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胚抗原(CEA)
癌胚抗原(CEA)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06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3972篇;相关期刊157种,包括中国实验诊断学、浙江临床医学、临床肺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分析化学年会暨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等;癌胚抗原(CEA)的相关文献由875位作者贡献,包括侯惠仁、季晓鹏、许文革等。
癌胚抗原(CEA)—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3972篇
占比:97.93%
总计:14267篇
癌胚抗原(CEA)
-研究学者
- 侯惠仁
- 季晓鹏
- 许文革
- 赵明
- 韩世泉
- 宋华
- 李会军
- 王凤林
- B·E·阿瑟维多卡斯特罗
- F·D·L·M·弗里尔阿美达
- H·贝尔卡希亚
- J·A·克里玛塔艾尔维利斯
- J·V·加维朗多考利
- L·J·冈萨雷斯洛佩斯
- L·T·罗克纳瓦罗
- M·阿亚拉艾维拉
- R·芒特希诺塞古伊
- 何启平
- 刘一兵
- 刘利
- 刘芳
- 周前
- 官国英
- 崔铁军
- 张仲男
- 张明
- 张薇
- 易艳军
- 杨云慧
- 林涛
- 柴雅琴
- 梁敏
- 沈丽
- 王晶晶
- 王玉肖
- 王磊
- 王莉
- 王菊英
- 田爱娟
- 缪炯燏
- 翚缨
- 胡久叶
- 胡述提
- 蒋显勇
- 袁小玲
- 袁才佳
- 袁若
- 贺佑丰
- 赵锦航
- 邢光明
-
-
缪祥帅;
朱德兵;
杨旭;
唐明伟;
王巍炜
-
-
摘要: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25、CA199在老年患者良、恶性肺结节血清中的表达及对老年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其与肿瘤病理分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住院老年肺癌(恶性肺结节组)患者236例,同期确诊的老年良性肺结节(良性肺结节组)患者97例。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测定两组血清CEA、CA125、CA199水平。分析CEA、CA125、CA199水平与恶性肺结节组病理分型的关系及对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恶性肺结节组中有淋巴结转移组CEA和CA125水平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均P<0.05),鳞癌和小细胞癌患者血清CA199水平差异显著(P<0.05),各病理分型患者和良性肺结节组血清CEA水平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恶性肺结节患者中CEA、CA125、CA199水平均高表达,CEA、CA125水平对老年患者淋巴结转移有一定预测价值。
-
-
李倩倩;
王志刚;
刘剑辉;
沈丽丽;
冯君卿
-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征象联合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片段抗原21-1(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及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对于磨玻璃结节(GGN)肺癌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选取医院收治并经CT诊断为GGN且手术治疗的91例患者,根据患者术后病理结果将其分为肺癌组(35例)和非肺癌组(56例)。分析两组患者的影像资料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采用四分位数(Q)表示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SCCAg、NSE及ProGRP检测数据,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预测GGN肺癌的危险因素。采取受试者工作特征(R0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MSCT多征象对GGN肺癌的诊断价值。结果:两组GGN多为体检发现,无临床症状,且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YFRA21-1、SCCAg、NSE及ProGRP的水平多数病例均在正常值范围内,仅少数病例轻度高于正常值范围,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肺癌组GGN结节大小、结节实性部分最大径与非肺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5.062,t=12.337;P<0.001);肺癌组结节数量、GGN分型、结节形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空泡征、毛刺征、血管集束征和支气管充气征与非肺癌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024,x^(2)=10.371,x^(2)=4.377,x^(2)=19.130,x^(2)=10.828,x^(2)=8.929,x^(2)=15.980,x^(2)=18.465,x^(2)=11.759;P<0.05)。而GGN结节位置、结节CT值和结节边缘在肺癌组与非肺癌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有意义的CT征象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其结果显示,结节大小、GGN分型、结节实性部分最大径、分叶征和毛刺征为GGN肺癌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结节大小、GGN分型、结节实性部分最大径、分叶征和毛刺征5种阳性CT征象联合诊断GGN肺癌的诊断效能最佳,AUC、灵敏度、特异度及95%CI分别为0.91、82.0%、87.0%和(0.88~0.94)。结论:血清肿瘤标志物对于GGN肺癌的诊断价值有限,而MSCT多征象联合有利于GGN肺癌的诊断,为患者临床治疗和疾病的预后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
-
段炳谦
-
-
摘要:
目的:分析对结肠癌患者实施靶向联合化疗治疗后,其癌胚抗原(CEA)、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所受的影响.方法: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为研究时间,抽取58例我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根据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各29例.参照组接受常规化疗治疗,实验组接受靶向联合化疗治疗.计算研究中治疗效果、CEA水平、TSGF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相比于实验组治疗效果为96.55%(28/29),参照组治疗效果为68.97%(20/29)较低,结果卡方值=7.7333,p值=0.0054.将参照组数据作比较,实验组CEA水平、TSGF水平较低,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结肠癌患者予以靶向联合化疗治疗,其CEA水平、TSGF水平得到明显改善,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
-
何永昱;
曹玉嫔;
覃东庙;
邓必阳
-
-
摘要:
该文合成了氨基修饰的磁性纳米颗粒并将其与癌胚抗原(CEA)一抗和糖类抗原15-3(CA15-3)一抗偶联用提取靶标生物标志物,羧基功能化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和氨基功能化二氧化铈-二氧化硅纳米颗粒(CeO2-SiO2 NPs)用于标记抗体,由于174yb和140Ce的瞬态信号频率与UCNPs和CeO2-SiO2NPs浓度直接相关,可利用单颗粒ICP-MS产生的瞬态信号频率定量分析CEA和CA15-3,基于此建立了同时测定乳腺癌病人血清中CEA和CA15-3的单颗粒ICP-MS磁免疫分析方法.结果 显示:在优化条件下,CEA和CA15-3分别在0.02 ~100 ng·mL-和0.05~50U· mL-1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40和0.9870;以3倍信噪比(S/N=3)计算得CEA和CA15-3的检出限(LOD)分别为0.0067 ng·mL-1和0.0167 U· mL-1.采用该方法在3名乳腺癌病人血清中均检出CEA和CA15-3,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2%~98.9%和95.5%~97.2%,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3.0%~4.6%和3.4% ~4.3%.实验结果与临床使用的化学发光免疫方法结果一致,方法可用于乳腺癌病人血清样品中CEA和CA15-3含量的测定.
