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病理完全缓解

病理完全缓解

病理完全缓解的相关文献在2009年到2022年内共计202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1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2350篇;相关期刊102种,包括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国际外科学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七届全国大肠癌学术会议暨第十届广东省大肠癌学术会议等;病理完全缓解的相关文献由85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真真、卢振铎、乔江华等。

病理完全缓解—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1 占比:0.89%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2350 占比:99.10%

总计:22552篇

病理完全缓解—发文趋势图

病理完全缓解

-研究学者

  • 刘真真
  • 卢振铎
  • 乔江华
  • 刘慧
  • 朱久俊
  • 焦得闯
  • 王丽娜
  • 丁培荣
  • 万德森
  • 刘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亚琳; 杨嘉欣; 程志强
    • 摘要: 混合型肝细胞胆管细胞癌(cHCC-CCA)是原发性肝癌中的罕见类型,兼具肝细胞肝癌和胆管细胞癌的分化特点,被认为是一种预后不良且生存率改善甚微的侵袭性肿瘤。对于不能切除的cHCC-CCA,其标准治疗方案目前证据有限,国内外相关报道较少。本文报道了1例在确诊时无法行根治性切除的ⅢB期cHCC-CCA患者,使用SOX化疗方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治疗15个周期后,最终达到病理学完全缓解的诊治过程。通过病例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以期提高临床对cHCC-CCA的诊疗水平。
    • 王琦; 吴舟桥; 李子禹
    • 摘要: 目的探讨胃癌术前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的研究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收集2019年4月至2021年11月间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胃肠肿瘤中心一病区行手术治疗的胃癌病人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前免疫治疗后病人治疗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术后恢复情况,包括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流食时间、半流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显著病理缓解(major pathological response,MPR)等指标。结果共纳入52例病人。术前治疗安全性方面,34例(65.4%)病人发生Ⅰ~Ⅱ级不良事件,Ⅲ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7%(4/52)。术后恢复方面,病人术后中位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3.5 d(1~8 d);中位首次排便时间为5 d(2~11 d);中位首次进流食时间为4 d(2~10 d);中位首次进半流食时间为6.5 d(5~18 d);中位术后住院时间为11 d(3~60 d)。手术安全性方面,21例(40.3%)病人发生术后并发症,2例(3.8%)病人发生Ⅲ级以上并发症。疗效评价方面,免疫治疗后的ORR为34.6%(18/52),DCR为94.2%(49/52),R0切除率为90.4%(47/52),MPR病人19例(36.5%),pCR病人12例(23.1%),其中错配修复缺陷(mismatch repair deficient,dMMR)或微卫星高度不稳定(microsatellite instability-high,MSI-H)病人的pCR率为30.0%(3/10),错配修复正常(mismatch repair proficient,pMMR)或微卫星稳定(microsatellite stability,MSS)病人的pCR率为23.7%(9/38)。结论胃癌术前行免疫治疗具有较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未显著增加手术风险,同时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病理缓解率,可能是胃癌围术期安全、有效、可行的治疗模式。其有效性及安全性仍需大规模对照研究进行进一步验证。
    • 薛珂; 宗丹; 詹梦娜; 孙强强; 陈洁; 何侠
    • 摘要: 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及死亡率日趋升高。患者确诊时大多为中晚期,新辅助放化疗可有效提高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局部控制率、保肛率及病理缓解率,进而改善患者预后。局部晚期直肠癌异质性明显,多项研究对新辅助治疗的具体方案进行探索,如何优化新辅助治疗模式是进一步研究的热点。文章对近年来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精准化医疗提供了参考。
    • 林志琴; 曾澄; 冯远平; 彭涛; 赖闺娥; 刘凤恩
    • 摘要: 乳腺癌不是乳房单纯的病变,而是全身性病变,单靠手术切除乳房肿瘤或切除乳房很难达到根治性效果,容易引起复发或远处转移。乳腺癌化疗分为术前化疗及术后化疗,术前化疗又称为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的出现,不仅提高了手术切除率,降低分期,提高保乳手术率,且普遍认为新辅助化疗后达到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mission,pCR)的患者生存期可有很大改善。但影响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因素很多,本文就新辅助化疗及预后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郑自文; 周昊; 刘波; 刘皓; 赵俊江; 张坚
    • 摘要: 目的分析并确定影响进展期胃癌病人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开发并验证新辅助化疗后pCR的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接受新辅助化疗的175例进展期胃癌病人的临床病理学资料。利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新辅助化疗后pCR的影响因素。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建立预测进展期胃癌病人新辅助化疗后pCR的Nomogram模型。利用一致性指数(C-index)、校正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对Nomogram预测模型的性能进行评价。结果术后病理显示,11.4%的胃癌病人达到pCR。多因素分析显示,癌胚抗原(CEA)、cN分期、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最长径为pCR的独立影响因素。所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的C-index为0.821,校正曲线及决策曲线显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净获益。结论cN分期、CEA、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最长径为pCR的影响因素,依此建立的预测进展期胃癌病人新辅助化疗后pCR的Nomogram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能够为临床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决策依据。
    • 魏宇昕; 关胜男; 姜丽
