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

稳定型心绞痛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93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58篇、会议论文41篇、专利文献175626篇;相关期刊498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医急症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2016年学术年会、第十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等;稳定型心绞痛的相关文献由4118位作者贡献,包括朱伟、齐炼文、陈彦等。

稳定型心绞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58 占比:1.05%

会议论文>

论文:4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75626 占比:98.93%

总计:177525篇

稳定型心绞痛—发文趋势图

稳定型心绞痛

-研究学者

  • 朱伟
  • 齐炼文
  • 陈彦
  • 马民凯
  • 刘佳
  • 王慧
  • 王晓峰
  • 秦勇
  • 印保勇
  • 吴宗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田琼
    • 摘要: 目的:探讨在医联体模式下健康管理干预对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压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及健康行为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及市区内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研究地点,观察组的40例患者来自参与医联体模式社区服务中心,对照组的40例患者来自未参与医联体模式的社区服务中心。观察组给予医联体模式下健康管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Q评分、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血脂水平、健康管理质量。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患者SA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19、6.575、4.868、5.467、6.044,P<0.05)。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71,P<0.05);发作持续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62,P<0.05)。两组患者管理后血脂水平均有下降,观察组下降比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85、3.199、2.448,P<0.05)。观察组的高血压治疗率、血压达标率及治疗依从性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65、0.457、4.588,P<0.05)。结论:医联体模式下健康管理干预对稳定型心绞痛伴高血压患者可提高患者SAQ评分,有效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健康管理质量更高。
    • 孙素清; 周元丽; 耿庆信; 李莉
    •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血清鸢尾素(Irisin)、Preptin水平及二者与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8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6例为研究组,同期体检健康者96例为健康对照组。检测2组血清Irisin、Preptin水平,研究组患者PCI术前进行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PCI术后随访1年,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良好亚组86例和预后不良亚组10例;分析PCI术前血清Irisin、Preptin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因素,ROC分析PCI术前血清Irisin、Preptin对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PCI术前血清Irisin、Preptin水平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P=21.655/<0.001、9.424/<0.001);单支血管病变亚组、双支血管病变亚组、三支血管病变亚组PCI术前血清Irisin、Preptin水平依次降低(F/P=198.629/<0.001、44.409/<0.001);预后不良亚组PCI术前血清Irisin、Preptin水平低于预后良好亚组,Gensini评分高于预后良好亚组(t/P=8.963/<0.001、3.533/0.001、10.226/<0.001);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前血清Irisin与Preptin水平呈正相关(r/P=0.591/<0.001),血清Irisin、Preptin水平均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P=-0.442/<0.001、-0.454/<0.001);PCI术前血清Irisin、Preptin低水平及Gensini高评分是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95%CI)=2.104(1.225~3.614)、1.937(1.067~3.515)、1.816(1.027~3.212)];PCI术前血清Irisin、Preptin水平及两者联合预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09、0.774、0.913,两者联合优于单独预测(Z/P=1.799/0.035、2.144/0.015)。结论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前血清Irisin、Preptin呈低表达,二者与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 郭萌薇
    • 摘要: 目的:探讨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SAP)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就诊的冠心病SAP患者9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用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观察组用麝香保心丸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两组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个月的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心肌酶谱指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心绞痛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两组肌酸激酶(CK)、血清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b)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麝香保心丸联合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治疗冠心病SAP,可改善患者CK水平,减轻患者心绞痛症状,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安全性高。
    • 徐梦君; 王子杨; 李维峰; 曹守沛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益气化瘀类中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Web of Science及the Cochrane Library。纳入运用益气化瘀类中药治疗气虚互瘀型稳定型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2名研究者通过阅读文献题目和摘要,并结合全文,对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RR=1.25,95%CI(1.13,1.37),P<0.00001]、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RR=1.22,95%CI(1.14,1.32),P<0.00001]、心电图总有效率[RR=1.22,95%CI(1.11,1.34),P<0.0001]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MD=14.25,95%CI(11.51,16.98),P<0.00001]、心绞痛稳定状态[MD=7.55,95%CI(5.21,9.98),P<0.00001]、心绞痛发作情况[MD=24.86,95%CI(22.26,27.47),P<0.00001]、治疗满意程度[MD=8.99,95%CI(5.85,12.13),P<0.00001]、疾病认识程度[MD=11.53,95%CI(8.89,14.18),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现有证据表明:采用益气化瘀类中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稳定型心绞痛在改善中医证候、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方面均优于常规西药治疗。
