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七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七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

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七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哈尔滨
  • 出版时间: 2009-08-05

主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针灸学会临床分会第十七届全国针灸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治未病”是《内经》提出的预防医学思想。运用“治未病”理论防治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生,符合当前重大疾病防治重心前移的战略要求,在貌似“无症可辨”的状态下,并非“无证可辨”在以预防为主的今天,从“治未病”角度来探讨砭石疗法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摘要: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5000余载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与人类的卫生保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随着人类进入大科学、高技术、信息化的时代,传统中医学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中医学如何才能经受住这种种因素的考验,继续保持其继往开来的强大生命力,笔者认为,墨守成规、固步自封,只会让中医学在盲目的乐观中走向衰落,惟有在继承其传统合理的理论基础上,大胆创新,勇于开拓,中医学的发展才能与时代同步,重铸辉煌。本文提出中医学理论框架应有突破;中医学临床应扬长避短;中医学科研应具有前瞻性;中医学的发展应吸收现代人类文明成果。
  • 摘要:医患沟通是协调医患关系的双向桥梁,医患关系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医患沟通的效果,而医患沟通的效果如何主要取决于医生。医生是医患沟通中的主角,他们必须承担起和完成好这个任务。医患沟通是很复杂的,它贯穿医院的各个部门和环节,不仅仅和来医院就诊的患者要沟通,在院外也存在医患沟通,所以,作为医务人员必须要掌握好医疗技术和医患沟通两项技能,才能融洽医患关系、减少和避免医疗纠纷。
  • 摘要:灸法的量效关系直接决定了灸法的临床疗效。自古以来,施灸者对灸法的量效关系就十分重视。古人运用灸法时,对灸法量效关系的掌握可归纳为灸材、灸治时的作用量与灸法的作用方式三方面。现代随着医疗的国际化与循证医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并投入到灸法量效关系的研究,此方面的研究前景明朗。灸法的量效关系研究将促进灸法疗效机理的研究,有利于灸法及祖国医学的推广,意义重大。
  • 摘要:头痛是一种常见病,采用蜂针治疗了30例头痛患者。以百会、风池为主穴,结合归经和辨证进行取穴。方法:进行蜂针过敏皮试后,即从一只蜂针点刺开始缓慢增加刺激量,至5-10针。所做的30例患者有效率达90%以上。蜂针治疗头痛简便、有效、经济,且副作用少,对于一些顽固性的头痛有良好的效果,但应注意严格控制蜂针用量,以免发生过敏反应。rn 头痛是中医常见病之一,指头部经脉绌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头部疼痛为特征的一种病证。头痛在《内经》中称为“头痛”、“首风”、“脑风”。中医将其病因归为外感和内伤两方面。西医学有感染发热性疾病、高血压性偏头痛、偏头痛、血管性头痛、紧张性头痛等均可参考中医的头痛证辨证论治。rn 中医头痛常用分类方法较多:根据部位归经不同可分为阳明头痛、少阳头痛、太阳头痛、厥阴头痛、偏正头痛、全头痛;亦可根据病因分为外感和内伤:外感头痛可分为风寒头痛、风热头痛、风湿头痛;内伤头痛可分为肝阳上亢型、气虚头痛型、血虚头痛型、肾虚头痛型、痰浊头痛型、瘀血头痛型。蜂针治疗的头痛患者类型较多,均有一定的效果。
  • 摘要:蜂针晕针是指针刺过程中发生的患者晕厥现像,其临床表现为:轻度时头昏目眩,恶心欲呕,重度时则出现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大汗淋漓,甚至出现唇甲青紫,四肢发冷,血压下降,不醒人事,脉微欲绝等症状。本文介绍了蜂针的临床运用,对蜂针的晕针机理与原因进行探讨,并对典型临床病例进行了举例。
  • 摘要:腧穴是针灸施术重要刺激点,人体气血盛衰,必将会通过经络反映到穴位点局部,巧妙的腧穴选择及配伍技巧,往往是针灸获得显效的关键。笔者在承担相关临床课题同时,构思了以科学实验为依据的临证配伍新技巧,结果临床取得奇效。本文将有关腧穴配伍实验研究的体验及思路,作一简单介绍。rn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出入体表的一定部位:既是气血运行转输点、又是机体病变反应点,也是针灸施术重要刺激点,人体气血盛衰,必将会通过经络反映到穴位点局部,巧妙的选择腧穴及应用配伍技巧,往往是针灸临床获得显效的关键。众所周知,古代医家经过长期临床摸索,已逐步制定了许多中医理论依据,虽充足,但学术概念内涵较模糊、有待实验证实的腧穴配伍法则及经验,例如辨证选穴、主辅配伍、特效腧穴配伍(五腧穴、原络穴、俞募穴、八会穴、郄穴、交会穴、下合穴、八脉交会穴等配伍)、按部配伍(局部、邻近、远端)、按经配伍(本经、表里经、同名经、子母经、交会经)等,这些内容虽然丰富,但如能准确应用,疗效自然会相得益彰。但事实上,无论医师医技水平高低及临床经验积累的时间长短,要能达到熟能生巧、灵活运用,并非是一日之功,往往错误的腧穴选择及配伍,延误了疗效最佳时期。为此应用科学实验方法寻找配伍选穴规律,深入研究配伍技巧,已实属必要。最近笔者在承担相关的临床课题的同时,对此进行了大量深入研究,即以科学实验为依据的腧穴配伍方法,构思了新的临证配伍技巧,医治部分疑难杂病,竟获奇效。