    • 摘要: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对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病理完全缓解(pCR)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20年2月行新辅助化疗的378例乳腺癌的临床资料。比较化疗前不同水平SII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及预后情况,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SII预测pCR的效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pCR的危险因素。结果经新辅助化疗后共72例获得pCR,pCR率为19.05%。新辅助化疗前SII预测乳腺癌患者获得pC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31,高于NLR的0.760(P14%比率高于低SII组(P2.35、SII>658.27、有脉管瘤栓、临床分期Ⅲ~Ⅳ期是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未获得pCR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SII升高是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未获得pCR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 张恒乐; 张晓宇
    •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的临床疗效与临床病理特征、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沧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的55例患者,按照临床疗效有无pCR分为pCR组和非pCR组,分析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关系和pCR与3年内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乳腺癌标志物Ki-67水平、HER-2、BRCA1状态和TNBC均是pCR的影响因素(P0.05)。NAC后实体瘤疗效:完全缓解(CR)27例(49.1%),部分缓解(PR)17例(30.9%),疾病稳定(SD)4例(7.3%),疾病进展(PD)7例(12.7%)。NAC后,患者pCR率为40.0%;全部患者达到pCR 22例,非pCR 33例;NAC后,pCR组3年局部复发0例,非pCR组3年局部复发17例(51.5%);pCR组3年远处转移0例,非pCR组3年远处转移16例(48.5%)。结论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TNBC、HER-2阳性、Ki-67高表达和BRCA1状态)均与pCR有关。相比非pCR患者,pCR患者预后较好,pCR与患者预后有关。
    • 杨涛; 马秀芬; 毛红岩; 独晓燕; 张旭; 卫翀羿; 隆建萍
    • 摘要: 目的:探讨TP与EC-T化疗方案在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并探索铂类与BRCA1突变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20年5月在我院诊断三阴性乳腺癌需新辅助化疗的122例患者,均行BRCA检测,将BRCA1胚系突变患者及未突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TP(62例)方案新辅助化疗,一组给予EC-T(60例)方案新辅助化疗;按照不同因素分析两组pCR差异。结果:TP组pCR率为56.5%,EC-T组pCR率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对于ypT_(0/is)或ypN_(0)TP组对比EC-T组仍然具有明显优势(分别为64.5%vs 43.3%,P=0.019;69.4%vs 41.7%,P=0.002);对于BRCA1突变患者,TP组与EC-T组pCR率无统计学差异(50.0%vs 44.4%,P=0.343),对TP组内BRCA1突变与未突变人群pCR率无统计学差异(50.0%vs 57.7%,P=0.224),对EC-T组内BRCA1突变与未突变人群pCR率无统计学差异(44.4%vs 35.3%,P=0.248)。122例患者的不良反应以1-2级较常见。EC-T组和TP组患者1-2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71.7%和38.7%(P=0.0003),3-4级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21.7%和3.2%(P=0.002);TP组和EC-T组患者1-2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32.3%和8.3%(P=0.001),3-4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9.7%和0%(P=0.008)。其他3-4级不良反应少见。结论:TP方案对比EC-T方案明显提高三阴性乳腺癌pCR率,BRCA1是否突变未发现影响铂类方案疗效,整体两组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其中TP组血小板减少发生率较高。
    • 徐嫚嫚; 孙晶晶; 陆方晓
    • 摘要: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CT参数对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疗效评估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接受新辅助免疫联合化疗后行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治疗前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及CT上病灶长度、病灶厚度,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评估病理完全缓解(p CR)的独立预测因素。结果共24例(28.9%)在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达到p CR(p CR组)。p CR组的外周血CD4^(+)CD45RA-、CD4^(+)CD45RO^(+)百分比高于非p CR组,而非p CR组的CD45RA^(+)CD45RO^(+)百分比高于p CR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CD4^(+)CD45RO^(+)、CD45RA^(+)CD45RO^(+)百分比是影响食管癌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p CR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外周血CD4^(+)CD45RO^(+)、CD45RA^(+)CD45RO^(+)可作为局部进展期食管癌患者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后pCR的预测因子。
    • 杨青中; 吕艳丽; 穆为民; 李毅
    • 摘要: 目的探讨激素受体状态在不同临床特征的亚组中对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北京儿童医院顺义妇儿医院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141例接受新辅助化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年龄、肿瘤T分期、淋巴结(LN)情况、Ki-67指数、是否抗Her-2治疗将患者分成不同的亚组,对每个亚组中两种激素受体状态的病理完全缓解(pCR)与非病理完全缓解(non-pCR)的构成比进行比较。统计学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Pearson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入组141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均可行疗效评价,总体pCR率为44.0%(62/141)。总体上,HR阴性的患者较HR阳性患者更容易在新辅助化疗后达到pCR(P=0.011)。亚组分析中,在年龄≤50岁、肿瘤T分期≤2 cm、LN阴性、Ki-67≤30%、应用抗Her-2治疗的亚组,HR阴性的患者较HR阳性患者更容易在新辅助化疗后达到pCR(P=0.005、0.032、0.045、0.017、0.003)。结论对于Her-2阳性乳腺癌,HR状态是影响新辅助化疗效果的重要因素,HR阴性的患者较HR阳性患者更容易在新辅助化疗后达到pCR,尤其是在肿瘤负荷低、同时应用抗Her-2治疗的年轻患者中,这种优势更明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