-
-
哈彩花;
任小杰
-
-
摘要: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治中采用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联合检验后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21年3月我院诊断的100例疑似结直肠癌患者进行A F P+C E A+C A199联合检验.结果:(1)C E A、C A199、A F P阳性诊断率分别为65.00%、28.00%、20.00%,均低于AFP+CEA+CA199联合检验方式阳性诊断率70.00%;CEA、CA199、AFP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58%、32.55%、23.25%,均低于AFP+CEA+CA199联合检验方式阳性检出率81.39%,联合检验方式与CEA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验方式与C A199、A F P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接受治疗的85例患者治疗后AFP、CA199、CEA 3项肿瘤标志物数据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结直肠癌患者的诊治中,采用AFP+CEA+CA199联合检验效果更好,对于早期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
张静;
程田
-
-
摘要:
目的 探讨心包积液中胸苷激酶1(TK1)、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癌胚抗原(CEA)的水平对心包积液性质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6月至2019年1月94例恶性心包积液和221例良性心包积液患者.定量检测良、恶性心包积液中CYFRA21?1、NSE、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甲胎蛋白(AFP)和糖类抗原153(CA153)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有价值的指标并建模,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其在鉴别心包积液性质中的价值.结果 恶性心包积液组TK1、CYFRA21?1、NSE、CEA和CA199的水平明显高于良性心包积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心包积液中TK1、CYFRA21?1、NSE和CEA水平对心包积液性质鉴别有重要价值,四者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诊断效能.
-
-
侯香萍;
李福林;
肖永宏;
赵庆波
-
-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联合检测血清和胸腔积液中Crk样蛋白(CRKL)、癌胚抗原(CEA)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检验科2019年12月至2020年5月接诊的198例胸腔积液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胸腔积液性质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为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对照组为良性胸腔积液患者,均接受血清和胸腔积液中CRKL、CEA检测.结果:研究组的血清CRKL含量高于对照组,胸腔积液CRKL含量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血清CEA含量高于对照组,胸腔积液CEA含量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KL灵敏度85.92%、特异性82.14%均高于胸腔积液CRKL的84.51%、71.43;胸腔积液CEA的灵敏度85.92%、特异性60.71%均高于血清CEA的80.28%、53.57%;血清CRKL联合胸腔积液CRKL的灵敏度为90.14%、特异性为89.29%;血清CEA联合胸腔积液CEA的灵敏度为87.32%、特异性为78.57%;血清CEA联合胸腔积液CRKL的灵敏度为90.14%、特异性为92.86%;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2.96%、特异性为92.86%.结论:可将血清和胸腔积液中CRKL作为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重要指标,为进一步提升恶性胸腔积液诊断价值可对患者进行胸腔积液CRKL联合胸腔积液CEA检测.
-
-
汪宗付;
李芳芳;
宋少琼
-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CA125、CEA及TAM联合检测在妇科肿瘤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期间某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参与研究调查,并抽取其中的100例实行诊断.以手术病理结果为诊断标准.依据妇科肿瘤的良恶性将其分为良性组(80例)和恶性组(20例).妇科肿瘤患者的血清TAM和CEA-CA125水平分别采用化学比色法和化学发光法予以检测,分析讨论检测后的血清水平.结果:良性组的血清TAM、CEA、CA125水平均低于恶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M、CEA、CA125三种检测方法联合鉴别良恶性肿瘤的准确性、特异性、敏感性均高于单独TAM、CEA、CA125单独检测,单独CEA检测相较于其他两种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准确性、特异性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肿瘤的良恶性依据病理结果为判定标准,恶性病变与血清TAM、CEA、CA125水平有直接联系,三种检测方式联合鉴别可显著提高对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效能,值得推行.