  • 摘要:目的:研究电针肾俞、会阳穴对大鼠实验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抑制作用。方法:将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传统针刺组、电针组、西药组,采用皮下注射丙酸睾酮法复制BPH模型,同时相应施以电针肾俞、会阳穴法及常规针刺法及保列治处理,4周后观察大鼠前列腺湿重、指数、体积、腺上皮细胞高度、腺腔直径及显微结构变化。结果:电针组及常规针刺组前列腺湿重、指数、体积、腺上皮细胞高度、腺腔直径明显小于模型组。形态学显示增生明显减轻,且电针组优于常规针刺组,电针组与西药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对前列腺增生有明显抑制作用,且电针肾俞、会阳二穴优于常规针刺组。
  • 摘要:目的:研究浅刺针法对脑缺血大鼠细胞凋亡调控基因Bcl-2、Bax以及细胞凋亡数量的影响。方法:将2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浅刺针法组(Ⅰ组)、常规针刺组(Ⅱ组)、模型对照组(Ⅲ组)、正常对照组(Ⅳ组)。前三组采用血栓栓塞法建立脑梗塞大鼠模型。Ⅳ组不加任何处理因素,但在同一时间进行捆绑固定。每组再随机分为2、7、14天三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各20只大鼠。通过神经体征评分、神经细胞凋亡计数、脑组织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等几个指标,观察经过治疗后的Ⅰ、Ⅱ组大鼠和相应时间未经治疗的Ⅲ、Ⅳ组大鼠的大脑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三个时间点的浅刺针法组大鼠脑组织Bax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模型组和常规组针刺组,而Bcl-2则明显高于模型组和常规组针刺组,说明浅刺针法可有效改善脑梗塞大鼠的神经缺损体征;三个时间点浅刺针法组和常规针刺组大鼠脑组织凋亡细胞数低于模型对照组组,说明两种针刺方法均能抑制细胞凋亡,而浅刺针法组抑制细胞凋亡的效果优于常规针刺组。结论:浅刺内关、公孙穴位通过下调Bax蛋白表达和上调Bcl-2蛋白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并在分子水平证实经络在体表有其物质基础,浅刺可取得有效的刺激作用,使浅部组织的经络特异性能充分显示出来。
  •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益肾调督针法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TNF-α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益肾调督针法治疗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脑缺血再灌注时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以及针刺对其影响。结果: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TNF-α mRNA和蛋白在皮质区呈基础水平表达,脑缺血再灌注后12h TNF-α mRNA和蛋白表达增强,针刺可明显抑制脑缺血区皮质TNF-α mRNA和蛋白的表达。结论:益肾调督针法对缺血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机制与针刺抑制脑内TNF-αmRNA的表达从而减少TNF-α蛋白的合成有关。
  • 摘要:目的:观察通督醒神针刺法对脑性瘫痪幼鼠脑神经细胞凋亡及神经生长因子蛋白表达,肢体功能的影响,分析该种影响是否与针刺时间有关。方法:实验于2005-8/10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清洁级实验室及针灸推拿学院实验室完成。①选用7d龄新生SD幼鼠109只。将大鼠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后恢复2h,置于透明密闭容器中,并入37℃恒温水中以1L/min的速度通入低氧气体(体积分数0.08氧气和0.92氮气),2.5h后将动物取出,将存活者继续保温1h时后作行为测定,翻身不能、平衡异常或左旋者视为成功的模型(72只)。②将其余24只大鼠设为假手术组:只分离左颈总动脉后不结扎,亦不作低氧处理。将造模成功的大鼠72只按随机抽签法分为3组:脑性瘫痪幼鼠+针刺I组、脑性瘫痪幼鼠+针刺Ⅱ组、模型组,每组24只。选用大鼠百会、患侧率谷透角孙、内关、曲池、足三里、涌泉。脑性瘫痪幼鼠+针刺Ⅰ组于造模后24h开始针刺,前7d仅针四肢部穴位,第2天开始加针头部穴位。脑性瘫痪幼鼠+针刺Ⅱ组造模后第8天开始针刺,头、体针同步。两组均以针灸针先在内关、涌泉速刺微出血,不留针,然后针头部及曲池、足三里。百会、率谷透角孙及曲池、足三里接G6805-Ⅱ电针仪,连续波,频率5~10Hz,持续10min,1次/d。脑性瘫痪幼鼠+针刺I组连续针刺20d,脑性瘫痪幼鼠+针刺Ⅱ组连续针刺13d。假手术组针刺方法与脑性瘫痪幼鼠+针刺Ⅰ组相同;模型组只造模,不予以任何治疗。③于术后第7、14、21天,将胶布粘于大鼠两前爪腹侧面后,记录其撕去胶布所用时间。④术后第21天各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以下检测:分别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大鼠额页皮质与海马区神经元凋亡及海马区神经生长因子表达,用图像分析仪在光镜下(×400)计数神经细胞凋亡数目及神经生长因子免疫阳性细胞表达数目。