    • 赵建才; 杨娅娟; 田玉静
    • 摘要: 目的研究中成药麝香保心丸临床改善寒凝心脉型稳定型心绞痛症状分析评价及对炎性因子CD31、CD62P的变化影响分析。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心内科治疗的108例寒凝心脉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4例。对照组使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麝香保心丸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症状、CD31及CD62P水平、血脂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胸痛、胸闷、气短乏力、畏寒肢冷、眩晕等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绞痛频次时长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D31、CD62P水平与TC、TG、LDL-C、CRP、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但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有效缓解心绞痛中医证候,明显降低血脂水平的同时,减轻炎性反应,抑制CD31、CD62P水平,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维持心血管正常血供,降低远期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夏禹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联合西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市黄河医院收治35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的西医治疗,观察组为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的西医联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指标、心脏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的心脏功能指标明显更优(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症状,可以持续优化机体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而优化临床治疗指标和心功能指标,用药安全,疗效显著。
    • 摘要: 中医的精髓在于临床与实践,而复杂的中医传统理论对现有的中医科研方法学提出了较大的挑战。在阐释中医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如何使用更客观、更科学的设计凸显中医临床特色和疗效优势,是目前中医学科发展的难题,更是挑战。目前,中医临床研究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麻杏石甘汤加银翘散治疗禽流感的临床研究在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刊登,使得中医药治疗重大传染病的疗效广为人知。电针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稳定型心绞痛等临床研究也在JAMA刊登,使中医药疗法治疗慢性疾病的效果为国际所知。
    • 罗晓欣; 周曼丽; 冯宇; 兰晓栋; 金梦雨; 徐思琦; 简维雄
    • 摘要: 目的:对运用中医益气活血为原则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评价,为中医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纳入以益气活血为治疗原则,观察组采用中西结合、以中医为主的治疗,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严遵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对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应用RevMan 5.3软件对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进行Meta分析。疗效指标有:心绞痛治疗有效率、心电图改善及有效率、中医症状改善及有效率。结果:总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为RR=1.29,95%CI为1.08~1.55,Z=2.78,P=0.005,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RR=1.43,95%CI为1.29~1.59,Z=6.85,P<0.00001,中医症状改善有效率为RR=1.29,95%CI为1.18~1.42,Z=5.41,P<0.00001。结论:以益气活血原则为指导,在心绞痛发作频率及程度、心电图改善及中医症状改善方面,运用益气活血中药加常规西药治疗的临床效果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 郭艳丽; 薛娜; 刘朋
    •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稳定型心绞痛并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80例稳定型心绞痛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给药剂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40例,予10 mg/d;治疗组40例,予20 mg/d,探讨实施不同治疗对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用药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治疗组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低于对照组,但LVEF(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后,治疗组发作次数、维持时长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20 mg/d剂量的瑞舒他汀钙疗效确切,可显著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缩短维持时长,促进心功能的恢复,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应用与推广。
    • 臧秀; 侯锦路
    • 摘要: 目的:讨论并研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临床价值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盱眙县人民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收治的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将其作为研究组,另择取60例同期就诊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为基础治疗干预,研究组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及冠状动脉血管造影(CAG)检查,依据检查结果采取对症治疗方案。结果: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稳定型心绞痛符合率为95.0%;对比不同冠脉血管分支狭窄检出率,CAG、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临床不良事件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采用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诊断准确率较高,医师依据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预后,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