持久缓解.结论 儿童高危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重症感染后获得持久缓解,可能与感染刺激炎症因子及细胞因子的产生激活了某些免疫通路相关,或是各种抗生素、血制品参与免疫调节,使机体重新具有了对肿瘤细胞的免疫监视功能.
    • 张涛; 郭敏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合并胫骨下段、距骨、跟骨及中间楔骨骨梗死的病因和诊断方法.方法 报道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2020年1月收治的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胫骨下段、距骨、跟骨及中间楔骨骨梗死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病史及治疗方案,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诊断明确,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年3个月出现胫骨下段、距骨、跟骨及中间楔骨多发骨梗死.结论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胫骨下段、距骨、跟骨及中间楔骨骨梗死较少见,可能与激素、化疗药物、患者体质、原发病、造血干细胞移植等因素相关.磁共振成像是诊断早期骨梗死的首选检查.
    • 张馨慧; 冯尚龙; 周莉; 刘会兰; 朱薇波; 蔡晓燕; 孙自敏; 郑昌成
    •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妊娠期间确诊急性白血病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诊疗方案、妊娠结局、胎儿情况及患者生存情况.结果 16例患者均行骨髓穿刺明确诊断白血病并分型,其中急性髓系白血病13例(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3例.确诊时,处于妊娠早期6例,妊娠中期6例,妊娠晚期4例.妊娠结局:自然分娩1例,剖宫产5例,人工流产9例,自然流产1例.妊娠期间化疗15例,11例在妊娠结束后继续行原发病化疗,3例在治疗期间死亡.13例随访患者中生存8例,失访5例.结论 妊娠期急性白血病的早期诊断很重要,产检发现血常规异常时应及时进行骨髓穿刺以明确诊断.应及时启动多学科会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 王殿智; 李莉; 郝文鹏; 王占影; 柏玉宝; 王莹; 解云兴; 韩冰虹; 马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应用大剂量甲氨蝶呤(HD-MTX)化疗后黏膜损伤发生情况,及其与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危险度分层及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哈尔滨市第一医院2015年11月至2018年10月95例ALL患儿资料,患儿共接受539例次HD-MTX化疗.分析患儿黏膜损伤情况与甲氨蝶呤血药浓度、疾病危险程度及临床疗效的关系.结果 95例患儿539例次HD-MTX化疗中,总体黏膜损伤发生率为8.4%(45/539);低危组黏膜损伤发生率为4.6%(11/239),中危组为7.6%(8/105),高危组为13.3%(26/195).随着疾病危险程度的提升,黏膜损伤发生率增高(x2=10.787,P<0.05).黏膜损伤程度与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及疾病危险程度均无关(均P>0.05),黏膜损伤发生与否与疾病临床疗效无关(P>0.05).结论 ALL患儿应用HD-MTX后通过监测甲氨蝶呤血药浓度来调整解救药物剂量,提高用药安全性.
    • 陆海燕; 王晓欢; 程艳丽; 王静; 索涛莉; 张静
    •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4月山西省儿童医院诊治的52例复发ALL患儿临床资料.分析患儿临床特征及复发后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截至2019年5月1日,52例患儿中5例因诊断后放弃治疗而失访.47例随访成功患儿中位初诊年龄60个月(11~168个月),中位复发时间21个月(2~112个月),复发后中位随访时间5.5个月(1.0~ 69.0个月),复发后2年总生存(0S)率31%.9例患儿获得第2次完全缓解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位移植时间为4.5个月(3.0~7.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2个月(4 ~ 69个月).初诊白细胞计数<50×109/L与≥50×105/L复发患儿2年OS率分别为39%和13%(x 2=5.623,P=0.018).初诊标危、中危、高危患儿复发后2年OS率分别为72%、31%和8%(x 2=10.068,P=0.007).超早期复发、早期复发、晚期复发患儿复发后2年OS率分别为0、33%和79%(x2=30.066,P< 0.01).复发后化疗联合或不联合放疗、移植及未规律治疗患儿复发后2年OS率分别为57%、89%和0(x2=26.885,P< 0.01).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复发时间(HR=0.340,95% CI0.146~ 0.789,P=0.012)为复发ALL患儿预后独立影响因素.相对于移植组,化疗联合或不联合放疗组及未规律治疗组死亡风险增高(HR=12.313,95% CI1.266~119.758,P=0.031;HR=20.699,95% CI2.230~ 192.129,P=0.008),提示造血干细胞移植为复发ALL患儿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 儿童ALL复发以超早期及早期复发为主,复发部位以骨髓复发常见,初诊中高危患者较多.初诊时危险度、初诊白细胞计数、复发时间、复发后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其中复发时间及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
