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痰瘀阻络

痰瘀阻络

痰瘀阻络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4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6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54627篇;相关期刊77种,包括黑龙江中医药、江苏中医药、内蒙古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十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暨第五次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学术大会、第五届国际络病学大会、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七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等;痰瘀阻络的相关文献由388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明华、张碧海、江柏华等。

痰瘀阻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6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4627 占比:99.75%

总计:54762篇

痰瘀阻络—发文趋势图

痰瘀阻络

-研究学者

  • 吴明华
  • 张碧海
  • 江柏华
  • 倪青
  • 刘京锋
  • 刘伟
  • 刘洁
  • 吴敏
  • 吴琨
  • 周仲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孟灵; 杨松; 钟青华; 王瑞安; 林伟弟; 尹刚刚; 常小荣; 蒋学余
    • 摘要: 目的观察康复机器人手套结合电针治疗痰瘀阻络型脑卒中手功能障碍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收治的痰瘀阻络型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200例,完全随机分成手套联合电针组、手套组、电针组、康复组,每组50例。手套联合电针组采用常规康复、康复机器人手套及电针“中风十四穴”治疗,手套组采用常规康复配合康复机器人手套治疗,电针组采用常规康复配合电针“中风十四穴”治疗,康复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4组均连续治疗20 d。比较4组治疗前后患侧手最大握力、患侧腕关节活动度、上肢功能研究量表(action research arm test,ARAT)评分及脑血流量(cerebral blood flow,CBF),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手套联合电针组、电针组、手套组、康复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77.6%、76%、70.8%,手套联合电针组总有效率优于其他3组(P0.05)。治疗后各组间比较,手套联合电针组治疗后患侧手最大握力、患侧腕关节背伸和掌屈活动度、ARAT评分、小脑皮层CBF、额叶CBF、顶叶CBF、枕叶CBF改善程度均优于其他3组(P<0.05)。结论康复机器人手套结合电针可提高痰瘀阻络型脑卒中手功能障碍患者患侧手最大握力,增大腕关节背伸、掌屈活动度,改善脑血流量,提高手部运动功能。
    • 刘利; 严杰; 刘叶辉
    • 摘要: 目的:观察卒中进展方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痰瘀阻络型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单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卒中进展方治疗,治疗7天后比较两组中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估(mRS)等。结果:治疗组患者NIHSS、中医证候积分、mRS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卒中进展方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治疗痰瘀络型急性脑梗死可明显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 贺晋芳; 张沂; 张迪; 金译涵; 晏军
    • 摘要: 立足于从宏观到微观的"肺络微型癥瘕"观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提出邪入络郁、痰瘀阻络、络虚癥成,虚实转化的基本病机,此病机特点与肺纤维化多种损伤因子致胶原蛋白沉积,微血管网损伤、变形,最终纤维化瘢痕形成的病变特点,存在高度相关性和一致性。治疗当标本兼治,通补兼施,燮理阴阳,调畅气血,以补肾益肺、缓消癥瘕为基本治则,欲补虚损,重在气阴,益气重在肺肾,当以"甘温"之品养气,养阴重在补肾精,投"甘润"之品复阴,欲消癥瘕,首化痰瘀,畅肺络,以辛润之品缓通络滞。此外,癥瘕沉锢,难消难化,酿生热毒,败坏机体,故伍清热解毒、软坚散结之味以助药效,则可虚复、痰消,瘀除、癥消、瘕散。
    • 朱小元
    • 摘要: 目的:研究对芪蛭红花汤联合西药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PCI术后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予以扩管、抗凝等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芪蛭红花汤。对比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两组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胆固醇(LDL-C)]、心绞痛发情况(心绞痛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频次、硝酸甘油口服量)炎性因子[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因子1(VCAM-1)、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1个月后较治疗前,两组部分血脂参数(TC、TG)、心绞痛发病情况(心绞痛持续时间、单日心绞痛发病频次、硝酸甘油服用量)、炎性因子(VCAM-1、MCP-1)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有降低,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个月后较治疗前,两组部分血脂参数(LDL-C)有提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芪蛭红花汤联合西药能缓解PCI术后冠心病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不适症状,降低炎症反应。
    • 辛玲杰; 贾新华
    • 摘要: 基于中医络病理论探讨哮喘小气道病变的特点,认为哮喘小气道病变与肺络病变在病变范围、病程发展及临床症状、病机方面具有相关性,痰瘀阻络是哮喘小气道病变的关键环节,贯穿疾病发展始终,是导致哮喘反复发作的病机关键,瘀血、痰邪与小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密切相关,临床运用祛瘀化痰通络法可以有效治疗哮喘患者小气道病变。
    • 李山成; 张志潮
    • 摘要: 目的:观察柴芩温胆逐瘀汤辅治顽固性失眠伴焦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5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8例,两组均用艾司唑仑,观察组加用柴琴温胆逐瘀汤。结果:治疗后中医证候不寐、头重、目眩、痰多积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SDS评分和SAS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PSOI各项评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芩温胆逐瘀汤辅治顽固性失眠痰瘀阻络型效果较好。
    • 刘语婷; 张雅静; 邰向博; 米洁; 曾纪辉; 麻武仁
    • 摘要: 中风(stroke)是小动物临床常发的一种疾病,发病突然且其临床表现症状严重影响了患病动物的生活质量,严重时或者治疗不当可以引起动物的死亡。本文根据中兽医理论对一只中风的英国短毛猫进行了诊断及治疗,以针灸、艾灸及中药相结合的方法对其治疗3d后,患猫基本恢复正常。结果表明:该猫所患疾病为痰瘀阻络型中风,针药艾灸结合治疗效果良好。证明本文所用中兽医疗法对痰瘀阻络型中风具有一定治疗效果,可为小动物临床中风病治疗提供参考,以提高该病治疗效果,提升患病动物生活质量。
    • 徐丹; 江雯涵; 陈后勤; 张谨枫; 袁磊; 高红勤
    • 摘要: 目的:观察归芎二陈汤治疗痰瘀阻络型眩晕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予归芎二陈汤联合西药治疗,对照组46例予磺酸倍他司汀等西药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周、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眩晕障碍评分(DHI-S)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80.4%(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DHI-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1周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DHI-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其中全血黏度(低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较对照组治疗后改善明显(P<0.05)。结论:归芎二陈汤治疗痰瘀阻络型眩晕患者疗效显著,改善中医症状,降低血黏度及血脂水平。
    • 王雅芸; 田梅; 王灿; 张伟
    • 摘要: “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出自李杲《脾胃论》,脾胃为元气生发之本,很多疾病的病机多为脾胃虚弱,升降失司,治疗上应重视脾胃,培补元气。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虽病机繁复,但究其本质均为“肺气虚损,脾胃不足”。肺正常生理功能的发挥有赖于脾胃运化,胃气不充,元气不足,则不能将水谷之清气上输于肺,故肺虚气少;胃阴液亏损,虚火上炎,则阴虚肺燥;肺脾气虚,气血津液运化失常,停聚于内,变为痰湿、瘀血,最终形成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无论是在生理还是病理上,肺与脾胃均密切相关,补益脾胃贯穿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治疗的全过程。
    • 闫晓丽; 常立萍; 佘久华
    • 摘要: 人们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喜食肥厚之味已成为家常便饭,导致体内痰湿蕴结,壅滞成瘀而致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冠心病的患病率在逐年攀升,发病率和死亡率也日趋走高,这对我国社会和家庭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其属于中医“胸痹心痛”的范畴。 这篇文章将对目前中西医治疗老年性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痰瘀阻络证)进行研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