⑤率的比较采用×2检验,组间多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F-q检查)。结果:纳入大鼠109只,因造模失败脱失13只,假手术组动物无死亡。造模后7d,脑性瘫痪幼鼠+针刺I组、脑性瘫痪幼鼠+针刺II组、模型组分别死亡2、5、3只:造模后7~14d,上述3组分别死亡2、2、4 只;造模后14~21d,上述3组分别死亡0、0、2只。①大鼠海马和大脑额叶皮质神经元凋亡情况:2个针刺治疗组大鼠海马和大脑额叶皮质内原位术端标记法染色阳性细胞显著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明显。且脑性瘫痪幼鼠+针刺I组神经细胞凋亡计数明显低于脑性瘫痪幼鼠+针刺Ⅱ组。②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生长因子蛋白表达:2个针刺治疗组大鼠神经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明显增强,在数量和强度方面均明显多于或高于假手术组和模型组,脑性瘫痪幼鼠+针刺I组明显多于或高于脑性瘫痪幼鼠+针刺Ⅱ组。③术后第7天;脑性瘫痪幼鼠+针刺I组鼠撕去胶布所用时间明显短于模型组;术后第14天,模型组明显长于其他3组;术后第21天,2个针刺组和模型组鼠前肢功能均显著改善,脑性瘫痪幼鼠+针刺I组基本接近正常水平(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不明显),但模型组仍明显长于脑性瘫痪幼鼠+针刺I组和假手术组。结论:针刺可抑制脑性瘫痪幼鼠脑内神经细胞的凋亡,增强脑性瘫痪幼鼠脑组织的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改善肢体功能,对脑性瘫痪幼鼠脑组织损伤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越早干预效果越好。
  • 摘要:目的:通过酒精自由饮建立慢性酒精中毒性大鼠周围神经病变模型,运用光镜、电镜、免疫组化、酶联免疫等手段和方法,从细胞分子生物学等不同层面探讨电针对慢性酒精中毒型周围神经病的治疗作用机制,发挥针灸治疗优势,为针灸治疗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临床推广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成年雄性WISTAR大鼠50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10只,慢性酒精中毒模型组10只,弥可保对照组10只,电针组10只,普通针刺组10只。弥可保组300μg/kg/d,注射于下肢肌肉,左右腿交替以利于吸收,共治疗8周;电针组按照“大鼠穴位图谱”所示,取双侧脾俞、肾俞、后三里、环跳、三阴交、太溪,进针后接KWD-808Ⅱ脉冲电疗仪,肾俞、足三里接一对导线,正极在上,负极在下,采用疏密波,电流量以大鼠肢体肌肉轻度收缩为度,留针20分针,隔日1次,共治疗8周;普针组除不接电麻仪外余处置同电针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每日肌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酶联免疫法检测大鼠背根神经节及坐骨神经组织中NGF的表达;结果;正常坐骨神经的NGFmRNA表达量极低,酒精中毒损伤后坐骨神经NGFmRNA表达增高,治疗2周达到一个小的高峰;2-4周NGFmRNA的表达出现一轻度回落趋势,但4周后又继续升高。针刺治疗后,治疗组的NGFmRNA表达较模烈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电针组升高幅度最为明显,始终处于高水平。结论:电针可升高酒精中毒性大鼠坐骨神经中NGFmRNA的含量。
  • 摘要:当今世界,科学技能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社会文明的核心。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为代表的现代科学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引发全球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科学思想和科学理念越来越广泛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不仅要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拥有优势,更要下大力气提高国民的科技素质,增强公众对现代科学技术的理解、掌握和运用能力,把科学思想、科学理念根植于民族精神,转化为全社会的创新能力。因此,世界许多国家纷纷采取措施,大力加强科普工作。我国是第一个以法律手段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它标志着国家发展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事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在我国进一步具体化、制度化和法律化。国家把科普工作纳入法制轨道,前瞻性地体现了“科技强国”、“科普兴国”的战略思想。可见,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普及越来越显得重要,以提高国民科技素质为宗旨的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长期的战略性工程。本文介绍了针灸医学科普工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指出针灸医学科普主要应当开展的工作。