    • 曹星玉; 魏志杰; 孙瑞娟; 马薇; 张薇; 刘德琰; 赵艳丽; 卢岳; 张建平; 周葭蕤; 熊敏
    • 摘要: 目的 探讨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时代Ph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在完全缓解(CR)状态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预后和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7年5月河北燕达陆道培医院收治的116例在CR状态下行allo-HSCT的Ph+ALL患者的预后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16例患者中男72例,女44例.中位年龄20(4~ 64)岁.同胞全相合移植21例,亲缘单倍型移植77例,非血缘移植18例.5年总生存(OS)率为73.2%(95%CI63.8% ~ 80.5%),其中诊断至移植间隔时间<180 d的亚组5年OS率为87.5%.5年无病生存(DFS)率为61.4% (95% CI 51.8%~ 69.7%).5年细胞形态及分子学水平复发累积发生率为18.5% (95% CI12.6%~27.3%).5年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为19.9% (95%CI 13.8%~ 28.7%).多因素分析显示,15~39岁(HR=2.730,P=0.044)、诊断至移植间隔时间≥180 d(HR=4.534,P=0.010)、发生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HR=7.558,P=0.000)是影响患者OS的不利因素;发生局限型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是影响患者OS的有利因素(HR=0.300,P=0.034).而性别、起病时WBC(< 30× 109/L,≥30×109/L)、BCR-ABL融合基因类型、体细胞突变类型、移植前状态(CR1,>CR1)、移植前微小残留病(MRD)水平(MRD阴性,MRD阳性)、预处理方案(全身照射方案,白消安为基础方案)、预处理方案强度、移植类型、GVHD预防方案(环孢素A,他克莫司)、抗胸腺细胞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血症的有无对OS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KI时代Ph+ALL在CR状态下行allo-HSCT时,影响生存的因素有年龄、诊断至移植间隔时间和发生重度aGVHD.
    • 蒋怡丽; 李青; 蒲业迪; 江嫣雨; 袁婷; 邓琦; 李玉明; 韩明哲; 翟卫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CD19 CAR-T细胞治疗缓解后的维持治疗,观察单独输注供者造血干细胞和供者T淋巴细胞对CD19 CAR-T细胞扩增的影响.方法 1例难治B-ALL患者,CD19 CAR-T(鼠源,克隆号:FMC63)细胞治疗后桥接同胞全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再次复发.接受CD19 CAR-T(可变区人源化的FMC63)细胞治疗再次缓解,缓解后先后接受单独输注供者造血干细胞、供者T淋巴细胞的维持治疗,期间监测患者细胞因子水平、CD19 CAR-T细胞比例、CD 19 CAR的DNA表达变化,观察骨髓白血病细胞比例及供者嵌合情况.另外,通过制备小鼠CD 19 CAR-T (FMC63)细胞,并将CAR-T细胞注射至同窝小鼠体内,14d后,再次注射同窝小鼠的B淋巴细胞,在此过程中观察CAR-T细胞、B淋巴细胞比例以及CD19 CAR的DNA表达,以此来模拟临床治疗过程.结果 ①患者输注人源化CD19 CAR-T细胞后第14天,疗效评估达完全缓解(CR),供者嵌合率为99.76%,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1级.②人源化CD19 CAR-T细胞治疗缓解后,单独输注供者造血干细胞维持治疗,输注后第24天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患者GVHD期间伴有外周血CD19 CAR-T细胞比例及CD19 CAR DNA水平的升高,并随GVHD缓解下降.过程中患者维持CR且供者嵌合率为99.69%.③随后单独输注供者T淋巴细胞维持治疗,回输后第12天患者出现GVHD,而患者外周血CD19 CAR-T细胞比例及CD19 CAR的DNA水平并未出现再次升高.过程中患者维持CR且供者嵌合率为99.87%.④C57小鼠体内试验证实,CAR-T细胞输注后小鼠体内CAR-T细胞扩增及DNA表达上调,同时CD19+B淋巴细胞耗竭.之后输注CD19+B淋巴细胞,CD19 CAR-T细胞扩增和CD19 CAR的DNA表达再度上调.结论 供者造血干细胞、供者T淋巴细胞的单独输注,可作为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复发B-ALL接受CD19 CAR-T治疗缓解后的维持治疗手段,且输注供者造血干细胞诱发GVHD同时出现CD19 CAR-T细胞和CD19 CAR的DNA表达上调,有可能进一步清除残留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