-
-
王玉颖;
朱晓峰;
薛玉玲;
王伟
-
-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凝血4项和肿瘤标志物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意义和诊断价值.方法:检测84例结直肠癌患者和80例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外周血中纤维蛋白原(FIB)、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应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的诊断价值.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术前FIB、CA19-9、CEA水平均明显高于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Ⅳ期结直肠癌患者FIB、CA19-9、CEA水平均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直肠癌患者FIB水平和CEA、CA19-9水平存在着相关性.联合检测FIB、CA19-9、CEA水平可提高结直肠癌的诊断率.结论:术前肿瘤标志物及凝血4项的检测有助于鉴别结直肠良性、恶性肿瘤及监测血栓的形成,提高诊断效能,有利于早期发现与治疗.
-
-
-
卓颖;
袁若;
柴雅琴;
孙爱丽;
张英;
杨九只
- 《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分析化学年会暨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基于静电吸附和疏水作用将联吡啶钴(Ⅲ)(Co(bpy)33+)组装到牛血清白蛋白(BSA)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复合酶膜中,制得新型氧化还原复合敏感膜.再吸附纳米金颗粒(nano-Au),接着通过形成的纳米金单层吸附蛋白A,从而定向固定癌胚抗体(anti-CEA),最后用HRP代替BSA封闭电极上的非特异性吸附位点,并同时起到放大响应电流信号的作用,从而制得高灵敏,高稳定电流型酶-癌胚抗原(CEA)免疫传感器.考察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并对该免疫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该传感器对CEA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50~80.00 ng/mL,检测限为0.14 ng/mL.
-
-
卓颖;
袁若;
柴雅琴;
孙爱丽;
张英;
杨九只
- 《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分析化学年会暨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基于静电吸附和疏水作用将联吡啶钴(Ⅲ)(Co(bpy)33+)组装到牛血清白蛋白(BSA)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复合酶膜中,制得新型氧化还原复合敏感膜.再吸附纳米金颗粒(nano-Au),接着通过形成的纳米金单层吸附蛋白A,从而定向固定癌胚抗体(anti-CEA),最后用HRP代替BSA封闭电极上的非特异性吸附位点,并同时起到放大响应电流信号的作用,从而制得高灵敏,高稳定电流型酶-癌胚抗原(CEA)免疫传感器.考察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并对该免疫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该传感器对CEA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50~80.00 ng/mL,检测限为0.14 ng/mL.
-
-
卓颖;
袁若;
柴雅琴;
孙爱丽;
张英;
杨九只
- 《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分析化学年会暨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基于静电吸附和疏水作用将联吡啶钴(Ⅲ)(Co(bpy)33+)组装到牛血清白蛋白(BSA)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复合酶膜中,制得新型氧化还原复合敏感膜.再吸附纳米金颗粒(nano-Au),接着通过形成的纳米金单层吸附蛋白A,从而定向固定癌胚抗体(anti-CEA),最后用HRP代替BSA封闭电极上的非特异性吸附位点,并同时起到放大响应电流信号的作用,从而制得高灵敏,高稳定电流型酶-癌胚抗原(CEA)免疫传感器.考察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并对该免疫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该传感器对CEA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50~80.00 ng/mL,检测限为0.14 ng/mL.
-
-
卓颖;
袁若;
柴雅琴;
孙爱丽;
张英;
杨九只
- 《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分析化学年会暨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基于静电吸附和疏水作用将联吡啶钴(Ⅲ)(Co(bpy)33+)组装到牛血清白蛋白(BSA)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复合酶膜中,制得新型氧化还原复合敏感膜.再吸附纳米金颗粒(nano-Au),接着通过形成的纳米金单层吸附蛋白A,从而定向固定癌胚抗体(anti-CEA),最后用HRP代替BSA封闭电极上的非特异性吸附位点,并同时起到放大响应电流信号的作用,从而制得高灵敏,高稳定电流型酶-癌胚抗原(CEA)免疫传感器.考察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并对该免疫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该传感器对CEA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50~80.00 ng/mL,检测限为0.14 ng/mL.
-
-
卓颖;
袁若;
柴雅琴;
孙爱丽;
张英;
杨九只
- 《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分析化学年会暨全国原子光谱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基于静电吸附和疏水作用将联吡啶钴(Ⅲ)(Co(bpy)33+)组装到牛血清白蛋白(BSA)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复合酶膜中,制得新型氧化还原复合敏感膜.再吸附纳米金颗粒(nano-Au),接着通过形成的纳米金单层吸附蛋白A,从而定向固定癌胚抗体(anti-CEA),最后用HRP代替BSA封闭电极上的非特异性吸附位点,并同时起到放大响应电流信号的作用,从而制得高灵敏,高稳定电流型酶-癌胚抗原(CEA)免疫传感器.考察了电极表面的电化学特性,并对该免疫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详细的研究.该传感器对CEA检测的线性范围为0.50~80.00 ng/mL,检测限为0.14 n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