  • 摘要:随着人们对传统医药知识的了解和认识的进一步加深,传统中医药保健逐步深入人心,广大百姓越来越迫切希望了解更多的中医药科普知识。近几年,笔者应邀在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中华医药》,北京电视台《科技频道》、《身边》等频道陆续做了多期讲座,在《健康时报》、《北京晚报》等报纸上也有相关的科普短文发表。期间,对针灸知识的科普工作稍有体会,愿与同道交流。
  • 摘要:中医科普,是中医学文库的重要构成,在中医学的传承进步过程中曾经发挥过无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改善提高,中医科普事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辉煌,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受到了广大群众越来越高的评价。本文就谈谈笔者在中医科普创作过程中的几点体会,与大家共同学习探讨。
  • 摘要:目的:血管性痴呆(VD)是由一系列脑血管因素导致脑组织损害引起的痴呆综合征。其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多数促智药物临床疗效不十分明显,因此寻求新的治疗途径己成为必然。本课题从针刺角度出发,选用头穴配合俞原配穴法治疗血管性痴呆(VD),通过观察针刺治疗VD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VD的有效途径,并与西药都可喜作对照,为临床提供系统而严谨的科学资料。方法:1.将60例VD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治疗组)和西药都可喜组(对照组),治疗组30人,对照组30人。2.针刺组选取头穴配合俞原配穴法,连续治疗4周;西药组用都可喜口服治疗,连续治疗4周。3.采用国际公认的诊断标准和客观的疗效标准以及多种神经心理测试量表,对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进行了比较系统、客观、全面的评价,观察治疗前后的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ADL)、中医症候量表等方面的变化。结果:1.针刺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ADL量表评分有显著差异,提示针刺对于改善血管性痴呆症状有较好疗效;2.针刺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量表评分有显著差异,提示针刺对于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中医症候有较好疗效;3.针刺组与对照组组间疗效比较,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头穴配合俞原配穴法可取得与西药都可喜相当的疗效。结论:1.头穴配合俞原配穴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肯定:可改善患者的智能水平,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头穴配合俞原配穴法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一种有效、可靠的治疗方法,且经济实用、无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摘要:癫痫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患病率为5‰-7‰年发病率约为3‰,并有增长趋势。针刺作为治疗癫痫的一种有效疗法,具有经济实用、疗效肯定、无毒副作用等特点。笔者临床多年来,选用头部胸腔区、制癫区、舞蹈震颤控制区、背部奇穴腰奇、长强等。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且将治疗前后临床疗效进行总结,为减少癫痫患者临床症状发作和改善临床症状提供理论依据,为同行提供有益的启示。
  • 摘要:目的:探讨运用齐刺输刺针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齐刺输刺针法为主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70例(治疗组),并设传统毫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87.14%和97.14%,而对照组分别为70.59%和92.65%。经成组设计两样本比较的秩和检验(Mann—Whitney Test),统计量Z=2.381,按α=0.05水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齐刺输刺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优于传统毫针刺法,值得临床借鉴。
  • 摘要:根据过敏性鼻炎的发病机理与病理特点采取针灸结合中成药的方法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治愈15例,显效16例,好转1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达到83.3%,效果显著。
  •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加耳穴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64例),对照组(26例)。观察组针刺百会穴、四神聪穴、安眠穴、神门穴、太冲穴,耳穴取神门、交感、皮质下、神经衰弱点,对照组采用单纯安眠药(舒乐安定片)治疗,治疗10次为1个疗程,治疗3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痊愈率70.3%,对照组痊愈率34.6%,观察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